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俗語:「口是禍福門,舌是斬身刀」,生活中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言語,卻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一個人的運勢。
這不,我同事阿飛最近就發生了一件怪事。只因他的一位相熟的朋友,在朋友圈內宣揚一種可以抗癌的蜂蜜,為了支持朋友,便不加思考地幫忙轉發宣傳。可誰知,在成交後的第二天,便被人舉報詐騙。
阿飛為此賠了不少錢,很是苦惱,便來向我請教。
我聽完後,便驅車帶著他去見了一位相熟的老僧開解一下。
老僧明白前因後果之後,認為是阿飛犯了口業之過,並耐心告誡我們:惡口,是惡業之中最大的惡。一不留神,便可能斷人善根慧命,退失道心。因此,在生活當中,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口業。尤其是這3種話口業深重,千萬別亂說,當心損耗福報。
01妄語
老僧表示:「佛教中的『妄語』,分為大妄語、小妄語。」
小妄語是指講不真實的話、講謊話。比如說別人向你發出邀約,你為了拒絕,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辭,但實際身體並無大礙,這就是小妄語。
雖然沒有傷害到人家,但故意跟對方說不真實的話,故意打妄語,就是一種欺騙,一種惡口。
佛教認為,對於這種不帶傷害性質的小妄語,只要誠心懺悔,並真誠地跟對方道歉、說明實際情況,一般都能消解乾淨。但大妄語卻沒有如此簡單,需要引起一個人的高度警惕。
那麼,什麼是大妄語?大妄語是指未經證實的言論。就是說,在沒有得到任何信息驗證之前,就以個人名義在外面亂傳。高僧指出,阿飛這次犯的口業之過就是犯了大妄語。
阿飛聽到這,略帶委屈地反駁:「我只是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一下,並沒有打妄語,何至遭受到懲罰?」
對此,老僧搖搖頭解釋道:「非也,古時妄語是指直接的語言,說完就消失,影響有限。
但如今是媒體時代,網絡上的自由言論,讓很多人在發表言論之前,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很自然地就發出來了。但事實上這些消息的真實性並沒有得到認證,你隨手一轉,就是打了妄語,只是自己卻不知道。」
也就是說,新時代下的妄語,是指一切虛妄不實的語言。不僅包括嘴裡說出來的,也包括廣告、文章、視頻、留言等眾多信息載體之中。因此,我們每個人,不僅要做到不打誑語,也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方可守住信息之真實。
02不說惡語
老僧表示:「刀瘡易沒,惡語難消。在與人相處中,切勿口吐惡語,不僅傷害他人,更會自傷。」
生活中,越是言語不溫和、刻薄粗魯的人,越是讓人討厭。最大的原因便是,這種人總是口不擇言,什麼話都能說出口。自己說完之後,轉身就忘了,但被傷害的人,卻一直耿耿於懷,甚至種下仇恨的種子。
高僧的話,讓我想起了,前幾天讀到的一則烏鴉與貓頭鷹的故事。故事中,烏鴉與貓頭鷹之所以一直是死對頭,其根源便是烏鴉對貓頭鷹的惡語中傷。
相傳,很早以前」鳥王「都是競選出來的。在一次競選中,貓頭鷹以夜晚辦事能力強、小巧玲瓏、眼睛獨特等特點拔得了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