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的男人》不做家務

2021-03-03 三聯生活周刊

馬爾克斯曾說:「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
最近熱播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就把家庭中的瑣碎的家務分配問題搬到了檯面上。節目組請來了三組家庭,分別是魏大勳的三口之家、張歆藝袁弘夫婦、和汪蘇瀧、尤長靖組成的合住「兄弟」倆。雖然作為真人秀節目,因為有明星的加入,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演繹成分。
但是把「要求男人來做家務」作為節目的賣點和節目效果的保證,其出發點背後還是能反映出一些「社會習慣」中存在的問題——在家務勞動分配中,男女雙方所承擔的「工作量」嚴重不均等。

節目中,魏大勳一家的家務分配模式就非常真實,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傳統的家務觀念:魏媽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勞動,洗衣、做飯、打掃房間、收拾床褥……她眼裡總能看到家裡不整潔的地方,在家務上根本停不下來。而魏大勳父子就像黏在沙發上一樣,看電視聊天,連收衣服都不願挪動一步,和魏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被網友戲稱為「沙發二子」。

在採訪中,魏爸也說,「因為年輕時候忙於工作和應酬沒有時間做家務」,現在雖然意識到要分擔家務,但是卻囑咐魏大勳不要聲張,「上外頭說去好像是怕女人似的」。而面對只有自己忙裡忙外的情況,魏媽也表示「中國傳統的女人就是這樣。」
這些話裡,既包含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刻板印象,也顯露出傳統女性對於男性可以不主動承擔家務責任的極大的包容度和忍讓度。
古時候,男性在主要生產部門佔據重要地位,掌經濟大權,女性從屬於男性,夫為妻綱,為丈夫打理生活。在父權社會的影響下,女性不自覺地迎合男性對於她們的理想和標準,遵守著「賢妻良母」的行為準則。但這種觀念,並沒有隨著現代女性就業率的提高和經濟獨立而被廢棄。
數據顯示,中國女性的就業率高居世界第一,而中國男性做家務的時間卻排名世界倒數第四,且女性平均做家務的時間比男性多81分鐘。
對於這種奇怪的現象,康奈爾大學社會學系研究者Sarah Thebaud提出的「性別越軌抵消」理論中揭示了其中的癥結所在:「家務勞動分工必須與社會文化對性別的期待相符合」。社會中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沒有改變,這種女性角色需要扮演的「當媽式擇偶」和「保姆式妻子」也就很難得到改善。不只中國,在很多國家,家務分配也是件頭疼的事,毫不誇張地說,家務正在成為破壞夫妻雙方感情的「第三者」。最近韓國演員具惠善和安宰賢的「離婚大戰」頻頻引發關注。兩人的矛盾在之前參加的綜藝《新婚日記》中就顯露端倪。節目中,對於總是逃避家務的安宰賢,具惠善表達過不滿:「不知道為什麼理所當然是我在刷碗,老公如果和我分擔一起做,每次做完就會開始賣弄,『我幫老婆幹活啦』,等一下,這為什麼是我的活兒?」
但在節目中,這些只是小插曲,兩個人的甜蜜愛情掩蓋了矛盾。但家庭責任分配的不平均問題,雖然會因為另一半的忍讓而暫時被壓制,但隨著負面情緒一點點的累積,再加上雞毛蒜皮的消磨,衝突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爆發。就節目中所展現的細節來看,具惠善幾乎包攬了所有家務。她還寫了家務檢舉書控訴老公不愛做家務,內容包括:整理,具惠善做了100%;清掃,具惠善做了100%;整理床鋪,具惠善做了100%;倒垃圾,具惠善做了80%;剩下的20%,是具惠善生氣時安宰賢跟著一起做的。拋開孰是孰非不談。在很多關係中,承包家務的一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會下降。在地位較高的家庭成員眼中,做家務是很簡單的事情,打掃的一方如果沒有及時完成,就會遭到「怎麼不做家務」或者「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的埋怨。所以當有話語權的一方在被迫進行家庭勞動時,會認為只是在提供幫助甚至是施捨恩惠。也因為這種觀念,「家庭主婦」的地位一直無法得到提升。
但在歐美國家,全職家庭主婦的地位卻比較高,且多存在於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經過一個世紀的「女權運動」 ,「家庭主婦」在這些國家是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存在的,並且會享受相關的福利待遇。她們不是世俗定義上的需要「洗衣做飯」的「保姆」,她們在家庭中被更平等地對待,自己也同時發揮著高學歷的作用,與丈夫共同承擔起下一代的教育責任。
這種家庭角色模式和《做家務的男人》節目中袁弘張歆藝一家比較類似。袁弘可以主動承擔起「家務重任」,為妻子做飯、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也能夠理解張歆藝的育兒壓力,平等地和她探討誰出去工作誰顧家等話題。對照著袁弘和魏爸的差異,在傳統和新興家庭模式的碰撞中,很容易發現,其實,男性並不是不會做家務,而是缺乏家庭責任意識,同時,他們也在很多傳統女性的縱容下形成了懶惰的習慣。妻子承擔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務時,其婚姻幸福感為負值,丈夫為正值,反之亦然;只有在夫妻共同協作或家務承擔大體均衡時,雙方的婚姻幸福感都表現為正值。故夫或妻想讓雙方都感覺到婚姻的幸福,以協力分擔家務為佳。」 家庭是一個整體,在家務勞動中,需要另一半的體諒和加入,而不應該讓一方承擔過多的壓力。另一方面,無論是多麼瑣碎的事情,只要是對家庭的付出,也應該受到家庭成員的重視和尊重。在家庭責任的探討中,不關乎性別。無論男女,都應該從自身出發,完成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自身的成長和修煉。這裡定期向你推薦夠A的電影、書單、音樂,可能是「最懂得年輕人文化口味」的公號;
這裡也會聊聊年輕人的情緒走向,但我們一點都不知音體,只通過日薦、沙龍、圓桌等多樣內容,給你心靈每天一次療愈。
最後還要悄咪咪告訴你——我們每周都會有贈書活動寵粉哦~如果你的靈魂無處安放,歡迎來[中讀黑板報]看看。(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

相關焦點

  • 《做家務的男人》「家務男」都很可愛!
    《做家務的男人》節目中朱丹問李亞男:「很多女人看到男人在家這樣會很生氣,當時你有生氣嗎?」李亞男一臉不解地搖頭。鄭愷到王祖藍家做客,完成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切土豆,第一次切胡蘿蔔,第一次做那麼多家務。
  • 為什麼《做家務的男人2》火不了?好男人從不幫妻子做家務!
    名字很有意思,叫《做家務的男人》。但是今年出了第二季,卻沒有什麼積極的反響,小編大膽得出了一個結論——好男人,從不幫妻子做家務!一定有很多人質疑這樣的說法,看了下面的講述,相信你就會懂這背後的真正涵義。
  • 「不做家務的男人,都是豬!」
    「不做家務的男人,都是不懂感恩的豬!」更諷刺的是,9012年了,這樣式的「豬頭男人」,依舊不要face的癱在沙發上:《做家務的男人》以魏爸為代表的大男人們,就問你們羞不羞! 袁弘到底是什麼絕世好男人啊!小石榴的恐婚症,都快要被這個會做家務的體貼男人治好了...
  • 做家務的男人,你平時在家做家務嗎?
    最近熱播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真的是好看又有趣,室友組也是「憨憨」圈粉無數呢。其實自從第一季開始,魏大勳和他的父母,袁弘、張歆藝夫婦和汪蘇瀧、尤長靖參加,就話題不斷。以「做家務為獨特視角」來洞察親密關係的觀察類真人秀,挖掘傳遞80、90後的家庭價值觀及生活。
  • 做家務的男人二開播
    昨日,真人秀節目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開播了,以男人主理家務為視角,通過觀察夫妻家庭,室友的生活日常,幹不完的家務活,理不完的家務事,通過節目聚焦男人對家庭的付出。節目由外景和棚內觀察兩大結構組成,通過有故事的生活來推動情節的發展,觀察中學習關於生活的小妙招。
  • 《做家務的男人 第二季》聰明的男人,會主動分擔家務
    在婚姻中,有這麼一種狀態,女人天天忙得團團轉,忙著上班,忙著做家務,忙著帶孩子,而男人則只負責上班,在家的時候,一點家務活都不願意幹。這種婚姻,十有八九都是,女人經常各種抱怨,男人對女人各種厭煩,他們過得非常累。其實憑什麼家務活全都是女人的事呢,那些真正聰明的男人,他們才不會總是對家務活袖手旁觀,他們會主動和女人一起分擔家務。家是兩個人的家,家務當然應該共同承擔。
  • 《做家務的男人》:年輕人的生活鏡鑑
    除了大男子主義,更有可能是抹不開面子,甚至是缺乏基本家務技能。「家務都是女人的事」作為歷史沉澱下一套穩定而有力的性別規範體系,依然在廣泛地指導人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產。如果任由這種不對等繼續「延遲」,家務的男女均分恐怕難有到來之日。作為重要社會議題,讓男性主動分擔家務並意識到自己也有相應責任,成為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邊觀察邊探討的核心要義。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探索家庭生活裡的家務趣味
    《做家務的男人》將著眼點放在都市快節奏中的家庭生活,與此同時,也拓寬了觀察類綜藝的領域。 節目以「男人做家務」為獨特視角創新呈現親情、愛情、友情等多種中國式家庭關係。>《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於7月31日正式上線回歸,作為這幾年較有話題的觀察類型綜藝,這一次的回歸可謂是備受期待。
  • 《做家務的男人》下期精彩了,鄭愷做客露廚藝,範丞丞帶傷做家務
    《做家務的男人》下期精彩了,鄭愷做客露廚藝,範丞丞帶傷做家務文/聽歌打娛《做家務的男人》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三期了,每期節目的時長讓人意猶未盡。其實除了《做家務的男人》的正片外,還有《不做家務做什麼》、《男人的家務日記》這兩個衍生節目,其實就是正片裡剪掉的片段,還是很精彩的。節目播出到第三期,細數一下邀請過的嘉賓,似乎只有做客王祖藍家的鄒市明夫婦,其他組的嘉賓要不就是自家親朋好友,要不就是觀察室的成員李誕。
  • 做家務的男人,讓家庭更和諧
    最近,因為疫情居家不外出,閒時看了《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感覺不錯,遂一直追更。《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 邀請嘉賓有室友組的郭麒麟和範丞丞,家庭組張繼科和父母,夫妻組為王祖藍夫婦。可張繼科的家庭不是這樣,父親的影響下,家中都是男人幹家務,哪怕張繼科已是冠軍也逃不脫被安排的命運。剪刀石頭布,輸的人洗碗。父母偷偷挖坑,笑聲中,兒子願賭服輸地完成了家務。當然其中也包含兒子的拳拳孝心。又是剪刀石頭布,輸的人吃盤中餐,既活躍了餐桌氣氛又杜絕了食物浪費,不錯的好辦法。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以男人做家務為主題的真人秀,新一季看法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首先是原班的觀察員:李誕,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室友組:郭麒麟和範丞丞都是比較放得開的人,兩人的綜藝感都比較強,大林每次講話都會讓人感覺他在講相聲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家庭組:張繼科一家和魏大勳一家不同,從張繼科一家的相處模式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還是張爸爸做家務的,張爸爸很寵張媽媽,兩人的恩愛完全找不到是槽點,張繼科也是特別的搞笑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在線觀看全集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免費觀看
    愛奇藝自製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已在上周五在愛奇藝上線。節目相關話題詞#羨慕張繼科媽媽#、#趙英明老公變形計#、#李亞男好溫柔#、#範丞丞郭麒麟被馬蜂嚇到尖叫#引發觀眾熱議,節目主話題詞#做家務的男人#登上微博熱搜第20位。
  • 螺螄殼裡做道場,《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在「家務」主題下做了一場社會觀察
    近日,愛奇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回歸,憑藉創新升級的新看點,將大眾關注焦點再次帶回溫暖有愛的家庭生活。對於《做家務的男人》這類小切口視角節目而言,創新就像螺螄殼裡做道場,如何在「男人做家務」話題裡做社會文章,如何從生活細小處挖掘出豐富的表達內涵,格外考驗製作團隊的運籌能力。
  • 張歆藝老公做家務強勢圈粉:會做家務,才是一個男人的頂配
    張歆藝可以嫁給袁弘,被寵成公主,這是很多女人的夢想——那就是可以嫁給一個心疼自己,可以幫忙做家務的男人。很多人都說家務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其實我覺得是不正確的。家務雖然是家庭裡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卻是我們生活的基礎,是觀察一個男人婚後是不是對家庭上心,對自己上心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我相信,一個願意為家庭付出,願意和妻子一起承擔家務瑣事的男人,會更顧家,更愛護妻子和孩子,更能做一個好丈夫。男人主動承擔家務,真的可以使家庭更和睦。
  • 《做家務的男人 第二季》做家務不是負擔,而是享受「淨」
    片頭由卓別林的電影引入:做家務是男人十分棘手的事情,比較新穎。其中,節目的開始是疫情期間的一則新聞:妻子抗疫平安歸來,丈夫願承包一年的家務。這真的是意料之外的內容,節目組很用心,還把丈夫請到演播室來,播放丈夫在家做家務的視頻,真的很感動,由於妻子在外,孩子的一日三餐都需要丈夫來做,孩子也好乖巧。這個開頭十分呼應節目的主題:男人做家務是家庭和睦的紐帶,可以使整個家變得更加溫馨有愛。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回歸
    7月30日,愛奇藝自製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雲發布會在線直播,王祖藍夫婦、張繼科及父母、範丞丞和觀察員李誕、傅首爾齊亮相。此次雲發布會主題為「進擊的家務男團」,王祖藍、張繼科父子和範丞丞「披荊斬棘」大秀家務技能,在線競爭「家務男團」C位,此外,觀察員朱丹以及室友組成員郭麒麟以視頻方式助力家務男團。
  • 《做家務的男人》回歸 第二季發布會現場「家務男團」展實力
    7月30日12點,愛奇藝自製綜藝《做家務的男人
  • 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
    網上流傳過一句話:「科學研究證明,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乍一看,荒謬!細一想,好有道理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家庭,只要男人愛做家務,基本都不怎麼會吵架。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藏有許多深意。愛做家務的男人,必然是懂得分擔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真正地愛做家務,下班回家還要洗衣做飯,誰都會覺得累。
  • 做家務的男人:笑點多多,看點十足!
    自從湖南衛視推出首個親情觀察類綜藝《我家那小子》後,觀察類綜藝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比如以下這些綜藝↓↓而最近呢,又一個觀察類真人秀亮相了——《做家務的男人做家務的男人,無非就是男人做家務嘛,然而當這群男人遇上家務,你一定會打開一個新世界!先瞧瞧魏大勳魏爸爸魏媽媽這一家,妥妥的綜藝之星啊!
  • 《做家務的男人》:一篇優秀的離題作文
    戲劇焦點聚焦影視內容,深度分析行業在9102中,在做家務的男人中活動仍然像「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所以當一個情感觀察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上線後,話題和熱度就來了。截至《做家務的男人》貓眼火爆綜藝節目排名全網第一,豆瓣評分為7.4分。這種獨特的視角很受歡迎。不過,這檔綜藝節目關注的不僅僅是男人和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