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個場景:在一間130人的大教室,放2張PPT,老師滔滔不絕授課。而學生呢?100人是低頭族:吃雞、煲劇、刷短視頻、幾個哥們「暢所欲言」,時不時發出魔性笑聲……
此情此景,是不是就是你在大學上課的真實寫照。
而課後呢?無非是泡圖書館。幹啥?盯著ppt自學。矛盾來了:課上不聽講、課後看ppt自學,不覺得很滑稽和幼稚嗎?
可高校上課為什麼會出現課上不學、課後自學的情況呢?只因這3點。
01課程重點全在ppt上
老師:「期末考試課程重點全在ppt上,ppt弄會了,考試90分。」
我在二本高校,很清楚什麼是期末考試。
誠然,期末考試是簡單的;實然,考試只需圈重點就好了。重點在哪?ppt上。
可為什麼課上不學呢?
一方面,因為9年義務教育+高中3年將學生壓得太狠,導致大學生放飛自我;另一方面,大學生依舊有考試、不掛科,PPT成為了首選。看PPT,期末照拿獎學金。
02專業課真心聽不懂
如果說前面太懶散而主動選擇看PPT,那這部分學生是真的聽不懂,被迫選擇看PPT,自學專業知識。
01
就電路來說,很多學生上課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天文」?難道你讓他像個「傻子」一樣盯著老師2個小時嗎?
02
當時學量子力學時,聽到一半就懵了,大腦處理知識的時間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速度。最難受的是:聽不懂之後再怎麼努力也聽不下去,也聽不懂。這種焦慮你懂嗎?
所以,不是課上不學,而是完全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無奈放棄,選擇看PPT自學。
03老師照本宣科
有一種課,叫水課;有一種老師,叫「照本宣科」。
有哪些水課呢?
學生潛意識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心理健康、毛概課基本上都是直接念PPT,也沒有親身案例。
這種課堂確實挺無聊。老師純粹念PPT,形勢課比毛概課更受歡迎,課堂參與率高,講真實案例的老師更受歡迎。
但其實,諸如「毛概課」並非水課。
普京給全俄中學生上公開課,有中學生抱怨學校中有很多「沒用的課程」,對此普京持有不同意見。他說,學校的某些課程看似無用,實則不然,「只有不斷積累知識,方能形成個人的世界觀,夯實未來發展的基礎。」
所以,並非水課,而是老師授課方式太蒼白。學生已經達成了共識:「除專業課,其餘課程就是念PPT,那麼對於老師而言,你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想要學生上課學習,又照本宣科念PPT,不覺得很滑稽嗎?
其次,有同學向我抱怨:老師講課照著書本念,聲音又太小,聽不清。問他,回答:「自己去查,我就不講了。」結果呢?搞得我一開始的學習熱情徹底沒了。
所以,某些課程,學生不喜歡上課學習,責任歸咎於老師。
總結:為什麼大學生課上不學,課後看PPT自學?有3點原因:
課程全在PPT上專業課真心聽不懂,無奈選擇課後看PPT預習老師照本宣科,誤人子弟。
你認為大學生課上不學,課後卻看PPT自學還有其它的原因嗎?從高考失敗到大學掛科,二本大學生到底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