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小說《鹿鼎記》第一,《天龍八部》第二?

2021-02-19 拾文化


02

《天龍八部》的主角到底是誰?

為什麼說它們「始終徘徊在失敗的邊緣」呢?先來看《天龍八部》。

小時候看武俠,總是一套書同學們分著看,很多都是從中間看起的,金庸其他的小說沒問題,總能接上,但《天龍八部》的問題就大了。以五卷本為例,從第一部看起的,以為段譽是主角,從第三部看起的,以為蕭峰是主角,最糟心的是從第四部看起的同學,看了很久都不知道誰TM是主角。

《天龍八部》的三個主角切換,實在不是大眾通俗小說的常規寫法。第一次切換,從段譽到蕭峰,我無數想「段譽跑哪兒去了」。好在杏子林一節,蕭峰出場時的形象太過討喜,讀者也就勉強接受了這本書還有第二個主角「蕭峰」的事實。

可從蕭峰過渡到虛竹,就實在是挑戰讀者的閱讀習慣了。從第三卷後半部到第四卷前半部,將近一卷書的篇幅,竟然是沒有主角的!

一開始讀者都以為是遊坦之,可寫著寫著,又把遊坦之寫沒了,接下來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甚至一度懷疑主角又回到了段譽,以至於很少有人能回想起虛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主角不固定對於大眾通俗小說而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件,因為讀者在讀這一類小說時,一定要有「代入感」,你想,一個讀者「代入」那個有悲劇英雄色彩的蕭峰時,心情一定是壯懷激烈的,怎麼可能要求他重新「代入」到一個膽小懦弱的小和尚身上?

比「主角不固定」更可怕的是「情節脫離主角」。讀者不知道該「代入」誰的時候,就會出現冷眼看戲的心態。讀者一旦冷靜下來,作者就大事不妙了。他們要麼給你挑毛病,情節哪裡哪裡不合理,要麼乾脆放棄閱讀。

出了這麼明顯的大問題,據說是因為這一段請倪匡代筆,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天龍八部》不像金庸其他小說那麼一氣呵成,本身的情節就很鬆散。

所以我說這是一部「徘徊在失敗邊緣的傑作」,之所以仍然叫傑作,因為金庸使用了「以主題統領人物和情節」的非傳統的寫法。

一部成功的大眾流行小說,通常都是以情節為核心,以人物帶主題,但《天龍八部》明顯是「主題先行」,先設置一個「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調,再把全書紛繁複雜的人物和故事,不管是喜劇還是悲劇,不管是愛情還是政治,不管是王圖霸業還是血海深仇,全部統一在同一個色調上。

這個主題,就是「命運之無常」。

蕭峰一直在苦苦尋找的陷害他的人,沒想到卻是他的父親,這個情節是不是很熟悉?這不就是《星球大戰》中盧克與黑暗尊主的關係嗎?這正是西方文學是最常見的「弒父與尋父」的母題。

這裡的「父」更進一步指的是「文化之父」,在蕭峰剛剛出場時,金庸濃墨重筆寫他如何殺「遼狗」,沒想到轉眼他自己就成了「遼狗」。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成就之所以超越前人,因為他們都在小說中引入了很多西方文學的母題,不過,《天龍八部》主題的深度又超越了西方式的「弒父與尋父」。

接下來,金庸在大戰少林寺中,忽然揭開謎底,一下子化解了蕭峰的兩難處境,並且安排了一個掃地僧感化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情節,如果是《射鵰》三部曲時代的金庸,很可能到此結束,給蕭峰安排一個張無忌、楊過式的「歸隱江湖不問世事」的結局,大部分讀者到這裡恐怕都是這麼想的。

可金庸還是沒放過「蕭峰」,忽然安排了遼帝伐中原,一下子把蕭峰推到了逃無可逃的絕路上。

在「尋父」和「弒父」之上,金庸還是回歸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殺身成仁」這是經典的主題上。

但跟「殺身成仁」這個傳統主題還是很不同,金庸借耶律洪基的困惑表達了蕭峰犧牲的現代性: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尋思:"他到底於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於雁門關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 

其實《天龍八部》只有一個真正的主角,那就是本書的主題——「無處不在的命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繫。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
  • 金庸作品排行:《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入選三甲
    隨著金庸先生的仙去,他的文學作品近日被世人熱議,很多人都在給金庸先生的15部武俠小說進行一個排名,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喜歡的作品,小編也把自己心目中的排名說出來。第一名,《鹿鼎記》《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也代表了他武俠作品的最巔峰。
  • 金庸哪部作品人氣最高?是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
    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射鵰英雄傳,但據我號裡很多網友的私信和留言,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天龍八部》,當然誰也沒法忽視這部金庸揉捏了佛學元素的武俠小說之精彩和意義,更主要的還是小說本身盪氣迴腸。事實上,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所有小說中花了最長時間寫作而成的一部,整整四年的時間。
  • 被泛濫毀掉的金庸武俠,《天龍八部》來襲,張一山《鹿鼎記》將映
    說起《天龍八部》這部武俠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而《天龍八部》的電視劇改編,一直長盛不衰。畢竟金庸的作品太有賣點,而《天龍八部》又最具看點。國內,能夠算得上改編成功的《天龍八部》,屬於多年以前的張紀中版。
  • 金庸最好的作品:《天龍八部》還是《鹿鼎記》?這個回答讓人淚目
    金庸的武俠巔峰之作,公認的是在《天龍八部》和《鹿鼎記》兩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但這兩部作品到底哪一部代表金庸武俠的巔峰?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天龍八部》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金庸對於武俠精神詮釋最為純粹的一本,歷時四年才寫完。
  • 金庸經典又被翻拍,新《天龍八部》一出,新《鹿鼎記》不再墊底!
    金庸迷們對這句話應該很熟悉,這是對金庸老先生十五本武俠小說的概括,可以說部部都是經典。 把小說拍成電視劇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尤其是像金老先生這麼一位名作家,他的武俠小說更是多次被翻拍成電視劇。 平均每年或者每隔幾年,金庸的小說就會遭到翻拍,上一部還沒捂熱乎呢,新版就出來了,可見他作品有著遠大的影響力。
  • 為何說金庸最好的武俠小說是天龍八部?看完懂了
    從文學角度來看鹿鼎記寫得最好,無論情節、人性、內容的深度各方面作者己付出全部心血。但嚴格來講鹿鼎記不是純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無疑是金庸先生作品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和難以逾越的高峰。我們知道金庸先生寫過很多經典武俠小說,而這部《天龍八部》是排在中晚期的作品,此時金庸還不到40歲,年富力強,也告別了之前的幻想路線,對人性的理解多了些層次也多了些拷問,這是精神上的一個跨越,再加上之前的文筆淬鍊,歷史文化的積澱,故事脈絡的把控,這些內力適時的共同作用於這部小說,於是,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看過,就算沒有看過紙質書,看過這些小說相關影視劇的人應該也有不少。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
  • 我覺得,《鹿鼎記》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我心目中,《鹿鼎記》和《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前二。《笑傲江湖》和《射鵰》爭前三。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天龍八部》接檔《鹿鼎記》,3人無縫轉換,蘇荃變康敏
    金庸武俠劇是優質IP,新版《鹿鼎記》在2018開拍,11月15日開播,用力過猛的張一山承擔了本劇大部分槽點,目前該劇評分2.6,暫居金庸武俠劇評分倒數第二的位置。
  • 《天龍八部》中喬峰已死,降龍十八掌咋傳洪七公?金庸這樣安排的
    很多金庸迷都喜歡將《天龍八部》與《射鵰英雄傳》等小說串聯起來解讀,有些人甚至將金庸的所有小說放在一起解讀,其實這是毫無道理的,每部小說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劇情、武功的威力等設定也都不一樣,無法進行實際的比較,拿《書劍恩仇錄》《鹿鼎記》等和《天龍八部》《俠客行》去比較,各方面都差得很遠,每個人在這方面的解說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罷了。
  • 《天龍八部》新修版,金庸增補了一個人,此人就是獨孤求敗
    大家如果看過連載版的金庸小說,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故事情節非常誇張,很多都有魔幻小說、仙俠小說的色彩,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可是,當這些作品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後,金庸先生發現自己的作品需要修改,一來避免讓人誤入歧途,二來想讓自己的作品發生質變,有朝一日成為文學經典。基於此,金庸先生在《鹿鼎記》完篇後,就開啟了第一輪修訂。
  • 金庸小說閱讀順序 金庸小說順序順口溜 金庸小說全集下載txt完整版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裡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 《鹿鼎記》後《天龍八部》接檔,段譽戴耳釘辣眼睛,女演員太雷同
    最近張一山的《鹿鼎記》播出,作為金庸最喜愛的作品,《鹿鼎記》堪稱是翻版最多的一部小說,也正因為此在諸多版本的映襯之下,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成為了誇張的代名詞。更不要說那些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觀眾朋友了,這些年金庸武俠翻拍不少,但幾乎所有的新版都沒能達到超越經典的目標,最多也只能算是創造了一時的話題而已。在觀眾剛剛受過《鹿鼎記》的洗禮後,有人發現《鹿鼎記》後面還有新版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待播,而在近日的消息中,有知情人透露《天龍八部》就是接檔《鹿鼎記》的。
  • 金庸最好的七部小說,神鵰俠侶墊底,天龍八部第三,第一名是這部
    第四名:《鹿鼎記》。鹿鼎記已經不是武俠小說,而是一部諷刺武俠的反武俠小說。可以說金庸之前寫的那些俠義人物到了鹿鼎記裡都被從頭到尾黑了個遍,大俠仁義道德到最後都比不過地痞無賴的撒潑打諢,從這個角度來說其諷刺力度之強當然有理由說鹿鼎記是一部好小說。
  • 又一金庸劇將播,新《天龍八部》接檔《鹿鼎記》,段譽喬峰顏值低
    最近張一山版《鹿鼎記》可是被大家吐槽了個遍,從演員演技到劇情剪輯,處處都是槽點,許多網友表示這是最差的一版《鹿鼎記》,比黃曉明版的還難看!看來這個新版《鹿鼎記》評分2.5也是算是比較合理的分數了。》本是金庸老先生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作品,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歡,幾十年來也影視化多次,近年來的翻拍版本越來越差,怕是金庸老先生看了都會被氣到!
  • 新《天龍八部》接檔《鹿鼎記》,網友:放過金庸、放過觀眾吧!段譽喬峰究竟長什麼樣才會引起群嘲?
    這部劇節奏太快,網友也吐槽張一山演得像「猴子」,這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作品,大家都非常喜歡,結果劇組交出來的答案卻強差人意,而接下來金庸老先生的《天龍八部》也會接檔《鹿鼎記》,但這部劇還沒有播,單單是劇照出來,網友就不淡定了。
  • 又一金庸劇將播,新《天龍八部》接檔《鹿鼎記》,演員扮相引爭議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歡,經過了多次的影視化與翻拍,但近些年翻拍的作品反響並不好,據悉,在《鹿鼎記》之後,另一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即將接檔播出
  • 于榮光版《天龍八部》將播,再現雷人操作,鹿鼎記的教訓還不夠?
    可即便是口碑不佳,罵聲一片,但為什麼還是那麼熱衷於翻拍經典作品呢? 如今雖然翻拍劇口碑不佳,但這卻絲毫不影響翻拍的腳步,新版《鹿鼎記》還在熱播,另一部金庸經典武俠作品《天龍八部》也將很快跟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