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寶藏行》綜藝節目中,明星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在網絡上引發熱議。9月21日,劉宇寧道歉稱,視頻中的雪蓮是道具,這一說法隨即被專家反駁。當天晚間,節目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網絡輿論場不滿情緒繼續發酵。
1、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輿情熱度趨勢
根據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顯示,9月20日21時左右,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網絡輿情熱度出現小幅上升,此時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及劉宇寧的相關宣傳為主,不涉及網絡輿論對於摘雪蓮行為的討論。直至9月21日8時許,@折翼叢林 @花落成蝕 等科普博主率先關注到這一事件,熱度開始逐漸匯集並呈現直線增長態勢。實際上,這一時期的網絡熱度主要來自明星嘉賓劉宇寧的粉絲以及娛樂大V的貢獻。12:33,@MD_摩登兄弟 道歉"到達目標山地後。道具雪蓮已經擺放好。本意是通過我們歷經磨難終獲至寶的過程宣傳西藏。"這一說法遭到了專家的反駁,植物科普作家孫海認為嘉賓手中的不是道具,而是水母雪兔子的植株。首都師範大學植物學家@顧有容 也認為,嘉賓手中的不可能是道具。#劉宇寧道歉#、#專家反駁劉宇寧採摘的是道具#登上各平臺熱搜榜,助推網絡熱度於14時到達峰值。
此後,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網絡熱度出現下降趨勢,但是網絡討論的廣度和深度卻得以延伸,#硨磲#一度登上熱搜榜,而經廈大科普團隊@Sundayhao 辨認大概率是鋸齒牡蠣後,@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為烏龍事件致歉。網絡熱度回落過程中,由於節目組官微的發聲還呈現了一次有限範圍內的反彈。這一階段,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不斷介入報導,截至22日8時,這一事件所引發的輿論波瀾仍未完全消退。
2、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網民情感分析
從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網民情感整體表現來看,以樂、好為主導的正面情感始終佔據上風,佔比50.4%;以驚、怒、惡為主導的負面情感佔比32.7%;其他為無明顯態度的中立情感。不論是媒體報導還是網民討論,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之所以引發輿情風波,主要來自輿論場上的質疑、不滿和譴責,而這似乎與輿情系統所監測的正面情感佔比過半存在一定出入。通過進一步分析正面情感來源可以發現,對於劉宇寧道歉的支持、寬容和表示理解的話語霸屏評論區,對負面情感的判定形成極大地衝擊。採摘瀕危植物本身就是錯誤示範、節目組缺乏毫無科學觀念保護意識、採摘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該受處罰等等成為網民負面情感的主要來源。
3、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網絡輿論觀察
極限挑戰摘雪蓮事件輿情開始發酵後,劉宇寧@MD_摩登兄弟 作為影響力頗高的明星嘉賓而成為重點關注對象,直接導致其先於節目組進行公開道歉。而劉宇寧道歉之前,諸多娛樂博主已經表示"粉絲稱這是節目組準備的道具",劉宇寧道歉內容也明確表達了"道具"這一安排,從粉絲到明星本人,"採摘雪蓮是道具"達成一致。在博文評論區,"劉宇寧和粉絲不支持野生採摘行為。感謝網友監督,以後我們加強認知,對錯誤的示範感到抱歉"刷屏,該評論如果單個呈現是充滿理性客觀色彩的,當被高頻次復讀之後難免有非理性輿論泛濫之嫌,部分粉絲急於為明星正名而對抗式解讀攪亂輿論。這種對抗式解讀還體現在@東方衛視極限挑戰 道歉聲明的評論區,"一天了才出來""劉宇寧背鍋""拿嘉賓當工具人""你終於活了"等言論被部分粉絲刷屏。狂熱的粉絲對於明星言行的絕對支持與對於涉及明星不利消息的共同抨擊,構成了以上兩種極端言論的強烈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