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船員(戴口罩者)正被帶往仁川地方法院
N環球 綜合
韓國方面稱,一名韓國海警特攻隊員12日在稽查「非法作業」的中國漁船「魯文漁」號時被中方船員刺死,但有韓媒消息指出,導致韓國海警傷重身亡的玻璃碎片來自韓國海警自己投擲的爆音彈。這個說法被韓國警方否認。
另一在現場中國船長被扣押
仁川海洋警察署對外宣傳室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說,「關於殉職的李清好海警是因自己投擲的爆音彈而死亡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這種說法無論如何都說不通,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有關案件調查進展,該負責人表示,韓國有關方面已開始對中方9名船員進行「拘捕令實質審查」。據韓媒體報導稱,中方船員目前全部被押送至仁川地方法院接受審查。
另外,仁川海洋警察署15日表示,當天扣押了另一艘在「魯文漁」號事發現場的中國漁船「遼葫漁」號船長。
韓海警稽查時用槍限制放寬
據韓媒報導,韓國海洋警察廳當地時間14日召開以「槍械使用指南簡單化」為主要內容的全國主要指揮官會議。報導稱,會議發布了「為加強取締非法作業外國漁船的全國海洋警察指揮官決議案」,其主要內容為「當發生在大韓民國水域內涉嫌非法作業的漁船無視韓方停船命令,並使用兇器抵抗海警檢查的情況下,海警可使用鎮壓裝備、槍械等所有手段積極進行抓捕」。報導還稱,對於海警在今後稽查過程中「正當地」使用槍械的行為,將不會被追究行政責任。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海警在用槍後的心理負擔。
此前有評論稱,韓國方面有關「開槍制止」中國漁民抵抗的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將給中韓關係帶來難以預計的衝擊。
韓議員主張給海警配機關槍
據韓媒15日消息,韓國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舉行懇談會,強烈聲討12日發生的「中國船員殺害韓國海警事件」,同時討論了防止類似事情再次發生的對策。
據報導,曾擔任韓國國會議長的大國家黨議員金炯旿還主張用M16步槍、機關槍等武裝海警。報導稱,大國家黨議員具相燦要求加強警力,對中國船員採取「懲一儆百」的措施。韓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議員宋旻淳則表示,應將海洋警察廳升格為海洋警備隊,加強現場有效鎮壓力量。
此外,韓國海洋警察廳長牟康仁表示,有必要將每天部署在西南海域的警備艦艇從6艘增加到9艘。
韓水產協會擬推三國民間漁業協議
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和水產業界14日表示,韓水產協會計劃在明年促成締結韓中日民間漁業合作協議。
據悉,協議草案內容包括,一是設立韓中日民間漁業磋商委員會,委員會將負責磋商三國漁船在共同捕撈區的安全、資源管理,以及其他漁業方面的合作方案;二是禁止破壞對方國家漁船鋪設的漁具;三是在海上發生捕撈糾紛時,應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不得使用暴力;四是在對方國家專屬經濟區捕撈時,應配合對方國家漁政船執行公務,不得對執行公務人員使用暴力。
□觀點
韓國的火氣 更多是一種併發症
是什麼導致韓國民間對中國的情緒一觸即發?一名長期在韓國生活的中國學者的解釋是,韓國歷史上很長時間是中國的屬國,總覺得被中國欺壓。好不容易經濟發展了,感覺自己比中國先進了,能凌駕於中國之上了,但中國快速崛起,還表現出看不起韓國,這讓很多韓國人心裡有氣。此外,韓國民間還有另一種矛盾心態,認為中國既然是大國,在一些事上理應讓著韓國,但中國沒有理會韓國的感受。該學者稱,分析韓國的火氣不能就事論事,它更多是一種併發症。
想贏怕輸的民意
重壓韓政府外交
在一些東亞學者眼中,一起民間個案迅速升級成外交風暴發生在「國小雄心大」的韓國並不出人意料。過去幾年,韓國人所說的「中美日俄」四國都曾承受過來自韓國民間的怒火。
「一個人的死亡引發黃海衝突」、德國《南德意志報》14日以此為題的文章驚訝於一個事實: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但一名韓國海警之死一下子就能升級為中韓外交交鋒。英國皇家國際關係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斯文森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也吃驚於「東亞國家的火氣竟如此一點就著」。這種情況因何出現?斯文森認為,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因歷史原因總擔心外交落敗會使國威受辱,這種想贏怕輸的民意讓政府時常在對外交往時承受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