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衝進北方,東北雨雪形勢複雜難以判斷!分析:要特別警惕

2020-12-26 中國氣象愛好者

11月17日上午,當太陽光剛剛照亮我國中東部,雲霧繚繞水氣瀰漫的樣子完全展露無遺,這是巨量暖溼水汽正在源源不斷湧入我國中東部的表現,因此,今天我國不少地方不僅空氣變得溼潤,天氣也變得溫暖潮溼如同「小陽春」。

就連東北也不例外,今天上午的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也可以看到,今天東北多地也是雲霧繚繞、溼度猛增,這是暖溼水汽極強,已經衝入東北平原的表現。

這樣大量溼氣進入北方,要和北方的冷空氣正面交火,最終掀起大範圍的強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的預測認為,從11月18日開始,雨雪中心將轉移到東北,東北將可能出現大到暴雪和暴雨-大暴雨共存的局面,這是暖溼水汽極其強盛的表現。

超級計算機的預測則認為,在冷暖空氣的激烈衝突中,渤海氣旋預計於18日形成。氣旋西半部冷空氣大舉南下,與暖溼氣流在黃淮、江淮正面遭遇形成大範圍持續降水,是本輪降水的關內戰線;而氣旋東半部暖溼氣流主動北上,由遼東半島進入東北,為19-20號強降水提供了豐沛的水汽支援。

但這樣一來,東北的雨雪形勢就變得特別混亂——暖溼水汽的接入點遼寧東部一線可能雨下得特別猛烈,局地甚至可能出現大暴雨,而暴雪則可能出現在黑龍江南部,牡丹江附近可能雪最為猛烈,而夾在冷暖氣團中間的吉林省就可能是雨雪混雜,有可能是一會雨一會雪,也可能是凍雨,也可能是雨夾雪,也可能是先雨再轉雪,甚至還可能夾雜著一陣冰粒(或霰),至於是雪多還是雨多,什麼時候出現什麼形態的降水,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難以準確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天氣狀態下道路結冰等問題可能極其嚴重,因此吉林朋友要特別注意。

相關焦點

  • 北方或有大範圍雨雪 今冬冷空氣較為頻繁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稱,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北方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根據監測顯示,目前赤道區域海氣耦合狀態有利於拉尼娜狀態維持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並持續到明年春季。專家表示,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要比往年更加頻繁,我國大部地區特別是中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較高。
  • 11月歷史罕見強雨雪即將亮相!皆因低渦+氣旋在作祟
    雨雪增多,氣溫衝高回落。與此同時,暴雨和暴雪藍色預警也是應聲上線。  專家表示,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分析,明後(18日-19日)兩天,黃淮到華北、東北一帶,將出現明顯的雨雪天氣;部分地區降水強度,11月歷史罕見。如此強的雨雪,是因為低空有低渦,地面有氣旋發展,引發冷暖空氣劇烈交匯,並且在高空槽引導下,強降水區自西南向東北移動。
  • 8號巴威將生成,要登陸我國嗎?分析:形勢很複雜
    根據超級計算機模式的分析研判,它生成時就在我國臺灣旁邊,中心離岸邊不超過100公裡;隨後因為副高減弱,它緩緩向北飄,離我國釣魚島也就兩百公裡;在琉球島鏈上飄幾天之後,副高加強,它還可能再度西折,靠近江浙滬、山東和遼寧沿海。可以說,不管是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巴威肯定是要影響我國的。但是,巴威又特別複雜。
  • 中央氣象臺:中東部大風呼嘯 東北地區有較強雨雪
    全國降水明顯減少,較強雨雪集中在東北地區。自3月7日以來,一股較強冷空氣逐步東移南下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帶來了大風、降溫、雨雪和沙塵。氣象監測顯示,新疆、陝西、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出現中到大雪,新疆局地降下暴雪;西北地區出現浮塵或揚沙,新疆若羌局地出現沙塵暴。
  • 周末北方仍將維持晴朗天氣 南方雨雪縮減氣溫回升
    本周末(12月19日至20日),北方仍將維持晴朗天氣,乾燥依然是常態;南方持續陰雨雪的局面將扭轉,周日起降水明顯縮減,其中江南等地陽光陸續回歸,近期氣溫明顯偏低的情況也會有所好轉。周日南方雨雪縮減 下周初溼冷感緩和  昨天,全國降水依舊北少南多。
  • 周末北方晴朗乾燥 南方雨雪縮減氣溫回升
    中國天氣網訊 本周末(12月19日至20日),北方仍將維持晴朗天氣,乾燥依然是常態;南方持續陰雨雪的局面將扭轉,周日起降水明顯縮減,其中江南等地陽光陸續回歸,近期氣溫明顯偏低的情況也會有所好轉。周日南方雨雪縮減 下周初溼冷感緩和 昨天,全國降水依舊北少南多。監測顯示,青海東南部、四川西北部降小到中雪,青海久治和四川阿壩局地大雪;浙江中東部、雲南南部部分地區降中雨,局地大雨;貴州西部局地出現凍雨。
  • 這一次,北方要下雪,南方也要下
    2月12日,全國升溫繼續,東北的升溫更是進入巔峰狀態。氣象數據顯示,哈爾濱、長春、瀋陽今晨集體零上,集體打破2月低溫紀錄;哈爾濱延壽縣的日最低氣溫,更是飆升了28度,歷史罕見。東北的朋友也說,一向凍得結結實實的「陽臺冰窖」,但12號已經化凍化的滴滴答答。
  • 【關注】張文宏:接下來的國內外形勢會更複雜
    【關注】張文宏:接下來的國內外形勢會更複雜 2021-01-11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河市2020年12月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及誘發事故風險形勢預測分析
    黑河市2020年12月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及誘發事故風險形勢預測分析 時間:2020-12-01 14:11:16  來源:黑河市應急管理局 為做好全市防災減災工作,黑河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近期組織市氣象局、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自然資源局
  • 身體出現這些表現, 說明體內溼氣太重, 別不當一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是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比如大便不成形、腿肚子酸沉、晨起很困、無精打採、渾身疲憊無力、刷牙犯噁心等等。甚至你在排便之後,難以衝刷乾淨,舌苔過黃過膩等等。甚至有些人在進行減肥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減下去,這種異常的問題的原因就可能是你體內的溼氣過重引起的。溼氣最容易會導致人們出現浮腫和肥胖問題,而這正是你減肥沒有任何進展的原因之一。
  • 體內溼氣重不重?或許從身體的4個部位,就能快速判斷出來
    無論是內溼還是外溼,體內溼氣過重對人體健康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需要及時採取措施除掉溼氣。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體內有沒有溼氣呢?1、舌頭的表象當人體內溼邪之氣過多,舌頭會有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舌苔變厚發白,這是由於溼氣過重、體內垃圾毒素沒有及時排出,口腔與食物相接觸,也容易堆在舌頭上,導致舌苔過厚,並且顏色發白或發黃,有明顯的黏膩感。還有一種情況是舌頭上呈現大紅色,沒有一點舌苔,這就表明人體內的溼氣也很嚴重了。
  • 中東部地區又迎大範圍雨雪 今冬雨雪為何這麼多?
    強度小、範圍大 雨雪再光顧中東部  2020年剛剛開始,中東部就接連迎來了兩輪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還未「休整」好,就又要面對第三輪雨雪天氣。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這一次的雨雪天氣過程中的雨雪分界線位於江漢北部、江淮西部至黃淮南部一帶,水汽條件相對前兩次稍差,所以強度比前面兩輪都要更弱,不過影響範圍依然不小。
  • 東北華北將迎「七下八上」多雨季 氣象專家詳解今年天氣形勢
    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稱「七下八上」)是我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也是防汛重點時期。為何「七下八上」時段北方降雨增多?未來一段時間,北方地區天氣形勢如何?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室專家周寧芳和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首席高輝。
  • 溼氣重不重,舌頭「告訴你」,簡單4招,讓溼氣去無蹤!
    溼氣重的人,身體的小毛病會很多,比如:精神萎靡,臉上出油長痘,大便衝不乾淨。那麼怎麼從舌頭中判斷自己溼氣重不重呢?有沒有溼氣,看舌頭就知道1、舌頭肥大如果人體溼氣比較嚴重,舌頭就很容易變肥變大,而且舌頭中間會有一個明顯的凹陷,自己也會察覺到自己的舌頭比平時大了很多。
  • 大便總是黏在馬桶上,很難被衝掉?不一定是溼氣,或許還與它有關
    人每天都要攝入大量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腸道內進行消化和吸收之後,殘留大量的毒素和垃圾,通過排便的形式排出體外,這樣才能夠保證內環境的正常運轉。所以排便也是身體正常運轉和代謝的一種重要表現,在排便的時候也要觀察一下自己大便的情況,通過大便的情況也能夠很好的反映出身體是否健康。
  • 舌苔顏色不同,暗示問題不同,要警惕
    整個舌頭變得很紅,還需要注意是不是心臟出現了問題,心臟病需要特別警惕,伴隨著這個病症的發生,會讓人有心慌氣短的感覺。有些時候,發現舌頭變得很紅,還會發現舌苔上出現紅色瘀點,這個情況,暗示身體存在瘀血。可見,當你發現舌頭變得很紅,需要特別注意,暗示很多問題,根據舌苔顏色、狀態判斷身體健康,能夠幫助人們提前做好預防,舌苔顏色不同,暗示身體面臨的問題也不同。
  • 怎樣知道自己的溼氣重不重?教你3個辦法來判斷,來測一下吧
    脾臟功能保持良好,具備運化水溼的能力,可以將體內產生的多餘溼氣排洩出來,維持內部環境穩定。很多人出現了溼氣過重表現,溼氣過重的情況下許多身體信號會產生。因此留意到身體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這樣才能夠維持健康狀態。
  • 「全國天氣」今起進入寒潮核心降溫時段 周末南方將遇大範圍雨雪
    全國天氣概況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月15日)開始,寒潮將逐漸展現「製冷」實力,其中今天北方進入核心降溫時段,隨著寒潮推進,明後天南方進入降溫核心時段,氣溫遭遇「滿減」,濟南、南京、上海等約10個省會級大城市氣溫累計降幅達到或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