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芭蕾舞】柴可夫斯基《天鵝湖》

2021-02-11 古典音樂

《天鵝湖》(Swan Lake/俄語: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原為柴科夫斯基於1875年-1876年間為莫斯科帝國歌劇院所作的芭蕾舞劇,於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之後作曲家將原作改編成了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天鵝湖》組曲,組曲出版於1900年11月。而整部芭蕾的作品編號為OP.20。天鵝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劇,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


舞劇腳本取材於俄羅斯民間故事《天鵝公主》和德國作家姆宙斯的童話《天鵝湖》,美麗的公主奧傑塔及其女友們在天鵝湖畔採摘鮮花,被惡魔羅特巴爾德施用魔法變成天鵝,她們只有在夜晚才能恢復人形。一日,王子齊格弗裡德打獵在湖邊與奧傑塔相遇,他們互相傾慕,並產生了愛情,奧傑塔向王子敘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並告訴他,唯有真誠的愛情才能破除魔法。王子發誓始終不渝,永遠愛她,王子決定在次日挑選新娘的舞會上詭計把女兒奧吉莉婭裝成奧傑塔的模樣,欺騙了王子。王子發覺受騙後,立即奔向天鵝湖畔,他用堅定、忠貞的愛情終於戰勝了魔法。隨著一聲巨響,惡魔殞滅,奧傑塔及其女友恢復了人形。奧傑塔與王子終於贏得了幸福。舞劇音樂共二十九分曲。

本來有兩個差別很大的天鵝湖版本。但通常它們會被混合著上演。它們的不同在於對結局的處理。在第一個版本裡,王子齊格弗裡德(Зигфрид)被幻象所惑,結局是悲劇式的。但在著名的聖彼得堡版本裡儘管結尾音樂是那麼悲悲愁愁的,最後的結局卻是大團圓。

劇本的原作者已不可考。其靈感可能來自一部1786年出版的童話集《德國民間童話》裡面的一個叫《被施魔法的面紗》的故事,作者是卡爾·奧古斯都·姆賽斯。裡面提到了離德國城市茲維考不遠處有一個天鵝池塘,那有著一個關於天鵝少女的傳說。當法師施法於天鵝的羽毛時,天鵝就會變成一位少女。而且這樣的主題在許多其他童話裡也出現過。特別是那位可憐的公主,只有一位王子的愛情才能救她。但是悲劇式的結局卻是姆賽斯的首創,以前從沒在別的童話中出現過。

除了技術上的要求外,天鵝湖對演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主角奧傑塔,除了舞蹈技術要高超外,還要一方面能柔情地演繹奧傑塔,另一方面要賦予邪惡的奧吉莉亞妖豔的氣息。在義大利舞蹈家萊尼亞尼(Pierina Legnani,1863年-1923年)之後,還有 安娜·帕夫洛娃(Анна Матвеевна Павлова),阿歷珊達拉·達妮洛娃(Александра Данилова)和瑪格·芳登(Margot Fonteyn)成功出演過這個角色。

而扮演齊格弗裡德的演員,應該能在發現騙局的剎那,那種從無憂無慮的戀人到憤怒激動的受害者的心理展現出來。約翰·克蘭科在講述劇本的戲劇張力時說道:王子是位受人喜愛的天之驕子,但他落入到了悲劇,他是人,不是起重機,但他要獨力把女芭蕾演員託起。

舞蹈與音樂

奧傑塔和奧吉莉亞通常是由同一位女芭蕾演員扮演的。這是古典芭蕾舞角色裡面難度最高,而且強度最大的挑戰之一。不但是因為兩個角色截然相反,而且舞蹈動作要求也非常嚴格。其中之一是第三幕裡一場景裡黑天鵝的32圈名為「揮鞭轉」的軸轉。這32圈揮鞭轉要求連續完成,整個過程腳尖的移動範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圈才為優秀的表演,這十分考驗女演員的腿部力量。這32圈揮鞭轉是馬林斯基劇院第一位首席女芭蕾舞演員萊尼亞尼的絕技。而這一高難度動作後來也作為天鵝湖裡的一段重頭戲。

音樂 柴可夫斯基發表天鵝湖的同時還帶上了他的第一部芭蕾,其實早前還有兩部作品,柴可夫斯基還沒完成就放棄了,而這兩部作品的音樂也沒有流傳下來。其中之一是兒童芭蕾舞劇《天鵝湖》,柴可夫斯基可能從中提取了主導動機,除此之外人們對這部作品就一無所知了。

當柴可夫斯基寫《天鵝湖》的時候,已是一位職業作曲家了:那時他已寫有三部交響曲和三部歌劇,其中之一是《尤金·奧涅金》。

1875年莫斯科劇院經理委託柴可夫斯基寫一部芭蕾舞曲,報酬是800盧布。柴可夫斯基從1875年8月開始寫作,直到1876年4月10日完稿。直到作曲家從自己的歌劇裡面拿出了兩段加進來之前,天鵝湖一直是一部全新的作品。

舞臺演繹

《天鵝湖》於1877年2月20日(格里高利曆則是3月4日)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導演是魏澤爾·尤利烏斯·萊辛格,首席女芭蕾舞演員是萊尼亞尼。評論認為,演員缺乏排練準備,技術未到火候,布景差勁。而且首演也深為當時芭蕾界流弊所害。約翰·克蘭科在斯圖加特的演出小冊子上寫到當時的情況:……歷史性事件被完完全全的抹殺了,作為國粹的芭蕾舞在不適合的地點,配著不適合的服裝上演了……之後,作曲家還被要求,寫些迎合大眾的曲子,如波爾卡,加洛舞曲,華爾茲和瑪祖卡……芭蕾舞教練為了使得舞蹈和樂隊音樂的配合呈現出一種特別的對比,特意把全曲用高音小提琴試奏。而且首席女芭蕾舞演員如果對作品裡面某一號曲子不滿意的話,隨手一划就刪,根本就沒有顧及到音樂的連續性。在這些流弊下,首演失敗是意料中事。

1880年後,柴可夫斯基在國外的名聲漸隆,但《天鵝湖》的演出還是反應平平。而且這些演出離作者原意越來越遠。音樂評論家和莫斯科音樂學院校長尼古拉·德米特裡耶維奇·喀什金在1896年他的回憶錄裡寫到: 往原作裡加插樂段的行為變本加厲,最後,原曲只剩1/3,最多也不會過半,而其它都是加插的。


而目前最權威的《天鵝湖》版本是1895年二月17日/一月15日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的。舞蹈編排由馬利烏斯·皮提帕和劉·伊凡諾夫負責。後來的演出大多都以此版為藍本。在彼得堡劇院經理伊萬·亞歷山大洛維奇·威瑟沃洛師斯基的委託下,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特徹底修訂了原譜。但演出還是反應平平。這還不算是作者的原稿。因為沒有證據表明,柴可夫斯基本人有過修改原稿的打算。但是此版演出對後世影響至深。

皮提帕自己也沒有料想到此版以後會如此成功,也並未準備把該版本連演下去。他沒有記下排練的步驟,而其對舞編的影響並未延續到自己的身後。1934年首次越過海峽到倫敦並且取得成功。而 基洛夫版芭蕾則要到1969年才首次在西方上演。

芭蕾舞評論家克萊門·克利斯普認為,《天鵝湖》從那時開始,就不斷地被重新研究,重新思考,重新編排,重新錘鍊。演出時間首先是被拖長了,後來經過調整,再後來又普遍被縮短了。

其他演繹

著名的版本有喬治·巴蘭奇 (紐約), 鮑爾邁斯特(莫斯科),奧日裡可夫斯基(巴塞爾) 和 約翰·克蘭科 (斯圖加特1972/73)。

最出名的新版本是約翰·乃奧邁爾的於2002年在漢堡首演的《天鵝湖插圖》。

還有非常成功的《馬修·博內的天鵝湖》,該版本是全男班演出。於1995年在倫敦薩德勒之泉劇院首演。該團在歐洲,美洲和日本的訪問演出也是同樣的成功。

作品賞析

1、序幕音樂:這是柴科夫斯基為舞劇開頭寫的一段序奏(它不包括在二十九首分曲之內)。優雅、抒情,略帶感傷的主題旋律(天鵝主題發展的三部曲式。優美的主題旋律先後由雙簧管,調上不斷展開,隨著速度的加快,音樂變得強烈而緊張起來,最後樂隊再次奏出開頭的主題,在震耳欲聾的持續音背景上,木管樂器和短號用極強的力度,在低音區奏出,表現了陰暗的氣氛,仿佛崖壁上伸了巨大的黑翅膀把公主攫住,此時,湖面上浮出了一隻戴金冠的白天鵝。天鵝的故事開始了。

2、第一幕的終場音樂:暮色降臨,為王子成年而舉行的舞會正在進行,忽然城堡上空掠過一群哀鳴的天鵝,這時音樂進入第九分曲,全劇中最主要的音樂形象――天鵝的主題,在豎琴輕盈的背景下,

由雙簧管哀婉地演奏出來。

3、小天鵝舞曲:這是舞劇第二幕「天鵝之舞」(第十三分曲)中的第四首舞曲。奧傑塔向王子表達自己的不幸遭遇,王子發誓要以自己的忠貞愛情營救奧傑塔和所有被魔法變為天鵝的少女們時,四隻小天鵝在滿地銀輝的天鵝湖畔翩翩起舞。

這首舞曲精巧別致,諧謔,活潑,採用升f小調,4/4拍,結構為單三部曲式。

4、匈牙利舞曲[恰爾達什]:這是舞劇第三幕中一組總稱為「性格舞曲」的第一首樂曲,排序為第二十分曲。在為王特巴爾德帶著女兒奧吉莉婭和許多隨從不期而至。他們表演了一系列各具不同風格的「性格舞」來誘惑王子。

除這首《匈牙利舞曲》外,還有《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瑪祖卡舞曲》等。奧吉莉婭妖豔的形象不時地閃現在這些性格舞之間。恰爾達什是匈牙利的一種舞蹈,它總是以徐緩而憂鬱的「拉紹」開始,其後接以歡快熱烈的「弗裡斯」,這是它的典型特徵。這首舞曲的「拉紹」部分採用a小調,4/4拍;「弗裡斯」部分採用A大調,2/4拍。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欣賞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表演的《天鵝湖》(建議在WiFi下收看)。

相關焦點

  • 天鵝湖:柴可夫斯基浪漫芭蕾舞指南
    ▲ 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華人首席譚元元在《我們來了》綜藝表演《天鵝湖》 天鵝湖是所有古典芭蕾中最受歡迎的芭蕾舞之一
  • 經典丨柴可夫斯基《天鵝湖》 芭蕾舞《四小天鵝》
    經典丨柴可夫斯基《天鵝湖》 芭蕾舞《四小天鵝》 2020-05-20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三大芭蕾舞劇
    別看柴可夫斯基是一位音樂家,他對芭蕾舞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柴可夫斯基創作的三大舞劇音樂《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將交響樂的宏大與舞劇的戲劇衝突進行深度融合,使得音樂和舞蹈在舞劇中獲得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極大地推動了芭蕾藝術在更高層次的蓬勃發展。
  • 致敬柴可夫斯基丨馬林斯基劇院《天鵝湖》震撼起舞,驚豔羊城!
    《天鵝湖》,擁有著極其龐大天鵝舞群的馬林斯基劇院,用其完美的表演,徵服了全場觀眾!值得一提的是,11月6日正是舞劇《天鵝湖》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逝世紀念日,在這一天,看一場來自俄羅斯最正宗的《天鵝湖》,不正是對作曲家最好的紀念。劇院君在廣州大劇院等你!
  • 浪漫的《天鵝湖》裡壓抑著精神之戀,透露柴可夫斯基的傷感、多情
    天才和靈感是不願意做懶漢的客人的——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抒情天才,在他的作品《天鵝湖》、《羅密歐與茱麗葉》、《胡桃夾子》等舞曲中都表現著能打動人內心的浪漫愛情故事,讓後人流連忘返,聽得入神的時候也能感受到舞曲中內在心理方面的描繪。同時還表現出作者對那些上天阻隔的距離愛情十分鐘愛。
  • 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劇《天鵝湖》經典再現
    2019年12月17日,世界知名芭蕾舞團——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劇院將亮相山東省會大劇院,精彩呈現芭蕾舞藝術的代表作《天鵝湖》。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劇院強大的演出陣容,詩情畫意的舞蹈段落、對比鮮明的仙境場面、沁人心脾的音樂旋律,將帶給熱愛芭蕾藝術的觀眾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 【演出票】俄羅斯芭蕾舞劇院芭蕾舞《天鵝湖》
    精彩看點最新穎的技術:索契冬奧會視頻團隊打造多媒體背景最經典的劇目:俄羅斯芭蕾舞劇院《天鵝湖》最權威的導演:蘇聯人民演員拉夫洛夫斯基導演它改變了傳統芭蕾舞的視覺效果,使舞臺背景更加立體、演出效果更加逼真、人物出場更加奇幻,帶來不一樣的芭蕾體驗。俄羅斯芭蕾舞劇院芭蕾舞劇《天鵝湖》是最先進技術與最經典劇目的完美結合。該劇邀請了俄羅斯最著名芭蕾舞編導、蘇聯人民演員拉夫洛夫斯基(M. Lavrovsky)擔任總編導和舞劇編排,來自俄羅斯各大劇院的主演芭蕾舞演員參加演出,包括:莫斯科大劇院的A.Evdokimov、D.
  • 【藝文推薦】森林裡的《天鵝湖》 聖彼得堡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驚豔京城
    說到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可謂無人不知,美麗慟人的故事,優美典雅的的舞姿,王子與公主的情節……柴可夫斯基的4幕芭蕾舞劇《天鵝湖》,作於1876年。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於民間傳說。公主奧傑塔在天鵝湖畔被惡魔變成了白天鵝。
  • 芭蕾舞《天鵝湖》:前蘇聯國劇,每逢重大事件,電視臺必循環播放
    這是一個彩色電影版,出自蘇聯電影《俄羅斯芭蕾大師》,這部電影除《天鵝湖》外,還包括《淚泉》和《巴黎的火焰》。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電影版《天鵝湖》。《天鵝湖》對於前蘇聯的重要性和標誌性,用一個例子足以說明。按蘇聯人的老傳統,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電視臺就停止一切節目,拿芭蕾舞《天鵝湖》作墊片,不斷地循環播放,直到政府新聞定稿,這才終止其播放。
  • 開票|一生必看的芭蕾舞劇—基輔芭蕾舞團《天鵝湖》
    基輔芭蕾舞團成團150周年世界巡演武漢站《天鵝湖》 前蘇聯三大芭蕾舞團之烏克蘭國立芭蕾舞團攜超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
  •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百年之吻 百年芭蕾經典
    原創作品的編舞由芭蕾舞歷史上著名的法裔芭蕾舞演員、編舞者馬裡厄斯·珀蒂帕(Marius Petipa)完成。自首演以來,該部作品已經成為古典音樂演出單裡最為經典的芭蕾舞之一。17歲時從俄羅斯Vaganova芭蕾舞學院畢業,進入Makhar Vaziev任總監的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成為了舞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舞者之一。在扮演了一系列《吉賽爾》、《睡美人》、《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等重要角色後,迅速走紅,成為劇團的首席芭蕾舞演員。
  • 【演出】一生必看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有三部舞劇作品,分別是《天鵝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夾子》(1891-1892)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創作了三部芭蕾舞劇音樂——《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這三部歷時一百多年的芭蕾舞劇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芭蕾舞劇演出的首選節目。而存在其中的《天鵝湖》系柴可夫斯基創作的首部芭蕾舞劇音樂。
  • 音樂欣賞//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鵝》
    本曲出自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四幕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第二幕。從音樂角度說,這首舞曲輕鬆活潑,節奏乾淨利落,形象地描繪出了小天鵝們在湖畔戲嬉漫遊的情景,質樸動人的旋律富于田園詩意。 很多人其實沒有聽過他的《天鵝湖》全曲,卻能牢記其中「四小天鵝舞」的旋律,一方面是因為這支曲子生動通俗,旋律入耳易記,另一方面應該歸功於外國譯製片《列寧在1918》,這部電影中就有這段舞曲和芭蕾舞表演。
  • 重磅來襲 ▏俄羅斯國家明星芭蕾舞團《明星版-天鵝湖》
    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部芭蕾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劇院都曾上演欣賞古典芭蕾舞的「必修課」。歷來被視為芭蕾藝術的代名詞,世界上沒有一個芭蕾舞演員不會跳兩段《天鵝湖》選段,該劇也稱得上最經典、最完美的芭蕾舞作品之一,是古典芭蕾舞劇的扛鼎之作。它融匯了獨舞、雙人舞和多人舞、群舞等,著名片段有《四小天鵝舞曲》、《西班牙舞曲》、《那波裡舞曲》等舉世聞名的段落。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天鵝湖》音樂,也被評論家們稱之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音樂的靈魂」。
  • 最美馬林斯基明星芭蕾舞團天鵝湖重磅來津,感受航母級的芭蕾體驗!
    由偉大的柴可夫斯基創作,取材於民間故事1877年2月20日首演,歷經失敗,一團糟1895年1月15日彼季帕和伊凡諾夫重新編導《天鵝湖》大獲成功,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世界芭蕾舞臺由著名的芭蕾舞演員德米特裡·魯達奇科以及眾多俄羅斯馬林斯基著名芭蕾舞藝術家、俄羅斯國家最高藝術獎獲得者和黃金索菲亞獎獲得者參與組建。其中兩位主演奧斯克斌·伊萬與葉卡捷琳娜·卡特裡娜在馬林斯基芭蕾舞劇院擔任首席演員,瓦加諾娃·德米特裡在米哈伊洛夫芭蕾舞劇院擔任首席演員。舞團的初衷就是向世界各地的芭蕾愛好者介紹古典芭蕾舞以及俄羅斯芭蕾舞明星。
  • 馬林斯基芭蕾舞團首席攜手哈爾科夫芭蕾舞團演繹芭蕾名劇《堂·吉訶德》《天鵝湖》
    娜傑日達·巴託耶娃在馬林斯基主演了幾乎所有的芭蕾名劇,曾多次隨馬林斯基芭蕾舞團到世界各地巡演,包括到中國演出《天鵝湖》中的天鵝公主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朱麗葉。娜傑日達·巴託耶娃經常演出《天鵝湖》、《吉賽爾》、《舞姬》、《海盜》、《仙女》等古典大製作。
  • 2018北京古典芭蕾最經典劇目《天鵝湖》時間地點及門票
    俄羅斯國家明星芭蕾舞劇院《明星版-天鵝湖》2018年巡演  正文:  《天鵝湖》歷來被視為芭蕾藝術的代名詞,世界上沒有一個芭蕾舞演員不會跳兩段《天鵝湖》選段,該劇也稱得上最經典、最完美的芭蕾舞作品之一,是古典芭蕾舞劇的扛鼎之作。它融匯了獨舞、雙人舞和多人舞、群舞等,著名片段有《四小天鵝舞曲》、《西班牙舞曲》、《那波裡舞曲》等舉世聞名的段落。
  • 芭蕾舞《天鵝湖》:前蘇聯國劇,領導人逝世時,電視臺必循環播放
    這是一個彩色電影版,出自蘇聯電影《俄羅斯芭蕾大師》,這部電影除《天鵝湖》外,還包括《淚泉》和《巴黎的火焰》。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電影版《天鵝湖》。《天鵝湖》對於前蘇聯的重要性和標誌性,用一個例子足以說明。按蘇聯人的老傳統,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電視臺就停止一切節目,拿芭蕾舞《天鵝湖》作墊片,不斷地循環播放,直到政府新聞定稿,這才終止其播放。
  • 《天鵝湖》展足尖技藝 32圈「揮鞭轉」驚豔全場
    《天鵝湖》作為經典芭蕾巨作,日前在保利劇院上演的《天鵝湖》再現足尖技藝。32圈「揮鞭轉」 技藝驚豔全場        《天鵝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劇,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由柴可夫斯基於1875年開始創作。《天鵝湖》共分為四幕,每一幕的音樂都如同一首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
  • 【新開票】馬林斯基芭蕾舞團首席攜手哈爾科夫芭蕾舞團演繹芭蕾名劇《堂·吉訶德》《天鵝湖》
    從瓦崗諾娃俄羅斯國立芭蕾舞學校畢業後,2005年康斯坦丁加入了久負盛名的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擔任領舞。康斯坦丁早在瓦岡諾娃舞校時就是重點班裡的明星,畢業演出的時候在馬林斯基劇院主演了學校畢業大戲《睡美人》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