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肥東這裡不僅有座百年老宅,還有故事

2020-12-27 騰訊網

在肥東縣長臨河鎮白馬社區窪地吳村,有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百年老宅——這裡曾是六家畈地區很有影響力的秀才吳鳳標的家,承載著吳家幾代人的回憶。

吳鳳標的曾孫、74歲的吳勤生,如今是這處老宅的主人。從吳鳳標到吳勤生的父親,吳家三代人全憑筆桿子走天下,代代相傳,在當地傳為佳話。

青磚黛瓦憶老宅

飽經滄桑的拴馬環

夏日雨水特別多,一個難得的晴天,記者一行來到長臨河鎮白馬社區。在窪地吳村,一處青磚黛瓦的老宅引起我們注意。只見:老宅大門朝東北,大門兩側,鑲在牆上的黑色拴馬鐵環,有著明顯的歲月痕跡,卻仍然堅固硬實。走進老宅,只見屋頂已經破敗不堪。不過,在幾根老朽的房梁上,仍能清晰地看見精美的雕刻。

雕花的房梁

老宅的主人叫吳勤生,今年74歲。據他介紹,老宅原本有三進房屋,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毀了一半,現在只剩下一個大門和一進房屋了。「以前,我和老伴一直住在這個老宅裡,後來房屋實在破舊,而且還漏雨,一到夏天蚊蟲特別多,根本不能住人,所以我就在後面蓋了一間屋。」吳勤生介紹。

吳氏老宅的雕花門

大門雖破舊,可門上倒是貼著嶄新的對聯。據吳勤生透露:老宅以前分中門(大門)和側門,一般進出都是走側門,只有貴客到來或者家裡發生大事了,才會打開中門。

吳家秀才名望高

別看老宅歷經百年風雨如今有些破敗,可在當年,這裡住著六家畈地區一位很有影響力的秀才——吳鳳標。

吳氏宗譜記載了老宅主人的故事

據1914年(民國三年)修成的六家畈《吳氏宗譜》記載:吳鳳標,名補貞,字性存,號瑞鳴,邑庠生,配王氏。窪地吳村人現在還習慣稱他「吳補貞」。早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修成的《吳氏宗譜》裡,登記的名字還是「補貞」,1914年的譜裡,全稱「鳳標」。

「吳鳳標是我的太爺爺,當年可是出了名的秀才。」據吳勤生透露,20歲時,吳鳳標進京趕考,經過家門口的大樹,一顆鳥屎落到頭上,不過在他看來,卻是一個好兆頭。後來,吳鳳標如願考中秀才,但因當時家中有老人去世,需要守孝,所以他放棄了進京學習的機會;後期,鳳標一直從事教育事業。

老人講述老宅的歷史

村裡人都說,當年吳鳳標被稱為「三老太爺」,也被人背地裡稱「三老頭」,在六家畈威望很高。當地不正經的小青年一聽說「三老太爺」、「三老頭」要來,都嚇得不敢再搗蛋。有一年,有人與六家畈有名的頭面人物發生糾紛,頭面人物要去打官司告那人,那人害怕,請吳鳳標出面。吳鳳標答應下來,頭面人物聽說吳鳳標介入後,也就讓步了。

吳鳳標還曾出任六家畈吳氏宗祠宗長。在他做壽時,民國總統黎元洪和代總統馮國璋先後題贈「大耄同春」、「端委高風」匾額兩塊。

筆耕不輟代相傳

在講吳鳳標的故事時,吳勤生一臉自豪。的確,吳家人以吳鳳標為驕傲,而吳勤生的爺爺、父親,也傳承了吳鳳標的衣缽,要麼當教師,要麼在部隊裡也是從事文職。

據悉,吳鳳標的兩個兒子都參了軍。次子吳忻仁,字家讓,1904年出生,1975年去世,年輕時就加入重慶部隊擔當文職,後變職到雲南;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上校參議,一生都奉獻給部隊;晚年因高血壓復發,死於部隊。吳鳳標的孫子高中畢業進入軍校,解放後成為老師。「我父親當年還被評為肥東特級教師呢,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個月有五十多塊錢的工資,算是相當高了。後來在『文革』期間,被打成右派,從此生活拮据,貧困潦倒了結一生。」談起父親,吳勤生不住地搖頭,一臉遺憾。

窪地吳村還保留有幾座這樣的老宅

長臨河鎮窪地吳村百年歷史的老宅

在窪地吳村,像這樣的百年老宅,還有幾處。雖說大多破敗不堪,可吳氏後人仍盡力保護老屋。畢竟,老宅見證了家族的發展,見證了吳氏後人代代相傳……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百年老宅換新顏!就在這裡,本月底開放!
    百年老宅換新顏!就在這裡,本月底開放!「將來這裡會不定期舉辦展覽、雅集、沙龍等活動,以聚合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文人、藝術家來到蕭山,在湘湖分享創作靈感,與蕭山本土的文人、藝術家碰撞出火花。同時也會開展面向大眾的文化活動,通過生活化、聚會式的交流,讓更多市民走近藝術,讓藝術更好地走進生活。」施立剛這樣憧憬著。
  • 咱肥東這些人竟是朱元璋手下開國功臣後人!
    顧名思義,咱肥東縣歷史上湧現出一批以包拯為代表的文官,而肥西縣歷史上則擁有一大波以劉銘傳為代表的武將。其實,在肥東有許多名將之後,像嶽飛、吳復、張德勝等名將後人便分布在肥東的部分鄉鎮。>走進肥東縣包公鎮竹塘社區山徐村,會發現這裡1000多戶居民都姓徐。
  • 藏匿在百年老宅中的餐廳——大家@衝繩
    這家餐廳有個很大路也很大氣的名字,叫做「大家」。上圖就是大家餐廳的一個角落,半開放式的用餐環境,滿眼的綠色,一落座已是心曠神怡。大家餐廳最出名的是環境,它身處一座百年老宅中,先來八一八關於它的故事。(來自酒店官網)「這是一家將衝繩的百年老宅改建的衝繩傳統料理店,店主就是出生於這百年老宅。之後,歲月流逝幾乎無人居住。
  • 民間故事:老宅百年內,住絕3家人,看見了那隻貓後,才知不簡單
    這裡,只有一條幽靜的小路通往。不大的後山腳下,被這座老宅佔據很大一片地方。精細打磨過的石頭被整齊地鋪在地面,就像河底的鵝卵石,乾淨且圓滑。屋簷下那一個個,被水珠砸出的小坑,是歷經多少歲月,才能留下的痕跡。十年?還是百年?我不知道,但憑這雕花木柱上,那充滿腐朽的味道來看,必定不短。
  • 昆明百年老宅的變遷:從遺產到「富礦」
    韓帥南 攝中新網昆明11月24日電題:昆明百年老宅的變遷:從遺產到「富礦」作者 韓帥南一把摺扇、一身長衫,近日,自詡「大嘴」的嶽立快步走上雲南省昆明市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馬家大院裡的小舞臺,向觀眾作揖。「各位親愛的朋友,在下『大嘴嶽立』。
  • 因為他,外馬路這座百年老宅「香園」將改造為鋼琴博物館……
    去過廈門鼓浪嶼的遊客可能都知道,在島上有座「鼓浪嶼鋼琴博物館」,裡頭陳列了經過歲月的洗禮100多架古鋼琴,參觀博物館,便像步入藝術的時光機中
  • 安徽長臨河老街,有「小上海」之稱,門票免費值得一遊
    長臨河老街坐落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岸上,曾是重要的水運碼頭,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之稱,同時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僑鄉,但隨著新街的建成,老街逐漸沒落,伴隨著環巢湖旅遊圈的建立,老街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肥西有三河古鎮,肥東有長臨河古街的格局。
  • 在美國居然出現百年安徽老宅!
    「搬」回美國的荒謬想法 蔭餘堂即「蔭及子孫」的意思 這座房子建於清朝康熙年間間臥室 還有中堂、天井、馬頭牆等等 整體的建築風格就是典型的徽州民宅
  • 在百年老宅的衝繩料理
    「大家」是由一座琉球風格的老宅改建的衝繩傳統料理店,建於明治時代後期, 交通不太方便,位於衝繩北部的名護市,需要租車或者包車前往。店主就出生在這個古宅中,之後,歲月流逝幾乎無人居住,店主為了紀念祖先遺留下來的財產,將宅第重新修整恢復。大家是店主家的宅號,字如其意,昔日這裡是大家聚集的熱鬧地方,如今以提供衝繩料理和阿古豬料理聞名。
  • 住進這家爆火的百年老宅,刷新民宿「五星級」體驗新高度!
    在距離上海市中心一個小時車程的郊外,藏匿著一個一千多年的故事。潺潺小溪倒映斑駁的樹影,往來的船舶劃出一道道光陰的痕跡,兩岸的矮牆青苔滿就,時光的腳步在這裡變得慢悠悠,就如一個江南水鄉夢,讓你在這座名叫朱家角的小鎮裡,過上一段舒適的慢生活。
  • 一個百年徽州老宅,居然在美國出現了!
    休寧黃村蔭餘堂 試想一下,當你走在滿眼都是歐美建築的大街上,突然有一幢古香古色的中國傳統建築映入眼帘,你會不會驚訝到懷疑自己穿越了?在看到這幢房子之前,小編也不會相信世界上會有這樣神奇的事!
  • 《靈魂電臺》驚悚上映 百年老宅見證"前任愛情"
    該片由浙江南派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經典的午夜電臺主題,真實取景百年老宅,一件件撲朔迷離的事件,一張張難辨真假的面孔,背後卻講述了一個如《情書》般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一幢神秘的百年老宅,一位前來尋找靈感的網絡恐怖小說家,一位屢屢遭遇詭異事件的電臺女主播,一冊名為《鬼靈》的小說手稿,一杯不尋常的花茶……《靈魂電臺》的預告片中,老宅、黑貓、女鬼依次出現,小說家為何意外死亡?
  • 「沉睡」近百年的老宅如何重煥生機?文昌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和村民...
    五月十二日,在文昌市文教鎮水吼村的邢家老宅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和村民展開討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黃良策一棟「沉睡」了近百年的老宅,如何重煥生機?大家在邢家老宅前的椰林下,展開了熱烈討論。「水吼村優良的生態環境大家有目共睹,這裡還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和紅色文化資源,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把村子發展好,對不對?」水吼村黨支部書記邢詒靜信心滿滿。
  • 西安6代人守護百年老宅,面臨拆遷才說出真相:屋內暗藏一條密道
    作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是西部地區的重要城市,這裡有鹹陽宮、未央宮、大明宮等多所宮殿,它們勾勒出曾經的盛世長安。然而,這裡的巖石與小槐樹也很有可能發不出古舊的聲,留不下原來的記憶與榮華。2019年,西安一則拆遷要求飛到了尋常百姓家中,1300多戶人家都被涉及進拆遷之中,因為這裡需要拓展碑林博物館。
  • 溫哥華華人修復百年老宅,扭轉「炒房拆房」形象
    如今溫哥華價值數千萬加元的豪宅改姓趙錢孫李,連中國留學生也買3100萬加元(約1.6億元人民幣)的房子當「大學生宿舍」,當地人對此多有怨言。  其實,中國人移民海外後,購房置地當在情理之中。而當地人眼中「財大氣粗」的中國人做的也不僅是炒房蓋房,他們還修繕舊房、保存古蹟,給當地帶來正能量。
  • 重陽節,50位老人來到這座百年老宅,聽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
    在新場古鎮擁有百年歷史的張宅內,青磚素瓦、雕欄畫棟間,一場「重陽祈瑞」古鎮情境音樂會上演了。端午、七夕、中秋,上海古凡交響樂團已經在新場古鎮舉行多場古鎮情境音樂會,每一場都會根據時節和主題定製表演形式和演出曲目,重陽節這場尤其特別。
  • 《夢想改造家》百年老洋房改造為何都選天格地板
    建築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與縮影,每個建築背後都有一段屬於它的故事。 上海,一座繁華的國際大都市,這裡高樓林立,每天都上演著屬於現代化經濟中心的熱鬧與喧囂。而它背後,還有一簇簇老式建築,正無聲見證著這座城的興衰更替、歷史變遷。
  • 李佩芳|安陽「宋家老宅」,連外省的電視臺都來取景
    宋家老宅分為東西兩個院落,中間有形如圓月的拱門連通。東偏院較小,有配房五間,內置假山,栽種芭蕉、翠竹,構成一幅極具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畫面。進入堂屋,滿眼又是古色古香的陳設,方桌條幾,雕花大椅,襯託出四合院的百年歷史。屋內中堂懸掛著一幅烙花山水,兩旁掛的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圖。
  • 古家百年老宅和子孫們
    古家百年老宅和子孫們海軍     古來鐵,職業駕駛員。
  • 上海六口人擠38㎡百年老宅,廚房裡放廁所,一家人沒一起吃過飯
    上海徐匯區的嘉善路附近有著一套百年老宅,這套老宅的使用面積只有38㎡卻住著丁先生一家6口人。和很多上海的老宅一樣,這套百年老宅也沒有廁所。現在的廁所是後期加建廚房時加建的,廚房既是廚房,也要當做廁所使用。改造前1.廚房裡的廁所廚房裡用簡易的帘子進行隔斷,把廁所從廚房裡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