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一個虛無主義者的自白,兼評大明王朝

2020-10-12 讀點書

經歷生活風風雨雨,史書中的風雲詭譎。我心疼自己,成為一個不徹底的虛無主義者。

大明王朝這部電視劇是少有的不把觀眾當智障的電影,權力的遊戲本就如此,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心疼自己的原因,是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

一種人一心相信三代之治,相信天下大同,共產主義,願意為之而奮鬥,他們是幸福的。

一種人其實無所謂這些美好幸福醜惡,過好自己日子就行,該物競天擇時,為了活下去,什麼都能做,他們也是幸福的。

唯獨獨我這種人,我不信人性本善,我不信左手治右手,我不信有青天大老爺。像被上帝拋棄的流浪兒,唯一在故紙堆裡尋找到的慰藉就是自由主義。

這三種人,第一種盡乎儒,第二種近乎法,第三種近乎道。

這個世道(或者所有世道裡),真儒沒幾個,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極多(偽君子也),真道也沒幾個,大多是給法家充當打手的假老莊。

我就是個給專制統治做打手的假老莊,懦弱,自私,無可無不可,只要不把我欺負死,絕不反抗發聲。

我,多可憐啊,求書拯救,求上帝拯救,求世事歷練拯救。

實在不行,不惑年去宗教裡尋找拯救。

相關焦點

  • 高分巨作《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這部作品是張黎導演的。它的視角和立意與眾多電視劇完全不同。但無疑是一部超時空的好作品。豆瓣評了9.7的高分。而同一導演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也是9.7的高分。我們能看出來,《大明王朝1566》雖然演義的是歷史,可反映的確是當下,它的一切權謀和當下的官場非常接近,看幾處橋段,比如「鐵王座之爭」,完全可以契合到當下的權謀爭奪中的一個例子。
  • 靜水深流的《大明王朝1566》
    八月,我再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即有針鋒相對的庭辯,直入主題,劍拔弩張。之後,這樣的文戲比比皆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不僅僅是劇情的段落,還有大明嘉靖年間波橘雲詭的朝局,不見硝煙的黨爭,捉襟見肘的財政,沿海四起的倭寇,民生疾苦的百姓。這一切,又使得劇情環環相扣,變化多端,往往箭在弦上,常常意料之外。怎一個精彩了得。
  • 在今天,為什麼人們仍懷念《大明王朝1566》?
    家國關係是《大明王朝1566》的一個核心點,家有大家小家,小家即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各自的家庭,而大家,在皇權社會的背景下,即中央政權。皇權社會服膺於父權社會,因此在「家」這個共同體裡,父是掌握最高權威的那一極。
  • 13年來,因為一個角色,這部戲一直接近《大明王朝1566》
    文本小立一提到《大明王朝1566》,看到他的人總會有讚美之詞,甚至貶義詞「神劇」也成了這齣戲中的褒義詞,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7分,在國內劇中排名第一。可以說《大明王朝1566》早就出名了,即使你沒見過,你也聽過。
  • 最好的古裝片——《大明王朝1566》
    最值得看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編劇劉和平,導演張黎,演員都是老戲骨。
  • 我最喜歡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刷到《大明王朝1566》,完全是個意外。那是幾年前我工作需要熬夜,刷視頻就成了那段時間打發無聊和排遣困意的一個辦法。評分高的且對我胃口的電影,基本刷得差不多了,就去翻翻電視劇,本來想去刷一下評分很高的《康熙王朝》,但覺得太長了,而且以前斷斷續續也看過一點,大概的劇情也知道些,就不太想看。    當我把點開的視頻關掉,繼續尋找時,系統給我推薦了幾部類似題材的劇。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用導演團隊的話說,他們希望1566出來後,大家能對電視劇這個藝術分類有全新的認知。結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1566在藝術層面的水平不說絕後,至少空前。收視率上也證明了這一點,《雍正王朝》的收視率在央視1999年首播時達到16.7%,而《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臺2007年首播時收視率僅為0.5%。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觀眾只要跟隨他們的視角,就能相對容易地沿著劇情,體察到一部電視劇的核心精神。但《大無怪乎在當年對黃志忠的一次採訪中,還在網站做主持人的大鵬忍不住總結:「中國最會演戲的都弄到這部戲裡面了。」《大明王朝1566》也是一部奇怪的電視劇,它的高評價,是播出多年後姍姍來遲的結果。如果用播出之初的反響和口碑來衡量,它大概算是一部「平庸之作」——2007年,作為湖南衛視的開年大戲,收視率平平的《大明王朝1566》在觀眾中幾乎沒有激起什麼水花,更沒有擔負起芒果臺「轉型」的期待。
  • 《大明王朝1566》中的3句名言,讀完受益匪淺
    ——嚴嵩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7分,穩坐豆瓣高分榜寶座,遠超《康熙王朝》,當初看《康熙王朝》,覺得這是一部非常「長智」的電視劇,但是在看完《大明王朝1566》之後,我才發現《大明王朝1566》才是真正的「長智」神劇。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在我看來,這兩部劇都是打著權謀劇的幌子,而實則走的是爽劇路線,男女老少皆宜那種,比較適合全家人一塊看;而《大明王朝1566》的水平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限制,就是比起小說,它的深度也不遑多讓。用導演團隊的話說,他們希望1566出來後,大家能對電視劇這個藝術分類有全新的認知。結果他們也確實做到了,1566在藝術層面的水平不說絕後,至少空前。
  •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是一部聰明的劇?
    他們沒雞賊似的去靠以前的老本騙錢騙觀眾,還肯學習、肯用心、有野心,對歷史有了解、對社會讀得懂,他們的才華和能力也沒辜負他們的野心。事實上,劉和平和張黎不僅聰明,而且智慧。有人一直在說「走出帝制」,可我們這個老大帝國哪能一下子走出帝制?
  • 《大明王朝1566》韓國將播 黃志忠版海瑞受追捧
    《大明王朝1566》海報。《大明王朝1566》中,黃志忠首挑大梁飾演明朝著名清官海瑞,與陳寶國飾演的嘉靖皇帝同臺飆戲,將海瑞的另類與直言不諱演繹的入木三分,有人說黃志忠成功塑造了海瑞,而海瑞也成為黃志忠演藝生涯中極具代表性的角色。
  • 《大明王朝1566》古怪的模範官員
    歷時近三個月,斷斷續續地把《大明王朝1566》重新看了一遍。正如《雍正王朝》,或者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不管什麼時候看,也不管看了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觸。萬曆十五年正好是歷時18年的隆萬大改革的結尾,而這部《大明王朝1566》則正是開啟了這場改革的序幕。
  • 一部讓我拍案叫好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這部電視劇就是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主演的《大明王朝1566》。天下大弊不革,就算倒了一個嚴黨還會再有一個嚴黨!這樣的道理,為什麼就不敢向皇上進言?,一個獨一無二的榜樣。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我看了拍案叫好的電視劇,它記載了一段絕無僅有的歷史,記載了一個絕無僅有的人物。
  • 《大明王朝1566》究竟有多好
    《大明王朝1566》是由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主演的電視劇,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朝的重要事情,有嚴嵩、有海瑞等,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基本還原,把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勾心鬥角刻畫地非常到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劇,甚至可能是大陸最好的歷史大劇。他的亮點很多,我主要說一下三個方面。
  • 《大明王朝1566》女演員現狀,閆妮獲大發展,胡靈靈徹底沉寂
    2007年,閆妮在《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李妃,屬於劇中戲份較多的女演員。,一個出名的喜劇演員容易讓人出戲吧?不過,《大明王朝1566》中畢竟還是老戲骨比較吸睛,這部劇並未讓閆妮大火。不過,和閆妮一樣,王雅捷真正成名不是因為《大明王朝1566》。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大明王朝1566》本來是為中央電視臺量身打造的電視劇劉和平《大明王朝1566》出自於著名編劇劉和平之手只要認真觀看《大明王朝 1566》的觀眾,就會發現,海瑞這個角色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看似剛正不阿的海瑞是一個有計謀,甚至有點腹黑的角色。
  • 《大明王朝1566》高清全集 | 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神劇巔峰之作
    精 品 資 源 分 享微信公眾號:手機軟體資源局NO.18111 大明王朝1566編 輯:文 娜
  • 《大明王朝1566》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
    比如下面三句,《大明王朝1566》裡的重要臺詞,都以精彩的方式,帶出真實的明朝歷史思考。臺詞1:海瑞罵藩王海瑞:一個親王一年就要供祿米五萬石,鈔兩萬五千貫,錦緞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絹五百匹,紗羅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還要一千匹,其它各種開支更是不勝繁舉。
  • 破局與生態——詳解《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歷史劇沒有之一。其無與倫比的地位源於多個層面——厚重而層次分明的背景人物關係設定,史詩級的群像刻畫,殿堂級的表演盛宴,大膽創新的視聽語言等等。單論某一條都足以在電視劇領域大方異彩,然而《大明王朝》做到了以上的全部。最為重要的是,以上所有的設定都完美融合在編劇劉和平大膽架空歷史借古喻今的框架之內,真正做到了闡釋歷史而非複述歷史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