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戈輝:那你小時候習武苦不苦?
袁和平:當然苦,習武當然苦了。
許戈輝:那小孩子如果要是苦的話一定就會想偷懶啦,想去調皮啦,父親怎麼管你的呢?
袁和平:那個時候我們是不敢調皮的,就偷懶經常有,父親不在了就蹲著偷懶。
許戈輝:會不會挨罰?如果父親知道了,怎麼懲罰?
袁和平:也會的,好像是倒立,多一點時間就這樣啦,好像是這樣,也會罰。他不在我就偷懶,就這樣。有時候年輕人是這樣的。
解說:1978年,身為武指取得成績的袁和平第一次做導演,拍攝了《醉拳》這部電影。《醉拳》捧紅了成龍,開啟了他動作巨星的成功之路。也讓觀眾記住了這個插科打諢的老頑童形象,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正是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
許戈輝:當你第一次在電影裡邊做了武術指導的時候,你覺得父親是不是為你覺得很驕傲。而且我知道後來在應該是在《醉拳》裡邊你還請父親客串了一個角色是吧?
袁和平:對對,還算一個主演吧。我做武術指導的時候父親都沒有講什麼,沒有對我有什麼表揚,不過他心中有數,他知道了的。不用講的,大家的心裡的溝通都知道了,其實他也很開心。當我做,第一部做導演的時候我找不到人做一個老師傅,我想我父親最適合了。
許戈輝:那兒子請老爸演,兒子會不會比較有壓力呢?
袁和平:反而沒有哦,父親是在家裡的,在工作崗位上他也很。
許戈輝:他得聽你的?
袁和平:對,他很尊重,可是我也很尊重他,他在上面,我們這樣做好不好,這樣好不好。大家有溝通在裡面的,所以就沒有什麼矛盾,沒有什麼的,大家都相處得很好。
許戈輝:那父親是香港武打片的前輩了,你覺得你從父親身上學到了這個武術指導的哪些精髓?自己去創新的,去發展的又是一些什麼?
袁和平:父親教我們本身的功夫的藝術,可是怎麼去拍,怎麼樣要靠自己了。去揣摩,怎麼設計,怎麼把每場動作都設計得有一些不一樣的,很特別的,很精彩的一些東西。這個宣布是要靠自己,我覺得這是沒得教的。等於你在大學讀書,讀完書出來學到很多學問,出來在社會做事情,跟讀書是兩碼事的。
許戈輝:從您早期入行做這個武術指導到今天觀眾口味的變化也應該很大。
袁和平:很大,電影是一直在進步的,如果你停留在以前沒有進步的,你就完蛋了。觀眾是越來越苛刻的,因為你以前看過的東西他已經看得還是這樣,你有沒有新的東西給我看,一定苛刻,我們自己要求也要苛刻,對吧。我以前這樣我現在是不是再改良一下,把它由另外一種新的設計,另一種看法來表現出來給觀眾看呢,我覺得每一部都有每一部動作的特色,就比如觀眾耐看一點這樣。
許戈輝:那一定您在拍這些動作片的時候呢要因人而異,就是針對這些演員不同的特色,我就想請您講一講比如說和您合作過的兩大功夫巨星,一個是成龍,一個是李連杰,您怎麼樣針對他們兩個的特點來給他們設計這種武打動作?
袁和平:是根據每個人的功夫背景和性格來設計動作的。比成龍的背景來講,他就比較,人比較能做喜劇,而且他的動作啊,他都比較小巧的動作,比較高難度動作比較多,所以我就設計他比較有點花俏怎麼轉來轉去,翻來翻去,形成他的一種風格。李連杰比較大氣一點,因為他是學武術出來的,什麼功夫他都懂的,所以我就把他拍得比較大氣一點的。他的功夫好像一個一代宗師這樣,所以一個好像小人物的,一個是比較……
許戈輝:更像英雄一樣,大家風範一點。
袁和平:英雄一點的。
許戈輝:那對於完全沒有功夫背景的人,比如說像梁朝偉這樣的,又怎麼樣讓他能夠像一代宗師呢?
袁和平:像《一代宗師》梁朝偉作為葉問那個角色,他本身是一個詠春高手我們就要先安排他把詠春練好,先讓他訓練差不多一年多吧,把詠春的基本功打法都訓練好了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