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當太陽光剛剛照亮我國中東部,雲霧繚繞水氣瀰漫的樣子完全展露無遺,這是巨量暖溼水汽正在源源不斷湧入我國中東部的表現,因此,今天我國不少地方不僅空氣變得溼潤,天氣也變得溫暖潮溼如同「小陽春」。
就連東北也不例外,今天上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也可以看到,今天東北多地也是雲霧繚繞、溼度猛增,這是暖溼水汽極強,已經衝入東北平原的表現。
這樣大量溼氣進入北方,要和北方的冷空氣正面交火,最終掀起大範圍的強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的預測認為,從11月18日開始,雨雪中心將轉移到東北,東北將可能出現大到暴雪和暴雨-大暴雨共存的局面,這是暖溼水汽極其強盛的表現。
超級計算機的預測則認為,在冷暖空氣的激烈衝突中,渤海氣旋預計於18日形成。氣旋西半部冷空氣大舉南下,與暖溼氣流在黃淮、江淮正面遭遇形成大範圍持續降水,是本輪降水的關內戰線;而氣旋東半部暖溼氣流主動北上,由遼東半島進入東北,為19-20號強降水提供了豐沛的水汽支援。
但這樣一來,東北的雨雪形勢就變得特別混亂——暖溼水汽的接入點遼寧東部一線可能雨下得特別猛烈,局地甚至可能出現大暴雨,而暴雪則可能出現在黑龍江南部,牡丹江附近可能雪最為猛烈,而夾在冷暖氣團中間的吉林省就可能是雨雪混雜,有可能是一會雨一會雪,也可能是凍雨,也可能是雨夾雪,也可能是先雨再轉雪,甚至還可能夾雜著一陣冰粒(或霰),至於是雪多還是雨多,什麼時候出現什麼形態的降水,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難以準確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天氣狀態下道路結冰等問題可能極其嚴重,因此吉林朋友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