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長江公園萬人排舞。
敘州城區風貌。
「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創業之路很成功,還帶動了周邊300餘農戶就業、創業致富,合作社成員人均年增收約2萬元……」說這句話的是宜賓市敘州區雙龍鎮返鄉創業青年段釗,返鄉創業以來,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家鄉,實現了自己創業之初想要「讓農村留住年輕人,讓老人、小孩不再留守」的小目標,他非常自豪。
觀滴水可知滄海,段釗的創業故事也是其家鄉敘州區奮進「十三五」的生動縮影。回眸「十三五」,從宜賓縣到敘州區,儘管經歷了區劃調整和更名,但改革名縣的光榮傳統始終如一,創新奮進的主旋律始終唱響,農業大縣、工業強縣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5年來,敘州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宜賓市「565」總體謀劃,緊扣全區「2358」發展戰略和「163」奮鬥目標,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書寫了一份份高質量發展高分答卷: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一系列優異成績,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主要指標,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熊夢玲 (圖片由敘州區委宣傳部提供)
看經濟實力 書寫高質量綠色發展答卷
對李女士而言,周末一大樂趣就是逛商場。「『雙12』,商場促銷活動多、力度大,趁機多逛逛商場。」李女士家住敘州區南岸片區,萊茵春天、新世界百貨和新開業的萬達廣場都是她和姐妹們周末休閒目的地。而對年輕人王羽來說,位於唐人財富中心的嘉士伯啤酒美食廣場才是她的「菜」,「這邊有很多美食,小吃、火鍋、燒烤應有盡有,還便宜實惠,有空時就會和朋友來消費。」
敘州區委一屆五次全會提出,敘州區將「打造集購物、商務、旅遊、餐飲、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市現代商貿中心、商業核心、消費中心」。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基於全區發展實績提出的奮鬥目標,底氣來自於「十三五」時期顯著增強的經濟實力和持續優化的產業結構。
2019年,敘州區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位列重點開發區縣第2位,當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6.67億元,總量從2015年的全省第48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9位,年均增長9%。2020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
總量增長的同時,經濟發展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3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8.5:54.3:27.2調整為2019年的9.1:50.6:40.3,工業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均衡發展,成功創建為全省現代工業強縣示範縣及現代服務業強縣示範縣。截至2020年6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21戶,總量居宜賓市第一,以汽車零部件產業、新材料產業、食品飲料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新「3+1」主導產業體系正加快構建。
看城鄉面貌 書寫高質量繁榮發展答卷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但在敘州區,那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坡式梯田、一處處靚麗清新的城市公園,彰顯著勃勃生機,描繪出一幅和諧繁榮的城鄉發展大畫卷。
「堅持與宜賓大市融合發展」「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加快融入宜賓主城區發展」「立足『大城市、大農村,主城區、主戰場』全新發展格局」……「十三五」期間,從宜賓縣到敘州區,城鄉統籌發展、融入大市發展是不變的基調。
5年來,敘州區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兩手抓、兩手硬,城鄉面貌持續展現新姿、煥然一新。
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敘州區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51.5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71%,較2015年提高37.97個百分點。數據的背後,是敘州區緊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任務,統籌推進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的堅定步伐:三江口CBD、高鐵新區等建設日新月異;金沙江大道三期全線貫通,敘州大道、南部新區「7+1」「6+5」道路等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加快建成,3條V形城市骨架道路基本成型;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雙修」成效顯著,今年11月,宜賓市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宜賓的中心城區之一,敘州區的城市建設將「更上一層樓」。
建成大塔晚熟荔枝園鄉村振興核心示範點,國際農發基金優勢農產品基地落戶岷江現代蔬菜產業園,蕨溪鎮後壩村等4個村成功創建為省級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立足「大城市、大農村」區情實際,5年來,敘州區全力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工作同樣亮點紛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秀美鄉村輪廓初顯。
看民生民本 書寫高質量幸福發展答卷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衝擊;這一年,岷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這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敘州區迅速行動阻斷疫情蔓延,全區4例輸入性病例全部治癒出院,無二代病例;在「8·18」特大洪災中,及時轉移受災群眾兩萬餘人,無一人傷亡——這是2020年敘州區書寫的民生答卷,也是敘州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例證。
過去5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敘州區圓滿完成61個貧困村退出、5.1萬人脫貧任務和5031戶17174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穩就業、保民生,紮實開展農民工就近創業、科技創新等「八大行動」,2016年以來城鎮累計新增就業5.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年均控制在3.55%以內。對於教育這一最大的民生,敘州區每年投入教育資金15億元以上,佔財政總支出的26%—28%,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和全國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文化服務建設方面,全區鄉鎮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均實現全覆蓋,話劇《趙一曼》成功首演,方言劇《荔枝紅了》全市巡演,順利推進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創建工作,城鄉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揚帆在望。放眼未來,敘州區已經全面開啟大機遇、大未來、大建設、大發展,將強化市區一體、市區共建理念,大力實施「1643」總體謀劃,全面開啟經濟社會發展新徵程,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敘」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