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人類在漫長歲月中通過實踐歸納創造出的,古人用「宮、商、角、徵、羽 (讀作:gōng、shāng、jué、zhǐ、yǔ)」五聲對各種聲音加以概括,形成了中國古典音樂的五種基本音階,稱之為五音,分別對應西樂簡譜唱名的:1-do、2-re、3-mi、5-sol、6-la。五音與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五行一一對應,即:
宮對土
商對金
角對木
徵對火
羽對水
並形成不同調式音樂,稱之為五行音樂。中醫典籍《內經·靈樞》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把五音引入醫學領域,以中醫傳統理論為基礎,將中醫學中的陰陽五行、天地人合一、形神合一等理論與音樂相結合,形成中醫五行音樂。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直接感染、調整人的情緒,進而影響人體,在聆聽過程中讓曲調、情志、臟腑氣機共鳴互動,達到震蕩氣血、通暢精神的作用。中醫五行音樂療法即以古代哲學思想及中醫理論為基礎,運用「宮商角徵羽」五種不同的音調的樂曲來調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
肝,在音為角,在志為怒;
心,在音為徵,在志為喜;
脾,在音為宮,在志為思;
肺,在音為商,在志為憂;
腎,在音為羽,在志為恐」。
宮為土音,土地孕育生命,具有承載、生化、受納的特性。通於脾,在志為思。對氣機的作用是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定,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主要作用於脾胃系統,具有養脾健胃、補肺利腎、瀉心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呃逆胃下垂等氣機升降紊亂、噁心嘔吐、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神衰失眠等病症。
宮調音樂曲調典雅、柔和、流暢,敦厚莊重,猶如大地蘊含萬物、遼闊寬厚。
推薦曲目: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塞上曲、文王操、S.E.N.S:故宮、Bach: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象王行、黃河鼓韻。
商為金音,有清淨、肅降、收斂的特性。通於肺,在志為憂(悲)。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主要作用於肺,具有養陰保肺、補腎利肝、瀉脾胃虛火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肺氣虛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心煩易怒、頭暈目眩、悲傷不能自控等病症。
商調音樂曲調高亢、悲壯、鏗鏘有力、雄偉。
推薦曲目:將軍令、黃河大合唱、陽春白雪、金蛇狂舞、鴻跡、嘎達梅林、永遠的長安、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角為木音,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的性質。通於肝,在志為怒。能促進體內氣機的上升、宣發和發展,主要作用於肝膽系統,具有疏肝解鬱、補心利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脅脹胸悶、食欲不振、肝旺脾虛腹瀉、女性經期紊亂、心情鬱悶、精神不快、煩燥易怒等病症。
角調音樂舒展、悠揚、深遠、高而不亢、低而不臃,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推薦曲目:姑蘇行、鷓鴣飛、春風得意、胡笳十八拍、江南絲竹樂、江南好、藍色多瑙河。
徵為火音,有炎熱、升騰向上的性質。通於心,在志為喜。能促進全身氣機上升,溫煦推動血液運行,主要作用於心,具有養陽助心、補脾利肺、瀉肝火的作用。可用於防治心脾兩虛、內臟下垂、神疲力衰、神思恍惚、胸悶氣短、情緒低落、形寒肢冷等病症。
徵調音樂有輕鬆活潑、歡快、旋律熱烈、如火焰躍動,熱力四射的特點。
推薦曲目:喜洋洋、步步高、紫竹調、喜相逢、雲宮迅音、卡門序曲、閒聊波爾卡、溜冰圓舞曲。
羽為水音,具有寒涼、滋潤、向下的特性。通於腎,在志為恐。能促進全身氣機的潛降,主要作用於腎與膀胱功能系統,具有養陰、保腎藏精、補肝利心、瀉肺熱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虛火上炎、心煩意躁、頭痛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慾低下、陽痿早洩、腎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症。
羽調音樂特點清幽柔和、蒼涼柔潤,清澈光彩,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
推薦曲目:梁祝、二泉映月、梅花三弄、漢宮秋月、平沙落雁、Bandari:Mystica、蟲之安眠曲、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