八皖百城詠·亳州篇|江淮吟苑第201期

2021-02-20 江淮吟苑


周本淳

花戲樓觀曹墓漢磚口佔

花戲樓頭日再新,笑迎浩劫過來人。

殘磚驚見龍蛇走,欲喚張鍾論草真。

 

蔡厚示

題花戲樓

除卻天工誰與儔,滄桑閱盡更風流。

磚雕木刻多神巧,恍入荊吳畫裡遊。

 

盛法(無射翁)

次蘇聲花戲樓

三分吳魏蜀,百相馬風牛。

花戲千番演,漁歌萬古悠。

回頭能變臉,落葉可知秋。

憂樂全天下,興亡一小樓!

範翔雲

詠亳州花戲樓

萬斤旗杆指雲霄,錦簇花團五彩飄。

霞客酣遊由四海,詩人豪唱動三焦。

千秋忠義描關聖,一代豪雄說相袍。

青史玄黃何足論,閭坊歡笑是逍遙。

 

水慶中

題亳州花戲樓

優伶絕代囀鶯喉,愛恨情仇唱不休。

巨賈逍遙留勝跡,華燈絢煥演風流。

興亡世事三千夢,涕笑歌臺五百秋。

未改高杆揮日月,雕龍鏤鳳滿朱樓。

註:亳州花戲樓為清初山陝藥商集資興建,距今五百餘年,以磚雕、木雕和鐵旗杆「三絕」聞名於世。

 

張震

遊亳州花戲樓

百代興亡如戲收,風情未逐逝波流。

名州愛說先朝事,古巷尚存花戲樓。

鏤壁雕臺仍舊制,清詞曼曲換新謳。

閒遊宜可觀今古,不為沉浮生患憂。

 

胡建業(蘇聲)

花戲樓

譙城蕩遺響,花戲奪人眸。

一座木雕雅,三曹往事悠。

英雄借時勢,粉本演春秋。

陶世傳千古,名高鐘鼓樓。

花戲樓

詞藻歌弦逸譙邑,風今稽昔韻輕柔。

陽春北曲夢敷演,臉譜諸般粉飾留。

關帝殿堂刀馬舊,朱公書院燭光悠。

獨憑花戲醒天下,千古宮商第一樓。

(花戲樓正殿供奉關羽木雕像;樓東朱公書院為清知州朱之璉生祠。)

 

石刀

丁酉遊亳州花戲樓

渦水溯回尋古譙,晉風徽韻認前朝。

鐵旗獵獵用心鑄,磚畫層層不厭雕。

車馬行人工愈細,花庭水榭路猶遙。

高臺戲演千年事,獨與空庭訴寂寥。


祝麗麗

遊亳州關帝廟感懷

倥傯平生報主恩,大仁大義世長存。

書攻左傳驚人膽,陣斬顏良掃敵魂。

罾口擒龐因水陣,樊郊中箭恨曹仁。

麥城殞命皇天暗,百世榮華在廟門。


王鵬(打虎山人)

題亳州花戲樓

妙哉花戲樓,美譽滿神州。

慣演千年夢,常封萬戶侯。

登臺生氣象,入世競風流。

八皖多騷客,紛題到此遊。

 

程源紅(潤物細無聲)

花戲樓

木雕連影壁,彩繪滿牆收。

遺響醒春夢,笳吟逸素秋。

風今雲水闊,演古燭光悠。

跨鶴飛譙邑,爭臨花戲樓。

 

趙元席

亳州花戲樓

花戲樓前似有聲,一磚一木久傳情。

金戈鐵馬千山暗,烽火狼煙萬裡明。

國盼聖皇開治世,民祈善政享清平。

休言臺上陳年淚,總令今人百感生。

 

許建榮(白雪仙子)

亳州花戲樓

木雕雲上樓,花戲演春秋。

成敗英雄論,興亡故事悠。

紅牙催拍按,飛閣俯洪流。

虎鬥龍爭地,風光約勝遊。

詩影同春

神遊花戲樓(依韻蘇聲)

山河唯一色,歲月賦中流。

律釀開心酒,花催解語樓。

忠精揚萬世,神勇論千秋。

醉景宜人處,相思戲外留。

 

方正卿

依韻花戲樓

浮生似箕鬥,涉世做羊牛。

戲演千年事,杯乾幾許愁。

虎旗能卷日,雕板不驚秋。

商旅開新路,風煙壯小樓。

 

李登桂

花戲樓

風雨歷經三百秋,巍然皖北立茲樓。

雕欄藻井彩章駐,演古風今清韻流。

龜鶴東西光歷歷,旗杆左右旆悠悠。

遊人接踵連年至,花戲聲名動九州。

 

邢梅虹(麥琪)

花戲樓

鐵旗霄漢明清樹,風雨年年歲月酬。

演繹春秋無限事,披離霜雪漫天流。

朱公燭火延千戶,關帝刀光耀九州。

持續登臺盡情唱,一聲鐘鼓響悠悠。

 

宋吉川(山頂松)

花戲樓

人傑地靈謳古郡,魏王桑梓數名樓。

幡杆鐵範錚錚立,磚木浮雕栩栩收。

渦水藥都承日月,戲臺鑼鼓盛春秋。

繁華因有包容志,香火何多漢壽侯。

 

鄧金煌(堯墨子)

詠亳州花戲樓

玲瓏畫閣勢相勾,鐵柱凌霄氣更遒。

玉宇高腔歌歲月,璇臺老旦唱春秋。

鏗鏘曲裡千村事,委婉情中百姓憂。

智勇忠勤經典頌,繞梁古韻盡風流。

張永(篤志堂主)

題亳州花戲樓

大義藥香彌此樓,欲由關帝證春秋。

風含鼙鼓聲聲烈,指撥絲弦陣陣柔。

演盡蒼生塵俗事,化開世味滿腔愁。

只今斑駁流光畔,尚有當年夜劇幽。

 

田益全(田藝)

詠花戲樓

三曹故裡譽亳州,別樣風光花戲樓。

彩繪玲瓏名九域,雕工精湛耀千秋。

淡看世事生靈韻,高築吟臺圖遠謀。

更喜杏壇春不老,無邊綠意醉清眸。

 

朱曙光(朱子無用)

題亳州花戲樓吟臺

紅袖添香花戲樓,西廂秉燭理春秋。

鳴金暫歇七雄怒,擊鼓狂飆五霸仇。

耕讀漁樵天下事,生須淨旦帳中謀。

藥都古井梨園樂,異曲同工贊亳州。

 

戴曉翠(桐城憶江南)

題亳州花戲樓

磚雕繪彩壘鄉愁,客裡滄桑風雨收。

一自座中交晉陝,時來臺上會曹劉。

高腔起落人何在,商海浮沉戰已休。

數百年間聲漸遠,至今故事說從頭。

 

文城看海

謁雨中花戲摟

渦水南來笑指東,樓臺曹羽戲時空。

雲吞會館三秋雨,墨舞文城一派風。

龍鳳畫雕藏古韻,諸侯爭霸傲王雄。

晉商富甲名天下,歷盡滄桑勢更紅。

方桐輝(岑源居士)

過花戲樓感懷

關曹故事越千年,恩怨閨中一線牽。

是是非非浮眼淡,成成敗敗過雲煙。

當年不縱華容道,日後何來演繹篇?

花戲繁華終落幕,心舟蕩遠樂悠天。

 

檀世升(詩剩檀郎)

花戲樓 學步盛法老原玉

意中逢白馬,夢裡駕青牛。

演戲多虛妄,懷情莫忽悠。

笑看三國劇,安度百年秋。

生旦名當世,風光悅此樓!

袁宗寧

花戲樓

曾經老子駕青牛,也見嫦娥上彩樓。

戲謔人生涵笑語,曲嘲世態蘊風流。

紅塵日月穿梭永,白眼雞蟲變化稠。

故國繁榮花爛漫,今朝逐夢立潮頭。

 

徐堯林(靈皋)

花戲樓

譙城名勝驚天下,最是北關花戲樓。

商賈當年留舊跡,帝王此處演新愁。

是非生死消魂夢,成敗興亡轉眼休。

歷盡滄桑今不老,盈門賓客自風流。

 

李雪豔

亳州花戲樓

碧瓦青磚憶舊朝,巍巍樓闕巧工描。

牌坊雕畫形如動,舞殿琉璃色未凋。

石砌漆門迎遠客,鐵桿旌幟入長霄。

夕陽映壁天將晚,院外流連興致饒。

 

李廣慈(太和)

遊亳州花戲樓

花戲樓前遊客忙,殿堂華麗勢輝煌。

鍾靈應許千秋賞,毓秀能傳萬裡揚。

細刻磚陶留勝跡,精雕花柱展威昂。

古香古色多詩意,世代梨園譽八方。

馮清明

詠亳州花戲樓

仰光花戲樓,龍虎演春秋。

青史論成敗,紅塵笑列侯。

天高明月照,名勝碧波流。

一奏瑤弦曲,乘風感夢遊。

 

諸葛子瞻

亳州花戲樓(口佔步許建榮韻)

曹家故裡樓,風雨幾春秋。

兵道非常備,戲情悲喜留。

皮黃至今響,事跡萬年流。

一旦弦歌起,儒風泗上遊。

 

檀正平(寧靜)

亳州花戲樓

風光榮寶地,歲月繪名樓。

遠溯千年雅,堪消滿腹愁。

登臺人拍馬,落難孰稱侯。

館鎖乾坤大,韻含今古稠。

 

王嘯(克明峻德)

詠花戲樓

徽風墨韻泛瓊樓,百榻流蘇著意鉤。

繪水描山詩興雅,雕梁繡柱匠心稠。

巨商高格憑三絕,勝跡優伶賴兩眸。

似有笙歌縈殿宇,人人若在畫中遊。

 

江啟勝(江上漁翁)

亳州花戲樓(依韻試和諸師)

山陝會館樓,風韻歷清秋。

墨客摩肩過,先賢軼事留。

陽春呼夢醒,面頰演剛柔。

底蘊堪凝重,流連忘返遊。

註:花戲樓,原名大關帝廟,亦稱山陝會館。

 

徐紅霞

花戲樓感懷

花戲樓前駐足聽,猶聞絲竹對空溟。

江山雪雨留陳跡,世事煙雲付健翎。

臺上依稀關聖帝,桿頭不見霸王星。

郊原騁目平疇綠,追夢時驚萬裡霆。

周定洪

詠花戲樓

演繹人生花戲樓,忠奸善惡與情仇。

木蘭仗劍邊關去,魏武揮鞭浩氣留。

妙手華佗垂典冊,彥才子建傲王侯。

漁樵談笑沉浮事,濁酒能消萬古愁。

 

韓玉美

遊花戲樓

暮來斜日酬,盛景目難收。

琴弄雲烘月,詩吟花戲樓。

傾懷凍醪綠,對酒夜窗幽。

置筆思過往,欽崇曹武侯。

凍醪--古井,曹武侯曹操。

 

陳樹森(太和)

賞亳州花戲樓

雕磚鏤木飾雲霞,鐵鑄旗杆競物華。

鬥角勾心梁疊柱,盤龍踞虎礎支衙。

文中戲好誰知戲,壺裡茶香我奉茶。

駐步臺前眉自展,亳州處處綻奇葩。

翟穎軍

花戲樓(亳州)

才子佳人多韻事,帝王將相競風流。

笙歌妙曲傳千載,粉黛清音冠九州。

故裡苑牆看劍客,新朝臺閣聽琴幽。

欣逢盛世祥暉兆,戲唱韶年在此樓。

 

孫江浦

詠亳州花戲樓

渦水悠悠靜自流,千年寶地有名樓。

流光溢彩今朝嘆,畫棟雕梁前世修。

歌榭餘音還隱現,梨園盛景似存留。

滄桑見證紅塵事,百態人生演不休。

宣以清

花戲樓

亭臺樓閣交相映,自樂陶然商賈遊。

風月真情歌一曲,詩書古趣贊諸侯。

一觴一詠胸懷暢,可喜可觀情趣投。

史載雕工精湛技,人歡馬躍醉雙眸。

 

尹登林

亳州花戲樓

名樓有幸幾番遊,今至依然思緒悠。

花放譙城多舊侶,客來山陝結同儔。

精雕磚木頻回首,古雅廳堂一放眸。

最是關公忠義事,千年傳頌足風流。

 

代文英(英夫人)

贊亳州花戲樓

三百年前古亳州,有緣帝廟富商籌。

雕梁畫棟漢宮壁,彩鳳飛龍金縷鉤。

殿閣玲瓏蘊藻井,門庭點綴醉花樓。

精功磚刻國之最,美奐無倫天下謳。

 

範春林(太和)

遊亳州花戲樓

鏤盡興衰花戲樓,楹楣廳壁盡風流。

武生繪就丰神勇,花旦雕成妙態柔。

一曲陽春唱今古,兩般面貌演春秋。

點頭擊節臺前醉,戲裡人生萬古收。

 

陳學福(西淝吟情)

花戲樓名樓飛韻

佳戲連排演藝優,才高舞秀靚名樓。

千年軼事同臺聚,萬苑奇芳一韻流。

玉鏤磚雕鋪彩卷,山吟水誦亮金喉。

嬌花競豔渦河畔,美譽傳揚震九州。

 

王興昌

花戲樓

渦水之陰城盡頭,陝山會館聳名樓。

磚雕絕技飾多面,旗杆風晨數百秋。

淨末旦生詩卷演,帝王將相舞臺留。

曹公故裡史悠遠,古建造型超一流。

黃永俠(糊塗)

觀亳州花戲樓感懷

古廟珍藏花戲樓,清初幾代賈商修。

晨鐘暮鼓東西坐,鐵桿雄獅左右儔。

最是磚雕天下絕,超然木刻世間留。

情仇愛恨存勝跡,耀我神州五百秋。

 

邢梅虹(麥琪)

花戲樓

重重畫面依稀在,臺上匆匆將相忙。

戲裡人生似春夢,空和歲月訴炎涼。

 

韓彩娥(桐城常青)

亳州花戲樓

徽風晉皖蕩塵埃,木柱磚雕百步臺。

戲劇人生終落幕,桃花灼灼照常開。

 

汪桂雪

亳州花戲樓

畫棟雕梁古蹟留,晨鐘暮鼓溯源頭。

雄獅鐵桿威風鑄,造化神工譽九州。

孟國田(雨中獨步客)

浣溪沙 花戲樓

漆柱雕欄白玉牌,挑簷翠瓦舊亭臺。依稀字跡隱蒼苔。

始信繁華難主導,應知大戲不重排。人間名利莫相挨。

胡傳宏(六安)

踏莎行  亳州花戲樓

順治初成,康乾建好,戲樓問世傳聞早。玲瓏秀麗匠工神,雕龍鐫鳳留瑰寶。   

大殿飛梁,坐亭翹角,光鮮彩繪歌詞妙。戲文掌故演瓊臺,南腔北調餘音繞。


陶柏林(深山秋林)

〔正宮•塞鴻秋〕亳州的雙杆插雲

鐵旗雙杆插雲豎,銅牌四角盤龍踞。鶴翔龜座乾坤寓,鏤花八卦圖形趣。萬千重杆標,中外遊人慕,鹹寧關廟山門柱。

註:關帝廟山門兩旁豎立著一對一次性鑄成的鐵旗杆,高四丈八尺,重二萬四千斤。


李玉華

[中呂.山坡羊] 亳州花戲樓

晉商義重,關爺香供,隨成花戲樓臺夢。業興隆,祭關公,秦腔一吼山河動,唱盡炎涼千古同。臺,雖是空;樓,依舊紅。

袁國乾

【正宮  •   端正好】亳州花戲樓(集雕刻、匾額名)

「想當然」,赤壁烽煙瀰漫在《華容道》。「莫須有」,義字當頭放走了老兒曹。「山陝會館」只因那缺醫少藥,《老君煉丹》爐廝守這關帝廟。

【滾繡球】《長坂坡》上,子龍猶記得《李娘娘住寒窯》。《鳳儀亭》下,呂將軍免不了心煩氣躁。《空城計》中,諸葛軍師嚇退了來犯的父子司馬昭。《吳越爭霸》,亂紛紛都做了枉徒勞。清君側,意懸懸《曹操刺董卓》。《三氣周瑜》,假惺惺孔明來相吊。《七擒孟獲》,坦蕩蕩亦英豪。七子八婿喜洋洋《郭子儀做壽》,《達摩渡江》浪滔滔一羽毛。《白蛇傳》黑森森雷峰塔裡鎮蛇妖。

【倘秀才】慌亂時,喬裝打扮《割須棄袍》。慷慨時,義正辭嚴《擊鼓罵曹》。漂泊時,《千裡走單騎》矢志不移路一條。《三顧茅廬》,把心交,凝聚成可歌可泣的《出師表》。

【脫布衫】十二道金牌,惹禍的根苗。武穆王,蒙冤入監牢。長跪者,只太把良心昧了。沒奈何,抬望眼,仰天長嘯。

【小梁州】右周倉守護著青龍偃月刀,勞苦功高。左關平孝義兩全一腔塊壘怎生消。時難料,後人禮拜到今朝。

【煞尾】《魁星點元》說的是奉天承運皇家詔。喜的是這廂孟頫研墨來行書,那廂梁獻提筆也揮毫。瞧的是「陽春」和「白雪」,「龍鳳共呈祥」。二十四隻鐵風鈴,玲玲作響八卦蟠龍旗杆上標;一對鐵鶴足踏神龜,翩翩「鶴舞朝陽」遊人欲傾倒。

相關焦點

  • 八皖百城詠·太和篇|江淮吟苑第189期
    美酒邀賓客,詩歌詠富強。 薛仰振為太和縣三堂鎮趙寺村溝塘治理點讚池塘治理遠超前,汙水清排砌底沿。兩岸打坡鑲石凳,四周鋪路植花邊。村添風景人逢喜,戶納祥光燕繞椽。幹部黎民融一體,小康路上手相牽。詠九歌天問,神豐氣慨;唐風宋雨,韻雅聲悠。百鳥和鳴,千弦諧奏,悅耳悠揚自在謳。  心何憾?賞此間勝景,更復何求! [中呂•賣花聲]遊太和鏡湖公園風搖煙柳絲簾動,日照椿櫻畫意萌,燕沾溪水綠波重。(聽)林間百鳥,(爭)把歌喉弄,(只唱得)百花榮,(將那)細陽春頌。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江淮吟苑第223期
    筆底江淮千卷畫,詩間歲月百重情。已留典範人長仰,不愧塵寰走一程。胡業銘臨江仙  沉痛悼念陸世全老會長治校育才擎大纛,興詩八皖精堅。溫馨睿智摯情千。手栽花似錦,匠意譜鴻篇。 湖海風雲思際遇, 胸襟仰止宏寬。春秋酬詠結深緣。
  • 八皖百城詠·潛山篇||江淮吟苑第228期
    吳塘曉渡 吳塘曉渡皖人修,逶迤潛河繞畫樓。 旭日流金岸上走,夕輝蕩彩水中流。 紫峰田野古時渡,旅客魚群今日遊。 夜走柳風融似月,曉來沙地軟如綢。【注】吳塘曉渡為「潛陽十景」之一,坐落在潛水上遊野寨段的南岸,正北對著野中。又叫吳塘堰,原名叫潛水堰。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專輯 | 江淮流風
    15、打虎山人悼陸世全會長八皖同悲天灑淚,騷壇又失一才賢。胸中山水齊司馬,筆底風雲比謫仙。君把雄文傳四海,人聞噩耗祭千篇。瑤臺許是開詩會,此去江淮必領先。 江淮痛失賢良士,八皖還留美德名。 情寄吟壇籌壯志,心牽詩教樹躬耕。 陸翁駕鶴西遊去,天國仙班列隊迎。 80、周文龍沉痛哀悼陸世全會長長空雁唳隕長庚,惡耗傳來人共驚。旗舉十年堪領袖,詩吟八皖已成城。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專輯|安徽散曲第88期
    歸真素樸尋常去,八皖長留萬古名。許承保〔正宮•小梁州〕痛悼陸世全老會長寒夜驚聞報壽夭,風雨瀟瀟。江淮痛逝老文豪,蒼天吊,清淚哭天驕。 [么篇]一生情愫傾詩教,任白髮兩鬢喧囂。傳宋詞,承唐調,詩壇同悼,悲歌一曲仰天號。
  • 賀《安徽當代散曲選》出版|安徽散曲第90期
    散曲群,八皖風流韻。奔,浪遏春潮訊。徐志平[越調•霜角]賀《安徽當代散曲選》出版發行紅日藍天,江淮佳話傳。當代安徽散曲,精品選,細心編。爭先,搶在前,賞讀雲錦篇。皖界人多感慨,文化興,壯情妍。 八皖詩家亮嗓,歌盛世,頌城鄉。領航,集錦章,安徽名遠揚。更喜中華國粹,傳千古,永流芳。餘 浩[雙調•碧玉簫] 賀《安徽當代散曲選》出版獨樹奇葩,曲苑眾人誇;一吐芳華,藝海百諮嗟。長江嘯詠它,黃山動戀它。斯可嘉,款款閒中話。佳,寄韻傳天下。
  • 《春遊江淮請你來 五一特別邀請函》之亳州、黃山、銅陵篇
    《春遊江淮請你來 五一特別邀請函》趁著假期,走出家門、享受春光。2020「五一」小長假期間,安徽之聲全天節目打通,《春遊江淮請你來 五一特別邀請函》中全省各地文旅部門的負責人、近百家景區、古鎮村落、森林公園的老總們直播連線,通報景區預約情況、防疫措施一併告知,還有農家樂、民宿推薦,和你一起「抓住春天的尾巴」。做足準備,八方遊客才能玩得開心,更玩得放心。當然,出不了門也不遺憾,他們繪聲繪色的景點介紹,也可以雲遊山水之美,感受人文韻味。
  • 孫權攻下皖城,誰是第一功臣?——第十章:政治分歧(3)
    曹操為了充實軍糧,派遣廬江市委書記朱光同志在皖城附近屯田。朱書記來到皖城後,組織了大量流民墾荒,熱火朝天的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朱書記在皖城地區一邊種植稻穀、屯兵耕地,一邊又派間諜招降鄱陽一帶的強盜頭目作為內應。這對孫權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友好的舉動。呂蒙看出了問題的嚴重性,急忙向老闆孫權上了一份報告,詳細地陳述了具體情況:皖城田地肥沃,如果糧食豐收,他們的士兵就會大增。
  • 聯都盛宴重開第99期|聯題:張愷帆
    安徽 季昌樹時艱黎庶苦,局困聖賢期,八皖放糧,力挽家山驚餓殍;口號溺情真,形式亂治序,畢生報國,魂歸濡水駐漂帆。 2.廣東 嚴席文在職應持公,雖遭叛遭冤,亦堪當大任;學書宜法古,常師顏師柳,也略有小成。
  • 安徽省詩協第44期主題筆會:豐饒之歌
    百鳥鳴春色,田蛙賦雅篇。護林生態好,創業萬民賢。耽讀於街市,囊箱自有緣。崑山蘇小伍,愛國代言宣。海外諸遊子,鄉情滿素箋。石門王博士,喪父淚成涓。姊弟同登榜,丁憂不計天。丹心為祖國,壯志靠柔肩。偉業誰能建?藍圖自已編。村村詩意滿,戶戶樂陶然。
  • 立新詩社好友詩詞簡集第96期
    疫防盡封城,春光難駐。頌白衣天使,逆行江城赴。中樞令行禁止,逐瘟神、幾多艱苦。待到春花爛漫,再把詩詞賦。[八皖百城詠·南陵篇]鷓鴣天·話南陵丁憲傑遠眺兩山近一湖。風和雨沛賦安娛。西周銅礦今顏在,野陌煙墩遺骨枯。
  • 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亳州,一個厚道的地方
    「中國好人榜」也頻現亳州面孔,截至目前,亳州市已經有108人被評為「中國好人」。此外,55人獲「安徽好人」提名獎,201人被評為「亳州好人」。比如年近七旬、數十年如一日修補道路的愛心老人張西軍,救助愛滋孤兒的武警李明,主動贍養孤寡老人的古井集團員工曹增梅……這樣的好人與日俱增,就在我們的身邊默默呈現,用愛心和付出譜寫社會和諧的旋律。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一期至第十期歌單合集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第十期詩詞、歌曲及意境海報合集
  • 【木東詩苑】2018年第196期/總第253期 格律詩詞選粹(127)
    2.接龍白繼林賀木東詩苑訂閱讀者突破600劉激揚溪承六百淙,詩苑浪奔騰。傳我精國粹,微刊數木東。3.接龍劉激揚賀木東詩苑訂閱讀者突破600木東微刊數木東,雲海一飛鴻。六百知音聚,夢追唐宋風。詩苑佳篇湧,知音六百名。7.接龍韓勇賀木東詩苑訂閱讀者突破600王金知音六百名,詩苑賞群英。共唱和諧曲,騷壇萬木榮。8.自接龍賀木東詩苑訂閱讀者突破600王金騷壇萬木榮,雨後鳥歌晴。詞筆抒心曲,連章詠太平。
  • 新聲榜201期:年後啟程 曾軼可新歌空降冠軍
    新聲榜第201期榜單  搜狐娛樂訊 (文/沉城)節後工作日的第二天,外面依舊張燈結彩,室內的工作氣氛還有幾分消沉,這時候不妨戴上耳機聆聽一下農曆新年後的第一期新聲榜,讓思緒沉靜下來,在遙遠的海灘漂流片刻。
  • 「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走進巢湖三瓜公社
    據合肥在線消息 11月6日,在中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慶祝第21個記者節暨「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在合肥啟動。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在望。
  • 《江南新韻》第223期:東風謝贈佳詠集錦
    賜玉謝贈詠文/陳東風 序我承認,在陣陣贈書題贈熱潮中,我很冷漠,極少饋贈。因為我以為,不讀無感,不讀無賞,無感無賞,感懷何有?無賞無感,贊詠何來?基於此,花了些分秒時段,佔了些悠閒暇日,將所贈系列讀罄,然後於無限盡賞中嫋嫋起鍵.
  • 立新詩社好友詩詞第139期
    2、懷寧新貌王意中日月新天自不同,江淮獨秀仰蒼穹。川靈地瑞千峰翠,米白魚肥百業豐。決戰收官奪庚子,移山鑄志比愚公。贊亳州老年大學詩詞班討論群亳州汪俠友朋對舞抒徜徉,雅韻清詞賦吉祥。彩筆群生皆秀句,瑤琴萬象盡華章。風高月朗譙城麗,水闊花妍海口香。
  • 安徽詩協第57期筆會 || 總第(164)期
    贊亳州老年大學第三期眾詩友汪俠最美班群綻異芳,同窗詩友抒奇章。高音濁酒歌佳境,妙句清吟賦故鄉。講讀四方桃李頌,師承一卷古今藏。老年大學情真切,知是文琪玉韻長。德藝雙馨品高潔,飲譽江淮名播遠。驚聞白汀舍我去,捶胸頓足涕淚漣。猶記前月還雅聚,小酒幾杯共寒暄。歷歷往事湧心頭,娓娓而談如昨天。教我隸書講架構,也曾示範寫對聯。書畫之途多指點,亦師亦友情滿天。欲以山水寄哀思,鋪紙研墨寫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