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劇院與《歌劇魅影》的前世今生

2021-01-08 饕餮小娘子

很久以前看張國榮主演的電影《夜半歌聲》,被裡面盪氣迴腸的主題曲感動得淚流滿面,後來才知道《夜半歌聲》脫胎於史上最火、最長壽的音樂劇——《歌劇魅影》。雖說這部著名歌劇的作曲是英國人,且首演也在倫敦西區的女王陛下劇院,但歌劇中故事所發生的地點,和歌劇取材的同名小說所描寫的地方都誕生在法國的巴黎歌劇院。

看到這座金碧輝煌的歌劇院的時候,必須讚嘆它值得擁有一部為它而生,且經久不衰的作品。它實在太漂亮了,古希臘的柱式、古羅馬的雕像、巴洛克的華麗,幾種建築形式的完美結合,使它既恢宏大氣,又精美細膩。單單是看外表,就是一場極為華麗的視覺盛宴。

巴黎歌劇院所是查爾斯·加尼葉在1861年設計的,但其實早在兩半年前,這裡已經有法王路易十四下令修建的皇家歌劇院了,只不過後來被大火燒毀了。拿破崙三世下令重建了它,所以歌劇院最上方的浮雕中有代表著拿破崙三世的字母「N」和代表了皇家的字母「E」。

音樂劇《歌劇魅影》取材於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同名小說。勒魯生於巴黎,雖小時候離開了巴黎,但大學時又回到巴黎攻讀法律,後來做了記者,又創作了幾部巴黎暢銷的偵探小說。《歌劇魅影》小說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關注,但改成歌劇後卻成了巴黎西區和被紐約時報稱為「百老匯史無前例的熱門賣座巨獻」。

音樂劇《歌劇魅影》榮獲了50多個獎項,在全世界27個國家的145個城市上演了超過74000多場,而它講的是就發生在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中的一個愛情、懸疑、驚悚的故事。

一位才華橫溢的建築家(魅影)因與生俱來的恐怖面容只能躲在歌劇院陰暗的地下生活,漫長孤寂的歲月裡,他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劇院中一位毫無名氣的女歌手克裡斯汀,在暗中教她唱歌,並用各種手段助她成為首席紅伶。可克裡斯汀卻與劇院的資助者拉烏爾兩情相悅,並且訂了婚。被妒忌衝昏了頭腦的魅影開始了一系列瘋狂的報復行動,甚至不惜殺人。不過最終,愛情戰勝了扭曲的私慾。

小娘子因為在倫敦的女王陛下劇院看過這部劇,所以沒有再在巴黎歌劇院裡看。不過劇中有一段魅影帶著克裡斯汀在地下暗河逃跑的情節讓我記憶猶新,而這地下暗河也確實真的在巴黎歌劇院的地下。

當年在修建歌劇院挖地下室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地下水。為了不影響建築,建築師乾脆修建了一個容納地下水的水池,所以歌劇院有了一片漆黑廣闊的地下水域。而《歌劇魅影》的作者借著這個沒人注意到的地方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描寫出了一段十分奇特的橋段,歌劇中的布景更加如夢似幻。

如今《歌劇魅影》在巴黎歌劇院中也是十分火熱的劇目。劇院左右門的雕像分別代表了喜劇與悲劇,或許也代表了《歌劇魅影》中同時愛著克裡斯汀的羅爾與魅影,不過最後愛情最終戰勝了悲劇。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三周年專輯】走馬觀花法蘭西——巴黎歌劇院與《歌劇魅影》
    而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音樂劇以及根據音樂劇改編的由喬·舒馬赫導演的同名電影《歌劇魅影》,更是以其美妙動人的音樂、曲折浪漫的劇情,直觀地將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心。每每看此劇,無不為三位主人公不同的命運結局感動落淚,故此番到巴黎旅遊,計劃好了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故事的發生地——巴黎歌劇院。
  • 《歌劇魅影》登陸廣州 音樂劇之王的前世今生
  • 巴黎歌劇院:魅影的家
    對於當地人來說,這座裝飾絢麗的融歌劇與芭蕾舞劇於一體的殿堂,同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一樣,都是巴黎城市文化中極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而對於某些人來說,巴黎歌劇院之所以聞名是因為著作《歌劇魅影》以其作為背景環境。巴黎歌劇院是一座融合多種建造風格的建築。從外面看,劇院是模仿義大利晚期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而劇院裡面則布滿了裝飾精美的雕刻藝術品。這對歐洲國家的建築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 法國·巴黎歌劇院 I 劇院魅影取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抒情舞臺
    但作為歌劇的一種體裁,音樂劇將戲劇、音樂、歌舞與對白相結合,相對於歌曲與電影,更能考驗表演者的實力。在眾多劇目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有著「音樂劇之王」稱號的《劇院魅影》(也譯作《歌劇魅影》),這部劇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創作的愛情偵探小說,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傳奇愛情。
  • 劇院 巴黎歌劇院的百年魅影
    上面的這段視頻是奢侈品牌克裡斯汀·迪奧於2013年秋季在巴黎歌劇院上演的《歌劇院之夜》的時尚大片廣告,「夢回巴黎歌劇院」的創意大概和下面的這張照片有關。上世紀50年代其實很多人知道巴黎歌劇院是從《劇院魅影》開始的,小說、電影或者是歌劇。《劇院魅影》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所撰著的一部愛情驚悚小說,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時出版,1911年時首度被翻譯成英文版。
  • 《歌劇魅影》—從歌劇院傳說到哥特小說到音樂劇(1)歌劇院傳說
    熱門音樂劇《歌劇魅影》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故事。故事裡的歌劇院就是著名的巴黎歌劇院,又名卡尼爾歌劇院。建築師埃裡克(Erik)據說小說的作者在歌劇院附近遇到一名修建卡尼爾歌劇院的建築師名叫埃裡克(與後來小說中的魅影同名)。埃裡克說他想在卡尼爾歌劇院的地下生活。後來再也沒有人看到過他。真實的克裡斯汀小說女主角克裡斯汀·戴的原型可能是克裡斯汀·尼爾森,一位當時巴黎很著名的瑞典女高音。
  • 《歌劇魅影》愛情,有時候是一個人的事情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
  • 舞臺名場面盤點 | 走進《劇院魅影》中的巴黎歌劇院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是音樂劇大師「韋爵爺」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經典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劇院魅影》至今已經在全世界數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上演了超過65000場,為超過六千萬名的觀眾演繹了發生在1870年巴黎歌劇院的神奇故事。
  • 巴黎歌劇院影像欣賞
    當時,巴黎歌劇院剛剛在一周前開放「歌劇魅影」主題密室逃脫遊戲!早在17世紀時,義大利歌劇風靡整個歐洲,稱霸著歌劇舞臺。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就致力於發展本國的歌劇藝術,與義大利歌劇抗衡,與宮廷貴族追求時髦的庸俗趣味進行爭鬥。就是在這一時期,法國吸取了義大利歌劇的經驗,創造出具有本國特點的歌劇藝術,法國歌劇也由此發展。法國歌劇藝術風格的形成,決定了法國將建立自己的歌劇院。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經典音樂劇通常都帶著一絲人間大愛的感覺(比如《悲慘世界》、《獅子王》、《媽媽咪呀》等等),但《歌劇魅影》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一個關於欲望和佔有的邪魅狂狷的愛情故事,在音樂劇圈一眾「大家閨秀」中顯得格外特別。《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中,由伊朗裔、加拿大籍演員Ramin Karimloo塑造的魅影。在十九世紀的巴黎,有一個精通音樂和建築的奇才。
  • 回顧經典——《歌劇魅影》
    如今受疫情影響,34歲的《歌劇魅影》被迫拉下了長期帷幕。「由於疫情導致劇院財務受挫,我和韋伯(全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歌劇魅影》的作曲家)已決定永久停止倫敦和全英《歌劇魅影》巡演,但我們未來依然決心將《歌劇魅影》帶回倫敦。」
  • 《歌劇魅影》
    然而就在巴黎的一家歌劇院中,怪事頻繁發生,而這一切都跟住在劇院地下迷宮的「幽靈」有關。說到這裡,大家肯定對此事充滿了興趣。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走入這個著名的魅影事件,來解開事件的真相吧。劇情簡介:在巴黎的一家歌劇院裡,怪事頻繁地發生,原來的首席女主角險些被砸死,劇院出現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虛幻男聲。這個聲音來自住在劇院地下迷宮的「幽靈」,他愛上了女演員克麗斯汀,暗中教她唱歌,幫她獲得女主角的位置,而克麗斯汀卻愛著劇院資助人拉烏爾,由此引起了嫉妒、追逐、謀殺等一系列情節。
  • 音樂劇推薦 | 傳奇經典《歌劇魅影》
    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歌劇魅影》是根據巴黎歌劇院內發生的事件而創作的。19世紀的巴黎,巴黎歌劇院的地下住著一位戴半臉面具的男子——魅影。魅影藝術天賦過人,一直暗中教授歌劇院一名芭蕾舞女克裡斯汀聲樂。魅影鍾情於克裡斯汀,在劇院中製造恐怖,威脅讓時任首席女高音卡洛塔離開舞臺、暗中幫助克裡斯汀擔任主角。
  • 音樂劇《歌劇魅影》
    >      大型音樂劇《歌劇魅影》於1986年首演於英國倫敦女皇劇院,1988年在美國紐約美琪歌劇院上演,之後成為百老匯歷史上演出最長久的一部作品,演出場數超過了這位英國作曲家的另一部劇作《貓》。      《歌劇魅影》原本是法國著名的偵探、懸念小說家斯通·勒魯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主人公埃利克天生畸形,遭到父母和社會的遺棄。好心的吉裡太太將他藏匿在巴黎歌劇院的地下室裡。從此歌劇院不得安寧:物品失竊,員工死亡,經理遭到勒索······歌劇院出現幽靈的傳聞不脛而走。埃利克憑著超人的音樂天賦,幫助克裡斯蒂娜一夜走紅,同時深深地愛上了她。但是克裡斯蒂娜早就心有所屬。
  • 圖書館周末電影《歌劇魅影》
    她那天使般美妙的歌聲立刻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她旋即成為了巴黎劇壇的新寵兒。誰都沒有想到,克裡斯蒂娜出色表演的背後隱藏著一位神秘的老師,他在暗中教授克裡斯蒂娜歌唱技巧。這位被克裡斯娜稱作「音樂天使」的老師其實就是巴黎歌劇中人人談之色變的「劇院幽靈」,始終帶著一副充滿神秘色彩的面具,棲身於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誰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 《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哥德式,自古至今都代表著黑暗。
  • 《歌劇魅影》那些事兒
    首先,你得知道,《歌劇魅影》是一部音樂劇,而非歌劇。歌劇(Opera)是音樂劇(Musical)的鼻祖,音樂劇是歌劇的創新。而《歌劇魅影》正是一個講述歌劇院故事的音樂劇,其實正統的翻譯應該是《歌劇院魅影》。其中的三部劇中劇《漢尼拔(Hannibal)》、《啞僕(Il Muto)》、《唐璜的勝利(Don Juan Triumphs)》都是典型的歌劇。
  • 「鬧鬼」的巴黎歌劇院,馬上就要開超真實的密室逃脫了
    如果你知道傳奇音樂劇《歌劇魅影》,多少會了解一些巴黎歌劇院的「靈異事件」。莫扎特著名歌劇《魔笛》的彩排進行得很順利。突然,在第一場演出的前夜,恐慌卻瀰漫了整個劇院,因為一系列的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正在發生:凡是有些歷史的建築,很多往往會有點靈異事件的發生,今天的故事發生在法國巴黎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巴黎歌劇院。說到巴黎歌劇院,很多人首先就想到那兩隻金光閃閃的大雕塑。
  • 阿雲嘎獻聲,音樂有聲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
    7月29日,由喜馬拉雅出品、音樂劇演員阿雲嘎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共同演繹的音樂有聲大劇《歌劇魅影》正式上線。這是《歌劇魅影》首次以有聲劇的藝術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歌劇魅影」收聽。《歌劇魅影》有聲劇中的男主人公拉烏爾子爵,由人氣音樂劇演員阿雲嘎演繹,這也是他的全網首檔有聲劇作品。
  • 愛的悲喜劇《歌劇魅影》,魅影——面具下的囚困者
    《歌劇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個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遊蕩在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不知道他來了歌劇院多少年,但他儼然成為了人們心中的魔鬼,成為歌劇院的幽靈。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醜陋,他就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只有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