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為何都不同?看看龍的妻子就知道了,蛤蟆、烏龜啥都有

2021-01-11 兔大聖公社

中國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原本指的是物種的傳承性,現在多用來指一個人的成長,極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響,父母優秀的話孩子多半就優秀,也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來諷刺出身不好的人。

但他們忘了,「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意思是即使是一家同胞兄弟,品質、愛好也會各不相同,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所謂的「龍之九子」到底都是何方神聖。

老大「囚牛」,乍看一眼名字可能會被誤解為龍與牛結合生出來的兒子,其實不然,囚牛是龍與母龍所生,但不以「龍」為名。囚牛身為龍太子,卻只對音樂感興趣,常常蹲在琴頭欣賞它們發出的聲音,所以它是所有龍子裡性情最溫順的。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刻有它的雕像。

老二「睚眥」(yá zì),是龍和狼所生,有一個成語叫做「睚眥必報」,說的就是它,作為龍二子,睚眥性格剛烈、嗜血嗜殺,睚眥本身就有「怒目而視」的意思,誰要是惹了它,那可就麻煩了,所以很多寶劍劍柄、刀環上都喜歡刻上睚眥。

老三「嘲風」,是龍和鳳凰所生,因為嘲風喜歡探險,一直嚮往遠方,所以常被人們用來作殿角的裝飾。既為宮殿造型添加變化感、神秘感,又能起到驅邪避災的作用。

老四「蒲牢」,是龍和蛤蟆所生,這蒲牢很有意思,它生平好音好吼,所以洪鐘上經常有它的形象,但身為龍子,蒲牢卻特別害怕鯨魚,要是看到了鯨魚,蒲牢會嚇得大吼大叫,所以後來人們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

老五「狻猊」(suān ní),是龍和獅子所生,所以狻猊的外形特別像獅子,平時懶洋洋的,喜歡聞煙火味、靜坐,所以佛座和香爐的腳部裝飾多為狻猊,

老六「霸下」,是龍和烏龜生的,以前也被叫做「贔屓」(bì xì),它長得像烏龜,喜歡負重而行,霸下總是努力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往前走,背的東西再重也不停止腳步。所以中國的石碑下總喜歡雕刻霸下。

老七「狴犴」(bì àn),是龍與老虎所生,雖然它在九子裡算小弟弟,但是狴犴最喜歡打抱不平、仗義執言,同時它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所以特別正義、威風凜凜,因此,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多為狴犴。

老八「負屓」(fù xì),是龍和龍所生,所以負屓是九子裡最像龍的,負屓特別斯文,頗有文人風範,最愛看石碑上的書法,哥哥霸下正好常常背著石碑走,所以負屓就跟著它,石碑兩邊的文龍形象就是負屓。

老九「螭吻」(chī wěn),是龍和魚所生,螭吻最喜歡吞東西,有啥吞啥,所以古人常常把它雕刻在屋脊處,意思是為屋主人吞災消禍,比如房子要是著火了,螭吻就會把火給吞掉。

參考資料:《菽園雜記》《玉芝堂談芸》《懷麓堂集》

相關焦點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條是龍?看看龍的老婆你就懂了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條是龍?看看龍的老婆你就懂了龍,是我中華民族的圖騰,關於它的傳說則是不計其數。
  • 龍生九子,為何不同?全是同父異母,他們的母親分別是什麼?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龍這個形象。關於龍的傳說故事非常多,其中龍生九子的故事更是流傳深遠,直到現在對我們來說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 龍生九子,沒有一條是真龍?答案在龍的妻子身上
    傳說中的「龍生九子」都是哪些?為何九子沒有一條是真龍? 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九子性格各不相同,各有所好,它經常被用來形容:一個家庭孩子性格迥異。 在幾千年前的封建社會中,乃是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夫多妻制非常普遍。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知道龍有九子,但是一定都不知道分別是哪些,又是怎麼生出來的吧,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 龍生九子,為啥都不是龍?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可是,為什麼龍的孩子們都不一樣呢?畢竟,俗話還說「龍生龍,鳳生鳳」啊!龍的孩子們分別是誰呢?今天,阿研就和你一起走進龍的家庭,了解「龍生九子」的來龍去脈。「龍生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到了明代才有明確的記載。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等明人筆記中均有關於「龍生九子」的內容,但是說法不僅相同。。如今我們使用這個成語的時候,一般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用來形容同胞兄弟的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 龍生九子,沒有一條是真龍這是為何?在龍的妻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而說到龍生九子這個成語,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始終想不通,為何龍生九子,個個都不一樣,而且沒有一條是真龍呢?小編來跟大家說說,龍的九子以及龍的妻子。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條真龍 龍生九子是一個成語,它源自神話傳說,說的是龍生的九個孩子,個個不成龍且每條龍的愛好及性格都不一樣。
  •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就是沒有一個像爹?看看「龍媽」就理解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也就算了,為什麼一個個都長得那麼不敢恭維?並且龍在大家的認知裡也算是一種非常威嚴、漂亮、很精神的神獸,並不難看,它的兒子們怎麼都像怪獸一樣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遺傳,畢竟世間萬物絕大多數都是由雌雄兩種共同創造的,也就是說,這九子並不是龍自己就創造的,它們不光有龍這個父親,還有不一樣的母親,只要知道了這些小怪物的母親(也可以說是「龍媽」),就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它們長得醜了。接下來我們就一個一個的介紹這些龍媽。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個是龍,看他們的母親都是誰你就明白了
    他們說他們的孩子最像他們自己,但是龍的孩子幾乎不能和他們自己掛鈎!看看龍的九個妻子,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龍是中國的圖騰,關於它有無數的傳說。在《西遊記》中,龍成了任意羞辱的對象,玉帝的酒和菜是龍的肝,大鵬鳥一天吃300條龍。龍這麼便宜嗎?事實上,西部有一個龍潭,不管什麼動物進入池塘,它都會變成龍,因此,為什麼四個海龍國王的地位都很低,因為他們的血統不純正,龍九個兒子,為什麼沒有龍?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個是龍,看他們的母親都是誰你就明白了.
    他們說他們的孩子最像他們自己,但是龍的孩子幾乎不能和他們自己掛鈎!看看龍的九個妻子,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龍是中國的圖騰,關於它有無數的傳說。在《西遊記》中,龍成了任意羞辱的對象,玉帝的酒和菜是龍的肝,大鵬鳥一天吃300條龍。龍這麼便宜嗎?事實上,西部有一個龍潭,不管什麼動物進入池塘,它都會變成龍,因此,為什麼四個海龍國王的地位都很低,因為他們的血統不純正,龍九個兒子,為什麼沒有龍?
  •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你知道九子都有誰嗎?
    龍,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封建時期,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龍既象徵著皇權的威嚴,也象徵著吉祥福瑞。老話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龍的九個兒子都是誰?在神話傳說中,龍善於變化,能大能小,呼風喚雨,騰雲駕霧,可說是無所不能神通廣大。
  • 饕餮貔貅,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威風凜凜,響入雲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這些民間神話中的龍子,在外形上幾乎與龍完全不一樣,那麼龍生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為什麼中國古代傳說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 龍生九子為何個個不同?牛魔王是如何把龍子當坐騎的?
    相信很多中國人都了解一句俗語:龍生九子,個個不同。但是,為什麼不同,他有哪九個兒子,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從基因的角度來說,生下的後代不是像爹,就是像媽,如果都不像,那就要考慮隔壁老王了。但是,龍的九個兒子差別之大,你不貧窮,也會限制你的想像。
  • 龍生九子,為啥沒有一個兒子長得像龍?也不看看龍的老婆是誰
    在東方人看來,龍是尊貴和顯赫的象徵,而在歐美文化中,龍代表的卻是一種「惡念」,這主要與他們的信仰宗教有關。從黃帝時期,龍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圖騰。而中國歷代的皇帝也都以「龍」自稱,並由此誕生了許多關於龍的詞語,比如龍威,龍顏、龍鳳呈祥、鯉魚躍龍門、龍飛鳳舞等等。而關於龍還有一個神秘的傳說,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那就是——龍生九子。
  • 「龍生九子」是指哪九子?分別是和誰生的?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意思是龍生了九個兒子,但是這九個兒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千差萬別,有的時候甚至讓人懷疑龍的隔壁是老王?哈哈哈,開個小玩笑。 關於「龍生九子」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很久了,但具體是哪九子一直沒有得到確切記載。
  • 有句話叫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大家知道龍的九個孩子長什麼樣嗎?
    龍,是神話中的一個吉祥的動物,在封建社會象徵的皇權,直到現代,龍的標誌仍然代表著高貴,在中國人心中,龍更是象徵著中國。而有句話叫龍生九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具體是哪九子,也許大家就不是很了解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了。
  • 龍生九子,為何都不成龍?看到他們的媽媽明白了
    在中國,龍是一種神話傳說中才有的神奇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之兆,所以在古代很多皇帝都稱自己為真龍的化身。
  • 龍生九子,九子不同,知道為什麼嗎?
    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的故事,講的是龍有九個孩子
  • 龍生九子全是私生子?龍的老婆到底是誰?
    然龍有九子,為何各有不同?老八負屓掛碑旁        負屓和老六贔屓,為一對兄弟,其母皆為烏龜。結語        總得來說,有關「龍生九子」的說法全部都出自明朝時期。        李東陽倉促答不上來,回家後湊合了九個,便是《一麓堂後稿》版龍九子,又被他徒弟楊慎稍做改編,成《升庵外集》版龍九子。        受皇帝、李東陽、楊慎影響,「龍生九子」不脛而走,而且在民間又引發了更多的創作。
  • 龍生九子都是啥?有一個是癩蛤蟆!真沒有貔貅
    點擊箭頭處文玩迷,百萬文玩愛好者都在看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條是「真龍」?他們分別都是什麼?
    而其中,關於龍的傳統文化傳說之中,民間常說的「龍生九子」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了。 據說在明朝弘曆年間的孝宗皇帝聽得民間的「龍生九子」說法後,覺得有些莫民奇妙,深究起來仍然不知其意為何,於是命令眾位大臣進行解讀。其中,時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算是當時最博學的一位大臣,後經多番請教而勉強解讀出來,但仍然不知其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