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篇章又與十二個月的季節特點相關聯,故樂曲以《四季》為名。其中有流暢的旋律與洋溢的感情和才華,它們如行雲流水,清新自然,純潔明麗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上篇小編給大家分享了《四季》組曲第六首《船歌》,今天奉上十二個月完整版的《四季》~
一月January《壁爐邊》At the Fire Side
作品採用升f小調,3/4拍,樸素而有表情的中板,陰沉憂鬱的旋律和徐緩單調的節奏把人們帶進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中段速度漸慢,用琶音造成幻想氣氛。
二月February《狂歡節》Carnival
D大調,2/4拍,適當的快板,三段體,俄羅斯舞曲節奏的主題。歡快的節奏和跳躍的旋律,帶有純樸明快的雙拍子舞曲特徵,表現了狂歡節歡騰熱烈的氣氛。
三月March《雲雀之歌》Song of the Lark
g小調,2/4拍,有表情的小行板,旋律輕捷靈巧,中段用斷奏和裝飾音形成的旋律,展現了雲雀歡唱的春日情景。
四月April《松雪草》Snow Drop
降B大調,6/8拍,稍自由且稍快的小快板,節奏自在,情緒柔和。表現初春的憧憬和夢幻。
五月May《清靜的夜》White Nights
G大調,9/8拍,小行板,主部是充滿甜美幽靜之情的琶音,旋律起伏委婉,溫存柔潤,帶有較強的歌唱性,充滿細膩真摯的頌嘆之情。中部變成遊戲似的快板,造成初夏的開朗氣氛。
六月June《船歌》Barcarolle
g小調,4/4拍,如歌的行板,描寫夏天泛舟嬉戲的情景。一般說來,船歌都是以6/8拍為多,惟這一首樂曲的主部卻是4/4拍。音樂採用了旋律小調的形式,用平穩的節拍表現出俄羅斯平底船均勻滑行的節奏,悠長的旋律則象一首俄羅斯民歌那樣帶有淡淡憂鬱的表情,刻劃出遼闊國土上的人民寬厚,深沉而誠摯的性格。中間部速度轉快,情緒變得開朗歡快。隨後又回到如歌的行板,再現第一部分主題。最後在慢慢減弱的音響中結束,仿佛小船漸漸遠去,只留下微波輕輕拍打著堤岸的聲音。
七月July《割草人之歌》Song of the Reapers
降E大調,4/4拍,中庸的快板。民歌風的旋律構成純樸明朗的主題,表現了農夫割草時的歡樂。柴可夫斯基加入了起源於烏克蘭一帶的俄羅斯古舞「特雷帕克舞曲」,地方風格非常特別。
八月August《收穫》Harvest
b小調,6/8拍,活潑地快板。帶迴旋感的主題猶如一首舞曲,充滿了豐收的喜悅之情,描寫著農作物成熟時,大夥一起工作的景象,有的人割麥子,有的人捆綁麥杆,拖車的輪子整夜響個不停,就像音樂一樣的好聽。
九月September《狩獵之歌》The Hunting
e小調,4/4拍,不過分的快板,三部曲式,與大多數狩獵的音樂一樣,以三連音為基礎,主部是模仿圓號的音型,中間部主題帶有進行曲的特點,使人聯想到在晨霧繚繞的原野上踏著碎步前進的馬隊。
十月October《秋之歌》Autumn Song
d小調,4/4拍,如歌的行板。悠緩纏綿的旋律,充滿了柴可夫斯基獨特的傷感韻味,蘊含著悲涼的哀傷之情。
十一月November《雪橇》Troika
E大調,4/4拍,中速的快板。在響亮的和弦伴奏下,雙手八度齊奏的旋律,仿佛是一個相貌英俊、性格爽朗的趕馬的小夥子在放聲歌唱一首俄羅斯民歌,旋律充滿歡樂情緒,但也隱藏著某種憂鬱。柴可夫斯基在音樂中展示了這樣一個富於農村生活的畫卷:白雪皚皚的俄羅斯廣闊原野上,沿著松林邊的蜿蜒小路,一輛雪橇飛馳而過,積雪在馬蹄下沙沙作響,雪花飛舞,活潑的鈴聲和歡樂的歌聲交織在一起,飄向遠方……
十二月December《聖誕節》Christmas
降A大調,3/4拍,圓舞曲式。栩栩如生的描繪了聖誕夜少女們跳圓舞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