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價值觀】被列入「實體清單」,雲天勵飛如何填補虧損「黑洞...

2020-12-27 集微網

1、從價格考量到供應鏈保障,半導體、顯示面板廠商積極推動供應鏈國產化

2、【IPO一線】三安光電/國星光電供應商新益昌科創板IPO過會

3、【IPO價值觀】被列入「實體清單」,雲天勵飛如何填補虧損「黑洞」?

4、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成功通過客戶的使用認證

5、水晶光電正與多家整車廠合作開發HUD,積極推動產品量產上市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漲0.64% 華勤技術擬科創板上市

7、中星技術終止創業板IPO!

8、終止科創板IPO!微導納米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1、從價格考量到供應鏈保障,半導體、顯示面板廠商積極推動供應鏈國產化




集微網消息,長期以來,「缺芯少屏」一直是我們電子信息產業的痛點,通過多年來的政策引導和市場運作,這一情況早已經有所改善。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晶片產品全球市佔率穩步提升,已經從2004年的0.58%提升到當前的10.3%。2020年,在疫情的幹擾下,我國集成電路還是繼續保持高度增長。

在顯示面板方面,中國顯示面板的產能連年攀升,據Omdia公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面板企業生產的液晶面板在全球市場已佔有約五成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已取得絕對的優勢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上遊核心原材料和關鍵設備配套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於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業,許多領域仍處於空白狀態。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全球科技產業都在提倡「自主可控」,如何補齊短板,建立完整的國內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業鏈,成為業界近年來最為關注的話題。

從價格考量到供應鏈保障

長期以來,歐美、日韓、臺灣等地的供應商伴隨著當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通過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實現了對上遊材料、設備市場的壟斷,國內半導體供應商普遍只能依靠成本優勢以及更好的配合度參與市場競爭。

同時,下遊製造廠商也更多是出於價格考量採購國產產品,但半導體和顯示面板行業投資額巨大,試錯成本很高,在驗證過程中和產能也有衝突。因此,截止目前,國產半導體廠商和顯示面板廠商還會在上遊原材料、設備領域受到掣肘。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日韓貿易摩擦等事件不斷發生,供應鏈安全問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尤其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實體清單等事件的影響下,國內顯示面板、半導體等行業開始從戰略上重新考量採購和供應渠道。

事實上,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方正半導體、武漢新芯、士蘭微等晶圓廠以及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深天馬等顯示面板廠都在加快導入國產供應商。

特別是中芯國際,一直以來就很重視供應鏈國產化的推動及本土供應商的培養。業內人士表示,國產光刻膠、濺射靶材、溼電子化學品、矽片等材料以及刻蝕機、清洗機等設備供應商基本都會在中芯國際做測試驗證,完成中芯國際的供應商導入後,其他廠商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當然,在疫情和目前國際形勢影響下,不只是中芯國際,其他製造廠商也感到「唇亡齒寒」。

在導入國產供應商方面,華星光電設備與基建採購部部長何文超曾表示,經過這次疫情和目前國際形勢影響,在價格因素考量變成從供應鏈保證、生存戰略的角度考量可能有更多意願和資源支持國產化進度。

中試線、Demo線助力國產供應商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產能極度緊張的時期,任何變量都可能帶來風險,試錯成本高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更換材料、設備對產線的影響非常大,需要進行充分的測試和驗證,才能儘量避免問題的出現。

事實上,對於國產供應商導入,試錯成本高的問題,行業早已一致提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法,那便是建立一條中試線,不和大生產互相影響。

多名資深的業內人士也認可了這一解決方案,不過建設一條中試線也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僅靠某一家企業並不現實,需要政府引導才能完成。

事實上,中試線、中試基地等詞早已經成了各地政策中的高頻詞,包括北京、上海、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均提出要構建集成電路中試線。

不過,由於國內集成電路各個環節,眾多領域均處於追趕狀態,在當下產能極度緊缺的時期,上述建設中試線更多地是面向IC設計企業,填補集成電路領域缺乏小批量中間性試驗生產線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7月,亞光科技就宣布將與工信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又名:賽迪集團)計劃在中國芯應用創新中心項目上開展深度合作,而中國芯應用創新中心項目中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共建以國產設備和材料為主的集成電路工藝中試線。

針對目前國產設備和材料廠商集成產業化驗證的迫切要求,特色工藝研發需求以及8英寸產能需求旺盛的情況,首先建設8英寸工藝中試線,以國產設備和材料為主,一方面開展特色工藝與產品研發,另一方面進行國產集成電路設備和材料的應用驗證。與亞光科技共同探索基於國產設備的工藝研發與IDM運營模式,形成基於國產設備與軟體的自主可控的行業解決方案。

然而,集微網查閱資料發現,上述項目進展似乎並不盡如人意,除2019年7月籤約落戶荊州高新區的消息外,並未有其他進展,亞光科技公告中也再未披露該項目進展情況。

除了半導體方面,顯示產業的國產化配套也是提升國產面板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包括京東方、維信諾等顯示面板廠商都在積極導入國產供應商。

在2020年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維信諾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劉傳珍曾公開表示,公司下一步將考慮在廣州拿出2條全Demo線的計劃,也希望與上遊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動這個產業化發展。

京東方首席採購官組織/模組材料企劃中心中心長袁曲平也表示,我們戰略目標是持續完善國內平板顯示產業鏈,推動國內供應商提升國產化配套能力與應用水平。國產化採購額比例方面,從2018-2024年每年採購金額每年都有20-30%以上的增長,2024年希望達到1600億的採購,本土化比例在逐漸提高,預計到2024年達到48%。

寫在最後

正如華星光電的觀點,在疫情和當前國際形勢的影響下,導入國產供應商不再是因為價格因素,而變成供應鏈保障、生存戰略的角度,製造企業也有了更強的意願以及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持國產化進度。

而建立中試線是進行國產集成電路、顯示產業設備和材料的應用驗證的關鍵,儘管國內地方政府已經有意願構建中試基地,但真正實現產業化落地的項目也少之又少,「喊口號」式發展也需要整個產業鏈警惕起來。當然「浮華」背後,國內半導體、顯示面板產業都在積極導入國產供應商,國產化配套能力也在加速提升。

2、【IPO一線】三安光電/國星光電供應商新益昌科創板IPO過會




集微網消息,12月16日,據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益昌」)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招股書顯示,新益昌主要從事LED、電容器、半導體、鋰電池等行業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產銷,現已成功進入半導體封裝設備和鋰電池設備領域。此外,其部分智能製造裝備產品核心零部件如驅動器、高精度讀數頭及直線電機、音圈電機等已實現自研自產,是國內少有的具備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的智能製造裝備企業。

在LED領域,其客戶包括國星光電、東山精密、兆馳股份、三安光電、華天科技、鴻利智匯、瑞豐光電、雷曼光電、廈門信達、晶臺股份等,並與國際知名廠商SAMSUNG、億光電子等保持良好合作;在電容器領域,其客戶涵蓋了艾華集團、江海股份等公司;在終端應用領域,其產品在消費電子、節能照明及顯示、新能源電池等產品的生產中廣泛應用。

2017年至2019年,新益昌實現營收分別為5.05億元、6.99億元和6.55億元,營收主要來自智能製造裝備類產品,同期該類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4.78億元、6.86億元和6.32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0.51億元、1.02億元和0.88億元。



毛利率方面,三年間,其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18%、32.22%及36.82%,呈上升趨勢。

此外,三年間其前五大客戶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44%、34.47%和33.82%,相對較為穩定。不過據觀察發現,其前五大客戶的主營業務卻比較分散,涵蓋了LED封裝、電容器、光電半導體器件、電子器件、LED顯示屏、機電設備等廠商。



對於未來發展規劃,新益昌表示,公司將結合自身的發展階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適時調整發展方向與定位,在 LED 及半導體封裝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鏈的更多環節打破國際壟斷,實現進口替代,逐步從智能製造裝備開發商轉向面向全球市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3、【IPO價值觀】被列入「實體清單」,雲天勵飛如何填補虧損「黑洞」?




集微網消息,作為人工智慧產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計算機視覺技術擁有前景廣闊的龐大市場。在 2017 年的爆發式增長後,我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近幾年的增長趨緩,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行業中的寒武紀、雲從科技以及雲天勵飛等已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公司,日前,雲天勵飛也正式申請科創板IPO。

在《【IPO價值觀】股改消除超14億虧損後,雲天勵飛仍需14億資金補缺》,筆者曾提到,雖然通過整體變更的形式消除了股改基準日母公司帳面的累計未彌補虧損14.58億元,雲天勵飛仍有未彌補的虧損1.6億元,且在高額股份支付的壓力下,近年來現金流持續為負。

財務數據只是公司業務的「冰山一角」,通過對雲天勵飛的主營業務、客戶關係以及毛利率等方面進行分析,更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這家AI公司。

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

招股書顯示,雲天勵飛的核心能力主要來源於兩大技術平臺,即人工智慧算法平臺、人工智慧晶片平臺。人工智慧算法平臺,覆蓋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多項技術,融合對場景的理解和工程化經驗,普及人工智慧在下遊各領域的應用。

而人工智慧晶片平臺,則是基於對人工智慧算法技術特點及行業場景計算需求的深刻理解,雲天勵飛通過自定義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及工具鏈的協同設計,實現算法技術晶片化,提升人工智慧算法及晶片技術平臺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中的高效性及場景適應性。

從招股書來看,雲天勵飛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基於上述核心技術,立足下遊數字城市、人居生活等各場景需求打造「端雲協同」的人工智慧產品及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雲天勵飛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晶片已經量產並獨立實現市場化銷售。

從上述業務得知,雲天勵飛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在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及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各應用場景中,為下遊客戶提供人工智慧軟硬體產品及解決方案。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其產品主要應用於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及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兩大板塊,並有少量晶片收入。2017-2019年,雲天勵飛各版塊業務增長較快,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收入從4,994.60萬元增長至20,132.09萬元,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收入從28.73萬元增長至2,841.35萬元。同時,至報告期末,雲天勵飛自研晶片DeepEye1000已經開始單獨產生銷售收入。

雲天勵飛營收規模的快速增長是AI行業的一個縮影。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正處於爆發式增長期,並將在未來數年內維持升溫態勢,據預測顯示,產業規模預計在2022年突破五千億元,全球人工智慧市場則預計將在2024年突破5萬億美元,2017-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以上。

然而,2018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貿易形勢日益複雜,美國政府將多家中國技術領先型企業和機構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中美貿易摩擦趨於常態化,先進技術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

雲天勵飛於2020年5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該事項對雲天勵飛採購美國生產原材料、採購或使用含有美國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和工具等產生一定限制,將對雲天勵飛的技術研發和日常經營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對此,雲天勵飛表示,鑑於國際形勢的持續變化和不可預測性,雲天勵飛能否被移除出「實體清單」以及是否會受到來自於美國的進一步技術限制措施均存在不確定性,「實體清單」影響的長期持續或受到進一步的技術限制措施,均會對雲天勵飛的日常經營帶來負面影響。

客戶集中度較高且頻繁更換

經營客戶群體方面,招股書顯示,雲天勵飛的主要終端客戶群體以各地政府、公安局、大型商場、機場車站等交通樞紐的業主單位、大型企事業單位、社區物業公司等為主。

筆者從招股書發現,雲天勵飛近年來存在大客戶依賴的現象且前五大客戶變動頻繁。



2017年至2020年1-9月各期,雲天勵飛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2.00%、78.43%、52.11%和71.44%,客戶集中度較高且呈現波動趨勢。在此背景下,若雲天勵飛不能繼續維持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係,將給其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雲天勵飛面臨著開拓新市場、新客戶的壓力,如果新市場、新客戶拓展情況未達到預期,亦會對其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從上表發現,2017 年雲天勵飛從第一大客戶深圳市信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信義科技」)收入2548.76萬元,佔比達到50.74%,2018年信義科技是其第二大客戶,收入佔比達到20.63%,2019年又成了第一大客戶,收入佔比達到18.11%。



從前文分析可知,信義科技在雲天勵飛發展初期的貢獻非常大。天眼查關係網顯示,雲天勵飛和信義科技均是由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通過中間公司間接參股,雙方之間的合作或與該投資機構有所關聯。據悉,盈富泰克是由十家大型信息產業企業集團出資設立,主要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的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和諮詢服務。

雲天勵飛表示,開展業務之初主要系與政府合作的集成商籤訂合作協議,隨後雲天勵飛逐漸開始採取與政府相關部門直接籤訂合作協議的方式,因此客戶屬性發生一定轉變。

儘管在銷售端不斷開拓大客戶,推動營收不斷增長,但近年的淨利潤卻虧損得越來越多。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雲天勵飛淨利潤分別為-5,479.63萬元、-19,891.61萬元、-50,976.47萬元及-86,214.70萬元。截至2020年9月末,雲天勵飛累計虧損16.26億元,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彌補虧損。

淨利潤的虧損與雲天勵飛的毛利率密切相關。報告期各期,雲天勵飛毛利率整體呈先升後降的趨勢。從毛利率也可以看出,隨著新競爭對手的加入,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雲天勵飛的毛利率下降,對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整體來看,在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後,雲天勵飛採購美國生產原材料、採購或使用含有美國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和工具等均將受到一定限制,將對雲天勵飛的研發和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經營成本增加或致其毛利率進一步降低,雲天勵飛將如何填補淨利潤虧損的「黑洞」?

4、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成功通過客戶的使用認證




集微網報導,12月17日,南大光電發布關於ArF光刻膠產品通過客戶認證的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產品近日成功通過客戶的使用認證。

公告顯示,「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是寧波南大光電承接國家「02專項」的一個重點攻關項目。本次產品的認證通過,標誌著「ArF光刻膠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成為國內通過產品驗證的第一隻國產ArF光刻膠,為全面完成項目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認證評估報告顯示,「本次認證選擇客戶50nm快閃記憶體產品中的控制柵進行驗證,寧波南大光電的ArF光刻膠產品測試各項性能滿足工藝規格要求,良率結果達標。」

ArF光刻膠材料是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的重要關鍵材料,可以用於90nm-14nm甚至7nm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廣泛應用於高端晶片製造(如邏輯晶片、AI晶片、5G晶片、大容量存儲器和雲計算晶片等)。

ArF光刻膠的市場前景好於預期。隨著國內IC行業的快速發展,自主創新和國產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先進位程工藝的應用,將大大拉動光刻膠的用量。

本次通過客戶認證的產業化意義大。本次驗證使用的50nm快閃記憶體技術平臺,在特徵尺寸上,線製程工藝可以滿足45nm-90nm光刻需求,孔製程工藝可滿足65nm-90nm光刻需求,該工藝平臺的光刻膠在業界有代表性。

南大光電錶示,ArF光刻膠產品通過客戶的認證,與客戶的產品銷售與服務協議尚在協商之中。尤其是ArF光刻膠的複雜性決定了其在穩定量產階段仍然存在工藝上的諸多風險,不僅需要技術攻關,還需要在應用中進行工藝的改進、完善,這些都會決定ArF光刻膠的量產規模和經濟效益。

5、水晶光電正與多家整車廠合作開發HUD,積極推動產品量產上市




集微網消息,12月17日,水晶光電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HUD產品目前與多家整車廠合作開發中,水晶光電會緊跟項目進度,積極推動產品量產上市。



水晶光電是國內專業從事精密薄膜光學及延伸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知名光電元器件製造企業。天眼查顯示,除了光學元器件、光電子元器件製造、加工等業務外,水晶光電還經營汽車零配件的設計、製造、銷售,智能車載設備研發、製造、銷售。

HUD可以把當前時速、導航等信息投影到風擋玻璃上的光電顯示裝置上,在玻璃前方形成影像。駕駛員不用轉頭、低頭就能看到導航、車速信息。

據了解,HUD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設計是為了讓駕駛員在開車的時候看車載屏幕、操作旋鈕更加方便;盲操作是為了讓駕駛員儘可能不把視線離開前方;多功能儀錶盤上面能顯示導航信息是為了讓看導航這件事兒儘可能少的轉移駕駛員的注意力。總之,其共同目的就是,讓駕駛員在開車的時候別總是左顧右盼,好好盯著前面的路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11月6日,水晶光電披露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22.5億元,擬用於以下項目:13.5億元用於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3.7億元用於移動物聯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項目;5.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水晶光電錶示,本次募集資金擬投資「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和「移動物聯智能終 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項目」。兩項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利於水晶光電進一步抓住未來智慧型手機及相關零部件更新換代、生物識別、智能穿戴設備等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行業機遇,最終達成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漲0.64% 華勤技術擬科創板上市




集微網消息,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1.13%,收報3404.87點,收復34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上漲1.01%,收報13889.87點;創業板指上漲0.90%,收報2785.92點。市場成交量放大,兩市合計成交7917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漲,有色金屬、券商信託、煤炭採選板塊領漲。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80.58億元。

半導體板塊表現較好。集微網從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測、分銷等領域選取了118家半導體公司作了統計。在118家半導體公司中,81家公司市值上漲,其中精測電子、上海新陽、華工科技等漲幅居前;37家公司市值下跌,其中博通集成、芯源微、和而泰等跌幅居前。

渤海證券表示,臨近年底,流動性趨緊將對估值層面形成壓制,發行提速帶來股票供給增加,不過外資的持續流入令市場壓力有一定緩解,國內外經濟的持續恢復疊加部分行業集中度在疫情中獲得提升,將對上市公司業績層面形成支撐,維持震蕩行情的判斷,市場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行業配置方面,可關注半導體、光伏、農林牧漁、國防軍工、新能源車強勢板塊在回調中的參與機會,以及前期相對滯漲板塊的反轉機會。

全球動態



美股方面,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小幅下跌44.77點,跌幅為0.15%,報30154.5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小幅上漲63.13點,漲幅為0.50%,報12658.1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小幅上漲6.55點,漲幅為0.18%,報3701.17點。

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漲2.78%,百度漲2.64%,網易漲3.28%,拼多多漲2.42%,微博漲5.43%,愛奇藝跌18.85%,好未來漲0.90%,新東方漲2.71%。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37點,跌幅0.05%,報2773.42點。美國大型科技股FAANG,臉譜網漲0.50%,蘋果漲5.01%,亞馬遜漲0.26%,谷歌A漲0.50%,奈飛跌0.51%。

歐洲股市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小幅上漲0.88%,報6571點。法國CAC40指數小幅上漲0.31%,報5548點。德國DAX指數上漲1.52%,報13566點。

亞太地區,截至今日收盤,恆指上漲0.82%,日經上漲0.18%;韓國綜合下跌0.05%。

個股消息/A股

新益昌——12月16日,據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益昌」)科創板IPO成功過會。新益昌主要從事LED、電容器、半導體、鋰電池等行業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產銷,現已成功進入半導體封裝設備和鋰電池設備領域。

華勤技術——擬科創板上市:已正式啟動IPO上市輔導。作為手機產業ODM龍頭之一的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勤技術」),12月27日正式啟動上市輔導,其擬科創板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將成為科創板手機ODM產業第一股!

斯達半導——12月17日,斯達半導發布公告稱,擬在現有廠區內,投資建設全碳化矽功率模組產業化項目,本項目計劃總投資22,947萬元,投資建設年產8萬顆車規級全碳化矽功率模組生產線和研發測試中心,項目將按照市場需求逐步投入,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

個股消息/其他

臺積電——據外媒報導稱,臺積電近日取消了針對大客戶的優惠,今後購買晶圓將不再享受任何折扣。據了解,臺積電過往皆會對客戶代工報價給予一定的折扣,折讓幅度一般控制在3%以內。供應鏈指出,由於代工良率高且產能大,即使取消價格折讓,也不會影響臺積電的接單狀況。

特斯拉——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超級充電樁部署計劃最近在中國實現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在一天內部署了29座超級充電樁。在這些V3版本的超級充電樁中,有20座安裝在多個城市,這有助於支持該公司在中國不斷擴大的消費者基礎。

英特爾——日前,英特爾與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依託英特爾和滴滴各自的優勢資源,在雲計算和自動駕駛兩大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並圍繞計算、存儲平臺、網絡和軟體四個維度進行優化和探索,從而推動技術進步,為生態發展和產業創新注入新動力。

集微網重磅推出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

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簡稱集微指數,是集微網為反映半導體產業在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並為投資者跟蹤半導體產業發展、使用投資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數。

集微網觀察和統計了中國「芯」上市公司過去一段時間在A股的整體表現,並參考了公司的資產總額和營收規模,從118家集微網半導體企業樣本庫中選取了30家企業作為集微指數的成份股。

樣本庫涵蓋了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裝與測試、分銷等半導體領域的各個方面。

截至今日收盤,集微指數收報4459.37點,上漲28.23點,漲幅0.64%。



【每日收評】作為長期專題欄目,將持續關注中國「芯」上市公司動態,歡迎讀者爆料交流!

7、中星技術終止創業板IPO!


集微網報導,12月16日,深交所發布關於終止對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據披露,2020 年 12 月 15 日,中星技術向深交所提交了《中星技術股份有 限公司關於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 請》,保薦人向本所提交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 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 件的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本所決定終止對你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中星技術成立於2007年7月,是一家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為核心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公共安全領域相關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的軟硬體開發、設備製造、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

根據招股書中最新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鄧中翰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4.61%,昝勝達實控的聖達投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3.85%。



圖源:招股說明書

公開資料顯示,鄧中翰先生1968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博士學歷,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6月至1998年7月,任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高級研究員;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任美國PiximInc.董事長、創建人;1999年10月至2017年12月,任北京中星微董事長、首席科學家;2007年4月至2017年12月,任中星有限董事長;2017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鄧中翰牽扯到巨額債務中,實控人地位並不牢固。

2015年,中星技術母公司中星微私有化退市,由昝聖達綜藝股份實控的Alpha Spring為其提供3億美元私有化費用,按照雙方籤署的《債務分配及承繼協議》,鄧中翰承繼的私有化債務金額為2.22美元(佔比75.60348%)。

「還款及還款利息的資金來源僅限於鄧中翰通過質押或減持其持有的中星技術股票所獲得的資金,鄧中翰其他個人財產或關聯方資產不作為還款的資金來源。」2017年10月31日,鄧中翰與昝聖達綜藝股份實控的Alpha Spring籤署了《公司借款協議之補充協議》。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鄧中翰僅償還上述私有化承繼債務金額中的0.1499億美元,資金來源於2017 年10 月鄧中翰通過其100%持股的堆龍中星微、持有74.4288%份額的南通翰瑞(後更名為珠海翰瑞)以及持有57.3256%份額的南通六合(後更名為珠海翰祺)對外轉讓公司股權所取得的資金。

對此,中星技術在招股書中坦言,「可能存在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被法院凍結、司法拍賣或強制執行的風險,也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出現變動。公司實際控制權出現變動的情形,可能會給本公司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

8、終止科創板IPO!微導納米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集微網報導,12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心發布關於終止對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公告顯示,2020 年 12 月 15 日,你公司和保薦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 司向本所提交了《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首次 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微導納米[2020] 第 04 號)和《關於撤回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 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資政投字 2 [2020]1428 號),申請撤回申請文件。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 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的有關規定,本所決定 終止對你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招股書顯示,微導有限成立於2015年12月25日,公司以ALD技術為核心,致力於先進微、納米級薄膜沉積技術和設備的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為光伏、集成電路、柔性電子等半導體與泛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端裝備與技術解決方案。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微導納米的成長可謂迅速。2017-2019年,微導納米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0元、4,191.06萬元、21,581.56萬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891.18萬元、-2,919.29萬元、4,141.41萬元。從業績方面來看,微導納米在2018年實現營收零突破,2019年營收更是實現翻倍增長,而淨利潤也實現扭虧為盈。

據集微網查詢發現,微導納米的快速發展與先導智能有很大的關聯。兩家公司雖然沒有直接股權持有關係,但公司實控人均為王燕清。與此同時,微導納米還有多位高管曾任職於先導智能。

2017年12月22日,微導納米與先導智能籤署《委託經營管理協議》,將公司委託給先導智能進行經營管理,欲藉助上市公司平臺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時,先導智能還與微導納米籤訂《銷售合同》,接受微導納米委託加工並向其銷售產品,合同總金額為3,631.695萬元。根據協議約定,委託經營管理期限為生效日起三年。

在此期間,若微導納米的運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先導智能有權選擇以現金和/或發行股份,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對微導納米進行收購。但若期限屆滿,未出現協議約定的應予終止委託經營管理情形,否則自動續期一年。

2017年、2018年,先導智能為微導納米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分別為3111.67萬元、3091.96萬元,而到了2019年,兩者關聯交易金額僅為14.23萬元。

微導納米在2019年當年實現盈利,然而先導智能卻終止協議。2019年9月,先導智能與微導納米及其股東協商,雙方籤署《委託經營管理協議之終止協議》,解除先導智能對微導納米的委託經營管理。

因此,微導納米與先導智能之間在委託管理期內存在的關聯交易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相關焦點

  • 美國把33家中國企業/機構列入「實體清單」(附部分名單)
    5月23日OFweek工控網消息,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5月22日再次出手,以安全和人權為由,將中國33家高科技企業、研究機構、個人列入「實體清單」。這份名單中,不少企業為人工智慧、雲技術的實體機構,東方網力、雲天勵飛均位列其中,360曾因發現美國通過網絡監控我國並上報國家,也由此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 美國商務部宣布將33家中國企業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
    【TechWeb】北京時間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宣布,33家總部位於中國和開曼群島的企業及機構被列入「實體清單」,名單包括奇虎360、雲從科技、雲天勵飛、達闥科技、東方網力及其子公司深網視界等科技企業,以及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及研究機構,復旦大學副教授朱傑進亦在列
  • 【IPO價值觀】 雲天勵飛巨虧16億現金流吃緊:造血能力不足恐難破...
    1、【IPO價值觀】雲天勵飛巨虧16億現金流吃緊:造血能力不足恐難破困局2、國產EDA廠商廣立微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3、金宏氣體:公司產品通過中芯國際認證,暫未對公司盈利造成影響4、一周概念股:缺芯致多家手機模組廠交付難,車企明年Q1或將影響最大
  • 美國發動「科技戰」,1373個中國實體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發動「科技戰」,1373個中國實體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最新部分「實體清單」名單如下:1、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4、中國通用核電集團5、中國核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6、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開發中心7、北京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8、成都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美國商務部將奇虎360、雲從科技等33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商務部表示,把這些實體和個人列入「實體名單」,將限制這些公司和組織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具體批准的情況下使用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    @中新經緯援引媒體消息說,針對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一事,360內部人士透露,仍在組織官方回應。
  • 五大AI獨角獸全進實體清單
    此前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知名企業有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廈門美亞柏科、頤信科技等。過去20年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西北工業大學(2001年)、四川大學(2012年)、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2015年)、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2015年)等高校及科研機構亦先後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
  • 美國實體清單又上演!這次包括這33家中國企業
    5月2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包括360、雲從科技等。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政府即可根據《出口管理條例》限制對這些機構出口、進口或轉口。對此,雲從科技方面回應:「雲從科技在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商業活動。
  • 140家中資企業被列實體清單,美國「制裁榜」就是中國「爆買榜」
    如下: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公司等70家關聯企業加入其實體清單;2019年6月21日,美國商務部將中科曙光等五家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2019年8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中廣核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共4家公司加入「實體清單」;2019
  • 77家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本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而近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該名單於22日正式執行。此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實體名單如下:一、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2、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天津)有限公司3、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
  • 美國「實體清單」新增33家,360和「AI 四小龍」全被封殺
    當地時間 5 月 22 日,繼華為等公司之後,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以下稱「美國商務部」)再次把 33 家位於中國和開曼群島的企業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實體清單(Entity List),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進入該清單的機構、企業和個人,將被剝奪在美國從事貿易的機會。
  •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來源|證券時報網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將中芯國際正式納入「實體清單」。根據公告,在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後才能繼續向其供貨。機構指出,中芯國際正式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對半導體板塊來說,此舉可能加劇行業產能緊張。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
  • 美商務部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 涉及中國眾多高校、企業及個人
    美商務部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涉及中國眾多高校、企業及個人  【環球網報導】美國商務部網站當地時間18日發布公告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77個實體列入所謂的 「實體清單」,其中大部分為中國企業、高校以及個人等,而藉口是,這些實體存在所謂「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究竟哪些行動是「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動」呢?
  • 不止中芯國際 大疆等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美國加大了中國企業的制裁,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外交部回應美將58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
    【外交部回應美將58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商務部日前將58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宣稱這些企業「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並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 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A股「晶片一哥」首次發聲!如何應對重大...
    針對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一事,中芯國際20日晚做出回應。中芯國際表示,經公司初步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中芯國際正式被美列入「實體清單」;美政府遭遇黑客大規模襲擊...
    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北京時間 12 月 18 日晚,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告稱,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美國商務部仍然以涉軍為由,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中。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實體名單是為確保中國無法通過中芯國際利用美國技術來提升先進技術水平以支持軍事行動。  在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出口商向中芯國際供貨時要申請許可證。美國商務部稱,這可以限制中芯國際獲得某些美國技術。
  • 【互動掘金】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長電科技(600584)12月2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中芯長電半導體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公司,公司間接持有其8.6%的股份,其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 77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隨後,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最新被列入實體清單的77家實體,其中就包括中芯國際及其附屬公司、大疆創新、光啟集團等近60家中國企業和個人。該名單將於12月22日正式執行。
  • 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戰略布局:靠技術突圍
    12月20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對外確認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分析師表示,中芯國際先進晶片製造領域所需的海外合作廠商,幾乎都因此受到了波及。這也意味著,在中芯國際,乃至中國晶片的研發上,一道壁壘已擋在了10nm的節點上。
  • 「互動掘金」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
    長電科技:中芯長電半導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長電科技(600584)12月2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中芯長電半導體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公司,公司間接持有其8.6%的股份,其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