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琉璃工房創始人張毅去世!曾執導《光陰的故事...

2020-12-27 騰訊網

11月1日,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他所創立的藝術機構琉璃工房也發出聲明,證實張毅於今晨病逝,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都陪伴在旁。

聲明原文如下:「親愛的工房朋友們,我們敬愛的大家長張毅已於11月1日清晨在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69歲。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張毅

張毅1951年出生,在19歲即成為當代備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

張毅曾執導《光陰的故事》《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等經典電影作品。《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我的愛》則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選為臺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傑出電影之一。

1987年,張毅與妻子、「金馬影后」楊惠姍一同投入現代琉璃藝術創作,創立亞洲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張毅和楊惠姍沿用了漢代以來對玻璃的稱呼,將「玻璃」定義為「琉璃」,除了表達對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定義與期許,更強調了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美國紐約時報將張毅評論為「亞洲工作室玻璃運動之父」。

張毅強調藝術是生長於文化的土壤中,深諳民族的敘事語言,文學與東方的禪意,是他鮮明的創作個性。其作品曾獲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國美術館、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30多年來,張毅和楊惠姍始終堅持民族文化的創作風格,傳遞中華文化之美。他們不僅在神州大地上點燃了中國琉璃的火種,更創造了令世界驚豔的華麗和輝煌,讓失落千年的中國琉璃藝術閃耀國際舞臺。

相關焦點

  • 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曾執導《光陰的故事》創立琉璃工房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1日,據臺媒報導,導演張毅因病去世,享年69歲。張毅在1985年以《我這樣過了一生》榮獲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這兩年飽受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困擾,日前又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在加護病房搶救多日無效,如今他去世令各界相當惋惜。
  • 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曾執導《光陰的故事》創立琉璃工房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1日,據臺媒報導,導演張毅因病去世,享年69歲。張毅在1985年以《我這樣過了一生》榮獲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這兩年飽受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困擾,日前又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在加護病房搶救多日無效,如今他去世令各界相當惋惜。對此,公司發出聲明證實張毅於今早病逝,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都陪伴在旁,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 導演、琉璃工房創始人張毅病逝,曾獲金馬獎
    11月1日,知名導演張毅創辦的琉璃工房官方帳號發布公告,宣布其創始人張毅已於凌晨病逝,終年69歲。1982年,張毅與楊德昌、陶德辰、柯一正共同執導了電影《光陰的故事》,成為臺灣電影新浪潮的重要推手之一。
  • 知名導演張毅去世:執導過《光陰的故事》,曾獲金馬獎最佳導演
    11月1日,知名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張毅曾憑藉 《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後來與妻子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開始了他們的琉璃事業。2013年,張毅和楊慧珊曾在成都舉辦琉璃展,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張毅曾談起他與電影的情結。
  • 著名導演張毅辭世,曾獲金馬獎,創辦琉璃工房
    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其旗下琉璃工房官方帳號發布公告,正式宣告了創始人的死訊。原文如下——琉璃工房的官方帳號還透露,張毅是於11月1日清晨在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安詳辭世的。楊毅的代表作包括臺灣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光陰的故事》(1982)之中的短片《報上名來》以及長片《竹劍少年》(1983)、《玉卿嫂》(1984)、《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等作。他同時也以小說家與編劇身分聞名,代表作包括由陳耀圻執導的《源》(1980)。其中《我這樣過了一生》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改編劇本獎殊榮。
  • 知名導演張毅去世:執導過《光陰的故事》 曾獲金馬獎
    知名導演張毅日前傳出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病危,其旗下琉璃工房於今日(11月1日)對外宣布稱張毅已於凌晨病逝
  • 導演、琉璃工房創始人張毅病世,曾獲金馬獎
    11月1日,知名導演張毅創辦的琉璃工房官方帳號發布公告,宣布其創始人張毅已於凌晨病逝,終年69歲。 1982年,張毅與楊德昌、陶德辰、柯一正共同執導了電影《光陰的故事》,成為臺灣電影新浪潮的重要推手之一。
  • 《光陰的故事》《玉卿嫂》導演張毅病逝終年69歲,曾創辦玻璃工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導演張毅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搶救多日無效病逝,享年69歲。11月1日,旗下「琉璃工房」對外發布消息: 「親愛的工房朋友們,我們敬愛的大家長張毅已於11月1日清晨在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及家人們的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69歲。楊惠姍感謝這幾日來自全球各地朋友的關心集氣與助念,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 永遠的明燈 琉璃工房、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張毅先生辭世
    張毅先生和楊惠姍女士自1987年創立琉璃工房以來,始終堅持東方哲思的創作語言。張毅先生曾經說,只有文化,才有尊嚴。琉璃工房永遠不斷地創造有益人心的作品,琉璃是我們對歷史、對文化的嚮往,是我們對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琉璃工房、琉璃藝術博物館全體夥伴對張毅先生的辭世滿是無限追思。
  • 知名導演張毅去世
    張毅曾憑藉 《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後來與妻子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開始了他們的琉璃事業。2013年,張毅和楊慧珊曾在成都舉辦琉璃展,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張毅曾談起他與電影的情結。
  • 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他曾執導女性電影三部曲:《玉卿嫂》等
    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他曾執導女性電影三部曲:《玉卿嫂》等時間:2020-11-02 10: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他曾執導女性電影三部曲:《玉卿嫂》等 11月1日, 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
  • ...享年69歲,曾執導《光陰的故事》《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
    琉璃工房創辦人、臺灣新浪潮推手張毅病逝11月1日,據臺媒報導,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他所創立的藝術機構琉璃工房也發出聲明,證實張毅於今早病逝,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都陪伴在旁,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 導演張毅因病辭世
    本報訊(記者 肖揚)11月1日,著名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張毅旗下琉璃工房發訃告寫道:「各位朋友,我們敬愛的創辦人張毅先生在家人們的陪伴下於11月1日清晨安詳辭世,享年69歲。張毅先生和楊惠姍女士自1987年創立琉璃工房以來,始終堅持東方哲思的創作語言……未來,我們將立基在張毅先生為琉璃工房所建立的一切,並在楊惠姍董事長的帶領下,持續向前邁進。」
  • 金馬獎導演張毅去世,夫妻恩愛,一起度過最後「痛苦」的日子
    11月1日,知名導演張毅去世,享年69歲。張毅曾憑藉《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後來與妻子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開始了他們的琉璃事業。張毅曾執導《光陰的故事》、《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等經典電影作品
  • 著名導演張毅病危!妻子婚外戀被封殺,為藝術獻身負債7000萬
    繼著名音樂人袁惟仁病危的消息傳出之後,昨天晚上,臺媒報導68歲的著名導演張毅在多次心臟手術後,被曝出有輸血感染,情況很不樂觀,醫生甚至曾建議家屬轉移到安寧病房。1982年,張毅與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聯合執導了電影《光陰的故事》,是張毅指導的開端。後與楊德昌結緣,在楊德昌故後,還籌劃了以楊德昌《追風》故事為基礎的動畫。
  • 導演張毅去世,生前全身插滿管子針劑,雙臂找不到地方打針
    今天娛樂圈傳來一個噩耗,導演張毅因病去世,年僅69歲。張毅是臺灣導演,代表作《光陰的故事》《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曾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85年張毅執導《我這樣過了一生》與女主角楊惠珊相識相戀,編劇正是他老婆蕭颯。
  • ...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他所創立的藝術機構琉璃工房也...
    【導演張毅病逝】11月1日,據臺媒報導,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他所創立的藝術機構琉璃工房也發出聲明,證實張毅於今早病逝,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都陪伴在旁,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
  • 導演張毅去世69歲!曾二婚並獲金馬獎晚年重病纏身
    導演張毅日前傳出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病危,其旗下琉璃工房於11月1日對外宣布稱張毅已於凌晨病逝他在1985年以《我這樣過了一生》榮獲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近30年來與金馬影后老婆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
  • 導演張毅今早病逝 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陪伴在旁
    | 字號:A+ | A- 【導演張毅病逝】11月1日,據臺媒報導,著名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他所創立的藝術機構琉璃工房也發出聲明,證實張毅於今早病逝,妻子楊惠姍、女兒張源都陪伴在旁,後續相關事宜安排處理中。據悉,張毅近30年來與妻子、「金馬影后」楊惠姍共同創辦「琉璃工房」後執著於琉璃藝術,漸漸淡出電影界。這兩年,他飽受先天免疫功能及腎的諸多問題困擾,日前又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在加護病房搶救多日無效去世,令各界相當惋惜。
  • 金馬獎導演張毅病逝享年69歲 開創臺灣新浪潮電影
    原標題:導演張毅病逝終年69歲,曾獲金馬獎,創辦琉璃工房導演張毅日前傳出因心臟手術後輸血感染病危,其旗下琉璃工房於11月1日對外宣布稱張毅已於凌晨病逝,終年69歲。張毅1979年因其連載小說《源》打開知名度,隨後與張永祥共同改編劇本拍成同名電影,拿下亞太影展最佳編劇;他在1982年與楊德昌、託德辰、柯一正共同執導《光陰的故事》,成為中國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之一;升格導演之後,他先後創作多部經典電影,尤以1984年改編白先勇小說的《玉卿嫂》話題不斷,當年也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