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曾經有這麼一個人物,接連擊敗有著拉裡·伯德的凱爾特人,有著喬丹的公牛,以及有著魔術師的湖人,他帶領的隊伍就是這麼強大,讓他因此備受球迷的喜愛,但他不只給對手身體心靈上帶來了極大麻煩,他為了勝利甚至可以不擇手段,讓他也因此被許多人恨之入骨,這名讓人又愛又恨的人物就是惡名滿天下的比爾·蘭比爾。
正文
蘭比爾從小在芝加哥的富人區長大,因為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簡單來講他其實是一個富二代。蘭比爾從就曾開玩笑的說,他可能是NBA史上第一個職業生涯賺的錢比他爸賺的還少,也因為他並不缺錢,所以打籃球更像是興趣而已。在上學期間他一直都有參加學校的籃球隊,雖然他的球技不佳,但有著身高優勢的他在場上多少還有點用處。
高中畢業後蘭比爾前往印第安納聖母大學,但不幸的是他大一時就因為成績太差被退學了,事實上蘭比爾高中的成績並沒有很差,但大學時卻沉迷於社團和玩樂了,想要度過快樂的四年大學生涯,所以並沒有要去上課才因此被退學。雖然蘭比爾不想去上課,但他還是想在聖母大學打球
因此被退學時他是不能接受的,於是他到了俄亥俄州的的歐文大學就讀了一個學期,並以優異的成績來說服聖母大學讓他復學。就這樣蘭比爾在他大三的時候回到聖母大學。蘭比爾在大學時期並沒有留下代表作,但至少還是球隊重要的禁區支柱,所以打著打著也就被克裡夫蘭騎士隊可以注意到,當時騎士隊因為欠缺禁區的戰力,所以就在第3輪第21順位選秀稱這位球技粗糙的大學新秀,希望能把他培養成一名稱職的中鋒,只是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
選秀後騎士並不是馬上就和蘭比爾籤約了,他們都想先看看蘭比爾到底有多少實力,結果發現他除了個頭毫無技術可言,所以騎士一直猶豫是否要籤下他。蘭比爾無奈之下就跑到了義大利打球,順便藉此機會證明自己,在義大利蘭比爾交出場均21分12籃板的數據,騎士也終於願意和他籤下合同。在選中他後第二個賽季才讓他登陸NBA,蘭比爾身材笨重、行動笨拙,讓他即使有著接近7尺的身高在場上卻佔不到任何便宜。所以比起需要太多技術面的技能,他選擇把技能點全部點到了籃板上面,他就曾經說過他是一名籃板手。蘭比爾菜鳥賽季交出場均9.8分8.6籃板的數據,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藍領中鋒了,而他的NBA生涯似乎正準備步上軌道。其實剛進入聯盟的蘭比爾並沒有後來那種火爆脾氣,直到他在生涯第三個賽季被騎士交易到活塞之後,一切才變了樣。
當時活塞是一支比騎士隊更有實力的隊伍,雖然蘭比爾也拿出該有的表現幫助球隊,並且加盟的前三個賽季都入選了全明星,可見他當時的高人氣。但每當他遇到實力更強的隊伍時,總感覺他就會打得比較彆扭,沒辦法展現本該有的氣勢,球隊因此始終無法更進一步。後來活塞引進裡克·馬洪,他成為了蘭比爾在惡人路上的導師,並教導她該如何在場上打得更強悍,沒想到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蘭比爾從此之後就整個性情大變,成為了聯盟中最臭名昭彰的惡漢。
蘭比爾原本搶籃板的能力就不錯,後來為了想進一步幫助活塞隊, 讓他無所不用其極的也要抓下籃板,花招盡出也要擋下對手的進攻,尤其卡位的時候更是暗招盡出,而且就是因為他積極的拼搶,讓他連續四個賽季的場均籃板數都超過12個,還拿下一屆籃板王。
只是他在籃下的強悍,很多人卻不領情。曾經有球員說過裡克·馬洪雖然打球很髒,但至少還懂得下手輕重,可是蘭比爾就不一樣了,他就是想讓對手受傷,也讓許多球員對蘭比爾耿耿於懷,而蘭比爾的冤家還真不少,因為只要有他在場上對位過,就一定會被他的慣性動作給襲擊了,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凱爾特人,當年的凱爾特人本來也是支強悍的隊伍,但是只要遇到活塞就吃癟,因為活塞就像是要來打架一樣,兩隊最終也結下了梁子。
在1987年東部決賽上,多年的恩怨終於爆發了開來。當時東部決賽進行到第三場,兩隊發生了大規模衝突,凱爾特人主將拉裡·伯德在籃下接球準備上籃,他先用一個假動作騙到羅德曼起跳,就在他準備出手時,蘭比爾卻緊跟著羅德曼身後跳起來,並一把就將伯德給撂倒在地上,這個蓄意的犯規徹底把拉裡·伯德給惹毛了,等不到起身就直接朝蘭比爾臉邊揮拳,雙方球員扭打在一團,最後蘭比爾和伯德也雙雙被驅逐出場。
蘭比爾事後表示自己被冤枉了,他認為他的動作只是要阻擋那次進攻,很多人都會這樣做,是因為他的臭名昭著讓大家過度解讀了他的行為,而且他也沒有揮拳反擊,他反而是一直挨打的那一個,但是他的說法並沒有博得大家的同情,至於伯德則認為那就是一個惡意犯規,他揮拳反擊也只是剛好而已。事實上到系列賽第五場的時候,伯德的隊友羅伯特·帕裡什還給了蘭比爾一點顏色,這次蘭比爾很快就被撂倒在地,一點反擊能力都沒有,而一直到事發30年後今天伯德也一樣不喜歡蘭比爾有這個人,因為他認為不管基於任何理由,蘭比爾就是不能做出這種蓄意傷害人的行為。
蘭比爾除了擅長保護籃板之外,他也很擅長阻擋對手的進攻,只是並不是以傳統的方式將對手的投籃給封蓋掉,而是直接破壞掉對手的進攻。也因此有他在的比賽肢體碰撞都習以為常了。甚至連籃球之神麥可喬丹都經常吃蘭比爾的虧。
在1988年東部半決賽上,喬丹在一次跑位時被蘭比爾給卡住了,順勢一個手肘就拐了一下蘭比爾,蘭比爾在接收到這個動作後,他的想法當然是認為對方準備跟他開戰了,所以就直接開始出手推喬丹,喬丹被推後也火大了了,一拳就甩了過去,還好雙方馬上就被拉開,事情被沒有擴大。
喬丹真的就因為對方這點小動作就生氣嗎?當然是不是。就是因為喬丹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到蘭比爾的氣了,也早就知道他在季後賽只會變本加厲,所以才按耐不住情緒,想給他一點教訓。只是雖然喬丹在口角中佔了上風,但最後卻是由活塞隊拿下比賽勝利,公牛在第二輪就被活塞4-1淘汰了。同時期的活塞除了蘭比爾和馬洪這兩名悍將之外,新秀羅德蘭也常常惹事,明星球員伊塞亞·託馬斯也經常和別人起衝突,因此讓他們得到「壞小子軍團」的稱號,其實這幫壞小子還有幾分實力,他們不僅連續三年的季後賽淘汰喬丹的公牛隊,還連續兩年拿下冠軍,是一支讓人無法喜歡上,但又不得不接受他們強大事實的隊伍。
蘭比爾和壞小子軍團為什麼在賽場上會這麼霸道?其實還得歸咎於他們對勝利的執著,他們不在乎名聲,不計一切代價也要取得比賽勝利,而且雖然對外他們不怕得罪人,但是隊內他們可是充滿義氣的。不管隊友被誰欺負,一定都會有人跳出來討回公道。最有趣是馬洪1989年離開活塞後,在面對活塞的比賽中還和伊塞亞·託馬斯和蘭比爾,這兩位老隊友起衝突,當然馬洪剛都只是微笑應對,因為他知道這兩位高徒都是他這位嚴師教導出來的,只是沒想到比自己還不受控。
同一場比賽蘭比爾又和另一位傳奇球星巴克利起了衝突,在蘭比爾挑釁前隊友馬洪時,巴克林見狀上去就一拳招呼了過去,後來兩人就扭打成了一團,結果當然是兩人都驅逐出上。但巴克利的怒火早就被點燃了,在離場前還和主場的活塞球迷對罵,差點就釀成更嚴重後果。而事後據說巴克利還想去更衣室找蘭比爾算帳,但沒有找著所以就把浴室的馬桶給砸了。只是比起伯德和喬丹,巴克利倒沒有很蘭比爾,只是覺得他每次都先挑釁別人,然後被打,根本也不是真的會打架。
蘭比爾雖然常常和對手發生口角,但有趣的是他卻很少因傷缺賽,也幾乎很少被禁賽,一直到他1989年第一次因為禁賽而缺賽之前,他已經連續六個賽季全勤出戰了,連續出場達685場,是NBA有史以來第五長的記錄,而且蘭比爾在生涯末期也開發出了三分球的投射能力,讓他一直打到35歲都還在場上有價值,只是這段期間他也持續製造爭議。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在1991年東部決賽活塞被公牛隊橫掃出局,蘭比爾和活塞隊友賽後並沒有跟公牛隊握手致意,蘭比爾表示起因是前些年喬丹對他的批評,他認為不能因為他在球場上的這些舉動,就去評論他的人格和家庭,他在場上行為不代表他在社會上也是如此,所以才會在那系列賽結束後沒有互相握手,而1991年喬丹終於跨過活塞這道坎後,也標誌著壞小子軍團的終結。
93-94賽季在一次隊內練習時蘭比爾和伊塞亞·託馬斯發生碰撞導致雙雙受傷,最後卻演變成了口角衝突,當時消息傳出後活塞球迷都站在伊塞亞·託馬斯這邊,因為伊塞亞·託馬斯一直以來都是球隊的明星球員,一直對活塞隊忠心耿耿的蘭比爾,為了不破壞球隊團結,在養傷的期間就宣布了退役,黯然結束了他的職業籃球生涯。
結語
蘭比爾在活塞隊打了13個賽季,留下了共9430個籃板,至今也依然是活塞隊紀錄。蘭比爾是NBA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球員,幾乎所有90年代球星都和他有過節。一直到今天他也不認為他做錯過什麼事情,他只是在場上奮力一搏而已,他並非是存心要在場上找別人茬,先天的體能劣勢讓他無法佔到任何便宜,所以才選擇不擇手段,他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活塞隊的忠告新,讓他甘願背負罵名。他曾經說過,他沒辦法成為魔術師,也沒辦法成為賈巴爾,但他致力於成為他們之外最優秀的。即使他所作所為令許多球員都會感到不快,但這就他的打法,這就是比爾·蘭比爾所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