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係提升"三大動作"之機構變動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制

    就在中美角力升級之際,蔡英文「緊抱美國大腿」,試圖用美國的支持來對抗大陸壓力,為即將到來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找靠山。25日,臺當局曝光了三大提升「美臺關係」的大動作,包括美方同意將「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臺)事務機構名稱」、首次實現「臺美斷交」40年來的「國安首長」會晤、美臺官員首次共同與臺「邦交國」官員會面。蔡英文當局極力渲染「臺美關係的大突破」,炫耀這是「美挺臺新高點」。但在島內輿論看來,美國在名義上提升所謂的「臺美關係」,只是為了打「臺灣牌」,增加對大陸的籌碼,蔡英文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對臺灣而言危險重重。

 

圖片來源:臺媒

    

    在中美貿易戰中,華府大打臺灣牌的力度明顯提高。25日,臺灣外事主管部門發布新聞稿表示,臺灣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臺外事主管部門的新聞稿指出,美國依據1979年「臺灣關係法」,成立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作為執行美國政府與臺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臺灣相應於同年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作為AIT的對等機構。外事主管部門說,為明確反映臺灣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的工作內涵,經與美方充分協調溝通,決定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oordination Council for North American Affairs,CCNAA)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

    美臺「斷交」後,臺駐美大使館也改稱「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直到1994年,美國柯林頓政府檢討對臺政策,「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才更名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籤署生效40周年。前外事部門負責人、曾任駐美代表程建人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就客觀來說,「是臺美關係更近一步」,但從兩岸關係來看,就「觸及一些比較敏感問題」;由於現在中美臺關係比以前更為複雜,臺灣仍須謹慎處理。

 


    

 

圖片來源:臺媒

   

     蔡英文發文表態——   

   蔡英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當年有特殊的時空背景,所以用『北美』代替美國,凸顯臺灣外交處境困難;如今經過臺美不斷協調及共同努力終於改名,能切實反映實質業務。」「這是我們第一次把『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象徵了臺美關係緊密,存在良好的互信」。

   「美國在臺協會」——

      「美國在臺協會」隨即分享了蔡英文的發文,並附上三個握手的圖示,還將這篇帖文置頂。臺聯合新聞網稱,美國國務院以不具名官員的名義回復臺媒電郵詢問時稱,「『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更能反映協調美國相關事務的角色」,但該發言人重申,美國依據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與臺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


     臺外事部門——

    臺外事部門在宣布「北協」改名的同時,還在新聞稿最後一段附上了一段有關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日前在美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等官員會面的文字。臺外事部門稱,這是「臺美斷交後雙方國安高層首長首度會晤」。臺當局還借「涉外人士」的名義向島內媒體透露,李大維此行和美方官員一起與臺灣太平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的官員見面,「這也是首次有臺美官員共同與我邦交國官員見面」。

 

圖片來源:臺媒

      對於美臺之間的動作,香港《經濟日報》稱,美臺一連串動作牽動臺灣地位問題,是在觸動大陸底線原則,甚至是對大陸充滿敵意,行為形同玩火。大陸必定會採取特定手段做出回應,臺海局勢將由此變得更為危險,加速滑向成為火藥庫的狀態。

    島內輿論提醒蔡英文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實在危險。《聯合報》26日稱,在中美兩強相鬥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臺方應該抱持的角色,絕對是「小事大以智」,任何一邊都無法輕忽,每一個角度都要小心思量。

    《中國時報》26日稱,過去3年,蔡當局丟了5個「邦交國」,唯一能夠拿出來的「成績」似乎只剩下「臺美關係突破」。臺當局在「外交」上一面倒靠向美國,但堅持「抗中」的結果應該好好考慮。文章說,為與美國更親近,臺灣付出了代價,比如說蔡英文在與川普通話後,首當其衝的就是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

    《中國時報》26日的另一篇報導稱,臺當局宣稱的幾大「突破」,顯示出美國沒有放鬆打「臺灣牌」的力度,這在危害美中關係的同時,也帶來臺海局勢的不穩。報導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的話稱,1958年的「八·二三金門炮戰」時「美艦躲一邊,臺灣忘記了嗎?」 【閱讀】

蔡英文認為臺美關係有突破

蔡英文親美代價是兩岸關係受損

向美買武器蔡英文想對抗誰?

美國對臺戰略走向清晰:挑戰一中原則

美打「臺灣牌」力度不斷增大已突破底線 



 

相關焦點

  • 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呼籲美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表示,「有進行中」,臺外事部門晚間則改口稱「確實曾與美方討論此案」,並強調「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 駐美機構改個名臺美關係就「升級」了?島內某些人怕是想多了……
    駐美機構改個名臺美關係就「升級」了?對此,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表示「感謝」,並聲稱這顯見臺灣不只在美國、在世界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視」。21日,臺外事主管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回應稱,「這是進行中的案子」。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 拜登時代臺美關係|美對臺政策的「變與不變」
    ,對臺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弱化,但美臺關係已回不到過去。 拜登上臺後,會優先處理新冠疫情、內部經濟復興與中美關係等,會持續將臺灣問題納入中美戰略博弈中處理,其中在如下幾個方面對臺政策不會進行大的調整與改變。一是仍會持續打「臺灣牌」,堅持延續「以臺制華」與「以臺遏華」總體對華對臺戰略。這是戰後以來美國對華對臺長期不變的國策與戰略。在具體做法上,其中包括美臺高層持續往來與提升AIT官方色彩或級別等。
  • 美議員敏感期拋臺駐美機構更名,民進黨唱和 專家解讀緣由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記者 曹帥兵 李柏濤)日前島內親綠媒體披露,美國會78位眾議院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施壓美政府將臺駐美機構更名為所謂「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也不同程度證實確有此事,但也特別指出「尚無確切推動時程」。
  • 改了個名,「臺美」關係就上一個「層次」了?
    而且,川普的政策也被民進黨當成了一個可以推進「臺獨」舉措的「好機會」,所以民進黨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對川普出臺的各種政策無比配合,不斷地炒作所謂的「臺美關係」,在兩岸關係中瘋狂的對大陸進行挑釁。 近日,又傳出了美國準備將臺灣地區「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成「臺灣代表處」,讓臺海局勢越發緊張。
  • 分析丨蔡英文鼓吹「升級版」臺美戰略夥伴關係的意圖及趨向
    因而,對於川普的逆襲勝選,蔡英文最初感到錯愕萬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但後來馬上又調整心態,不惜耗費數百萬新臺幣,命令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等機構,緊急打通與川普團隊的溝通管道,最終通過美國前副總統迪克•錢尼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葉望輝等人,與川普團隊建立有效聯繫,並與川普舉行通話,這也打破了臺美「斷交」以來的歷史慣例。
  • 臺「外長」:目前不尋求「臺美建交」 但將深化關係
    吳釗燮資料圖(聯合報)臺灣島內一些政客及媒體近期不斷炒作升級所謂「美臺關係」,甚至叫囂「美臺建交」,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日聲稱,「目前不尋求與美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不過要繼續深化「雙邊關係」,聲明引發臺媒揣測
  • 駐美機構要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急忙改口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1日報導,針對「駐美代表處」改名一事,臺外事部門副負責人曾厚仁當天上午接受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質詢時回應,「正名」確實是臺外事部門努力的方向,相關工作正在進行,對美國國會議員的呼籲「表示感謝與歡迎」。不過,曾厚仁承認,「正名」議題有一定的敏感性。
  • 中美競合|美臺關係會走多遠?
    由於白宮在疫情、種族抗議、經濟等方面表現不佳,很多共和黨人士和川普的關係正發生微妙變化,而臺灣問題可以成為調節兩者關係的「潤滑劑」。然而,除了美國大選因素的影響,川普政府打「臺灣牌」還反映出美臺關係的若干深層次變化。
  • 無線三大台歷史悠久,有線三大臺後來居上
    無線三大台歷史悠久 有線三大臺後來居上 KBS、SBS、MBC組成的無線三大臺,以及tvN、JTBC、OCN組成的有線三大臺是目前韓國電視劇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六大電視臺。
  • 臺灣駐美機構搞「更名」,欲再挑事端?
    川普政府尚有不足一月就會下臺,美臺正在加緊推動將臺灣駐美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改名稱為「臺灣代表處」。臺灣駐美機構「更名」,是搞官方化,提升臺美關係,一旦成事,對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將是新的衝擊。2016年,川普政府曾應允重新檢視美臺關係,考慮讓美臺官方交流突破一些原有限制。4年過去,川普敗選,「更名」一事延宕至今未真正落實。12月中旬美國聯邦眾議院78位議員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重提「更名」之事,又炒熱此話題。民進黨當局昨天承認此事正在進行中,又說「進行中的案子是比較敏感」。
  • 空軍防空指揮部成軍暫緩 臺軍三大機構競逐關鍵將額
    圖/軍聞社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空軍原定6月將轄下飛彈指揮部與防炮指揮部整合為「空軍防空指揮部」,7月正式成軍;但此舉遭臺防務部門下令暫緩。據了解,主因是防空指揮部指揮官中將編缺,暫喬不定將額。民進黨「執政」下防務體系重整,正在磨合中。
  • 2020三季度機構持股全版圖曝光!偏愛三大行業,機構抱團這些資產
    市值來看,小市值公司業績大幅提升,中大市值公司整體表現穩健。受杜邦三因素中銷售淨利率和資產周轉率同時拉升,前三季度全A(非金融)ROE整體上行,營業成本下降和毛利提升抬升全A淨利潤率。業績增速持續上行行業: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電子、公用事業、建築裝飾、電氣設備等,歸母淨利增速近年延續快速上行態勢。
  • 臺美建交,臺W獨立,可能嗎
    一邊是美駐北京大使辭職,美方沒有認命新大使,而是改為「臨時代辦」。另一邊卻是美臺互動頻繁,而且還是美蒂佔主動,接連派出重量級的官員赴臺,先是衛生部長,後又是國務次卿。這裡面的含義不言而喻,引人深思,「驚覺」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單從美臺關係上講,雙方進一步升級為大使級關係的可能性越來越接近現實。
  • 美「駐臺」機構發表聲明,民進黨被迫現形
    最近,美國「駐臺」機構的聲明,民進黨被迫現形。美「駐臺」機構的聲明近日有一件事情的發生在臺灣島內引起了一片叫好聲,那就是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在會見美國「駐臺」機構負責人酈英傑的時候,突然向美方人員嚴正表達了對「萊豬」的反對態度。並且還強硬表示即使「萊豬」最終進了臺灣地區,也絕對進不了臺中。
  • 臺美關係大躍進?朝野樂見「更名臺灣」,網諷:沒有「建交」,都是...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先是前兩天綠媒鋪天蓋地宣傳,所謂「美國挺臺再出現新動作!」報導稱,美國眾議院連線共同主席夏波,聯合78位眾議員致函給國務卿蓬佩奧。信函內提到「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臺美關係」,而且在「臺灣關係法」內,也不是以「臺北」一詞稱呼臺灣,呼籲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據稱,去年「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已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 正規學歷提升機構有哪些?
    正規學歷提升機構有哪些?目前成人教育市場招生較為混雜,同學想提升學歷,建議通過正規渠道報名,正規教育機構或者直接聯繫所要報讀的院校進行諮詢報名。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拜登當選,蘇貞昌稱臺美關係「大躍進」,網友酸爆
    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宣布拜登當選新任美國總統,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今日上午受訪時也趕忙送上祝賀。蘇貞昌聲稱,很開心看見美國人民又一次完成民主的進程,而我們臺灣在蔡英文的領導下,有非常好的臺美關係。他還說,今年初拜登曾來電祝賀蔡英文,而這次拜登當選後,蔡英文也立刻回電,由此可見臺美關係相當好。
  • ...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
    【蔡英文稱深化美臺關係 國防部回應】據國防部發布官微消息,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
  • 2020提升學歷的機構排名哪個好?
    2020提升學歷的機構排名哪個好?現在學歷提升已經變的越來越普遍了,市面上的學歷提升機構也非常多,所以很多考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那麼學歷提升機構哪家比較好呢?有沒有什麼推薦?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