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0-12-17 08:42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老師,過去這一年,你一定不免有一些委屈、焦慮、沮喪的時刻吧!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本就忙碌的你身上的擔子變得更重,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你繃緊防疫弦,與家長的溝通也變得頻繁……
即將到來的2021年,你打算以怎樣的心態開啟呢?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積極心態可以替代負面心理,快樂可以緩解壓力,幸福可以指引我們前進!
新的一年,你想快樂積極地生活,哪怕面對壓力困難,也要活出心花怒放的感受嗎?
近日,中教君專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彭教授為老師們帶來了10節心理健康課,講述了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獲得幸福!
01
積極心理學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積極心理學給我們帶來的改變比我們想像得要大。
首先它能夠讓我們過上美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家做了很多研究,發現美好生活至少有4個特別重要的積極心理體驗:
第一,要活出愛的感受;
第二,要活出愉悅的感受;
第三,要活出貢獻感。能夠當家做主、養家餬口、貢獻社會、成全他人;
第四,要活出有意義的感覺。我們做的事情要對別人有意義,對自己有意義,要能夠隨時隨地感受到自我的意義和價值。
積極心理學也讓我們健康長壽。我們發現決定一個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原因是心態的好壞,所以,養生不如養心。
如何養心?去發現積極的生活方式、積極的思維、積極的行動,包括學習、交友、運動、談心、傾訴等各種各樣積極的生活方式。
02
為什麼教師應該學習積極心理學?
第一,我們要了解如何培養積極的孩子,肯定需要一些積極心理學的幫助。要知道,一個孩子能夠成功,並不是完全取決於他的智商、情商、努力和技能,更多是取決於積極的心態。
第二,從自我角度來講,老師要學點積極心理學,因為我們自己要開心、要愉悅、要幸福。大家都說只有幸福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那麼幸福的方法是什麼?我們要有一些科學的指導和幫助。所以有些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讓我們活得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心花怒放。
第三,家校溝通的需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現在受過教育的家長們,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甚至幹涉到老師正常的教育。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知道積極地來引導家長,那麼對老師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因此,從孩子的成長,自我的成長,以及我們社會教育環境的成長,其實積極心理學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03
教師的意義感是什麼?
我認為教師的意義感最重要的有三個。
第一是文明的傳承。因為我們教師是把知識、智慧、人類各種文明的結晶傳給下一代。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教師起這種文明傳承的作用,文脈就可能斷掉,文化就可能終止。
第二是陪伴成長。看著一個孩子從懵懵懂懂成長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一個人,意義感也是非常強烈的,而這種陪伴成長應該是老師獨特的意義感。
第三是教師自我價值的發現。教師多年教一門學科,教一門技術,就會發現教得越多越熟練,甚至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因為年復一年教同樣的知識,熟練感、掌控感、思維的成熟感就會越來越強烈,所以這種自我的發展,我覺得可能也是教師獨特意義感的來源。
04
教師如何遠離負面情緒,「科學」地提升幸福感?
控制負面情緒有很多方法,比如:深呼吸、聞一些香氣、運動、談心、傾訴、聊天等,這些事情對控制負面情緒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光是控制負面信息的幹擾其實還不夠,我們還得想方設法去產生一些積極的情緒體驗。我經常提到「五施」。
第一是顏施。要學會笑,經常笑能產生愉悅的感覺。看段子、相聲、喜劇,甚至對著鏡子傻笑,過一會就會真正笑起來。
第二是身施。要做些事情,比如運動,聊天,聞香,喝點小酒、咖啡,還有禪思,冥想,包括做善事,幫助別人成長,其實都會改變自己的心情。
第三是言施。要去溝通交流傾訴。我們老師天生就有優勢,其實心情不好的時候,上上課講講話就挺開心的。當然還包括表達感恩、欣賞、支持和關懷。
第四是眼施。要發現生活的美好,去做一些自己特別擅長、特別愉悅、特別愛做的事情,沉浸其中,忘掉時間,忘掉空間,忘掉自我,然後產生一種感受,我把它叫做澎湃的福流。
第五是心施。要培養內心的感受力,對自然、社會、他人多做一些貢獻,我們把它叫做一種善的舉動。
其實有很多方法,關鍵是找一個最適合你的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
責任編輯: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