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非常重要。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人群對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有的還會發展為危重症或死亡。接種疫苗後,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會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可以阻斷新冠病毒持續傳播,避免疫情的暴發和流行。
重點人群以外的市民何時可以開始接種疫苗
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實施接種。第一步,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逐步實現「應接盡接」,在各人群當中逐漸構築起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否安全可靠
本次使用的是滅活疫苗,系通過化學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複製力,同時保留能引起人體免疫應答活性而製備成的疫苗。滅活疫苗的優勢是傳統經典的疫苗製備方式,屬於成熟、可靠、經典的疫苗研發手段。相對於其他技術路線而言,滅活疫苗研發平臺成熟、生產工藝穩定、質量標準可控、保護效果良好,研發速度快,且易於規模化生產,具有國際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判標準。
根據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展的I期、II期、III期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顯示: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接種對象有哪些情況不建議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目前階段,以下情況不建議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1)對疫苗中任何成分過敏者,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蕁麻疹、皮膚溼疹、呼吸困難、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腹痛者;
(2)發熱者、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處於慢性疾病的急性發病期者;
(3)妊娠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接種3個月內有生育計劃;
(4)有驚厥、癲癇、腦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症候群病史者;
(5)已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6)已知或懷疑患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惡性腫瘤者;
(7)使用抗腫瘤藥物等免疫調節劑者;
(8)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9)臨床醫師或接種工作人員認為不適合接種者。
具體以疫苗說明書為準。
接種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否有效?保護期有多久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保護效果及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續觀察中。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效果如何,這還有待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終點或中期揭盲結果分析,我們才能得出這個疫苗有效性的具體數據。
但基於I期、II期臨床試驗數據以及我國緊急使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過程當中,有6萬多名疫苗接種者去過境外的高風險地區,至今尚未收到1例嚴重感染病例的報告,證明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嗎
根據既往經驗,滅活疫苗可以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目前尚未有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數據,因此,在國家規定的指南和方案尚未公布之前,建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要分開進行接種,並且接種間隔不少於2周。
但是有如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種狂犬病疫苗、其他外傷需接種破傷風疫苗者,應優先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可能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與其他任何疫苗一樣,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可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反應,如接種部位酸脹、紅腫、疼痛、瘙癢等;極少數人因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發熱、乏力、噁心、頭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處理,2天~3天後大多可自行恢復。目前尚未監測到發生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由於疫苗所含成分的特異性屬性有可能誘發過敏性反應,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產生的不良反應,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質量和安全性存在問題。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前,接種醫生會詢問健康狀況,請如實告知相關信息。(2)接種完成後,需現場留觀30分鐘,接種當日注射部位保持乾燥並注意個人衛生,適當安排休息。接種後一周內避免接觸個人既往已知過敏物及常見致敏原,儘量不飲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多喝水。
接種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是否還需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到目前為止,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能達到100%,少數人接種後仍可能不產生保護力或者發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種疫苗後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需要收取費用嗎
按照我省相關文件規定,重點人群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時不對個人收取費用。
來源:安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