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失利,都將成為你成長的輔料。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你的每一份經歷,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會增加你生命的厚度!
要知道,對於一粒麥子,努力奮鬥是不可避免的,風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它們可以喚醒麥子內在的靈魂;人的靈魂也和麥子的靈魂相同,如果沒有任何考驗,人也只是一個空殼罷了,挫折是金呀!
——高新二小13級1班席愛玲老師
時刻做一個有理想的孩子,以學習為重。因為只有學習,我們才有權利選擇過怎樣的生活;也只有學習,我們才能獲得不需要看任何人臉色而獲得的自尊與地位。
做個堅強的孩子,假如生活是一汪海洋,願你們做個風雨無阻的水手。請相信,根本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別被眼前困難和挫折的巨大虛幻的影子給迷惑了嚇倒了。
——驪山中學19屆13班李小茹老師
今年六月,你們化而為鵬,乘風而起,向自己的理想之地飛去,我們留在這裡,僅做深情的目送。此時,這目光中不再有龍應臺的惆悵,因為你們已留給我們足夠的精神橄欖來咀嚼。你們又要踏上新的徵程,我們揮揮衣袖,再次作別昨天的輝煌;張開雙臂,又將迎來新的期待。
——遠東二中高三年級副主任荊西娟
畢業說再見。你,選擇什麼方式?
西安市臨潼區驪山中學19屆13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李小茹選擇寫信。
見字如面,被感動的同學們將信轉至朋友圈,讓更多人動容。
儘管時代變遷,老師的信多以電子形式發送,但無論哪種形式都是真情流淌。
你收到過老師的信嗎?還珍藏著老師的信嗎?
老師的叮囑
驪山中學19屆13班老師李小茹:
時刻做個有理想、堅強、有溫度的孩子
「時刻做一個有理想的孩子,以學習為重,因為只有學習,我們才有權利選擇過怎樣的生活;也只有學習,我們才能獲得不需要看任何人臉色而獲得的自尊與地位。
做個堅強的孩子,假如生活是一汪海洋,願你們做個風雨無阻的水手。請相信,根本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別被眼前困難和挫折的巨大虛幻的影子給迷惑了嚇倒了。
時刻做個有溫度的孩子,善待周圍的人,尤其要善待你們的父母,別用叛逆與少年的狂氣在親情間築起高牆,與最愛的人作對是一種愚蠢與無能。另外,也要用愛心、善心與悲憫情懷行走在人生路上……」
這是從李老師寫給孩子的信中節選的一部分。從教20年,她每次帶畢業班就會為學生寫下祝福和期待。「今年照舊在班級群寫祝福告別,但突發奇想覺得生活需要儀式感,作為語文教師更應堅守書信這一傳統交流方式。於是,我在手機屏幕上逐字逐句敲下這封信,來回改了七八遍。」李老師說,「和孩子們分離難免不舍,但看著他們向更高處攀登,又充滿欣慰。」
李老師告訴記者,從教多年,她個人非常推崇張曉風的散文《我交給你一個孩子》,尤其是那一句「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這句話深深觸動著她,「尤其當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更深刻認識到老師這個職業絕不僅僅是謀生手段,更是一種責任。這些年,我用心教書,把學生都看做自己的孩子,想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知識,更想教會他們如何生存、怎樣做人。期望他們離開我以後能健康快樂又有價值地成長。」
高新二小13級1班老師席愛玲:
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
「孩子們,剛剛結束的小升初,可能是你們中的一部分人小學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挫折!記得面談結果出來後的第一天,我們上複習課,當讀至《我們上路了》一文中,『所有美麗和殘酷的故事,都可能上演,都可能發生。』我竟然哽咽,不能自持!儘管我深知刺穿生活的真相之後,你會發現,沒有必然的好與壞,只有必然的起起伏伏!但是,我不想讓才12歲的你們,過早地看到生活剝落出世俗、現實的一面。你們為了備戰小升初所付出的努力、你們的傷心、你們眼淚,你們的無助,你們的迷茫——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不過,寶貝們,曾經的失利都將成為你成長的輔料。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你的每一份經歷,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會增加你生命的厚度!
要知道,對於一粒麥子,努力奮鬥是不可避免的,風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它們可以喚醒麥子內在的靈魂;人的靈魂也和麥子的靈魂相同,如果沒有任何考驗,人也只是一個空殼罷了,挫折是金呀!」
這是席老師今年7月寫給孩子們信中的一部分文字。
說到寫信初衷時,席老師說:「這是我從教27年來第一個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的班級,也許別離時才更知愛有多深吧。依依不捨之際,還有許多的話想給孩子們說,我寫了師愛、感恩、做人、父母、朋友、志向、挫折、樂觀和學習。謝謝他們包容偶爾會板起『容嬤嬤』似黑臉的我,也感謝他們給我的純真、柔情和溫暖。」席老師說,儘管有的孩子因面談落敗無法進入心儀的初中,但希望他們依然樂觀,經住挫折並從中汲取成長的輔料。不管在哪所中學,都應該繼續勤奮上進,讓自己有一顆智慧、豐富的頭腦,有一顆樂觀、淡定的心,且一直去奮鬥,挖掘自身潛能。
作為語文老師,6年間,被孩子們的純真感動著,席老師先後為孩子們寫了20多篇文章,有時也會在課堂上分享給孩子們。「我希望用行動去鼓勵孩子們,讓他們明白,寫作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最後一封畢業季的書信是我們師生六年的留念,願見字如面!」席老師說。
遠東二中高三年級副主任荊西娟:
張開雙臂,又將迎來新期待
「清晰記得2016年的那個初秋,我們師生初相識。那時的你們,衣著色彩斑駁,面容樸實青澀。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多棒啊!從需要手把手教整理房間,到生涯規劃選擇自己的人生,這期間跨越了多少個維度;從第一次月考到學業水平考試再到十五次模考,這三年你們經歷了多少磨礪,才收穫了今天傲人的成績!
今年六月,你們化而為鵬,乘風而起,向自己的理想之地飛去,我們留在這裡,僅做深情的目送。此時,這目光中不再有龍應臺的惆悵,因為你們已留給我們足夠的精神橄欖來咀嚼。你們又要踏上新的徵程,我們揮揮衣袖,再次作別昨天的輝煌,張開雙臂,又將迎來新的期待。」
這是遠東二中高三年級副主任荊老師在7月校畢業典禮時給學生們信內容的節選。荊老師負責該校3S學生自主管理教育項目。「3S管理教育,是我們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旨在通過整理、清掃、素養三個模塊,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提及此次寫信,荊老師說:「這是我第一次為學生寫信,緣起於看到孩子們寫的畢業感言,孩子們一字一句的真情流露,讓我有了寫信的衝動。這是一群即將邁入大學的孩子,他們可以有美好的未來,但也有太多的未知。我藏住我的深情,叮囑他們別忘初心,在人生路上永遠保持奮鬥拼搏的精神,才能將美好的未來和明天變成現實。」
學生的感恩
這是老師寫給我的信 我會一輩子珍藏
驪山中學19屆13班同學付軼聰:
希望高考成功時
對老師說一句「我能行」
驪山中學19屆13班付軼聰說:收到李老師的信,自己來回讀了許多遍,感動不止一點點。「我爸還專門列印出來,說這是留給我的青春紀念。我說這是老師寫給我的信,我會一輩子珍藏!」
付軼聰說,感覺自己好像突然長大了些,開始為曾經惹老師生氣的行為懊惱,又好像一下子理解了曾經不理解的李老師的含辛茹苦,「比如我曾特別『憎恨』李老師在其他老師上課時,站在窗外暗中監督上課不守紀律的同學。可現在,我多麼想再有被老師監督的待遇。中考前,李老師為了讓大家放鬆心態,讓全班一起站起來喊『我能行』,我把這些都留在心裡,遇到困難時就以這種方式給自己打氣。希望等高考成功時,我能再站到李老師面前,對她說一句『我能行』!」
高新二小13級1班同學閆釗:
用文章交流溝通
再淘氣的孩子也吃這一套
高新二小13級1班閆釗說,讀了席老師的信,自己不僅是感動,更是心生內疚。「老師不止一次在班裡說過,我們班是他唯一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的班,但我們好像也沒給她爭多少氣。席老師是位有愛又善解人意的老師,有一次,班裡一個男生淘氣不小心撞倒了懷孕的代課老師,幸而沒造成後果。席老師在嚴厲教育的同時了解到這個男生並沒有惡意,之後寫了一篇《孩子你也可以擁抱我》的文章,大家聽後很受啟發。用文章交流一直是席老師與我們溝通的一種方式,她把心裡話用優美的文字寫出來,念給我們,再淘氣的孩子也吃這一套。」
遠東二中高三二班同學吳青沛:
老師的愛
會給我帶來面對未知的勇氣
遠東二中高三二班吳青沛提到荊老師曾經教給他們的3S管理方法,既教會他整理的方法,又讓他能充分利用好零碎時間,還給了他前進的方向。而荊老師的信讓他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與付出。「老師的愛會給我帶來面對未知的勇氣,帶著老師的愛,我會更自信地踏上人生新徵途。」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採寫
溫暖的守護
一字一句斟酌 一筆一畫寫真情
這世界變化快。曾抵萬金的通訊方式——書信,近年迅速沒落,被微信、郵件等各種現代通訊方式取代。一些老師在畢業之際以書信作別,有老師專門指出:「要守護傳統交流方式。」
人類的通訊發展史就是一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歷史,在一條微信瞬間就能送抵地球各個角落的網絡時代,守護書信談何容易?但書信,在特定時刻依然有繼續存在的價值。慶幸還有守護者,這些堅持書信的老師值得被點讚。
在學生畢業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時刻,老師用書信總結過往、寄語未來,大抵只有書信這樣真摯的情感表達才配得上這莊嚴的時刻。畢竟,一字一句的斟酌,一筆一畫寫下的真情,也凝聚和升華了師生情。
信也許寫在紙上,也許寫在網絡軟體上,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若干年後再看,那年、那時、那情、那景都還歷歷在目,這正是書信的魅力。 付啟夢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編輯:張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