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外疫情的嚴重,我們國家出臺了多項措施,在外防輸入的多種措施組合拳之下,留學生回國之路可謂是艱難險阻。從買到機票,到最後安全度過隔離期回家,這裡有無奈與堅持,有興奮與溫暖,作為一位留學生媽媽,把這段歷程記錄下來,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以借鑑。
本文為第五部分—TheLast but not the Least,第一部分—令人魔怔的機票,第二部分—如履薄冰的準備工作,第三部分—flight more than a flight,第四部分—照單全收的隔離。
本以為孩子在第一入境點隔離14天結束,就可以回家了,開啟了日夜期盼的闔家團圓的模式,我的留學生回國之路的記錄也可以截止了,然,吉林舒蘭爆發聚集性疫情,傳播鏈條再次延長,引爆了我們當地對疫情管控再次收緊。本來呢,鑑於北京有一例隔離14天回家後又確診了,考慮我們夫妻倆都是有工作單位的人,我們不希望因為萬分之一都不到的情況會影響到單位,因此,在當地還沒有再居家隔離7天令之前,在孩子還沒回來之前,我們就已經和孩子商量好了,我們要主動採取孩子自己居家隔離7天我們兩口子去單位住宿舍的方案。
在第一入境地還有兩天就隔離結束時,社區給孩子打電話,要求還要居家隔離7天,還要再做一次核酸檢測,而且是到六院去做。我們堅決不同意去六院做核酸檢測,因為那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傳染病醫院。市政府公布有17家醫院可以做核酸檢測,為什麼就不能就近安排呢。既然要做核酸檢測,就是怕孩子有問題,既然怕有問題,就應該就近,否則路上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一再和社區溝通,社區推到區防疫指揮部,區防疫指揮部又推到市衛健委,市衛健委說是外辦出的政策,外辦又說指定到哪家醫院檢測是社區自己決定。看,他們多麼完美地形成了一個閉環。整個一圈下來,他們都在互相推諉扯皮,就為了走形式,反正我是安排你去檢了,至於你會不會因為檢測被感染,那不是我的職責。做事有鍥而不捨之精神的我並沒有放棄,既然政策是外辦定的,我們又找到外辦,外辦說要寫個郵件反映情況,他們才可以協調。我們寫了郵件之後,孩子也一再和社區工作人員協商。
第二天孩子爸爸繼續打電話溝通檢測的事,又打了一圈,還是那個結果,區防疫指揮部說就是外辦的政策,說現在這個城市就是這樣,都是互相推諉。有關部門都這個態度,我們小老百姓還能怎樣。最後又找了社區,社區又叫自己再打社區醫院電話問問,這次社區醫院說不去傳染病醫院,是去社區的一個定點檢測機構取樣,送六院檢測。緊接著防疫指揮部給孩子打電話通知檢測地點不在傳染病醫院,說是他們理解錯誤。此處,是不是有「此人非本單位員工,而是臨時聘用」的感覺。也不知是他們一開始理解錯誤還是我們的投訴信起作用了。孩子說他要諷刺諷刺社區的人,我勸他忍一忍,別刺激他們,一方面他們確實也不容易,他們也很辛苦;另一方面,擔心給他穿小鞋,就是不解除隔離怎麼辦。
(投訴信一部分)
西安那邊要孩子的護照留底,孩子說這沒有任何隱私。我們討論了最近對吉林舒蘭病例的關聯病例,某城在公布患者信息時,身份證號、電話、姓名一覽無餘,整得跟通緝令似的。這就是中國國情,也許各有利弊的,這也是中國為什麼疫情能夠控制住的原因吧。
孩子回來怎麼接站,又成了問題,社區的人說父母不能去接,如果去接,父母就得隔離,叫孩子自己打車。孩子說,打車可以,但要報銷車費,否則就自己坐地鐵回家。哎,流於形式,還不如家長去接,家長知道是從國外回來的,會特別注意防護。計程車司機不知道是國外回來的,也不會像我們這樣防護。為了孩子的安全,也不給社區添麻煩,我們自己又借了輛車,我倆一人開一輛車,到了機場,我們都沒敢進去,就在外面等著,老遠地看著孩子,把車鑰匙給他,讓他自己開車回家的。上車之前,我們提前準備好了酒精,讓孩子渾身上下又噴了個透,箱子、隨身背的包,360度無死角地噴酒精。此時,心裏面酸酸的,兒子近在咫尺,但我卻覺得咫尺天涯,都沒敢抱一抱兒子。
兒子說,他到家後,又把行李、自己、隨身背的小包裡裡外外地噴酒精,然後自己洗了熱水澡,這才吃飯了。我們早已開車回到單位住宿舍。以往,兒子回來第一天,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總要噓寒問暖,有說不完的話,打量來打量去的,就像能從臉上看出花似的,可是這次,卻扔下他自己一個人在家,我們則要憋在宿舍那逼仄的小屋7天。
居家隔離的第五天,社區醫院的救護車到小區門口,拉兒子去做核酸檢測,由於擔心這個車輛消毒不乾淨,我們提醒兒子全副武裝,防護服、口罩、手套、頭套、護臉板,全部都穿戴著。兒子這樣的穿戴,再看到救護車,鄰居們自然是害怕了,有人問隔沒隔離。我們趕緊在小區群裡解釋清楚,請大家放心。開車的司機也是全副武裝的,兒子說上車時,感覺車裡有明顯的消毒水的味道。
儘管解釋,鄰居們還是沒有打消疑慮,要求我們孩子上下電梯要戴兩層口罩,要求孩子要戴手套摁電梯。這也可以理解,如果是我們看到救護車拉走了一個全副武裝的人,我們心裡也會嘀咕的。要怪,就怪疫情吧。留學生回來真是不容易,不但承受搶機票的折磨,還要忍受國人的白眼。
核酸檢測結果第二天就出來了,孩子回來20天的時間內,做了4次核酸檢測。這也就只有中國人能這麼同意有關部門的要求,不厭其煩地檢測。話又說回來,誰讓咱們自己想回來呢,想回來就得按照要求照單全收,但對於那種安排到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醫院去做核酸檢測的荒謬絕倫的安排也必須據理力爭,這並不是像有的人批判的所謂的精緻主義,也不是留學生矯情,這是尊重科學、尊重生命,有關部門可能認為在傳染病醫院被傳染的機率很小,但對個人來說,那就是100%和0的問題,誰都不希望成為那個100%。
截止到2020年5月22日晚上6點,兒子徹底解除隔離,我終於可以回到家,抱一抱兒子。這一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如今卻也難以實現,期望疫情儘快結束,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