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最糟的後傳,最糟的星戰

2021-02-15 銀幕篩查機

電影結束的時候,我幾乎是本能地在豆瓣上打了四顆星,但卻沒有四顆星的喜悅;想趁熱留下幾句新鮮的評語,但卻頓覺乏善可陳,只能在四顆星上留下兩個字:「保守」。回到家中,越想越鬱悶。在看了一集《曼達洛人》,打了一段《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後,我怒氣衝衝地回到豆瓣上,手起刀落——把四星改成了三星。

還是沒忍心下死手哇。

以上,就是一個鐵桿星戰迷真實的心路歷程。

我對《星球大戰9》不滿嗎?

是的,我很不滿。《星球大戰9》一出,後傳三部曲立刻變成了最糟的三部曲;而《星球大戰9》則是最糟的一部後傳——因此可以說,它也是最糟的一部星戰。

為什麼說後傳三部曲是最糟的三部曲?我們來比較一下。

(1)正傳三部曲

《星球大戰》的起點,是1977-1983年上映的所謂「正傳三部曲」(第4-6部只不過是後來賦予的序號)。這套三部曲,在今天看來,似乎只是一個平庸的少年冒險故事。

但它首先勝在用劃時代的技術把這個故事搬到了太空。把一個故事換套皮,這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阿凡達》也不過是把《與狼共舞》搬到了太空而已,依然備受讚譽,不知道四十年後它會不會落得與正傳三部曲一樣的窘境?所以說,脫離時代來討論電影都是耍流氓。

其次,正傳三部曲雖然故事套路,但主題還是有一點高端的,比如它利用了「弒父」這一西方文學中的常見主題,營造出了極佳的戲劇效果。當年達斯·維達斬斷少年盧克的胳膊後那一句「我是你父親」驚掉了多少單純觀眾的下巴?

之前,老狐狸克諾比一直在向盧克強調維達於他,有殺父之仇;而兩人又恰好分屬善惡兩大陣營,可謂不共戴天。而這句臺詞的妙處就在於它在一瞬間模糊了前面的劇情奮力建立起的涇渭分明的敵我、善惡界線,為父子在三部曲終章的對決增加了複雜性與無形的壓力:兩人都需要打敗對方,但他們都不想傷害對方。兩人也不再是前兩部所表現出來的單純的善與惡的化身;在決戰中,善惡同時存在於兩個人的心中。最終,少年既戰勝了父親,又拯救了父親,並告訴我們:你的選擇定義了你這個人。

世界也許複雜而醜惡,但我卻選擇簡單與美好。這種樂觀主義是那個時代的人會相信的;即使放到今天,也依然有感染力。

(2)前傳三部曲

1999-2005年的前傳三部曲為了銜接正傳,講述了共和國蛻變為帝國、英雄隕落為反派的故事。得益於更充足的資金、更先進的技術,前傳三部曲展示的世界遠比正傳三部曲宏大、登場人物也更多,完全是一出具有神話史詩氣質的悲劇:一個政治腐敗、貧富分化的共和國正走向不可避免的沒落,分裂與內戰隨之而來。鬥爭的各方英雄輩出,卻回天無力,反被小人所利用。戰爭成了獨裁者上位的幫兇,主角們為了理想與愛情,在夾縫中掙扎,卻不可避免地迎接自己的悲劇宿命。

前傳三部曲充滿現實性、黑暗性與悲劇性,與正傳三部曲的氣質截然不同。

這種主題的轉向當然也與時代不無關係,觀眾們拒絕再相信那種單純的「好人打壞人」的故事。就在同時期,奇幻領域中,「舊史詩奇幻」也開始向「新史詩奇幻」轉向,《指環王》那種善惡對決模式被拋棄了,《冰與火之歌》的「人性」主題開始獲得追捧。這與《星球大戰》內部的主題轉向何其相似。

當然有粉絲對前傳與正傳差異過大表示不滿,但不可否認的是,前傳三部曲大大拓展了「星戰」故事的邊疆,一個例子就是後來口碑逆天的動畫連續劇《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它拓展了前傳的歷史,並對體制與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探討。

(3)後傳三部曲

後傳三部曲基本上復刻了正傳三部曲,特別是J.J.艾布拉姆斯導演的7和9(8我們一會兒另說),只不過是把少年冒險故事變成了少女冒險故事。

如果有人認為,星戰粉絲就應該看這些與時代嚴重脫節的老套路,謂之「致敬情懷」,那我無話可說。

但問題是,這個照著老套路抄的後傳三部曲,卻比正傳三部曲還要差,毫無情懷可言。

故事,都是老套路,這個二者算打了個平手;那麼主題呢?把「我是你爸爸」變成了「我是你爺爺」,這有任何意義嗎?西斯皇帝帕爾帕廷的設定就是伏地魔、索隆那樣的邪惡代言人,他與孫女之間會有什麼情感糾葛?最後還不是比誰拳頭大、原力猛?又回到最單純的善惡對決上去了,而且比正傳還要單純。

所以千萬別說《星球大戰》就是老套路集合,後傳三部曲這才叫老套路集合,四十年前的正傳三部曲的手法都比它先進。

後傳三部曲這麼糟,我們得來分分鍋。先說結論,這個鍋,9>7>8。也就是這三部曲中,我認為8拍得最好——有趣的是,也有很多粉絲最討厭8。但我們還是從7說起吧。

(1)《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三部曲的首部很重要,它奠定了整個三部曲的基調。可以說,這個「復刻」的基調,就是這一部定下來的:反抗組織和第一秩序分別復刻了正傳三部曲的起義軍和銀河帝國。往後再怎麼演,也逃不出這個框架。

這種復刻,其實決定了整個三部曲的故事應該是悲劇性的:仔細想想,三十年過去了,銀河系還在上演著同樣的故事,三十年前英雄們的努力全部白費,這不悲劇嗎?

當然,更悲劇的是主創們太懶,不願意像前傳三部曲那樣挖掘創新點。

但不管怎麼說,《星球大戰7》上映前後,一系列相關的正史小說、漫畫出版,都力圖對歷史的這種不斷悲劇性重演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起義軍改組的新共和國厭倦了戰爭,採取綏靖政策,力求與第一秩序相安無事,只有一些有遠見的人士以私人身份組建反抗組織與其對抗。總之,平庸的依舊平庸,邪惡的依舊邪惡。

如果按照這條路走下去,其實也未嘗不可。但《星球大戰7》中對這些並無提及,只是安安穩穩地復刻了一遍《星球大戰4》,一點兒也沒讓觀眾多想。那時我還天真地以為,這只是個開始,更宏大的世界會在後面展開。

(參考閱讀:【影評】《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銀河,你往何處去?)

(2)《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

《星球大戰8》的導演,換成了萊恩·詹森。他今年的《利刃出鞘》備受好評,但當年的《星球大戰8》可沒少給他招黑。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這部作品確實有很多情節上的問題,二就是它與《星球大戰7》的氣質迥然不同——有點類似於前傳與正傳的那種不同,更現實,更黑暗。就連這一部裡盧克的形象,都更接近前傳末期他那即將黑化為維達的父親安納金的形象。這是很多粉絲無法接受的(這其實就見仁見智了)。

此外,它也像前傳一樣,有對社會背景的展示(如坎託灣的貧富分化),有對制度的思考(如絕地制度),還有對個人英雄主義、二元是非觀等的批判(如DJ說「好人,壞人,都是編的」)。

詹森確實是一個很會將星戰與現實結合的導演。他還為小說《星球大戰:血脈》提供了很多想法,而這是一部描寫新共和國議會黨爭的小說。

在電影中,凱洛·倫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大膽地聲稱:「殺死過去。」這句話頗有一語雙關的感覺,既點出了他墮落為反派的原動力,是一勞永逸地解決銀河系幾十年的恩怨;又表明了導演推陳出新的決心。

所以,《星球大戰8》縱然在情節上有很多問題,但它至少試圖去給後傳三部曲提供一個具有現實性的故事背景,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而不是單純地悶頭復刻、復刻、復刻。就衝這一點,它就比7和9要強。

(參考閱讀:【影評】《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殺死過去)

(3)《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重新拿回導筒的艾布拉姆斯,沒有繼續走詹森開拓出的路線,而是繼續回到他的復刻老路上。所以說他導的兩部電影,《星球大戰7》照著《星球大戰4》抄,《星球大戰9》照著《星球大戰5》《星球大戰6》抄,一點也不誇張。說實在的,抄一次就算了;抄兩次,只能說是懶。除了迪士尼賺錢,對藝術、對產業、對大多數觀眾沒有產生任何益處。

還有人說是8的存在影響了9的發揮,這就更可笑了。如果8也是艾布拉姆斯拍,他只會把9的這一部復刻拆成兩部,後傳三部曲就徹底是復刻三部曲了——那我覺得還不如來個8調劑一下。

星戰電影重啟後,已經拍了三部後傳、兩部外傳。最糟的已經說過了,下面說說我認為最好的。

《俠盜一號》。

其實它的策略與《星球大戰8》類似,都是在承接前作的基礎上,加入具有時代性的現實因素。比如《俠盜一號》中,重要角色們不再出身顯赫,而是底層摸爬滾打的小人物;義軍不再是白蓮花,有的派別簡直就跟搞恐怖主義一樣;即使義軍正統的很多鬥爭手段都處於灰色地帶,很難說清善惡。

(參考閱讀:【影評】《星球大戰:俠盜一號》:孤帆星海盡,誰記英雄名)

一個系列要持續發展,肯定是要像這樣與時俱進的。單純的故事變成複雜的故事,貴族的故事變成平民的故事,這是時代潮流,很簡單。單純地抱殘守缺,冠以「致敬情懷」之名,也許能套牢最狂熱的粉絲,但能在新時代贏得更多人的喜愛嗎?

畢竟,作為粉絲,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喜歡的作品被更多人喜歡,而不是漸漸淪為在小圈子裡樹立虛妄的優越感的工具,對吧?

相關焦點

  • 「影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最糟的後傳,最糟的星戰
    《星球大戰9》一出,後傳三部曲立刻變成了最糟的三部曲;而《星球大戰9》則是最糟的一部後傳——因此可以說,它也是最糟的一部星戰。1.最糟的三部曲為什麼說後傳三部曲是最糟的三部曲?我們來比較一下。又回到最單純的善惡對決上去了,而且比正傳還要單純。所以千萬別說《星球大戰》就是老套路集合,後傳三部曲這才叫老套路集合,四十年前的正傳三部曲的手法都比它先進。2.最糟的後傳後傳三部曲這麼糟,我們得來分分鍋。先說結論,這個鍋,9>7>8。
  • 【影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沒有之一,也沒有並列,因為它有資格榮膺科幻史上最佳。從1977年開始,這40多年的超級IP不僅影響了無數電影人和電影作品,也成為一代又一代影迷成長中的經典之作。2012年,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宣布拍攝「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自2015年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開始,到現在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後傳三部曲就此告一段落。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豆瓣7.0 別懼怕最真實的自己
    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故事結束後,後傳三部曲終於迎來了高潮。本片為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在盧克·天行者化為絕地英靈的一年後,殘存的抵抗勢力將再次面對第一秩序。同時,絕地和西斯之間的大戰將天行者的傳奇帶到最後。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戰9:情懷終將逝去,天行者不再歸來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終於上映了,持續近四年的《星球大戰:後傳》也畫上了一個句號。從1977年開始的《星球大戰:正傳》,再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星球大戰:前傳》,最後到今年這部剛剛完結的後傳。42年,9部電影,20多小時的時長,這個科幻電影史上起到劃時代作用的IP終於要告一段落了,我希望這不是最終的結局。先說說這部《天行者崛起》吧。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影評:別懼怕最真實的自己
    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星球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到現在已經過了42年,期間靠著包含外傳的這11部作品,還有其他周邊影集、漫畫、遊戲、小說,共同組成了這個極具影響力,只要把名字亮出來,任何電影都必須讓它三分的偉大帝國,而作為階段性任務的結束,《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究竟表現如何?《星球大戰9》走向尾聲?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戰系列電影的最終章,經典永遠傳承
    而《星球大戰》不僅是科幻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也順帶成了20世紀以來重要的文化事件。然而意料之中的是,在眾多星迷的矚目下,號稱有著最長久而且最掙錢的星戰系列,也同樣出到了最終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或許從一開始,影片中凱洛與蕾伊之間的衝突關係才是星戰後傳三部曲一直以來的核心,本片中的這個結局想必也並沒有讓粉絲們失望
  • 從《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看新舊星戰粉絲的紛爭,割裂和平衡
    新舊星戰粉絲的紛爭電影《星戰9》是《星球大戰》系列後傳三部曲的第3部作品,也是星戰正傳的第9部作品,同時也是星戰故事中「天行者家族」的最終章。《星球大戰》後傳7/8/9其實對於1977年上映了第一部《星戰》,到相隔42年後的2019上映的第九部《星戰》來說
  • 究竟是「天行者」的崛起還是毀滅,《星戰9》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豆瓣評分6.4,我想這部《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應該是《星戰》系列片以來的最低分,究竟是「天行者」的崛起還是毀滅,已不用言語。《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是「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戰粉的漫漫情懷之路
    看過《星戰》系列的影迷看情懷,沒看過系列的新粉看特效。這句話是沒錯的,對於很多新粉來說,單看《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讓人一頭霧水,不知哪是哪。《星戰》系列除動漫漫畫之類的共有11部,足足跨45年時間線,憑實力打造了一部情懷星戰史。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全宇宙最帥的武器,沒有之一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導演: J·J·艾布拉姆斯主演: 黛西·雷德利 / 亞當·德賴弗 / 奧斯卡·伊薩克 / 約翰·博耶加 / 馬克·哈米爾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最近幾年,一部又一部的傳奇迎來了終結
  • 《星球大戰9》被觀眾吐槽,女主角實力太強,天行者沒有崛起!
    大家好,今天吐槽一下《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這部電影。星球大戰整個系列都起源於電影,1-6已經完美的交代了所有的劇情,但是幾十年的沉澱讓「星球大戰」這個IP變得越來越值錢,很多外國人對星球大戰有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情懷,因為它代表了一代人對於星空和宇宙的嚮往。
  • 《星球大戰9》18日超前點映! 星戰 「天行者傳奇」 系列迎來結局
    12月20日《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 【熱映】《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迎來光明與黑暗最後一戰!
    被稱為「全球影史上偉大的IP」的星球大戰,跨越了42年的經典科幻巨製,從70年代一路走到現在,它總能創造或打破各種票房紀錄,成為少(老)男少女們無限想像力的靈感來源。很多人甚至可能沒看過星戰,但是提起它確是無人不知。不知道為啥,反正就是挺帥的!42年間,全球化的星戰成為影響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星戰迷更是數也數不清。
  • 原力繼續溜鐵粉——《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原力繼續溜鐵粉——《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9:天行者崛起》。片名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Star Wars: Episode IX / Star Wars 9 (2019),別名星球大戰9 / 星戰9。
  • 2019年度期待的壓軸電影《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真香!
    12 月20 日美好的聖誕前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即將上映40 多年前,第一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星球大戰:新希望》橫空出世。史詩般的故事情節、富有魅力的人物角色以及前所未有的視覺特效,衝破了觀眾們想像的邊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流行文化的熱潮。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上映近一個月票房才突破10億美元
    頭圖/盧卡斯影業《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本周二(北京時間周三)全球總票房破10億美元大關。本片12月20日在美國上映,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這一裡程碑。「天行者崛起」與「原力覺醒」、「最後的絕地武士」一同加入了10億美元票房俱樂部。但「天行者崛起」想要超過後二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重磅登陸百視通
    「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在盧克·天行者化為絕地英靈的一年後,殘存的抵抗勢力將再次面對第一秩序。同時,絕地武士和西斯之間的大戰將天行者的傳奇帶到最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即將在百視通和我們見面了,整整九部「天行者傳奇」以及兩部外傳電影,組成了這部影響了西方電影藝術文化數十載的熒幕史詩。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傳奇IP落幕,講了一個震驚銀河系的秘密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是由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J·J·艾布拉姆斯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聯合主演。本片為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在盧克·天行者化為絕地英靈的一年後,殘存的抵抗勢力將再次面對銀河系邪惡勢力。同時,絕地和西斯之間的大戰將天行者的傳奇帶到最後。
  • 《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的影評來了,下面是影評人的評論
    《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是J·J·艾布拉姆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然而,就像大多數備受期待的電影一樣,許多的影評人在電影首映的時候就看過電影了,雖然絕大多數影評人覺得這不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是也有一些人則提出了反對的觀點。顯然,《星球大戰9》的影評,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狀態。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史密斯、露皮塔·尼永奧、多姆納爾·格裡森、凱莉·瑪麗·陳、娜奧米·阿基、理察·E·格蘭特、多米尼克·莫納漢、格雷戈·格倫伯格、艾德·希蘭、林-曼努爾·米蘭達   類型: 動作、科幻、冒險   製片國家 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19-12-18(中國大陸)、2019-12-20(美國)   片長: 142分鐘   又名: 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