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地區的經濟逐漸走下坡路。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之下,恢復經濟的速度,卻越來越緩慢。這讓不少地區都開始想辦法促進消費,例如民進黨當局為了刺激消費推行的三倍劵。從一開始建議的直接發錢,到最後以1000元的金額購買三倍劵,最後可以抵擋3000元花銷的政策,經歷了民進黨內部反覆艱難的考核。從表面來看,三倍劵確實非常實惠,但是真正花銷的時候卻發現諸多漏洞。
領取系統直接崩潰,規則限制麻煩多多
臺灣網友聽說消費劵,早就在領取頁面等候良久,誰知道等來的卻是系統癱瘓。只是數萬人的登錄該系統就堅持不住,直接崩潰,這讓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敢相信。後來歷經千辛萬苦才申請成功消費劵,但是使用又是諸多規則。因為你要去郵局和便利店領取,這就造成了很多地方大排長龍的情況,疫情最忌諱的就是聚眾,排隊領取消費劵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除此之外,很多宣傳其實做得並不到位,有的居民排隊好久,才發現有身份證限號限制,無法領取,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埋怨。除此之外,該券真的發放了,使用起來也是諸多限制。因為它不是什麼都能夠消費,這也非常引人詬病。現在民進黨當局所謂的「惠民」政策,發展成了「擾民」政策,讓許多臺灣民眾都因為消費劵,心神疲憊。
消費劵印製費用高昂,臺灣失業率增長
除此之外,臺灣的「經濟部門」對消費劵也有些質疑,在網上曝光了消費劵的印製成本。9億多新臺幣的金額都用來印製消費劵,本來是為了減輕島內居民的負擔,但是光印製消費劵就花費了9億多,屬實有些得不償失。臺當局「經濟部門」還預測,未來還將繼續花費12億新臺幣印製消費劵,如此高昂的價格,被島內網友譏諷道:「這是在振興印刷廠吧?」
有報導分析臺灣這次因為疫情導致2萬多人下崗,這還只是事業單位的失業人口,不包括零散就職人員。除此之外,一些門店商家也開始倒閉,堅持沒關門的也只是勉強維持生活。振興經濟刺激消費成了重中之重,但是本末倒置的刺激手法,讓島內網友怨聲載道。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福利」,其實就是讓臺灣居民花錢買罪受。奉勸民進黨當局少做面子工作,多為民生考慮。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