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禹
昨晚,在恢弘的《我的祖國》歌聲中,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暨第13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落下帷幕。
在最受矚目的金鷹獎各獎項中,任達華(中國香港)和童瑤分別憑藉電視劇《澳門人家》和《大江大河》,斬獲最佳男、女演員大獎。王一博和趙麗穎以《陪你到世界之巔》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分獲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
與此同時,《外交風雲》摘得最佳電視劇、最佳編劇兩項大獎;《大江大河》《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都挺好》《共產黨人劉少奇》《小歡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優秀電視劇;最佳導演則花落《大江大河》孔笙。
其他獎項中,最佳攝像授予《長安十二時辰》荊衝;最佳音樂(原創主題歌曲)授予《永生不忘》(《國家孩子》主題曲);最佳電視動畫片為《絲路傳奇》;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由《江蘇衛視2019-2020跨年演唱會》摘得;最佳電視紀錄片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但是還有書籍》;評委會特別推薦作品為綜藝節目《亞洲文化嘉年華》和紀錄片《同心戰「疫」》。
最令人激動的場面則來自於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獎」,分別授予李保田、陳鐸和劉效禮,3名古稀老人,把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影視行業,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又一個經典電視作品。
走過30屆的金鷹獎,近300部優秀電視劇成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好的精神食糧,並逐步發展為電視劇創作的風向標。本屆金鷹獎獲獎的8部電視劇,既有古裝劇也有網絡劇,亦有年代劇和都市題材,電視劇題材及展現內容呈現出更多多樣性。
在這些獲獎作品中,呈現出當下中國電視螢屏的多彩多姿和精益求精的表達,同時我們更能看到這些作品所留給我們的現實思考和現實意義。
繼摘得飛天獎之後,電視劇《外交風雲》憑藉對新中國外交事業的深度刻畫、真實還原,以及高燃的口碑,再次囊獲金鷹大獎,實現最佳電視劇獎項大滿貫。從開國大典外交部成立到選拔將軍大使,從毛澤東訪蘇到抗美援朝,從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到打開西門與法國建交,從周恩來率團出訪亞非十四國、援建坦贊鐵路到重返聯合國,從中美握手到中日建交……該劇全景式展現了新中國外交戰線的點點滴滴,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開創新中國外交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
在當前特定的歷史時期,讓我們重溫當年新中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以其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敢於鬥爭的外交精神,衝出重圍,走出屬於自己的外交道路,顯然對於今天的我們恰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在優秀電視劇作品中,《大江大河》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一群「小人物」順勢而為、奮發進取的故事,從中國恢復高考到改革開放,劇中的典型角色就是時代的縮影,由此引發觀眾強烈共鳴。今年是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新的歷史起點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而《大江大河》正是為我們繼續奮鬥、奉獻注入了全新的註腳,也給予我們在新時期如何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更多的現實思考。
《長安十二時辰》背後所隱喻對國家長治久安的思考,《破冰行動》中對信念、理想、英雄主義迴腸盪氣的表達,《共產黨人劉少奇》所詮釋的榜樣力量不斷激勵我們前行,以及《小歡喜》《都挺好》中國式家庭的悲歡離合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反思,無疑都給現在的我們更強的警示和現實意義。
昨晚,在金鷹獎頒獎晚會上,有一個亮點讓觀眾念念不忘。當主持人何炅乘坐「時光穿梭電梯」和觀眾一起回憶近40年電視劇發展歷程,節目以時光為階梯,由主持人帶領觀眾「偶遇」「編輯部的」葛優和呂麗萍、「康熙」張國立、「李雲龍」李幼斌等30屆金鷹獎中眾多經典電視人物,人們仿佛又回到那些火熱的年代和輝煌瞬間。
而由陳寶國、張凱麗、任達華、王剛等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集體講述《致自己》,講述成長曆程,回顧各自演藝人生,體現了演員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
本屆金鷹獎已經落下帷幕,但精品創作永遠在路上。這些獲獎作品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用情用功創作,緊隨時代創新表達,為觀眾帶來更好更深入人心的電視劇精品,那就依然會贏得眾多觀眾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