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讓人沒想到的事情是,曾經在影視圈大殺四方的諜戰劇,今年竟然冒出了兩部豆瓣評分低,被觀眾吐槽的神劇。
一部是5月播出的《秋蟬》,另一部是正在熱播的《局中人》。
這兩部劇還有一個共同點,豆瓣評分都保持在5到6之間,可謂是被觀眾吐槽為:扶不起的神劇阿鬥!
這兩部諜戰劇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首先是製作方面的影響。
這個製作包括劇中故事發展,人物刻畫以及背景等等。
這些年,國內大量的諜戰劇為何得不到觀眾的口碑呢?
除了,無法超越老一輩演員身上的經典傳奇之外,還有就是各個方面都是圍繞錢進行的,一旦和經典諜戰劇相比,直接被經典吊打。
諜戰劇的製作方面
這些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內的武俠劇、古裝劇的豪華製作可謂是越來越好了。
比如《少年遊之一寸相思》《暮白首》和《傳聞中的陳芊芊》等等。
但是諜戰劇的製作,反而不僅保持前幾年的神劇缺點,而且還呈現下滑趨勢。
比如之前的手撕鬼子,到如今的間諜怎麼做死都不會死的歐皇男主等等問題。
哪怕是近年來,豆瓣評分超6的《諜戰深海之驚蟄》,這部劇也存在濾鏡、美顏太過嚴重等問題。
其他的諜戰劇更不用說了,不管是去年的《天衣無縫》,還是今年的《秋蟬》,服裝、頭型、以及武器,怎麼看怎麼奇怪。
你到不能說它不行吧,只是它著實讓人有點難受。
它既沒有當年《潛伏》中間諜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緊張氣氛,有一種暗藏殺機的危險氣息。
又沒有當年《風箏》中,間諜存在不是為了神秘+耍帥以及大義凜然,而是為了」完成任務「的不怕死的精神。(雖然服裝有點誇張,但是每個人物角色都被刻畫得有血有肉)
一言以蔽之:近代的諜戰劇更不用提了,論緊張感不如《潛伏》,再論人物刻畫,更比不上《風箏》,套用農村的話就是:幹啥啥不行。
兩部製作水平,有錢但太過不認真。
《局中人》和《秋蟬》兩個劇組都很有錢,怎麼看出來的呢?
《秋蟬》可以說是比較有錢,雙導演+當紅明星,兩者之間就不是簡單的1+1等於2了,還有大量的服裝以及充滿帥氣的髮型以及寬敞明亮的辦公地方,《秋蟬》在諜戰劇財富榜上可是榜上有名。
而《局中人》更不用說了,雙男主的劇一般都很有錢,更何況,一個是老牌巨星,一個是從小紅到大的童星。這樣的豪華陣容搭配,沒錢不存在的。
兩部劇同為諜戰劇,可謂說是兩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的主人公都是間諜,而且都是在日本人手底下當間諜,而且深受日本人的喜歡,可以說是兩部劇中的間諜當的真是一點也不含糊。
《潛伏》、《暗算》《風箏》,已經是國產諜戰劇的最為輝煌的大山了。
除了服裝、背景、武器設計、動作等製作方面。其中演員和角色契合形成的角色形象,也是諜戰劇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這些年來,優秀的劇本,精良的團隊可謂是層出不窮,但唯獨缺少最為關鍵的是:出色的演員。
先不提現在的演員和過去的演員之間的差距,就《潛伏》而言,孫紅雷扮演的餘則成,可謂是中國諜戰劇的巔峰。
還有《暗算》中的柳雲龍,《面具》中的祖峰。
還有《黎明之前》中的吳秀波,《懸崖》中的張嘉譯。
雖然這些經典難以超越,但是如果當下的諜戰劇能夠吸取這些經典諜戰劇的一些經驗,就不至於造成如今的豆瓣評分都沒破6的尷尬局面。
平心而論,當下當紅的流量小生,形象氣質以及契合度都不滿足諜戰劇中需要的人物形象,加上有些「流量明星」演技很爛,但憑藉自己的熱度贏得觀眾好評,這樣的劇還能算得上一部好劇嗎?
這些年,太多影視作品證明了,演員要選擇對的,而不是選擇最貴的。
那《秋蟬》和《局中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它們犯得就是用當紅明星的熱度去堆積一部劇的好評度。
話說,之所以看《秋蟬》,就是衝著任嘉倫去的;之所以看《局中人》,無外乎衝著潘粵明和張一山這兩人去的。
但是說實話,最終的結果,毫無疑問,《秋蟬》以豆瓣評分5.9收官,而《局中人》正在熱播,但就目前來看,最後的結果也不會超過6。
有些東西單靠顏值是萬萬不能的,演諜戰劇不只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懷念那些為建設新中國而默默付出的老一輩先烈們。
這兩部諜戰劇或許忘記諜戰劇本身的意義,有點太過注重所謂的形式化,用一個詞語形容的話就是:本末倒置。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