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直說,張嘉佳的小說,我只看過這本《讓我留在你身邊》,約書寫書評,必須看才能寫,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怎麼把生米煮成熟飯?
說實話,古龍的小說,我看過十之八九,或許還有偽作,但他的詩化語言,簡潔對話,酷似快餐巨頭肯德基或者麥當勞。遙想當年的古龍小說敘事風格,就是現在自媒體的鼻祖。
張嘉佳和古龍都以情動人。要麼愛情,要麼友情,要麼親情,或者幾者糅雜,恰到好處。
因此說,案頭這本《讓我留在你向身邊》,無疑是張嘉佳式的小說套路,古龍式的敘事風格,外加以情動人。
01
最初,讀《雲邊有個小賣部》時,我就發現張嘉佳這一套路:畫面感+對話+情節。
現在看看《讓我留在你身邊》開篇:
畫面感:路過廣場,店長姑娘摘下漁夫帽,用臉蹭了蹭我的頭。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我們看到這,隨著文字,自然腦海閃過畫面:一隻叫梅茜的狗,路過廣場時,店長姑娘摘下漁夫帽,用臉中蹭蹭它的頭,既表明店長姑娘和梅茜的特殊關係,又自然體現出人文關懷。
還有後面呼應的另一段,寫的極美,有點電影中蒙太奇的手法:
夜晚也從天窗撒下來,咣當一聲,砸得粉碎,鋪滿整個水泥地,我的床沒有了。
對話:路過廣場,店長姑娘摘下漁夫帽,用臉蹭了蹭我的頭,說:「我知道的,其實這是個英文名字。」說完她把帽子戴在我的腦袋上,摸摸我的耳朵,說:「真可憐。」
這段話既有畫面感,動作,又簡潔有力,體現店長姑娘和梅茜的特殊關係,以及與主人公「我」,通過一隻狗緊密聯繫在一起。
情節:一隻金毛狗子的來歷,生存的環境,與店長姑娘的關係,以及身份和個性特點。
不能不說,作者張嘉佳的寫作功力,堪稱純熟。
02
敘事風格:短句+「電報體」+「散文詩」
短句,短到什麼程度?
幾天後,老爹取了車,帶上我,開出小區。
4句話,決不拖泥帶水,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情節延伸。
「電報體」主要體現在對話上,一句話通常不超過一行。
小區門口,荷花姐招手,老爹停下車問她:「怎麼了?」
荷花姐問:「你去哪兒?」
老爹說:「吃飯不小心腿摔斷了,去醫院槍救。」
荷花姐翻個白眼,說:「人家又要結婚了,你幹啥,搶親?」
老爹張大了嘴巴,震驚地說:「你怎麼知道?」
荷花姐說:「那啥,有朋友圈。」
老爹晃了晃,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荷花姐說:「完了,看來你被屏蔽了。」
老爹說:「無所謂,她車落在南京了,我給她送過去。」
荷花姐掏出錢包,抽出幾張給他:「油費。」
老爹說:「怎麼能要你的錢……這個不夠啊!」
荷花姐說:「就這麼多,記得要還。」
老爹說:「好的。」
「散文詩」呢?
老爹上路之後,我往後看,發現荷花姐在寵物門口,一直站著,直到車子拐彎,消失不見。
荷花姐不算非常美麗,中短髮垂落耳邊,平常穿襯衣牛仔褲。但清晨的陽光下,她站在店門口,只有我發現,她穿著粉粉的裙子,像微風中一片花瓣,逐步變淡,淡到沒有。
也只有我知道,我被寄養到寵物店的時候,看到她偷偷讀著老爹的書,偷偷地哭。
我從未想到,這是我見到荷花組的最後一面。
她就是非常美麗,對不對?
「散文詩」體,字句短,中間有抒情部分。本部分至少從梅茜眼中看到荷花姐對「我」的痴情,對「梅茜」的愛,以及間接描寫和評價她的美麗。
比如,古龍小說《天涯˙明月˙刀》楔子部分,超經典:
「天涯遠不遠?」
「不遠!」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麼會遠?」
「明月是什麼顏色的?」
「是藍的,就像海一樣藍,一樣深,一樣憂鬱。」
「明月在哪裡?」
「就在他心裡,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刀就在他手裡!」
「那是柄什麼樣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遼闊寂寞,如明月般皎潔憂鬱。有時一刀揮出,又仿佛是空的!」
古龍真大師也。
03
但凡好作品,必有以情動人之處。
自古至今,人與人靠情感維繫。因此,小說寫的往往都是情,愛情友情和親情。
小說以作者「我」和一隻叫梅茜的狗展開,通篇以狗生為主線,寫出了與主人「我」及周邊人事物的關聯。
其中,真實的情況是梅茜十歲了,作者張嘉佳在2020年6月份,發現梅茜的前腿有個小腫塊,後來雲醫院檢查,是惡情腫瘤,以後要服用抗癌藥。
作者寫到後記裡,與狗的感情日深。突然想哭。
比如:
十年,除了童年時代的父母,沒有第三個生命,如此長久陪伴著我,日日夜夜。我總覺得,這已經是我生活永恆的狀態了。
她是一條便宜的狗子,在我最窮的年月,分期付款買回家。
我以她的口吻,寫過一些故事,甚至很久之前,用梅茜的名字開了微博,所以在許多人心中,梅茜也是他們的朋友。
事實是,張嘉佳是在微博寫故事出名的。原來這故事裡早有愛狗梅茜的故事。
2013年夏天,張嘉佳在微博上發表33篇睡前小故事,這個系列的微博被轉發超200萬次,超4億人次閱讀;
同年11月,這些故事結集成書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版;
至今,這本書總銷量超過400萬冊,創下單本小說歷史記錄。
張嘉佳擔任過雜誌主筆、電視編導、專欄作家等,成為金庸和古龍混合體,有金庸相似的經歷,有古龍寫作的推陳出新。
這本《讓我留在你身邊》,以金毛狗子梅茜口吻,講述狗子眼中的人間,收錄了37個從梅茜角度創作的故事。
預售當天在亞馬遜圖書榜單上排名第一位。
張嘉佳作品,必屬精品。
由此想到:
早年看閻連科《年月日》,浸透了作者對農民的真摯情感,也流露出作者對粑耬山脈這一方地方文化的虔誠仰仗。
後來看黃渤《鬥牛》,看出了牛二決定和奶牛永遠的留在山上與世隔絕的文化,詮釋的是另外一種感情。
再回味近期刷《歌手》,第四季張信哲作為踢館歌手,患了重感冒,幾乎不能發聲,幾乎不能說話,沒有彩排,直接上場唱歌。7名選手給了他高分,現場500名觀眾給了他第2名的好成績。
這裡,歌手對舞臺的執著,在幾乎不具備演唱的條件下,還是贏得了觀眾的同情和理解,甚至更高讚譽。
張嘉佳這本書做到了——至情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