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被「電」出來的內容。
某天早上,當你昏昏沉沉地準備出門,然後在摸門把手的瞬間,被電到靈魂出竅的時候,你就知道——冬天來了,而這次靜電,還只是個小小的序曲。接下來的幾個月,你將隨時隨地,莫名其妙地各種被電。
起床梳個頭,可能一不小心就梳成了這樣↓↓↓
見面握手時,會有一種對方要謀殺你的錯覺↓↓↓
還有時常感覺自己是用生命在穿衣服↓↓↓
每天都在「噼裡啪啦」「嘶~~」「啊!」
原來再普通不過的物品
現在也統統被打上了
「有電!危險!」的標籤
被靜電支配的人生
沒有一天能夠好好做自己
懷疑人生到
甚至想要認祖歸宗
是雷公電母,更是家父家母
摸摸對象的小手,噼裡啪啦。拍拍同事的肩膀,電得喊媽。開門被電,摁電梯被電,脫衣服被電,啥事都沒做也被電?這就過分了啊!
反正在這乾燥的季節,分分鐘被這個暴躁的世界收拾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當然,靜電的害處遠不止這些!它甚至可能引起神秘的火災和爆炸,成為人們看不見的火災「兇手」。比如說↓↓↓
墨西哥克雷塔羅(Querétaro)一對父女到加油站,7歲女兒站在汽車油箱旁,正看著爸爸加油,豈料,加油加到一半時,突然轟了一聲、竄出猛烈的火勢,爸爸情急之下抽出油槍,汽油四處噴灑,兩人隨即陷入火海,短短11秒畫面曝光嚇壞網友。
根據墨西哥《El Universal》報導,透過釋出的畫面可以看到,女童正看著爸爸為汽車加油,當她靠著油箱的瞬間,突然火苗就被引燃,嚇得爸爸抽出油槍,導致汽油四處噴灑,火勢迅速變成一片火海。
報導指出,加油站工作人員趕緊滅火,並將父女送醫急救,兩人身上有多處一、二級燒燙傷,但沒有生命危險。警消推測,加油時造成引燃的原因,應該是「爆燃現象」,很有可能是女童穿著的衣物或裙子帶來的靜電所造成,才會造成突然的火災。
由於之前也有民眾在加油的過程中發生起火事故,臉書粉絲專頁「119消防聯網」也曾表示,加油時,靜電引起火災通常是因為司機下車後沒有碰觸金屬車門、沒有接觸金屬車身,卻直接手握油槍,於是當汽油揮發的氣體從油箱裡出來,接觸到外面的空氣,再加上手上的靜電,就會引發起火。
想想叮小當今天剛加了200塊錢的油,就有些後怕
靜電危害
專家稱:靜電電流雖小,但電壓可高達1-10萬伏,堪比雷電。靜電火花除了有可能點燃某些易燃物體發生爆炸外,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會使寶寶皮膚起斑發炎,甚至引發氣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會使人感到疲勞、煩躁、失眠和頭痛;冬季有1/3的心血管疾病與靜電有關。
那麼問題來了
冬季不想靜電纏身怎麼辦?
有招
1、進出門先「放電」
在觸碰鐵門前,你可以把手掌放在牆壁、地面上去除靜電,或者用手先抓緊一串鑰匙,再用一個鑰匙的尖端去接觸鐵門,這樣,身上的電就會被放掉。
2、下車觸摸金屬門
下車時,提前用手觸摸金屬的車門框,可以把身上的靜電排掉,而不至於下車後突然手碰鐵門時放電。
3、選用純棉製品
我們穿的衣服和家居飾品多用純棉的。同時,也要多遠離電視機、冰箱之類的電器,以防感應起電。
4、增大接觸面積
對特別容易產生靜電的人,可以用整個手掌、胳膊甚至身體去觸碰金屬物體,電荷會均勻分布在不尖銳的表面,產生的電場較小,同時通過的電流密度要小很多,就不容易感到痛了。
5、增加溼度
使用電器後,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皮膚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在冬天,要儘量選用高保溼的化妝品,室內用加溼器。
6、勤洗澡、勤換衣
洗澡、換衣能有效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
7、洗髮用護髮素
如果頭髮不能夠梳理服帖的時候,我們把梳子放在水裡面,等到靜電沒有了的時候,就可以隨便梳理了。同時,在洗頭髮的時候也最好使用護髮素。
8、赤腳能釋放靜電
在家時,可以通過赤腳來釋放靜電。
9、多吃這些食品
蔬菜、水果、酸奶等都宜多吃,多飲水,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以減輕靜電影響。
10、冬天少戴耳機
耳機帶來的靜電對人體耳部有損害,如果人體靜電比較多,靜電會通過耳機釋放到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