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自號「劍魔」,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人物, 到底有著怎樣的身世和過去,以及經歷了什麼,已無人知曉了。
不僅在《神鵰俠侶》提及,獨孤求敗亦曾在《笑傲江湖》《鹿鼎記》人物的口中有所提及與回憶到。
劍魔獨孤求敗的故事,不足百字描摹,天外高客,孤獨天才的形象活脫如畫。
為獨孤求敗立傳,文字愈少,留白愈多,愈讓讀者神思馳蕩,不能自已。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此何等大境界!當世有幾人能當之?金大俠的小說,庶幾近之。
《神鵰俠侶》的主角楊過被斬斷右臂後武功盡失,後來得到獨孤求敗曾使用過的玄鐵重劍以及其修練內力的方法後,繼以晉身當代絕頂高手之列。
《笑傲江湖》的主角令狐衝原來武功平平,因緣際會學得獨孤九劍以後一躍成為當代劍術高手。
在《鹿鼎記》中只有渺渺幾句珍貴的話語提及獨孤求敗,就是澄觀和尚想及無招勝有招的前人例子時念起。
猶記得楊過第一次被大雕引進洞內,一抬頭,見洞壁上似乎寫得有字,只是塵封苔蔽,黑暗中瞧不清楚。打火點燃了一根枯枝,伸手抹去洞壁上的青苔,果然現出三行字來,字跡筆劃甚細,入石卻是極深,顯是用極鋒利的兵刃劃成。看那三行字道: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下面落款是:劍魔獨孤求敗。
就只這簡簡單單留言,已盡道出這絕代高手睥睨天下的威風,也道出他內心的寂寞與蕭索。
三行文字,可以長歌,可以短嗟,可以滿飲三杯,痛澆我輩俗人心中抑鬱難消的塊磊。
楊過將這三行字反來覆去的念了幾遍,既驚且佩,亦體會到了其中的寂寞難堪之意,心想這位前輩奇士只因世上無敵,只得在深谷隱居,則武功之深湛精妙,實不知到了何等地步。此人號稱劍魔,自是運劍若神,名字叫作求敗,想是走遍天下欲尋一勝己之人,始終未能如願,終於在此處鬱郁以沒,緬懷前輩風烈,不禁神往。
楊過在獨孤求敗石墓前神往意馳,緬懷仰慕,他出了一會神,對這位前輩異人越來越是仰慕,不自禁的在石墓之前跪拜,拜了四拜。那神鵰見他對石墓禮數甚恭,似乎心中歡喜,伸出翅膀又在他肩頭輕拍幾下。
好!對天才的血淚人生,撮土為香,頂禮膜拜,不亦宜乎?
劍冢的寓言,又是一段上上文字,絕佳小品。
第一柄劍:青光閃閃的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柄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不已,乃棄之深谷。
第三柄劍: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第四柄劍:已腐朽的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弱冠前所用凌厲剛猛之劍,三十歲前用紫薇軟劍,四十歲前用大巧不工無鋒之重劍,此後漸進無劍惟有劍之境,此乃絕妙武學境界,也是絕妙學問境界。
此四層境界依稀有王國維所謂「昨夜西風凋碧樹」,「衣帶漸寬終不悔」,「驀然回首」三種學問境界之意,但更為細緻精確,更能傳神,寫出了高手的心路歷程。
掃地僧:金庸武俠世界中武功最的人
小龍女:仙材卓犖,姑射仙人
「西狂」楊過:俠之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