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檀宮業主朱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家衛生間的玻璃沐浴房,隔開了淋浴間和洗手池,玻璃門原本是一半固定一半推拉,現在推拉的一扇玻璃門發生了自爆,整塊的掉落在地板上,破碎的玻璃渣子撒了一地,部分濺落到客廳地板上。
當時朱先生和家人外出辦事,只有愛人一人在家。他表示幸好當時懷孕的妻子不在衛生間,否則整塊玻璃掉下來,妻子被嚇到或者劃傷都有可能,現在想想都後怕。
由於工作緣故沒有空閒時間,2017年5月,朱先生通過熟人介紹,將房子裝修事宜,以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整包給了一家裝潢公司。朱先生說,新房裝修完工後晾了一年時間,家人入住使用玻璃沐浴房還不到一年時間。朱先生表示,「沐浴房裝好了 ,合格證我也沒看到,我現在懷疑玻璃是不是三無產品,玻璃質量有問題」。
裝修合同條款約定,無論是甲方供料或是乙方包工包料,都應提供材料清單,內容包括材料名稱、品牌、規格、型號、等級、單價等。而雙方籤訂的裝修合同附件預算表顯示,玻璃沐浴房一欄材質標註為厚鋼化玻璃,厚度為0.8釐米,價格為980元,但是沒有標註產品品牌。
事情發生後,朱先生和家人也第一時間聯繫了裝潢公司,雙方對於處理方式產生了分歧。那麼鋼化玻璃門是否是合格產品呢?以及玻璃門為何會爆裂?記者也電話聯繫上了該裝修公司相關負責人,從中幫忙協調。對方表示玻璃為鋼化玻璃,是合格產品。鋼化玻璃有一定的自爆概率,自爆的原因有可能是業主推門的時候用力過大,或者玻璃門被什麼東西撞擊,自爆原因也說不清楚。
此外,朱先生質疑,裝修公司沒有按照合同條款約定,提供產品全面的相關信息和合格證書等,對此,對方也做出了解釋「材料跟蹤我們也給他們看了,材料現場他們也確認了"。
面對裝修公司的回覆,朱先生下一步該如何處理呢?對此,記者也諮詢了律師,律師表示,「首先雙方協商為主,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維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雙方合同對質量標準有相應的約定或者認可,那麼現在出現問題就很難維權。如果說質量要求本身達不到約定的標準,那麼我們認為裝潢公司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這就要考慮到產品質保期限,是不是使用有過錯以及其他諸多因素。誰主張誰舉證,證明質量問題,是需要業主承擔舉證責任的。」
裝修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業主家玻璃沐浴房安裝已經過去了兩年,已不在質保期內。但是對於朱先生家遇到的情況,他們也在協商處理,「我們肯定是帶業主維修,材料費不收,150元工人上門安裝費他不願意出。我們協商人工費對半平攤,把這個事情解決,他也不願意。」
朱先生表示此事不是談人工費的問題,他擔心是的玻璃門後續是否還會發生自爆的情況,並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目前轄區市場監督管理所介入調查進行協調處理。(全媒體記者 趙榮華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