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範名單揭曉,兩位民主黨派成員上榜

2020-12-21 西部文明播報

9月5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和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全國道德模範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向受表彰的全國道德模範致以熱烈的祝賀。他指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新一屆全國道德模範,這對倡導好風尚、弘揚正能量、促進全社會向上向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座談會上宣讀了表彰決定。

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其中民革黨員、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曉豔,九三學社社員、「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兩位民主黨派成員上榜

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其中民盟盟員武霞敏,民建會員王貴武,農工黨黨員宋美錄,致公黨黨員邢紀國,九三學社社員常明昌、王春生、李晶等7位民主黨派成員上榜

當前,各民主黨派正在深入開展「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今天,團結君就為大家梳理下上述8位民主黨派成員的感人事跡,以此引導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向他們學習,向全體道德模範致敬,把主題教育不斷推向深入,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

國助人為樂模範民革黨員張曉豔

張曉豔,女,漢族,1966年8月生,民革黨員,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張曉豔發起成立「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匯聚北京900多名醫療專家志願者,奔赴貧困山區、革命老區開展醫療援助,行程數十萬公裡,為萬餘名患者義診治療,使一些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見到來自北京的醫生。張曉豔被群眾譽為「最美醫生志願者」。

為了改善偏遠地區缺乏優質醫療資源的情況,讓老百姓看好病,張曉豔從2013年起,就開始琢磨如何把北京的知名醫生組織起來到基層去,到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去開展服務。2015年3月,她發起成立「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當年4月,就組織10多名醫生去山西省武鄉縣,開展第一次出京義診活動。有的醫生為了不耽誤義診,當天下班後連夜買票趕過去。志願團的醫生特別受歡迎,大家加班加點義診服務500多名患者。2017年7月,張曉豔帶領志願團專家走進西藏林芝,開展了最為艱苦的一次義診活動。他們轉了兩次飛機,又乘坐四五個小時的大巴才到達林芝的波密縣,去縣裡的村莊又坐了一兩個小時的汽車。途中海拔最高處達4700多米,工作環境海拔近3000米。專家們與藏民同吃同住,有的醫生有高原反應,有的被蚊蟲叮咬滿身起紅疹,但他們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怕耽誤第二天義診。僅這次活動,志願團就為2000多名藏族同胞進行了診治。

為推動義診長期進行,志願團目前已經在一些縣醫院開展常態化支援,每月一次,風雨無阻。幾年來,志願團行程數十萬公裡,為超過萬名患者做了義診諮詢和健康指導,為市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5000多名醫護人員開展疑難雜症會診、診療指導等培訓幫扶活動,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了基層。考慮到還有很多地方沒法及時到達,張曉豔便思考線上線下相結合,用遠程會診和遠程培訓的方式,與基層醫生互動交流。如今,她正在籌備網絡遠程培訓基層醫生的工作。她說:「這一番忙碌很美好,視野開闊了,天地也變得更寬了。」

張曉豔為「時代楷模」北京榜樣優秀群體成員,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首都道德模範等稱號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九三學社社員程開甲

程開甲,男,漢族,1918年8月生,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生前系北京衛戍區某退休幹部休養所退休幹部。

程開甲是「兩彈一星」元勳,堅守為核武器事業奮鬥終生的信條,主動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和條件,毅然回國,帶領科研人員完成了幾十項核武器試驗,把自己畢生心血和才智傾注在為國家構築核盾牌上,是忠誠奉獻、科學報國的典範。

堅守初心,科學報國。青少年時代,程開甲就立下科學救國、振興中華的諾言。1949年,程開甲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留校任研究員。導師建議他把妻子接來,在英國工作、生活。但程開甲始終相信,回到家鄉、報效祖國,才是根本的出路。新中國成立後,他放棄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的優厚待遇和條件,義無反顧返回祖國。回國後,他投筆從戎走進大漠,投身於核武器研製試驗。幾十年來,他始終堅守初心,信守諾言,為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程開甲常說,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敢於攀登那些前人少有涉及的領域。他善於超前思維、科學預見,提出許多富有創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學術思想和技術論斷,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他參與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以及兩彈結合飛行試驗等在內的30多次核試驗,帶領團隊利用歷次核試驗積累的數據,對核爆炸現象、規律及核武器效應與防護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為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做出傑出貢獻,兌現了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奮鬥終生的承諾。

德馨品高、行為世範。他治學嚴謹、精益求精,倡導學術民主、團結,從不以權威自居、不以名望壓人,對起草的每份文件報告反覆推敲,對科研試驗中的每個隱患從不放過。他熱心培養和提攜後人。50多年來,程開甲創建的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基地,已經走出10位院士、40多位將軍。面對黨和國家給予的最高榮譽,他始終保持淡泊心態。他常說:「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然而,他又是幸福的。在百歲生日的時候,他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程開甲榮獲「改革先鋒」稱號,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八一」勳章,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民盟盟員武霞敏

武霞敏,女,漢族,1939年1月生,民盟盟員,上海交通大學退休教師。

武霞敏身殘志堅,開辦「特殊講壇」。40多年來,她堅持義務家教,為來自殘疾人家庭、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補課,惠及學生達600餘人。她雖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行走,卻攙扶著一批又一批學生走向成功。

武霞敏3歲患小兒麻痺症,5歲時腿上就綁上鋼條,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名大學教師。1978年恢復高考,弄堂裡很多青年人都請她幫忙補課。她和丈夫商量,在家裡開設一個專門針對殘疾人家庭和貧困家庭子女的「一對一」義務輔導班。1995年,由於長年單腿用力,她右腿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關節半脫位,她不得不提前退休,但家中的特殊課堂卻一直開辦著。補課忙起來,武霞敏顧不上自己吃飯,但她卻時常把學生留在家裡吃飯。

她的學生,既有初中生也有大學生。為了滿足對不同年級學生教學的需要,她經常開著殘疾車,到附近書店的教輔書專柜上「補貨」,然後回家鑽研。對一些特殊的孩子,武霞敏不僅輔導他們的功課,還主動和學生父母溝通,化解孩子和父母的矛盾,並給有自卑情緒的學生做心理輔導,鼓勵他們樂觀上進。

慷慨的武霞敏其實經濟並不寬裕,一家人在老房子裡住了幾十年,幾年前才在女兒資助下貸款買了新房。許多人看見她的住房條件後都說,武老師如果收補課費,憑著她的資歷,早就能買幾套房。可她只是淡淡一笑,「能夠為社會盡一點力,這實在是一種幸福」。

武霞敏把教書育人作為己任,並把這種愛心傳遞給了學生。她的一些學生,在考上大學以後主動申請加入義教助殘的隊伍,把愛傳遞下去。

武霞敏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等稱號

民建會員王貴武

王貴武,男,漢族,1959年3月生,民建會員,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烈士為國盡忠,我替烈士盡孝」——在過去的21年中,王貴武尊認16位烈士的父母為自己的父母,幫助烈士們贍養父母、盡孝養老,演繹了一段超越血緣的感人故事。

1978年,王貴武入伍到駐蘭州空軍部隊,1980年底復員回到家鄉。他發揚軍人優良作風,艱苦創業,於1997年成立了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1998年的一個夜晚,正在陪母親看電視的王貴武,看到空軍一個連隊有10名官兵被洪水捲走、壯烈犧牲的場面,非常難過。「他們是我的戰友,他們犧牲了,我來替他們盡孝。」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母親。「兒子,我們全家都支持你!」有了母親和家人的支持,王貴武開始了自己的「認親路」。

在作出決定的第二天,王貴武就來到英雄的部隊,了解烈士情況。隨後半個月,他跑了四省,把10位烈士的父母一一認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每位烈士的父母買了一份終身養老保險。從此以後,王貴武每年都到這些「父母」家探親過年,一走就是半個月,回到自己家時往往已到元宵節,但家人從沒有半句怨言。2008年,他又尊認在汶川地震中犧牲的6位烈士的父母,成為他們的「親兒子」。他先後兩次把烈士的父母接到天津,為他們量身定做新衣服,安排全面體檢,還帶他們去北京旅遊。這些年,有烈士的父母去世,王貴武買墓地、辦喪事,像親兒子一樣為老人披麻戴孝、守靈送終。

去年是王貴武認烈士父母20周年,他把銀座集團一處辦公場所改造成「英雄母親之家」,接父母們來養老。一位烈士的母親激動地說:「我們已經70多歲了,能住上這樣的房子,真是太幸福了!」他改裝供暖,安裝電梯,還專門找了南北方各一名廚師,想方設法讓父母們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更加舒心。

王貴武還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先後出資50萬元建立部隊訓練獎勵基金;為部隊送去電腦、電視和空調等;出資300萬元改建興武國防教育基地;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擁軍,在實業報國、實業擁軍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王貴武榮獲「最美退役軍人」等稱號

農工黨黨員宋美錄

宋美錄,男,漢族,1978年6月生,農工黨黨員,河北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衛生計生局副局長兼老鴉莊鎮衛生院院長。

宋美錄投身公益事業20多年,發起成立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開展助學、助困、助殘、環保等主題公益活動,送醫送藥、救死扶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助人為樂精神。

他是有求必應的「熱心腸」。無論誰有困難找到他,他都會伸出援手。平日裡總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關愛患者家屬,資助貧困學生,參加公益活動。節假日,他還繼續奔忙,為環衛工人送水,為城市清理垃圾。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將價值2萬多元的藥品送到市紅十字會,並為災區學生組織捐贈圖書文具。自1995年以來,宋美錄累計捐出10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近20名,參加公益活動500多次。

他是張家口草根公益的發起者和領路人。2008年,宋美錄牽頭組建了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將志願者的點滴愛心匯聚成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這是張家口最早發起成立、最早登記註冊的民間公益組織。成立至今,張垣之心公益促進會培養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志願者,累計組織426場大型公益活動,參與志願服務累計2.3萬人次,提供總價值320多萬元的愛心物資,籌集資金160多萬元,直接幫助貧困學生近萬名。他們還圍繞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主題打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實現項目化運作,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實現民間公益組織品牌化發展之路。

他扶病濟困、奉獻真情。宋美錄經常利用下班時間,帶領衛生院職工深入鄉村、送醫上門,義務出診近萬次,服務周邊百姓9萬餘人,每年搶救危重病人40多人次,每年為社區空巢老人、五保戶、困難家庭等免費檢查治療,為弱勢群體減免費用10多萬元,發放價值20多萬元的免費藥品。

宋美錄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助殘陽光使者、河北省道德模範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致公黨黨員邢紀國

邢紀國,男,漢族,1977年1月生,致公黨黨員,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站長。

邢紀國情系貧困地區,多年跟蹤幫扶孤兒,持續邀請醫療專家為貧困患者診治,常年資助貧困大學生,積極投身寧夏扶貧攻堅,善行義舉的腳步遍布寧夏山川。

2009年,邢紀國到寧夏記者站駐站後,發現不少當地群眾頸椎、腰椎病及白內障疾病較為嚴重。2012年至2016年,他多次邀請北京解放軍總醫院、316醫院、306醫院專家到青銅峽市人民醫院為患者救治,診治病患1900餘例。他倡導和發起「百名專家牽手西部寧夏獻愛」「益凡醫療公益萬裡行」等公益活動,資助弱勢群體和特困家庭。近年來,他還協調致公黨海澱區委、駐京部隊醫療聯合體,組織醫療專家等到寧夏生態移民村坐診義診,為1600餘名困難群眾送去健康計劃。

邢紀國積極投身扶貧助殘事業。他向貧困地區捐贈了200臺電腦、26000冊圖書、500套服裝。長期跟蹤幫扶孤兒65名,帶動社會力量捐款捐物累計達1.3億元。2015年,邢紀國與身殘志堅的吳忠市道德模範姜中雲合作,成立寧夏首家殘疾人電子商務服務站,幫助殘疾人掌握手工藝製作、土特產加工、環衛工具製作等技能,藉助該電商平臺銷售產品,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2017年,他積極協調慈善機構為同心縣扶貧捐助560萬元,資助200名貧困大學生。

邢紀國還致力於探索「公益+創業+扶貧」的精準扶貧路徑,幫助貧困地區增強「造血」功能。2015年,邢紀國依託中國改革報寧夏記者站,藉助外部資源,在寧夏貧困地區建立青年「雙創雙扶」孵化基地。2018年,他又幫助引進建設「和沐生活·雙創扶貧」電商服務平臺,目前,平臺已收到上萬訂單。

邢紀國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致公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寧夏回族自治區道德模範等稱號

九三學社社員常明昌

常明昌,男,漢族,1963年1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常明昌33年執著追夢,堅持奮戰在教學科研和科技扶貧第一線,率團隊在全國首開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在省內40多個市縣開展科技服務,引領全省食用菌產業轉型發展,為促進全省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常明昌牢記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耕耘在本科教學一線。先後主編全國規劃食用菌本科、專科統編教材4部,講授《食用菌栽培學》《真菌分類學》等課程2012年率團隊在國內開創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食用菌學科建設在全國名列第三,為推動培育專業人才提供了良好平臺。他先後為近2萬名本科生授課,他的課程一直是聽課規模最大的校選課,300多人的大教室總是座無虛席,培養出一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

常明昌科研創新結出了累累碩果。他先後發表論文216篇,出版著作12部,發表16個食用菌新種,培育食用菌新品種2個,率領團隊完成技術標準19項,建立了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標準體系,研發的產品榮獲了中國(山西)特色農業博覽會5項金獎。2002年常明昌自籌資金近千萬元,創立了山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2014年以來,常明昌主持國家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國家星火項目等重大項目研究,全面提升食用菌人才、學科、科研、產業「四位一體」的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持續發展。

常明昌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因地制宜推廣到實踐中。為了提高科技成果在脫貧攻堅中的貢獻率,他設立諮詢電話,及時提供技術指導,並經常深入農戶開展服務,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他自籌資金,創辦了食用菌培訓和研發中試基地,帶頭建成山西省第一個現代化的食用菌工廠化車間,推動食用菌工廠化發展水平走到了全國前列。多年來,他先後在全省40多個市縣開展科技服務,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推廣優良品種300多個,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常明昌榮獲全國師德標兵、山西省道德模範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九三學社社員王春生

王春生,男,漢族,1964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

王春生長期堅守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線,參加我國30多個航次調查,8次擔任首席科學家,11次搭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海底。他帶領團隊刻苦鑽研,不畏艱辛,屢創佳績,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和提升我國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的話語權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深海探秘勇士」。

工作30多年來,王春生平均每年參加一至兩次海上科考,每次隨船出海,少則一個多月,多則小半年。2005年中國首次大洋環球科考,王春生擔任前半程的首席科學家,在船上連續工作152天。由於高強度作業,兩臺巖芯取樣鑽機先後出現不同故障,但此時船上攜帶的備品備件都已用完。王春生立刻組織搶修,把其中一臺鑽機的逆變器拆下來裝到另一臺上,以保證科考作業順利開展。他們克服安裝空間狹小、耐壓筒沉重的困難,花了幾個小時才完成拆裝。由於兩臺鑽機設計細節各不相同,重新組裝後,控制系統仍無法正常啟動。經過三天三夜的遠程會商、搶修,終於使鑽機恢復了工作。

2013年以來,王春生擔任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4個航段的首席科學家,進行了11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352米,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樣品和視頻資料,對深海生物多樣性及分布特點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相關規定製定上的話語權。

王春生非常重視科研團隊建設,帶領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工作。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第十九屆會議審議我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申請和第二十屆審議中國五礦集團多金屬結核保留區勘探合同申請時,王春生負責勘探區環境研究與評價方面的陳述和答辯,為順利申請到2個礦區的勘探合同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為國際海底管理局「西太平洋海山區環境管理計劃」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他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多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2本;發現海洋生物3個新屬,50多個新種;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王春生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先進個人、十佳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九三學社社員李晶

李晶,女,漢族,1987年10月生,九三學社社員,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

李晶心懷感恩和大愛,開辦老年公寓、養老服務中心,收養和資助貧困孤殘老人,像照顧親人一樣照顧身邊的老人。老人們稱讚她是從大山裡走出的「愛心天使」。

李晶是在「希望工程」愛心資助下完成學業的,他人的關愛讓她心懷感恩,她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愛心使者。2010年,她來到民和縣,發現這裡有些無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獨居、貧困的老人,他們的養老問題牽動著李晶的心。2012年,她多方籌措資金開辦了民和縣第一家老年公寓。公寓自開辦以來,先後收住貧困孤寡老人40餘人,免費收住貧困孤殘、無家可歸老人9人。李晶親切地稱他們為「爺爺」「奶奶」。

2014年的一天,一位流浪老人被送到了老年公寓。老人雙下肢殘疾,由於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無法正常溝通。一有時間,李晶就過來幫助老人洗漱,給老人餵飯,整理床鋪,陪老人曬太陽,教老人說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後老人終於開口說話了。

為了能給老人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2015年,李晶創辦了孝康養老服務中心。2018年夏天,她下鄉調研時,發現郭家山村的李奶奶因偏癱並伴有高血壓、胃潰瘍、腦梗等多種疾病導致行動不便,孫子年幼、兒子外出打工,老人只能長期臥床。李晶將李奶奶接到醫院住院治療,並自己出錢安排服務中心護理員悉心照顧,自己也經常去看望陪護。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李奶奶病情得到了緩解。出院後,李晶又為李奶奶購置了床上便器、坐便椅、雙拐、輪椅等輔助器具,並一遍遍囑咐李奶奶藥該怎麼吃、器具該怎麼用。李晶還給李奶奶設計了一套適合她使用雙拐的方法。這樣,李奶奶不僅可以隨時曬太陽,還能到巷道裡和鄰居拉家常。李奶奶逢人就說:「李晶就像我的孫女一樣!」

李晶榮獲全國敬老助老模範人物、青海省孝親敬老之星等稱號,被授予青海青年五四獎章

註:本文梳理的民主黨派成員相關內容,主要依據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簡介及事跡。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歡迎文後留言,分享您的感想。

作者 _ 周福志

本期編輯 _ 王藝晗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來源:團結報黨派e家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名單】第四屆鶴崗市道德模範擬定名單
    【名單】第四屆鶴崗市道德模範擬定名單 2020-12-28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包頭市阿迪雅、張二玲入選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
    道德模範候選人阿迪雅6月25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公示,來自包頭市的阿迪雅和張二玲入選。道德模範候選人張二玲40多年來,她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幾經風雨的家。在與丈夫結婚前她就知道,當她嫁過去之後她不僅要照顧重病的公婆還要照料著3個無子女的叔叔和3個身患精神疾病的聾啞小叔子。
  • 全國道德模範展示牆更新,馬旭、李道洲、黃群、肖芳模範風採亮相...
    市民之家裡的全國道德模範風採展示牆,引不少市民駐足參觀。 記者汪甦 攝長江網8月4日訊 8月4日下午,全國道德模範風採展示牆再次更新,4名新模範入駐市民之家。他們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馬旭、李道洲、黃群,以及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肖芳。全新的全國道德模範風採牆位於市民之家一樓大廳的顯要位置,長8米、高3.3米,此次是2015年建成後的第三次更新,上牆的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增至32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有的湊近細讀每位道德模範的簡介說明,有的還拿出手機拍照。
  • 第六屆漳州市道德模範評選結果揭曉
    近年來,漳州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宣傳學習活動,大力弘揚模範精神,持續深化道德實踐,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 「2020延慶榜樣(道德模範)」7月人物榜單揭曉!
    「2020延慶榜樣(道德模範)」7月人物榜單揭曉!活動啟動以來,各單位積極發動廣大幹群參與,把評選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市民道德素質、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的重要過程。經過精心組織、層層把關,篩選出了一批作出貢獻大、群眾口碑好、事跡突出感人、體現崇高精神、典型示範性強的榜樣(道德模範)候選人。截至目前,共收到基層推薦候選榜樣人物182人,在全區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 重慶銅梁「饅頭夫婦」當選全國道德模範誠實守信人物
    中國文明網近日公布了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名單,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居民陳淑梅、李其雲夫婦在兒子去世後,堅持靠賣包子替子還債,被評選為道德模範誠實守信人物,也是本屆道德模範中重慶唯一獲評的道德模範人物。陳淑梅和李其雲夫婦是進城農民工,今年都62歲。
  • 向道德模範致敬 株洲舉行道德模範頒獎典禮
    按照從嚴把關、優中選優的原則,經過群眾推薦、材料審核、徵求意見、群眾點讚評議、評委投票、社會公示、市文明委審定等評選程序,市文明委決定,授予黃詩燕等10名同志株洲市第六屆道德模範榮譽稱號,授予顏珍紅等10名同志株洲市第六屆道德模範提名獎。頒獎典禮現場。
  • 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名單發布
    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名單發布我市3個集體5名個人上榜遂寧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範晶)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老齡辦發布了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名單並作出表彰決定。
  •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公布 我市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獲提名獎
    湖南文明網11月9日訊(記者 吳庠)日前,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名單——58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256人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其中,湖南匡兵、溫琦華夫婦當選全國道德模範,王新法、首嫣嫣、肖雅清、楊文欽、扎西志瑪、謝運良、楊穎、楊芳、謝海華、魯德權等10人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湖南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的12個人,全部來自閃耀著道德光芒的「湖南好人」。
  •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感動長沙
    11月28日下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在長沙市人民會堂舉行。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中央文明辦、省委宣傳部、長沙市等有關負責同志及先進典型代表共400餘人觀看演出。11月26日至28日,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中國曲協組織了一批藝術家赴湘潭市、長沙市開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笫三輪示範巡演,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為原型,通過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展示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及精神。《讓我來》以杜富國 「讓我來」的一句話為原型,演繹杜富國為了掩護戰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彈炸傷,失去雙眼和雙手的感人壯舉。
  • 石家莊深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啟動
    通 知各鄉鎮黨委和人民政府,縣直機關各部門、縣直各單位:為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進一步興起學習道德模範、崇尚道德模範、爭當道德模範的熱潮,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結合我縣實際,決定組織開展深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
  • 第七屆雲南省道德模範名單發布
    第七屆雲南省道德模範名單(40名)一、助人為樂模範左 偉 昆明市西山區永昌小學退休教師臧慶富 昭通市安然公益事業聯合會會長張國榮 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職工食堂廚師顧大勇 臨滄市滄源縣清水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永和分站站長羅自禎、何莉芹(女) 羅自禎系大理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何莉芹系下關一中初中部高級教師
  • 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揭曉,成龍、黃渤榜上有名,而他上榜太驚喜
    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揭曉,成龍、黃渤榜上有名,而他上榜太驚喜新時代國際電影組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獲獎名單,眾多老戲骨出現在該榜單之上,有不少觀眾們耳熟能詳的演員,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揭曉,成龍、黃渤榜上有名,而他上榜太驚喜
  • [NCT][分享]171226 2017一百位最帥kpop臉蛋揭曉 NCT六位成員上榜
    [NCT][分享]171226 2017一百位最帥kpop臉蛋揭曉 NCT六位成員上榜 2017-12-26 18:23:03 來源:twitter 13645次閱讀
  •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小分隊基層巡演走進我縣
    12月21日,由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曲藝家協會、鐵嶺市文明辦、鐵嶺市文旅廣電局、中共鐵嶺縣委宣傳部、鐵嶺縣文旅廣電局等7家單位共同承辦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小分隊基層巡演」活動走進我縣紅石郡社區,宣傳全國道德模範事跡。
  •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基層巡演:共築精神燈塔 凝聚道德力量
    ,朗朗上口的音樂說唱《道德模範宣傳隊》博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也拉開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鐵嶺站的序幕。由鐵嶺市民間藝術團文化志願者們組成的道德模範宣傳小分隊,以道德模範事跡為背景進行創作,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開展演出,集中展示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生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神盛宴。
  • 全國道德模範《向幸福出發》:一路上有你
    (向幸福出發 2011年 第41期)   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第六季「愛心感召天下」——「全國道德模範」主題特別節目溫馨「出爐」。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讓平凡人身上展現出的溫情大愛,凝結匯聚成暖暖熱流,感動了全社會。
  • 聽全國道德模範阿迪雅 黃文秀 劉傳健 杜富國 其美多吉...
    >10月29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鄂爾多斯專場在市廣播電視臺一號演播廳舉行。各界群眾代表等350餘人現場觀看了演出,感人至深的演繹深深打動了觀眾。、張旭東、楊魯平等曲藝名家,以數來寶、二人轉、評書、諧劇、紹興蓮花落等多樣化的南北曲種形式,表演了《唱唱北疆守邊人》《青春之歌》《我愛祖國的藍天》《「讓我來」》《找到你》《大孝惟忠》等7個有感情、有深度的作品,生動再現了道德模範們的善行義舉,傳遞了道德模範的榜樣力量。
  • 全國道德模範劉長城:用行動表達愛,把愛傳遞出去
    他的付出也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認可:從2016年起,他先後作為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的代表、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代表、中殘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四次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並獲得了第四屆「CCTV年度慈善人物」「『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和全國首批「優秀五星級志願者」「全國志願助殘陽光使者」「齊魯和諧使者」 等十幾項榮譽稱號。
  • 煙臺王菁等4人被授予第五屆山東省道德模範
    表彰大會上,省領導接見道德模範併合影留念。(齊魯網蔡曉彤 攝)  齊魯網濟南10月14日訊(記者 蔡曉彤) 今天下午,第五屆全省道德模範表彰會在濟南召開,省委副書記龔正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主持會議。會上,王克華等60名同志「全省道德模範」受到表彰,省領導接見了道德模範併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