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笑先生談歷史」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等等內容
探究歷史的真相,挖掘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一輩講述腳下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感受歷史傳達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觀察歷史,用心去聆聽來自過去的聲音,感受古人傳達的智慧,關注我,跟著我們一起去追尋先祖的腳步,挖掘出那些塵封在泥土中的歷史!
正文
鄧麗君,她那種乾淨的、甜潤的、精心雕琢的聲音,也是對她所在時代的最好回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鄧麗君。」
作為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在文化領域裡影響了華人社會。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
時光飛逝,如今距離鄧麗君逝世已過去25周年,曾經的一代歌后,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急促的敲門聲
1995年5月8日16時,泰國清邁美萍酒店內,傳來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彼時的鄧麗君早已出現重度缺氧和心臟停頓的狀況。
當服務員趕到房間時,酒店一片狼藉,鄧麗君也倒在地上,臉色煞白,奄奄一息……
最後,在清邁蘭姆醫院搶救近45分鐘後,17時30分許,鄧麗君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42歲。
一代歌后就此隕落,香消玉殞,世上再無鄧麗君。
清邁的美萍酒店1502房間,是鄧麗君生前來清邁固定的棲身之處,也是她辭世的地方。
自從鄧麗君逝世之後,這裡便不再對外開放入住,開始成了鄧麗君粉絲在清邁打卡朝聖必去的景點。
房間裡輕聲地播放著她的《千言萬語》,遊客安靜地拍照、環顧,看一看他們心中的偶像告別這個世界的地方。
這裡的一桌一椅都保留了25年前鄧麗君入住時的樣子。
服務員依舊記得當初鄧麗君對於清邁的情愫:
「她(第一次)來我們酒店的時候,告訴了我她喜歡這裡的原因:清邁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城市,這裡不像芭提雅那些地方,很多人,外國遊客很多,讓人感覺到非常煩躁,這裡相對安靜。」
——原美萍酒店大堂經理回憶道。
也許美人薄命,在鄧麗君的人生中,永遠都是大起大落,轟轟烈烈。
家裡的「不速之客」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的一個貧寒家庭,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
鄧麗君的更像是那個家的「不速之客」,在她還未出生之時,父母就已經盤算好,她出生後就送人。
好在,鄧麗君還是被眷顧了。
她的臉給她帶來第一次的好運,父母見到那張精緻的小臉,便再也沒說過送人這件事。
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她因此也深受一家人的寵愛。
時代使然,年紀尚小的她也跟著家人搬了好幾次家,看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後,鄧麗君變得大膽不認生。
鄧麗君六歲時,父母把她送到了蘆洲國小念書,在業餘時間鄧麗君則在一家機構學習芭蕾舞。
小小年紀鄧麗君從來都不是一塊讀書的料,她反倒偏愛唱歌。
學了一段時間芭蕾舞之後,她放棄了,後來的她便跟著收音機裡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在學校的各類演出中,也總能看到那個圓圓的臉蛋唱著甜甜歌曲的鄧麗君。
她的歌唱水平得到大家的認可,她也變成學校炙手可熱的「小明星」。
後來,鄧麗君便跟著樂隊四處演出,她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人物。
要麼退學,要麼唱歌
可是頻繁的演出也造成了頻繁的請假,學業荒廢的鄧麗君被校方拋出兩個死亡選擇題:要麼退學回家唱,要麼專心讀書放棄唱歌。
在無盡的掙扎選擇中,鄧麗君還是選擇繼續唱歌,那時的她初中還沒畢業。
就這樣,鄧麗君脫去校服,提前踏入社會。
鄧麗君隨後便籤約了臺灣宇宙唱片公司,她的夢想旅程正式開啟。
1976年,鄧麗君成功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
萬事開頭難的魔咒仿佛在鄧麗君身上失效,她的專輯取得了極好的成績,銷量可觀。
隨後,越來越多的經典歌曲從在鄧麗君口中傳唱,《甜蜜蜜》、《再見我的愛人》《月亮代表我的心》……
她成為了當時最閃耀的一顆星。
1972年,鄧麗君榮獲「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的殊榮。
「無論到哪,我都是中國人」
她的歌聲開始傳遍華夏大地,成為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精神領袖。
「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成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而後,鄧麗君開始去往世界各地,將自己的歌唱傳唱到世界各個角落。
後來,當她前往日本發展,在日本叱吒風雲後。
她舉辦演唱會總有兩個堅持:穿一套旗袍,唱一首中文歌。
她總是柔聲細語、面帶微笑與謙遜。
可是卻一次又一次語氣堅定地告白著:
「我是中國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我流浪到哪裡,我都是中國人。」
在那個時代,信息閉封,可是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鄧麗君的歌聲。
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 20世紀百大最具影響力藝人,華人僅兩人入選——鄧麗君和李小龍。
2010年,美國CNN評選過去五十年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樂家,來自中國的鄧麗君、張國榮,與貓王、麥當娜等巨星同列。
死亡仍舊破舊色彩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傳奇的歌星,連死亡也頗具傳奇的色彩。
時至今日,依舊有許多人對鄧麗君的死,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一場陰謀,也有人說是鄧麗君最後一位男友將她氣死的,也有更加權威的說法稱鄧麗君是因哮喘病發作從而死亡……
時隔25年,鍾南山院士揭露了鄧麗君的死亡原因。
在一次訪談中,鍾南山院士稱自己認識當年救治鄧麗君的醫生。
他說:
「在鄧麗君去泰國清邁旅遊時,突發感冒,為了不影響嗓子,她使用了一種噴霧,但這種噴霧是不能多噴的,會將導致心率紊亂。」
「但鄧麗君當時並不知情,一連用了多次噴霧劑,結果導致心律紊亂致死,再加上在送往醫院的路上發生交通堵塞,遂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在鄧麗君的遺體上有人發現了她臉上有掌痕,懷疑被人毆打。
關於臉上的紅巴掌印,最後給予的定論是:
「可能鄧麗君在哮喘發作時,臉頰磕到地上所致。」
結語
這一切,也許都是宿命。
回顧鄧麗君生前接受採訪,她曾談及人生的三大遺憾:
「一是少時家境清貧,為了歌唱的本身愛好和登臺演出補貼家用,她不得不在二選一中放棄學業,導致她的中學都沒有讀完,學歷不高。第二是沒有組成家庭。第三是沒有到大陸辦過演唱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吧,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
不出門看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