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公關」,百度出來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公關是什麼意思」。不難發現,很多人並不知道公關是做什麼的,今天普勒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公關。
公共關係,簡稱公關,英文名Public Relations,簡稱PR。公共關係,顧名思義是主體與公眾的關係,公眾顯然是「眾多人」,所以「relations」是複數形式。那麼到底什麼是公關關係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公共關係的歷史根源及現象。
一、公共關係的現象自人類社會誕生就存在
其實公共關係的現象,自人類社會的誕生就存在了。人類作為群居動物,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明確的社會分工和部落等級規劃,而這些均需要與他人溝通(口頭或肢體等語言)、建立關係來完成。與他人交往、讓他人信任和認同自己的行為或是協作等在社群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公共關係行為就自然並自覺形成了。這種通過傳播來影響他人的觀點或行為,就是公共關係的現象。
二、公共關係的活動是影響認知
以上的只是比較初級的無意識或生存必要存在的公關現象。現象只是活動的表現,而作為公關活動,則是具有目的性、持續性地採取措施來創造良好的公共關係,達到公關的目標,這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良好的公共關係是以「說服」或「協作」等讓受眾感到心理舒服的方式來贏得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從而達到影響認知的效果,而不是「壓服」「強迫」等野蠻的行為來製造認同,這樣就只是破壞關係而已。商王盤庚為躲避洪災和止息權力鬥爭,決定把都城從奄(今河南商丘)遷至殷(今河南安陽),遭到一些貴族的反對和煽動拒遷,盤庚並沒有專橫、粗暴地對待「群臣」和「萬民」,而是再三動員、軟言勸慰,最終得以成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可信且典型的公共關係案例,商王通過說服使他的臣民改變觀點,遷移住址。公共關係就是一種是影響認知的活動。
比如,你現在看到小普的這篇文章,也是我作為公關機構在為其做「公關」,通過文字的傳播,讓你對公關有個基礎的認識。
三、公關是一種正式的職業
1903年,美國的艾維·李成為向客戶提供公關諮詢服務而收費的第一人,公關由此成為正式的職業。公關的工作主要是為組織建立公共關係,從而達到組織的目標。公關的工作包括很多,它是戰略型的,短期的寫稿、活動策劃等工作內容只是戰略方向的策略,公關的目標是為建立組織與公眾思想和情感的融合。讓我們來舉個例子,某公司因為產品專業屬性讓客戶難以了解產品的具體內容,因而導致產品的銷量難以上去,公關要做的便是通過一系列的傳播,如短視頻介紹、KOL推薦、寫新聞稿、製造輿論話題等讓公眾間接和直接的了解產品,激起購買慾,系列傳播就是公關短期策略,戰略方向則是讓公司與公眾在思想和情感上達到共鳴,認同和支持公司的產品和經營活動。
四、公關是一門嚴謹的學科
1923年,一位名叫伯內斯的美國人在紐約大學講授公關課程,把公共關係帶進了校園,同年出版《輿論的結晶》成為第一部關於公共關係的著作,此後越來越多的學者進入了公共關係領域。公共關係由現象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公共關係學。如今,很多大學開設了公共關係專業,例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等,公關學科的複雜性使從業人員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
最後,我們知道公共關係的現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它的主要活動是影響認知,是一個職業也是一門學科,那麼公共關係的具體概念是什麼呢?其實公共關係的概念表述有多種,也就是公共關係的定義,在這裡普勒不具體列舉,想了解的可以查看下一篇文章,普勒用傳播管理論的定義來解釋:「公共關係是一個組織與其相關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
希望以上內容能讓你了解什麼是公關,並且對公關的行為和現象有一個基礎的判斷,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