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
湖南師大附中 王宜眉
昨日在路上撞見個女孩,她同我打了個招呼,我則報之以微笑——或許她並不知道,我已記不起她的名字了,對於她的樣貌,倒依稀還有印象。
小時候,我將自己的名字看得極重,聽到別人叫錯就生氣。記得有次課上,我拉著同學嘰嘰喳喳講話,很開心,結果被記了名字。我哭得稀裡譁啦,不為別的,就為我名字的「眉」字被寫錯了。我非要對方改過來:「不是的!不是梅花的『梅』,我的『眉』不是那個『梅』!」
那時班上有個男生,和我父親同名同姓。我有一次不慎將這個說漏了嘴,結果第二天全班瘋傳「王勇」是我爸爸。我雖然很生氣,但也沒辦法,畢竟我不能說「王勇才不是我爸」這種話,不然我爸就得傷心了。經歷了這件事後,我算是明白了,我當時爭那個「眉」和「梅」,不過是想離上世紀的常用人名遠一點罷了——一怕重名,二怕不好看。
雖然「眉」字也沒好看到哪裡去。
拋開上面那兩個原因不談,我還是希望名字再獨特一點,最好讓人看一眼就記住。在中文名字方面,基本上是沒希望了,我便想著給自己取個「狂拽酷霸炫」的英文名。正好上外教課前,老師要求我們每人取一個英文名。我左查查右翻翻,終於在希臘神話裡發現個滿意的名字。可是在上課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我突然忘了那個名字,站在那裡尷尬得差點哭出來。此時外教粉筆一揮,在黑板上寫下個名字,好像是「Belly」之類的,說以後它就是我的英文名了。我立馬就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No」,心裡想著這麼難聽的名字我絕對不要……
如今看來,小時候的我確實是個很自我的人——我對自己的名字過分在意,就好像它是我生命裡不可割捨的一部分,或者是只屬於我的一個神奇的咒語。在當時的我看來,僅有名字這一樣東西是為我所獨有的。它不像玩具、零食,可以分享給別人——當別人叫到「王宜眉」的時候,那就一定是在喊我了。因為這個名字,讓我感覺自己就在這裡,自己與這個世界緊密相連。
名字是建立聯繫的法杖吧。我們不可能知道李白究竟長什麼樣子,但我們知道這個名字名垂青史。當我們踏入荒寂的墓園,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將牽動我們的心弦——名字讓生死相連,讓我們不遺忘。因而有時我會想,遺忘了名字的時候,是否就是聯繫斷掉的開始?
小學轉了三次學,每到一個新學校總是想起舊友,尤其是晚上回憶著種種過往,失落感便油然而生。一旦交了新朋友,從前的記憶便不斷淡去。當發現自己已喊不出記憶中人的名字時,我便試圖緊緊抓住那僅有的一點印象,聊以慰藉罷了。
幼時愛給鍾愛的小物件取名,長大了從某個角落裡掃出來一件,早已變舊變髒,擦也擦不乾淨了。它的名字也早被我遺忘。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這樣被人遺忘吧——生命終將化作短短的名字,銘刻在被黃土掩埋的墓碑上。
但只要它在那裡,我就曾活過。
(指導老師:黃寒雋)
本文系《初中生·作文》2020年12月「千金作文」
「千金作文」評委點評
夢天嵐(詩人。出版人物傳記《老子》,長詩《神秘園》,短詩集《羞於說出》《那鎮》,散文集《屋簷三境》,散文詩集《比月色更美》,小說集《單邊樓》等)在《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中,「小事"在作者的筆下不知不覺就成了「大事"。在作者看來,名字是「一個神奇的咒語",是「建立聯繫的法杖" 它能「讓生死相連",是能夠表明「只要它在那裡,我就曾活過"的證據。此文比較可貴的是作者由名字生發出一系列思考,但個人主觀性的東西稍多了點。
張敦(作家,大學教師。出版小說集《獸性大發的兔子》。被評為第三屆「河北十佳青年作家"。河北文學院籤約作家、大益文學院籤約作家) 《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是一篇既有趣又有深意的作文。名字真的是每個孩子都會非常在意的東西啊——你想想,名字就是你的象徵,名字被認真對待是件特別重要的事。作者寫了好幾件關於名字的小事,都趣味橫生,讀來讓人會心一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馮與藍(兒童文學作家。出版《墨童》《滿架薔薇一院香》《一隻貓的工夫》《奇妙小鎮》《掛龍燈的男孩》等多部兒童小說、童話。曾獲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大賽特等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等)《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在這一點上做得比較好,作者將自己對於名字過分執著的心態做了深入剖析,從嚮往獨特個性,到渴望和世界緊密相連,再到領悟生命的短暫與永恆,層層深人,看得出作者是個愛思考且想得比較深遠的人一這也是一種可貴的創造力。
李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譯註《陶庵夢憶》。曾獲「 2015年華文最佳散文獎"、林語堂散文獎、湘江散文獎等) 在《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中,作者從名字延伸到對於生命的思考,筆鋒銳利,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筆意發散,卻收放自如。「一個神奇的咒語" 「建立聯繫的法杖"——對於名字,作者似乎帶有某種魔幻性的理解,顯示出獨特的感悟和深邃的思考。本文的文字表達也頗有勁道,或鋪陳,或戛然而止,都顯示出足夠的張力。「當我們踏人荒寂的墓園,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將牽動我們的心弦一名字讓生死相連,讓我們不遺忘 "這樣的句子甚至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稍顯遺憾的是,可能是限於篇幅,本文的細節還不夠飽滿。
王亞(作家、教育工作者。出版有散文集《茶煙起》《聲色記》《一些閒時》《此岸流水彼岸花》《今生最愛李清照》等,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語文四維閱讀》等) 《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的作者熟諳作文的「連字訣" ,用一個小小的「名字",將一些小故事連綴成文,又層層深人。如同一根藤上結了多個瓜,瓜大小不一,須順著藤蔓摸下去,才能一一摸到它們,並抵達「根本"——名字的意義。如何由表及裡抵達事物本質,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中學生很難達到的境地,但作者做到了。本文也有一些瑕疵,比如兩次「哭"過於雷同——文章裡寫同一行為,也該如書法中寫同一個字,應各有姿態與韻味。
周李立(小說家、編輯。出版小說集《透梘》《丹青手》《八道門》《歡喜騰》《黑熊怪》等。獲漢語文學女評委獎、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等。現為作家出版社編輯) 在《關於名字的那些小事》中,統領全篇的要領在於:一個人對自己名字的留意與關注,其實體現著自我意識逐漸成形的一個過程。「我"想要獨特一點、好聽一點的名字,寄託的是「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期望。這一過程中也包含著人對自身存在狀態的思考,比如文中就難得地提到了「因為這個名字,讓我感覺自己就在這裡,自己與這個世界緊密相連" 。隨著敘述的推進,作者對名字的思考逐漸成熟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觀點,諸如「名字是建立聯繫的法杖吧" 「生命終將化作短短的名字"等,簡潔雋永,暗含哲思的力量。「千金作文」系列圖書已入選老牌優秀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出版計劃,2019-2020「千金作文」合集將於近期出版。
「千金作文」合集全面反映當下中國中學生的真切生活,他們的經歷、視野、感受、思考,以及他們讓人驚嘆的寫作才情。他們,才是真正的「後浪」!
優秀作文+評委點評,既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好老師,也是老師作文教學的好幫手。
邁向經典的好作文,無論是作為獎品還是禮物送給高年級小學生與初中生,都能展現你滿滿的愛心與妥妥的品位!
關注「初中生」公眾號,點擊首頁菜單欄第三欄「有聲欄目」,暢聽雜誌有聲內容。欲購買「千金作文」合集,請掃描下圖中的小程序碼,即可直達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