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know nothing jonsno」你什麼也不懂,瓊恩﹒雪諾。
《權力的遊戲》可以說是文學改變影視成功的範例。原著小說體例龐大,線索眾多,人物紛繁複雜,改編起來難度十分巨大,一方面要和原著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影視表現的規律。但是畢竟還算是改編成功了。依託原著小說,《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塑造了眾多的難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不管是最早領了盒飯的,還是中途死而復生的,還是一直到最後一季最後一集的,每個人物都塑造的非常成功。在編劇法中,塑造人物形象有各種各樣的手法,一般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而言,分析人物形象,結合編劇法就可以了。但是這部劇,卻可以是忽略編劇法的中塑造人物技巧的。大巧無痕,用來形容本劇的人物塑造,再合適不過,每個人物都很真實。
在這部劇中,瓊恩﹒雪諾無疑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從第一季的第一集一直貫穿到最後一季的最後一集,雖然這個人物最終留下了個個的謎團讓觀眾費解,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觀眾對雪諾的喜愛。如果來做一個投票,選舉權遊中最受歡迎的角色,雪諾絕對是最受歡迎的那一個。雖然,雪諾在觀眾心目中非常受歡迎,但是雪諾也並非就是劇中完美的人物,權遊當中沒有十分完美的人物,如果有,也很快領了盒飯,和本劇做一個難捨的告別。
雪諾有膽識,有大勇,但是目光不遠,這和他的人性有很深的關係,一個人物的人性又和他的遺傳和文化與環境的薰陶有重重地關係。他以一個私生子的身份在北境在臨冬城長大接受教育,並在臨冬城的環境和關係中受到薰陶。全劇當中,在布蘭還未成為三眼烏鴉之前,艾德是唯一知道他身世的。圍繞雪諾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你什麼也不懂,瓊恩﹒雪諾」這句臺詞有很深的意味,其中有一層是他始終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他的生父到底是誰。
一、在臨冬城
雪諾有兩次在臨冬城。
一次是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後來離開到北境長城。他生活在臨冬城是一個私生子的身份,這個身份嚴重的影響著他的心理,所以在臨冬城的雪諾看上去有些憂鬱,有些冷漠。在整部劇的背景裡面,私生子是很不受重視的,就像是小惡魔一直被當作侏儒是一樣的,就像是小剝皮一樣,私生子的心理大抵是有些自卑和傷感的,自卑的是私生子的身份,傷感的是不受人的尊重,尤其是母愛的獲取上。
實際上臨冬城的人還是很厚道的,並沒有拿私生子的身份來嘲笑他的,真正對這個心存芥蒂的是狼媽,真正對私生子嘲笑並看不起的是席恩,真正不太喜歡的是珊莎。除了這三個人之外,雪諾的其他的兄弟姐妹對他都還很好,臨冬城的人對他也很不錯。但是私生子的身份一直困擾著他,這也是他選擇北去長城的關鍵原因。雪諾大概在臨冬城的時候血管裡就流淌著做領袖的血液,或者他很想做出一番成就,這是私生子想獲得肯定的途徑。所以他選擇去長城。自然,去長城的原因也不止這個。不過,雪諾去長城是他最正確的決定,作為一個未來能成為領袖或領導者的人物,一生要做無數個決定,有些時候,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有些時候所作的決定是錯的,有些時候有些決定卻不得不做。
決定並不好做,一個是勇氣,一個是眼光,這兩者都要具備而且都要很好才可以。此時在臨冬城的雪諾還沒有眼光,他有的是勇氣。那麼他的這種勇氣就是在臨冬城的環境下薰陶的,或者還有他遺傳的一部分。雪諾在臨冬城成長,在臨冬城的環境下接受薰陶,所以即便是雪諾流淌著坦格利安家族的血液,但是仍然抵擋不了後天的這種環境的薰陶,因為這個力量太重要了。在臨冬城經歷的一切都將影響他後來的每一步。他最終辛辛苦苦的奮戰了八季,最終不僅沒登上鐵王座反而被流放到塞外,這也和他在臨冬城的性格形成相關。一個人的人性的形成,是要看他身邊那個最有力量最有權威的人給他怎樣的榜樣,很幸運的是他的榜樣是艾德﹒史塔克,很不幸的是他的榜樣是艾德﹒史塔克。他雖然流淌的是坦格利安的血液,但是是受狼家的影響。
二、回臨冬城
他離開臨冬城到絕境長城,然後再回到臨冬城,是在他贏了私生子之戰後,成功的解決掉小剝皮,並把波頓家族徹底消滅,這時他是北境之王。在這裡他和珊莎有過爭論和矛盾,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實,那就是究竟誰才適合玩權力的遊戲,很顯然,經歷過種種折磨而大轉變的珊莎才更適合玩權力的遊戲,雪諾和艾德和羅柏一樣都不是玩權力的遊戲的人,這也是他為什麼沒能登上鐵王座的一個原因。
從某些方面來說,雪諾的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他是一個超級的戰士,也是一個權力的小白,或者說狼家的男人們對權力這個東西根本就不敏感,他們的思想意識裡根本沒有權力的概念。他沒能看透事實——權利遊戲的規則。他只看到了他的世界,他只知道他應該做什麼,但是一旦進了這個場子,誰都逃不了。所有的事實都證明,不能光有決戰沙場的力量,還得有權謀,從某些方面來說,沙場勝利的背後也有政治在起作用,可惜狼家的男人們沒有意識到。這點,在瑟曦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和他的兄弟們一樣,都沒有認清他真正的對手是誰,真正的對手怎麼樣。這點在臨冬城和珊莎的討論爭論中可以看得到,在私生子之戰中也能看到。他是有大勇的人,卻也是沒有戰略性眼光的人。
三、在絕境長城
雪諾的人物形象在變化,不過這種變化不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變化,也不是全部的改變,他的形象在加強,但是在臨冬城所種下的那根本的東西卻沒有改變,反而也得到了加強。
在絕境長城,他從一個守夜人變成守夜人軍團司令官的事務官,被俘虜到野人部落,靠殺了斷掌科林打入野人隊伍,在野人隊伍裡遇到了他的第一段愛情,和女野人耶爾蕊特相愛。又帶領守夜人軍團成功的抵抗了野人的進攻。被選上守夜人軍團司令官,然後又被守夜人殺死,然後背棄自己的誓言。這些經歷促使雪諾的人物形象不斷地加深加強,讓他成功地成長為一個戰士。
也正是在絕境長城時,觀眾們看到了一個正義,正直,善良有勇氣,有力量的雪諾。也正是這寫,成功的欺騙了觀眾。所有觀眾都以為雪諾經歷了這些苦難,最終能坐上鐵王座成為維斯特洛的唯一的王,但是終究還是沒有。那麼為什麼,雪諾經歷了這麼多,甚至還給觀眾的感覺是全劇最努力,最能戰鬥,出力最多的人物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實這還是他人性中根本的原因,他是一個鬥士,是一個戰士,他可以領兵打仗,他可以消滅敵人,但也僅此而已。往往在一些的規則中,出力最多的往往是基層的,因為有人在背後坐享其成。他的一切的行為動機,都是出自於他的善,他讓野人進入長城,是他的善,或者說是他的仁義,他的一切的行為動機不是出自於更大的鐵王座或者說權力。所以,他最終沒能成為鐵王座上的王,這也是其中的原因。
總得來說,他是一個開天地的英雄,如果他的背後沒有一個激烈的權力爭奪場,他會成為一個王,但是很不幸的是,他的背後恰恰有一個權力的爭奪場,他無法做到開闢新的天地。這也是雪諾人性當中的局限。所以我們看雪諾在絕境長城和長城以北的表現,是一個優秀的戰士,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一個仁義的人,但是也讓觀眾看到了他的局限。
當一個人物只能這樣做的時候,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的時候,他也只能這樣了。
雪諾人性當中的缺陷和艾德和羅柏都是一樣的,通俗的講就是對別人不設防,對自己的對手也不設防,總是在低估自己的對手,導致自己勝的艱難。這一點,我們以一場本劇中最著名的戰鬥來分析一下。
四、私生子之戰
私生子之戰發生在北境,雪諾對抗的人是小剝皮。小剝皮捉到了艾德的小兒子瑞肯,戰爭前夕,他和珊莎有過一個激烈的爭論,珊莎認為小剝皮一定會那瑞肯當誘餌,並且斷言瑞肯肯定活不了,但是雪諾卻沒有聽,堅持要救瑞肯,後來的戰事中果然應驗了珊莎說的話。在這裡,雪諾表現了他性格當中固執的一面,這和羅柏有的一拼,自己做了決定便不容許別人改動,尤其是女人。想想羅柏和他母親吵了幾次。
另外一點就是他拒絕了珊莎的請求,讓艾林谷地的騎兵來幫忙。所以,雪諾在私生子之戰中勝得十分艱難,如果不是珊莎帶著艾林谷地的騎兵來突襲,那麼贏得私生子之戰的就是小剝皮了。
如果雪諾能認清楚自己的對手——小剝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可能會採用什麼樣的手段來對付自己,他不至於勝的如此之艱難。從這裡我們也看到了,雪諾不可能贏得鐵王座,雪諾不可能做王,倒是珊莎卻表現了這個潛質。
在戰爭中永遠不要拒絕任何一方的幫助。這是個真理,可惜雪諾不懂。或者說不是他不懂,是他根本不願意,他有自己的堅持。這也是他的理想主義的一個體現。
五、結局——流放
在辛辛苦苦的打贏了夜王的軍隊後,跟著龍媽來到君臨和瑟曦一較高下,憤怒的龍媽騎著卓耿憤怒了屠了城,燒了大半個君臨,也看到了鐵王座,望著唾手可得的鐵王座,卻在鐵王座前被至愛的雪諾一刀結果了性命。
雪諾為什麼要殺龍媽?非殺不可嗎?
其實雪諾殺龍媽,根本原因還在於他的人性。他必須要這麼做。因為他是瓊恩﹒雪諾。
雪諾其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而且這種悲劇性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是全劇中最勇敢的人,他是和艾德和羅柏一樣的人,內心光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是大人物身上光環,但也是致命的缺點。
一句話,他不是權利遊戲當中的玩家。他是權利遊戲中的一顆棋子。
下下期我們將繼續分析權遊中的人物。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