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神化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智聖諸葛亮,另一個是武聖趙子龍。所謂神化,就是賦予人物一種能做人所做不到的事的能力。智聖諸葛亮的「智」沒人不知道,曾被魯迅謔稱為「近妖」,但武力如神的趙子龍之「神」卻為人類所徹底無視,以致在武力排名榜上子龍的排名竟幾乎總是在「凡人」呂布之輩的後面,落下個天大的笑柄,貽笑天庭鬼域。撥亂反正,矯枉必正,以端正視聽,搏回人類的顏面——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看武聖趙子龍是如何之「神」,到底做過哪些人所做不到的事,創造了什麼非「凡」的輝煌戰績。
武聖趙子龍之「神」之一:體力如神。長坂坡之戰,懷抱阿鬥,在幾十萬大軍中往返衝殺一日一夜,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便是鐵人鐵馬,到此亦困矣。」(原著語)
武聖趙子龍之「神」之二:槍法如神。《三國演義》中找不到第二個人殺過如此多的名將,而且幾乎都是妙殺,包括妙殺一流武將高覽,包括在長坂坡僅在一日一夜中就妙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猶如小李飛刀,例不虛發,這等槍法似乎只有如神的俠客才能使出。
武聖趙子龍之「神」之三:防守如神。從英俊少年到古稀老年,身經百戰,多次遭到圍攻,多次身陷重圍,身上卻從未負過一次傷,流過一點血——不要說戰場廝殺,人們在廚房裡切菜難免都會受傷出血。
武聖趙子龍之「神」之四:威名如神。夷陵之戰,東吳大勝,滿山遍野地追殺劉備,子龍趕來救駕,「陸遜聞是子龍,令軍退去」——挾大勝之威的大智大勇者陸遜竟一聽到子龍名字而聞風喪膽,棄唾手可得的劉備而去;漢水之戰,子龍引軍三千,二十萬魏軍但見「常山趙雲」旗號,互相傳說其長坂坡之勇,「盡皆逃竄」——一將威名竟勝過甲兵數十萬;鳳鳴山之戰,八萬羌兵素知子龍之名,聞風而逃,哪裡還敢交鋒,「被子龍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入之境」——子龍威名竟遠播數千裡歷經幾十年而不衰……
儘管羅貫中對趙雲武力神化還未達到對諸葛亮智力神化的程度,但有了上面那幾段本樓主的高度概括後,相信再也沒有人能夠否定其武力是經過羅貫中一定程度的神化了。在整部《三國演義》裡,沒有第二個人得到過作者如此的待遇;上述四條,沒有第二人能做到哪怕其中任何一條。羅貫中的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小說中豎立起一個頂天立地、武力超群並使人過目難忘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對趙雲武力及神勇的描寫是不惜筆墨的,飽含熱情的,充滿激情的,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告訴讀者什麼樣的武力才堪稱舉世無雙,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常勝將軍。最後我們來看看小說作者對武聖趙子龍出神入化的武功的一段細膩描寫:
[子龍挺槍驟馬,直殺將來。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手下將慕容烈,拍馬舞刀,來迎子龍。子龍手起一槍,刺於馬下。曹兵敗走。子龍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牙將焦炳,使三尖刀一口。子龍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子龍大怒,驟馬一槍,刺焦炳於馬下。殺散餘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子龍大喊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偏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戰。子龍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阪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因此,曹兵只看山上招旗之處,指東圍東,指西圍西。子龍救了黃忠,引三千軍,殺透重圍。數內有一人指之曰:「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子龍不回本營,遂望東南殺來。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阪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子龍又救張著。差人去報玄德。玄德遂同孔明前來戰場觀之。至漢水,憑高而望,乃問於雲之部將曰:「子龍於此地如何廝殺?」其將答曰:「曹兵二十萬,漫山蔽野殺來。子龍引三千兵直殺透重圍,救出黃忠並三千人馬;左衝右突,往來廝殺,曹兵散而複合者數次。子龍又殺入重圍,救出副將張著並三百騎,不曾折了一人。回至漢水,匹馬單槍,立於營外。操親驅兵殺至營前,被子龍招弓弩射之。曹兵敗走,淹死於漢水者萬餘人。因此全獲奇功。」]
當然,要真正稱得上武力天下第一,主要還是要靠武將之間一對一的單挑。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武聖趙子龍的單挑能力。
我發現很多人在評判《三國演義》武將武力的時候,常犯兩個錯誤:一個是根據顏良與徐晃的交戰結果從錯誤而非正確方向引導出結論;一個是沒有注意到除了呂布、顏良、文丑少數一流超一流名將外,其他武將的武功有個從生疏到成熟的過程。
徐晃二十回合敗於顏良,很多人不是得出顏良武力超強而是得出徐晃武力不濟這樣一個結論。按照這樣一個思路往下推理:呂布比顏良強,顏良比文丑強,趙雲與文丑多回合戰平,文丑、趙雲比徐晃強;但徐晃又與許褚多回合戰平,許褚與馬超二百餘回合戰平,馬超與張飛二百餘回合戰平,張飛後又與呂布一百餘回合戰平。按前段推理,呂布似乎比徐晃強很多;按後段推理,呂布似乎又應該與徐晃武力相等;還有,顏良、文丑、趙雲又應該有個什麼樣的位置呢?邏輯簡直一片混亂,難以釐清!
很多人又將趙雲、關羽、張飛等等武將的武力看成是一成不變的,似乎壯年趙雲的武力等同於少年趙雲的武力,而關張的武力永遠停留在三英戰呂布時的水平。這樣,呂布的武力幾乎等於關張武力的相加,也當然強於趙雲。然而,又怎麼解釋爭奪徐州時張飛一百餘回合戰平呂布呢?又怎麼解釋後來張飛單挑呂布而呂布卻連場子都不敢下呢?
我們對不同的個體根據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作出評價,分出高下,首先必須確定一個能夠公平而正確地衡量每一個體的統一標準,或者說一個坐標。在坑窪不平的地面上,是很難正確地判斷出高矮長短來的。我認為,這個坐標應該落實在徐晃的身上,只有通過徐晃這個「坐標」,才能最為精確地衡量出《三國演義》中武將特別是一流、超一流武將的武力水準。
徐晃者,何許人也?《三國演義》一流武將也,如假包換的一流武將也,九十九開成色的一流武將也。徐晃曾與許褚戰五十餘合,與關羽戰八十餘合,不分勝負;另外,一至數回合秒殺郭汜部將崔勇、山賊李樂、袁譚部將汪昭和彭安。
徐晃敗於顏良並不是因為徐晃不行,而是顏良太強大了。這個結論是完全有依據的。這次交戰是顏良武力的首次亮相。以前人們熟知顏良神勇,但不知神勇到什麼程度。於是顏良就狠狠地給人們上了一課。三回合斬原呂布手下的猛將宋憲,一回合斬也是原呂布部將魏續,引得曹操大驚:「真勇將也!」 然後一流名將徐晃出場,僅二十回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諸將慄然」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其他一流武將都嚇得不敢上場了,上場不是丟命就是丟臉,所以寧願當縮頭烏龜:連武力與我們大家彼此彼此的徐晃都如此,我們就別自找咔嚓了!顏良給魏將上的這一課太具有震撼力了,給魏將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造成了魏將集體逃課的極為嚴重的後果,以致最終曹操不得不厚著一張老臉皮將顏良這個可怕的教練硬安排給無可奈何的外人關羽去練練。現在我要向大家提問題了:呂布對其他一流武將可曾有過如此的威懾力?其他一流武將可曾怕過呂布而不敢與呂布交戰?同時根據諸一流魏將對顏徐之戰的結果所作出的反應,也能反證出徐晃確實是貨真價實的一流武將。所以至此,問題已經非常明了,徐晃速敗於顏良,不是因為徐晃不行,而真的是因為顏良實在太強大了。
於是一通百通,我們將徐晃作為一個「坐標」,一個具有一流武力水準的「坐標」,什麼費解的難題都能解釋得通了。徐晃與許褚多回合戰平,許褚與馬超二百餘回合戰平,馬超與張飛二百餘回合戰平,張飛後又與呂布一百餘回合戰平,所以上述武將的武力是相等的,或者說是幾乎相等的,都屬於一流武將,具有一流武力水準。顏良輕取徐晃,即使不能輕取也必定能重取其他一流武將。顏良的武力是大大地強於一流武將的。文丑與顏良齊名,即使其武力不等同於顏良,也應該不會差距太大,所以我們不妨假定其武力遜於顏良而強於一流武將。文丑的神勇在書中也不乏描寫:「文丑飛馬逕入中軍,如入無人之境,往來在陣中追趕。瓚手下健將四員齊戰,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三將奔走。文丑直將公孫瓚趕出陣後山谷而逃。文丑驟馬,厲聲大叫:『快下馬受降!』」一對四,還能秒殺對手!這種武力,稱之為超一流,不算誇張。
有人肯定早就迫不及待地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了:三英戰呂布時,關張雙戰呂布,不是久久搞不定呂布?這個問題,其實仔細看看羅版《三國演義》裡的描寫,就能找出答案。那就是本貼上面提到的,即:除了呂布、顏良、文丑少數一流超一流名將外,其他武將的武功有個從生疏到成熟的過程。請看書中描寫:「旁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很明顯,由於關張等那時剛出道,缺乏戰場歷練,身懷武藝,但還生疏,所以單挑時張飛才會出現「漸漸槍法散亂」的狀況,難敵呂布。但最晚至爭奪徐州時,關張等的武功已完全成熟,能夠毫無問題地單挑同等武力的呂布了,以至最終張飛一百餘回合戰平呂布,甚至於呂布沒有膽量與勇氣接受張飛的挑戰。
《三國演義》雖是小說,但七實三虛,主要框架、主要事跡都符合真實歷史。在真正歷史中,趙雲僅是劉備的衛隊長,地位、作用、事跡遠遠要比關張低、小、少,在戰場上獨當一面的機會也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在小說中趙雲都不是有很多機會與一流武將交手。既要突出趙雲的武力,又要忠實於歷史,如何才能圓滿解決這個矛盾呢?羅貫中在小說中作了兩個非常巧妙的安排:一是通過顏良、文丑這條線索傳達出趙雲之超高武力水準;一是大幅度地降低趙雲的年齡。顏良二十回合輕取徐晃,顯示武力大大高於一流武將,而少年趙雲即與同顏良齊名的文丑五六十回合戰平,那麼巔峰時期的趙雲的單挑武力不就顯得極為恐怖了。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了,羅貫中突出顏良武力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突出趙雲的武力,就是為神化趙雲的武力作的一個鋪墊。缺少這個鋪墊,就很難證明趙雲超強的單挑武力,而趙雲所做出一系列的人所做不到的事也就缺乏堅實基礎,成為空中樓閣,使人無法相信。
很多人之所以認定呂布為三國第一武將,主要依據呂布的兩個戰績:一是勇鬥三英;二是在曹營典韋、許褚、夏侯敦、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的圍攻下全身而退。關於第一點,上面已經作了充分解釋,這裡不再重複。至於第二點,我也不認為能證明什麼。六將圍攻同二將圍攻相差不了多少,因為騎馬格鬥,最多兩人同時攻擊一人,第三人就已很難施展得開,所以六人其實只能輪流攻擊。只要具有一流武將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都能稍微抵擋一陣,而騎上赤兔快馬,也必能全身而退。書中是這樣描寫的:「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又出,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殺得呂布遮攔不住。城上田氏見布輸了回城,令人拽起吊橋。」 從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得出,在很短時間內,呂布就已無法招架。再說,上面已經提到,那時很多一流武將武功仍欠成熟。在真正高手(趙雲、顏良、文丑)出現之前,呂布確實是按第一高手來描寫的,但其實他只被作為真正高手(趙雲、顏良、文丑)的鋪墊人物。武俠小說也經常玩弄這種鋪墊,比如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最早出場的邱處機的平庸武功一開始不是也被極為渲染的嗎?當顏良二十回合輕取徐晃時,呂布所謂的「第一高手」形象就已轟然倒塌,蕩然無存。而隨著其他一流武將的武功成熟,呂布同他們交手已佔不到任何便宜了。所以,呂布實在沒資格進入超一流的行列。
還有更多人試圖按1、2、3、4……順序精確地排列三國準一流以上武將。這是一種非常主觀的、不切實際的、必定是漏洞百出的方法。在競技方面,無論哪一行,即使有確定的比分作為評定標準,也無法對諸多競技者作出1、2、3、4式的如此精確的排列。比分僅僅適合特定場次的評定,因為競技者常常在各次競技中會有不同的表現,成績也就會此起彼伏。我們只能大致按程度劃分等級,我們只能最多排列出前幾名的精確順序,我們絕對無法將諸多的一流、準一流武將作個數字式的精確排列,這只能是勞而無功的,自找麻煩的,自欺欺人的。所以我認為,至少在一流武將這個等級裡,是不太容易分出誰高誰低的。
下面就讓我們大家退在一旁,做個格鬥場上的旁觀者、仲裁者和見證人吧。
四、連環九套,難解難分——一流武將、準一流武將及其相互之間交戰紀錄就象《紅樓夢》中提到一種九連環遊戲,一流武將的武力是環環相扣、一環多扣,難分上下、不分彼此的。
呂布(對張飛X回合勝勢、同時對關張30回合平手、同時對劉關張X回合敗走、對夏侯惇X回合勝出、對許褚20回合平手、同時對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速敗、對張飛100餘回合平手)
關羽(對夏侯惇20回合平手、對黃忠100 + 50-60回合平手、對龐德100餘 + 50餘回合平手、對徐晃80餘回合平手)
張飛(對呂布X回合敗勢、對呂布100餘回合平手、對馬超100餘 + 100餘 + 20餘回合平手、對張郃20餘 + 30-50 + 100餘 + 10回合平手)
馬超(對張郃20回合勝出、對曹洪40-50回合勝出、對許褚100餘 + 100餘 + 30餘回合平手、對張飛100餘 + 100餘 + 20餘回合平手)
黃忠(對關羽100回合平手、對李嚴40-50回合平手、對張郃20餘回合平手)
典韋(對許褚無數回合平手)
許褚(對典韋無數回合平手、對呂布20回合平手、對徐晃50餘回合平手、對高覽X回合平手、對馬超100餘 + 100餘 + 30餘回合平手、對龐德50餘回平手)
徐晃(對許褚50餘回合平手、對關羽80餘回合平手)
龐德(對許褚50餘回合平手、對關平30回合平手、對關羽100餘 + 50餘回合平手)
高覽(對許褚X回合平手)
關平(對龐德30回合平手、對徐晃30餘回合平手)
李嚴(對黃忠40-50回合平手)
曹洪(對馬超40-50回合敗走)
夏侯惇(對呂布X回合敗走、對張遼X回合平手、對關羽20回合平手)
張遼(對夏侯惇X回合平手、對張郃40-50回合平手、對太史慈70-80回合平手)
張郃(對張遼40-50回合平手、對馬超20回合敗走、對張飛20餘 + 30-50 + 100餘 + 10回合平手、對黃忠20餘回合平手)
孫策(對太史慈50 + 30 + 50回合平手)
太史慈(對張遼70-80回合平手、對孫策50 + 30 + 50回合平手)
這是《三國演義》中一份獨一無二的成績單,它告訴人們什麼是王者獨尊。一龍飛天,天地為之變色,日月失其光華。
第7回:對文丑/五六十回合/平手
第31回:對許褚/三十回合/平手
第31回:同時對張遼、于禁、李典/不詳/全身而退
第50回:同時對徐晃、張郃(疲憊之師)/不詳/勝出
第71回:同時對徐晃、張郃/兩人心驚膽戰,不敢迎戰。
第31回:對高覽/一回合/殺死
第31回:對張郃/十餘回合/勝出
第7回:對麴義(袁紹部將,剛剛斬殺公孫瓚部將嚴綱)/十餘回合/殺死
第28回:對裴元紹(原張角部將,欲投關羽)/一回合/殺死
第28回:對周倉/不詳/擊中三槍
第34回:對張虎(劉表手下叛將)/一回合/殺死
第35回:對呂曠(魏將)/幾回合/殺死
第36回:對李典/十餘回合/勝出
第41回:對淳于導(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41回:對夏侯恩(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41回:對晏明(魏將)/一、兩回合/殺死
第41回:同時對馬延、張鎧、焦觸、張南(魏將,原袁紹部將)/不詳/勝出
第42回:對鍾縉(魏將)/二、三回合/殺死
第42回:對鍾紳(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52回:對邢道榮(零陵郡上將)/一回合/殺死
第52回:對陳應(桂陽郡管軍校尉)/四、五回合/勝出
第64回:對吳懿/一個回合/生擒
第65回:對劉晙(劉璋部將)/不詳/殺死
第65回:對馬漢(劉璋部將)/不詳/殺死
第71回:對慕容烈(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71回:對焦炳(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84回:對朱然(吳將)/一回合/殺死
第87回:對金環三結元帥(孟獲聚三洞元帥之第一洞元帥)/一回合/殺死
第92回:對韓瑛(羌將)/兩、三回合/殺死
第92回:同時對韓瑤、韓琪、韓瓊(羌將)/不詳/殺死韓琪、韓瓊,生擒韓瑤
第92回:對韓德(羌將)/兩、三回合/殺死
第92回:對朱贊(魏將)/一回合/殺死
第92回:對蘇顒(魏將)/一回合/殺死
當陽長坂坡:秒殺名將五十多員
5種黑色食物這樣吃,以黑養黑,趕走白髮,矢眠!了解詳情 購買方式: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