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日本人的「夏」元素,人們可以列舉出很多:刨冰、祭典、焰火大會、浴衣、風鈴、切西瓜……這些的確很美好,但清涼度還遠遠不夠。拋棄這些小清新,讓我們來點黑暗的。
比如,節電效果一流,讓人發冷到渾身起雞皮疙瘩的那些……恐怖電影。
說起為什麼日本人一到夏天就沒命地迷戀試膽大會、怪談和恐怖電影,現有的解釋是說因為從日本的「飛鳥時代」時期,中國的中原鬼節就輾轉傳入了日本,日本鬼節又叫「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而鬼節正處於「夏季」,所以在日本風俗習慣,夏天(鬼節時分)就是鬼魂出沒的季節,捕風捉影的傳說也大都發生在這段時間。
關於日本的ホラー映畫詞典君為大家盤點了一些經典的。看過的重新複習,沒看過的可以找來感受一下。#別告訴我你一部也沒看過#
午夜兇鈴系列 リングシリーズ
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鈴木光司的作品《七夜怪談》。此片一推出即造成轟動。製片人及原作結合現代社會的錄像帶、相機、電視及聲納探測儀等成功塑造出「鬼是可以被現代科學辨認出的真實存在」以及「恐怖事情可能就在你身邊」的真實感。播出後在亞洲各地不斷流傳出中小學生看過本片後不敢開電視,不敢接電話,甚至接到無聲電話就以為自己將如片中死者般慘死而離家出走等未經證實的謠言,此片影響可見一斑。這一系列的第一部《午夜兇鈴》在日本創下10億票房的輝煌戰績,在亞洲地區不斷地刷新票房紀錄,並造成轟動的同時,這一股日本恐怖風潮同樣也吹到了美國。夢工廠翻拍而成的《美版午夜兇鈴》(The Ring)在美國亦締造了亮眼的成績。這部電影所掀起的日式恐怖片高潮,令其仿作在之後的3年裡大量湧現。其作者鈴木光司隨後也獲得「日本史蒂芬·金」的稱號。該系列第一部於1998年1月31日上映,至今已出品至第五部。
咒怨系列 呪怨シリーズ
「咒怨」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詛咒,人因為枉死後由內心的憤怒產生的一股強烈怨氣,會在死者身前居住的地方經久不散,形成一種邪惡的帶有詛咒的黑暗力量,在死者生前的居所積聚沖天怨氣,凡觸碰者必死,並產生新「咒怨」,將恐怖死亡不斷蔓延,而「咒怨」就永遠死守兇宅,詛咒每一個來客……
日本人傳統觀點認為,人在極度的怨恨中死去時會生成一股咒怨,在他生前的地方經久不散,所有觸及咒怨的人都難逃一劫。以此為主題,日本作家大石圭寫成小說《咒怨》,後被翻拍成為系列電影,包括日本TV版兩部、劇場版兩部和美國版三部等等。《咒怨》是東方文化背景下的恐怖鬼片的代表,與《午夜兇鈴》系列一併被稱為「日式恐怖」的經典力作。
《鬼來電》系列 著信アリシリーズ
《鬼來電》系列由日本作家秋元康創作,被稱為日本恐怖電影界中繼《貞子》、《咒怨》後又一恐怖巨作,其改編權也早已被好萊塢購下。這一系列從2004年開始,將現代社會必需品的手機為題材、手機鈴聲作為預告死亡的恐怖元素,這一系列中的主人公全部是女性,預告死亡的元兇也全部遭受過或虐待或欺侮等傷害,為傳統的日式恐怖片打開了一扇新的天窗。《鬼來電》有三部,第一部由柴崎幸主演,該片在日本締造15億票房的好成績,而乘勝追擊的第二部票房也突破了10億日元,第三部採用當時還是新人的堀北真希和黑木明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學校怪談系列 學校の怪談シリーズ
由常光徹的原著小說改編。東寶電影公司於1995年到1999年間總共製作了四部電影作品,一般稱為學校怪談系列。以發生在鄉村學校裡的各種奇怪事件為題材,與其說是恐怖電影,還不如說更多是包含有幻想成分、面向青少年的冒險作品,另一方面電影裡散發的懷舊氣息也吸引了很多成年人。這一系列裡的每個作品之間幾乎沒有聯繫,各自成立的特點也讓觀眾一直保持新奇和有所期待。日本於2004年發行了這一系列的特別版DVD。
感染 感染
《感染》是一部由落合正幸執導的恐怖電影。主要講述由一起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醫生們為隱瞞事故真相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與此同時未知病毒正在醫院中蔓延,調查病原的醫生護士相繼感染,發生奇怪病症後慘死……整個醫院宛如地獄般的恐怖。影片於2004年10月2日在日本上映,並逐步展開全球上映。
罪惡之家 黒い家
由貴志佑介的恐怖小說改編而成,以保險金殺人為主題,因在作品發表第二年發生了和小說內容很相似的和歌山毒咖喱事件而在社會上造成轟動。書評家認為作品描述的並不是超能力或是妖怪,而是人類冷血的恐怖,這種在普通人類社會裡發生的故事才更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