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貨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每天都能「逛吃逛吃」。但是,當你正「大開吃戒」時發現,手中的美食已經發黴,甚至驚現蟲子等不明物體,你將作何感想?
這樣的一幕並非假想,正頻頻發生在三隻松鼠的「主人們」身上。
👀
三隻松鼠再遭質量門
▼
3月13日,據梨視頻報導,有網友爆料春節期間在網上網購2箱松鼠堅果零食。近日和男友吃到一半,突然發現堅果上有蟲卵,還有蟲子在爬。
▏「好多蟲子,特別多蟲卵在裡面」
而@三隻松鼠 售後客服回應,無法確保堅果百分之百的無蟲率,可根據具體訂單情況退換貨。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三隻松鼠第一次亮起食品安全紅燈。
劉洋(化名)也在三隻松鼠的產品中吃出了蟲子。前段時間,有朋友送了劉洋一份三隻松鼠大禮包,「大部分東西表面上看沒什麼問題,就正常吃了,直到打開那包蟹黃瓜子仁。裡面不僅有類似黴菌的東西,而且還有一隻拉著白絲的蟲子,感覺能爆漿的那種,噁心壞了,剩下的幾包東西一起丟了。」劉洋說。
在三隻松鼠蟹黃瓜子仁內發現蟲子。中新經緯報導
「我看過生產日期,這包蟹黃瓜子仁並沒有過期。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發三隻松鼠豬肉脯驚現活蛆的照片,當時還覺得不太可能,直到事情發生在我身上。」劉洋稱。
晚報君網上搜索發現,不止一人爆料過在三隻松鼠吃出其它物品:
芒果乾吃出蟑螂
曾上監管「黑名單」
▼
早在2017年時,三隻松鼠就曾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監管部門的「黑名單」。
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其中就包括三隻松鼠開心果,而不合格的原因則為黴菌超標。
三隻松鼠旗下的開心果曾被查出黴菌超標。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據了解,黴菌汙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規定,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黴菌的最大限量值為25CFU/g,而三隻松鼠開心果樣品的檢出值是70CFU/g,超標1.8倍。
事後,三隻松鼠回應稱,經過自查和將同批次產品第三方送檢,該批次產品在原料入廠和產品出廠檢驗時均達標合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抽樣發現的黴菌超標或是產品在後續存儲、運輸階段控制不當所致。同時,三隻松鼠表示,將主動召回該批次在售與庫存商品,並對相關環節進行整改,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三隻松鼠官方微博給出的相關資料截圖
然而,就在兩天前,仍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自己所購買的三隻松鼠產品,出現了嚴重的發黴問題。
近日,鄭傑(化名)在三隻松鼠旗艦店上購買了兩包夏威夷果,收到貨時卻發現,其中一包夏威夷果已經發黴。
所購買的三隻松鼠夏威夷果存在發黴問題。受訪者供圖
2016年7月-2017年6月,三隻松鼠還曾因產品保質期標註與食品安全標準不符、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標有「促銷價」非促銷誤導消費、標示脂肪含量與實際含量不同、含糖量不符合等級要求、配料未在標籤中標註等問題先後被多名消費者起訴,涉及產品包括滷藕、雪菊、凍幹檸檬片、奶油味瓜子、和田駿棗、魷魚絲等。
代工模式是禍端?
▼
有業內人士指出,三隻松鼠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主要原因或在於其供應鏈把控不嚴,「三隻松鼠的很多產品都是代工廠生產的,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有兩種可能,一是成本問題,供應商工廠不達標;二是管理問題,三隻松鼠沒有做好供應商把控和產品出廠檢測。」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三隻松鼠產業鏈不完整、過度依賴代工廠等也進一步加劇了其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
「三隻松鼠走的是代工模式,他們的代工廠多是小企業,質量檢控等方面的配置比較低。此外,三隻松鼠給到這些代工廠的費用相對較低,以至於他們在食品安全上的投入較少,這也直接造成了三隻松鼠的產品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朱丹蓬指出,對於三隻松鼠而言,要想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一方面要需要完善質量內控體系,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嚴格地篩選代工廠,同時相應的提高代工費,「當代工廠有利潤的時候,他才可能做更多有利於食品安全管控的工作。」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