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犯罪懸疑片,請多給我來幾部!

2020-11-09 時秒丶

如果你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妻子賢惠持家,大女兒樂觀開朗,小女兒聰明伶俐。

你有著不錯的收入,雖不是大富大貴,但養活家人不在話下。

這種生活大概是很多人都嚮往的。

但是。

這一切都被一個人給毀了。

一個混蛋,想要強暴你的女兒,你的女兒在反抗中誤殺了那混蛋。

而他恰好是高官之子,事情敗露的話,全家人指定沒有好下場。

作為一家之主的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2019上映的電影《誤殺》,一家之主肖央用行動,告訴了所有觀眾,他的做法。


貓眼評分9.4,淘票票評分9.2,知乎評分8.7。

第二十四屆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觀眾選擇獎。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譚卓(提名)最佳男主角肖央(提名)

票房破11億,刷新華語影史犯罪懸疑片票房記錄。

憑什麼?

小編不討論製作和陣容。

說說原型吧。

《誤殺》其實是一部翻拍影片,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劇情與橋段大體上相似,只是在結尾主人公認罪那一段有所不同,印度版《誤殺》主人公在與對手的博弈中稍勝一籌,在眾目睽睽之下,逃脫法律制裁。

而《誤殺瞞天記》又分為兩個版本,分別是2013版和2015版。其中故事的靈感來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


在《嫌疑人X的獻身》裡,主人公利用時間差為恩人脫罪的手段讓人稱奇。即使是知道結果,觀眾還是猜不到這場精心布置的「局」是如何展開的。

《誤殺》延續了這種手法,將事實先擺在觀眾的面前,然後抽絲剝繭,用當事人角度與旁觀者角度穿插的口吻還原經過。

看完之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接下來小編以影片中的一些關鍵詞為引子,粗淺地解析一下《誤殺》這一部影片。

蒙太奇。

這個詞在《誤殺》中出現過幾次。

蒙太奇在電影中是一種藝術手法,指的是將包含不同畫面素材的鏡頭組合從而產生表達者想要的藝術效果。


用「人話」來說就是移花接木、剪輯。

主人公李維傑就是利用了蒙太奇手法把自己一人、自己和家人的兩次外出,通過剪輯、暗示、混淆等,拼接成一個事件,在一種旁人不知情、卻間接幫助他作偽證的情況下,製造了一家人不在場證明,達到脫罪目的。

效果就有點像這張《黑客帝國》的搞笑gif一樣。


這是明面上的「蒙太奇」。

另一個意義上的蒙太奇,則是權貴階層通過威脅、賄賂等手段,掩人耳目,達到自己目的的方法。

只要結果是自己想要的,過程什麼的,無所謂。

正如影片中那句「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會管是誰在薅它們身上的毛」,精準地表達出下位者的無奈。

羊。

羊作為一種動物,在《誤殺》中出鏡的概率不低。

李維傑銷毀證據時,恰好被羊群看到。

在李維傑和之前與他有過節的警察起衝突的時候,警察開槍把羊打死。

警方找到埋屍地點,所有人都以為黑布之下是素察的屍體的時候,黑布之下卻是那隻被打死的羊的屍體。

後來在案件水落石出,權勢滔天的施暴者父母地位一落千丈,李維傑和他們在寺廟碰面,此時一隻羊一閃而過。

作為一種性格溫和的食草動物,羊對於人來說無異於任人宰割的物品。

影片也借配角之口說出了羊所代表的意象:羊作為群居動物,離群後很容易被獵食。

羊與李維傑一家同屬「弱者」的陣營,「薅羊毛」的人則是以施暴者素察、素察父母以及警察局為首的上位者。

反映了什麼問題?

不公。

很多次,在李維傑一家被警察抓走的時候,街坊鄰居、吃瓜群眾的態度都是「看熱鬧」,即使是最親近的朋友也只是在嘴上喊著「放人」。

這像不像是羊群看到自己同伴被屠宰時的場景?

驚訝、不安、議論紛紛。但每一個上前反抗。畢竟他們是受剝削者。

而當警方數次抓人、卻無確鑿證據後,民眾的情緒終於激昂到了一個臨界點。在看到黑布之下的屍體是羊而不是素察後,民眾反擊了。

人,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牲口。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誤殺》的英文名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為「羊群沒有了領袖」,文藝一些就成了「烏合之眾」。

你以為《誤殺》就單純講了一個完美犯罪的故事?

那你只看到了第一層。

寺廟與布施。

布施是佛家語,意思為通過捐贈錢財實物,達到度己的目的。但「布施」的前提是無欲無求不為名利,亦不為求得寬恕。

李維傑一共進過三次寺廟,進行過兩次布施,第一次只是匆匆一瞥,並未引起觀眾的任何注意。


但第二次進入寺廟,李維傑正想布施的時候,僧人卻阻止了他,並說「並告訴他無相布施,才會有無限功德。」

什麼意思?

無欲無求的布施,才能體現功德。可很明顯,李維傑的第二次布施是因為家人「殺人」後,自己掩蓋罪證所求的心裡安慰以及彌補心中愧疚感。

有欲有求,又何談功德?

第三次,事情「塵埃落定」,家人宣告平安,內心愈發愧疚的李維傑來到寺廟,尋求答案。這也是印度版《誤殺》和中國版不一樣的地方。

印度版《誤殺》更像是一部爽片,中國版《誤殺》在討論正義不義、公平不公的社會環境下,平民該何去何從時,也深刻地探討了人性。

從人類社會中誕生的財富、地位、名譽、世界觀、衡量法……

這一切的標準,到底是正確的,還是「我們以為是正確的」?

正如影片最後,急著詢問街坊對於李維傑的看法之時,昔日最維護李維傑的頌恩大叔,沉默許久,然後複雜一笑,鏡頭由黑白轉向彩色。

我們就是頌恩大叔。

身份不同,角度不同,會得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人性&佛教

李維傑掩蓋殺人證據看似爽快無比,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眼神逐漸從「對女兒、家庭的愧疚」變成了「純粹的仇恨」。仇恨高高在上的富人,仇恨那些不公的上位者。或許連他也不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改變。

反觀拉韞,身居高位的女警長,冷靜果斷,心智過人。在得知自己兒子可能遭遇不測之後,利用自己的推斷與現有線索,將嫌疑人鎖定在李維傑一家,甚至已經肯定李維傑一家人就是兇手。但奈何推測不能成為證據,不能抓人。

當看到自己兒子侵害李維傑女兒平平的視頻時,她心目中那個「叛逆、但本性不壞」的兒子的形象瞬間崩塌,警察與母親的雙重身份讓她無比掙扎。

很快感性戰勝了理性,冷靜果斷的警察變成了復仇心切的母親。

私刑之下,終於擊潰了小女兒的心理防線,得知埋屍地點,而這也為影片最後一個反轉埋下了伏筆。

在目睹了「無辜之人」數次被迫害後,「羊群」或者說「烏合之眾」反抗了。

電影中屢次出現的寺廟,以及佛教暗示,不僅象徵著佛教處於絕對中立,超然物外的地位,也暗示著一種遠離「物慾」的一種方向。

一切的紛爭,都是欲望作祟。而在影片最後,兩個家庭在寺廟前達成和解。

脫離了身份、社會地位的束縛,李維傑終於向素察父母坦誠,表達心中愧疚,而素察父母也擺脫了復仇心理,恢復成對孩子教育失敗而痛哭的父母。

父母

有沒有聽過曾子殺彘的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譯過來說,就是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家,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捉豬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親的教導。今天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 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 。

說完故事,回到電影。

電影中一共出現了兩對父母。

在我們印象中,李維傑夫婦一直都扮演者保護孩子的正面父母形象,素察夫婦則是驕縱、護短等負面的父母形象。

但其實,這兩對父母,都不是好父母。

素察父母的「壞」顯而易見。子不教父之過,素察之所以這樣目無王法囂張跋扈,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打傷了人,戳瞎眼,反倒威脅受害者私了,不要將事鬧大,欲對李維傑的女兒行不軌,用迷藥迷昏並強暴,後來更是仗著父母的地位強迫對方妥協。

如果素察沒有父母的依仗,沒有父母的縱容,他還敢這樣無法無天嗎?

就算敢,也會遭受社會的毒打。

另一個家庭。

李維傑在電影中樹立了一個可靠父親的形象,頭腦過人,機智冷靜,憑藉豐富的觀影經驗,保護女兒,保護家人。

為什麼說他不是好父親呢?

在李維傑埋屍那晚,小女兒安安也目睹了過程。

因為要保持一致的口徑,他也教會了女兒「撒謊」。

但此時沒人覺得有何不妥,反而害怕小女兒年齡太小會被看穿。

因為我們都給李維傑這家人貼上了標籤,覺得他們這樣做是無奈之舉,是正義之舉。

後來呢?女兒安安偽造試卷,將70分改成了100分,獲得了獎品。

不對勁了。

在自己依靠謊言為全家脫罪成功後,女兒也開始用謊言為自己謀取利益。

李維傑意識到,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又和當初素察的父母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細節產生了一系列後果。

曾經有許多人吐槽中國版《誤殺》,男主為何要認罪,像印度版《誤殺》那樣不好嗎?

不是不好,而是李維傑的人設做不到。

對於謊言與偽證,李維傑一直是心懷愧疚的,但這一切又暫時被守護家人的信念所掩蓋。

從他布施這一舉動就能看出他內心的糾結。

其次,看到了女兒有樣學樣,開始有了撒謊的跡象時,他不想重蹈素察父母的覆轍,只能夠挺身而出,用認罪去為女兒樹立榜樣。

這裡表現的十分隱晦,所以許多觀眾都覺得詫異不解,甚至嘲諷中國版的《誤殺》太具「中國本土特色」。

在小編看來,認罪才更符合李維傑的人設,也讓電影更具深意,而不僅是一部爽片。

以上便是小編對《誤殺》的看法。

看完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多看點電影,總是沒錯的!

玩笑話,哈哈!

不得不感慨一句,《誤殺》確實是近些年來最優秀的懸疑犯罪片之一。

這麼好的片子還有沒有呢?

你好,有的!

今年11月6日,由黃渤監製、李霄峰導演、章宇宋佳主演的犯罪懸疑片《風平浪靜》登錄院線!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電影,並獲得了金爵獎最佳劇情獎提名的殊榮。


《風平浪靜》以真實事件改編,聚焦「替考」社會熱點,深挖社會環境下裂變的父子關係,在罪案中探討人性的陰暗與光輝。

未上映,卻先聲奪人,收穫無數點讚。

同時被認為是今年最佳的劇情犯罪片。

《風平浪靜》會不會是下一個《誤殺》呢?

11月6日,等你揭曉答案。

想參與的現在還來得及。


相關焦點

  • 這樣的犯罪懸疑片,請多給我來幾部——《誤殺》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譚卓(提名)最佳男主角肖央(提名)票房破11億,刷新華語影史犯罪懸疑片票房記錄。憑什麼?小編不討論製作和陣容。說說原型吧。你以為《誤殺》就單純講了一個完美犯罪的故事?那你只看到了第一層。寺廟與布施。布施是佛家語,意思為通過捐贈錢財實物,達到度己的目的。但「布施」的前提是無欲無求不為名利,亦不為求得寬恕。
  • 全程無尿點的6部國產犯罪懸疑片,你過幾部
    大家好,這裡是相橫娛樂範,這次我們來說幾部高質量的國產犯罪佳片,近年來的犯罪片也逐漸在工業化程度上更加成熟,對社會性問題的考究也深入其中,老規矩,沒看過的記得點個收藏哦。《追兇者也》曹保平導演作品,黑色幽默荒誕犯罪喜劇,故事發生在偏遠的山村裡,環形結構敘事,然而這種情節平行發展,不同時空同一時間的剪接,比較現代這幾年頗多國內導演用這種方法剪接,足夠自信駕馭各種技藝,就不會再玩這樣的把戲,將一個犯罪故事講的如此圓潤。3.
  • 這幾部國產高分犯罪懸疑劇,你看過幾部呢
    近幾年來懸疑劇受到來不少網友的喜愛,以下幾部高分的犯罪懸疑劇,你看過幾部呢?第一部《白夜追兇》豆瓣評分有9分,算是比較高的一部劇了,《白夜追兇》是王偉執導的中國首部硬漢派懸疑推理劇,由潘粵明、王瀧正、梁緣、呂曉霖、尹姝貽等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刑偵支隊隊長關宏峰為了洗脫弟弟關宏宇的殺人罪名,一路破獲多起案件的故事。
  • 從《我是兇手》到《追兇十九年》,犯罪懸疑片為什麼越來越慘?
    本周五,《你是兇手》和《追兇十九年》作為這周唯二的犯罪懸疑片上映,但反響都不盡人意。國產犯罪懸疑片的「爆款」真的越來越少了。縱觀近三年的國產犯罪懸疑片,從2017年開始,進入院線的犯罪懸疑片較少,且票房表現平庸。
  • 國產犯罪懸疑片「巔峰」,它受得起
    適用人群:犯罪懸疑片愛好者、國產優質片愛好者、段奕宏影迷說到國產犯罪懸疑片,近年來可謂呈井噴之勢。2015年,一部《烈日灼心》掀起了國產犯罪懸疑片的浪潮,從此國產犯罪懸疑片打開了新大門;《烈日灼心》鄧超和段奕宏2016年,《追兇者也》大火,充滿黑色幽默的戲劇化表演,為犯罪懸疑片解鎖了一種新姿勢;
  • 西班牙最精彩的幾部驚悚懸疑片,制勝法寶:解讀人性
    比起同期熱門的《狩獵》和《隱形人》等幾部佳作,《飢餓站臺》的精彩,莫過於如此巧妙的設定,加之這段「監獄生存」故事背後隱喻的解讀。此外,西班牙驚悚懸疑片的另一精彩之處,莫過於通過這些獵奇故事,對人性、社會進行深入「解剖」,隱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 推理/懸疑/犯罪 片單 SIFF
    ∞∞《星籠之海》(國際首映)導演:和泉聖治主演:玉木宏/ 廣瀨愛麗絲/ 石田光/ 小倉久寬/ 要潤類型:懸疑/ 犯罪超人氣偵探不少,這麼帥的天才怪咖,真的不多。之前島田庄司一直以「能用超越御手洗那種水平的天才模樣來演繹他,這樣的男演員並不存在」為理由拒絕將這部超人氣作品拍成真人版,不過島田又覺得「如果是那個人來演的話……(就可以)」,而他熱切期盼的出演對象,就是玉木宏。從《交響情人夢》裡的天才指揮家到《星籠之海》裡的天才偵探,玉木宏大概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飾演天才的辦法了吧。
  • 《記憶之夜》——思密達拍的犯罪懸疑片,你不得不服!
    最近看了一部不錯的韓國犯罪懸疑片,想推薦給大家。 長久以來,韓國拍起這個類型的片子可謂駕輕就熟了。
  • 大師手筆,影史經典懸疑片,一場搭訕引發的「完美犯罪」
    世界上最好的懸疑片導演有哪些?比利·懷德、希區柯克、亨利·喬治·克魯佐、黑澤明(我們往往以武士片作為標籤,但《天國與地獄》、《野良犬》、《惡漢甜夢》都是懸疑佳作)、克里斯多福·諾蘭必定榜上有名。最近看了幾部希區柯克的黑白片,今天講一部曾經名噪一時的懸疑佳作——《火車怪客》。
  • 犯罪懸疑片《隧道盡頭》 導演說觀眾想不到結尾
    西班牙犯罪懸疑佳作內地上映,票房未過千萬,豆瓣評分7.2,新京報獨家專訪導演揭秘影片創作故事近年來,西班牙驚悚懸疑片在內地越來越受歡迎,2017年《看不見的客人》在內地大賣,其後該導演新片《海市蜃樓》再次過億,西班牙懸疑類型片似乎成了一種品質保證。
  • 盤點幾部高評分懸疑片,好看又燒腦
    一部電影,一趟旅程,在懸疑片蒸蒸日上的今天,有哪些驚險刺激的名場面讓你印象深刻呢?請注意前方高能!今天為大家精選4部口碑爆棚的懸疑影片,個個都是不得不看的經典力作,保證全程無尿點,快來開啟你的燒腦之旅吧!
  • 11部國語高分懸疑電影,大家都看過哪幾部?
    11部國語高分懸疑電影,大家都看過哪幾部?快留言告訴我吧~製圖不易,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和關注哦,謝謝親~~《心迷宮》是由北京太合娛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平面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劇情懸疑片,由忻鈺坤執導,邵勝傑、霍衛民、王笑天、羅芸、孫黎等主演。
  • 《電話謀殺案》非常驚豔、超乎預期的本格推理犯罪懸疑片
    1954美國犯罪懸疑片非常驚豔、超乎預期的本格推理犯罪懸疑片,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代表作之一,是希區柯克電影豆瓣評分第二高的作品(最高的是《驚魂記》),絕對的依靠大量語言和畫面細節的本格推理,現在這麼純粹的本格推理的電影已經幾乎絕跡了。
  • 《法醫追兇》主打劇情反轉再反轉的犯罪懸疑片
    自從《誤殺瞞天記》一炮打響,近幾年印度的犯罪懸疑片開始增多,比如《調音師》《天作謎案》。法醫題材的電視劇很多,但電影卻非常罕見。本片也是一部主打劇情反轉再反轉的犯罪懸疑片,特色是將法醫角色融入劇情,增加了鑑證推理的內容,增強了破案的科學性,有些福爾摩斯的味道(福爾摩斯可以說是不解剖屍體的法醫)。
  • 犯罪懸疑片"緝魂"定檔明年1月15日
    張震和張鈞甯14年後二度聯手,為影片貢獻「顛覆造型」及扣人心弦的精彩表演,令影片成為2021年開年值得一看犯罪懸疑大戲。梁檢單人「犯罪懸疑片之光」程偉豪最新力作 0115解鎖開年犯罪懸疑大戲>  電影《緝魂》即將在2021年1月15日全國上映,影片導演程偉豪曾憑藉犯罪懸疑片《目擊者之追兇》獲得過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的提名,程偉豪不僅擅長駕馭犯罪題材影片,同時還在懸念反轉設置上獨具匠心,故事結局往往令人意想不到,被不少觀眾稱為「新晉犯罪懸疑片之光」。
  • 公認的的5部經典懸疑片,看完讓人毛骨悚然,你看過幾部?
    公認的的5部經典懸疑片,看完讓人毛骨悚然,你看過幾部?電影是有很大魅力的,無論什麼類型,都能看到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劇情的緊湊。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推薦5部超經典的懸疑片。2、《搏擊俱樂部》這部影片主要是由布拉德·皮特、愛德華·諾頓等人主演的懸疑驚悚片。主要講述了生活苦悶的泰勒為了找尋刺激和好友一起組成了「搏擊俱樂部」,在那裡可以把一切宣洩出來,借著片刻的搏擊獲得快感,但是真有這麼簡單嗎?1、《心迷宮》這部影片主要由邵勝傑、霍衛民、王笑天等人主演,是一部劇情懸疑片。
  • 這些好看的懸疑片,你都看過幾部?
    人們開始恐懼,驚慌,掙扎,悲傷甚至絕望,是大祥看過的少有幾部神片之一。表面劇情足夠吸引人,而底層隱喻足夠發人深思第三部《催眠大師》製片:中國此片由徐崢和莫文蔚領銜主演,劇情題材新穎,開篇抓人,劇情也是多次翻轉出乎意料。
  • 犯罪懸疑片《隧道盡頭》導演說,觀眾看到開頭想不到結尾
    近年來,西班牙驚悚懸疑片在內地越來越受歡迎,2017年《看不見的客人》在內地大賣,其後該導演新片《海市蜃樓》再次過億,西班牙懸疑類型片似乎成了一種品質保證。今年暑期檔,由羅德裡戈·格蘭德執導,萊昂納多·斯巴拉格利亞、克拉拉·拉戈等演員主演的西班牙犯罪懸疑佳片《隧道盡頭》已上映,至截稿前雖然因沒有排片優勢導致票房未過千萬,但影片依舊收穫了高口碑與無數好評,保持了西班牙犯罪電影一貫的製作水準,雙重密閉空間的環境設定、充滿懸念的「隧道」故事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轉結局,都值得讓觀眾抽絲剝繭、細細品味。
  • 強烈推薦的幾部燒腦懸疑片,如果猜到結局算我輸!
    生活平淡無奇,總想給它加點料,無腦連續劇不少,但是看起來不過癮,來幾部懸疑燒腦片吧,看看智商能否跟得上!《控方證人》影片講述的是一位著名的刑案辯護律師因為心臟問題而身體虛弱,治療之後在家裡靜養。有專門的護士和管家照顧,但是對於這些他並不以為然。
  • 法鯊露再多也救不了這部超蠢懸疑片
    前兩周這個欄目暫時停更,肉叔自己盤點了2017年的個人恐怖片十佳、懸疑片十佳,和十大爛片。>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兩部同性電影之一,不同於《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個體視角,今夏在坎城拿下評審團大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和酷兒棕櫚獎的《每分鐘120擊》,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群體關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