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全面卻屢遭輕視的第二代戰車,美軍M60「巴頓」坦克

2020-12-24 菌武視界

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發之後,蘇聯出動軍隊平息事態,英國駐匈牙利領事館藉此機會對蘇軍最新的T-55主力坦克進行了檢視,通過英國方面提供的情報,西方世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在坦克研發水平方面和蘇聯人較大的差距——雖然早在冷戰爆發之初各國軍方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當一份數據詳實縝密的報告擺在他們面前時軍方高層還是感受到了來自對手的巨大壓力。西方國家坦克普遍安裝的90mm坦克炮在測試中根本沒有能力在正常攻擊距離擊穿T-55坦克的200mm厚重裝甲,這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開始想方設法提升坦克的火力配置並加快了坦克更新換代的速度。

然而即使是在努力加速的情況下北約盟國的坦克數量還是被蘇聯為首的陣營甩在腦後,為了在短時間內彌補差距,美國人只能選擇在現役坦克的基礎上經過少量研發工作迅速推出一款改良版坦克。不過雖然當時美軍裝甲部隊中有多種主力坦克,但大部分都不符合軍方的要求:為數眾多的輕型坦克綜合戰鬥能力低下,防護能力更是與T-55差距明顯;以M-103為代表的重型坦克雖然防禦能力強大且火力兇猛,但其34km/h的尷尬速度明顯不符合新時代坦克快速突破的要求。經過多次挑選之後,軍方最終將仍處於量產階段的M48「巴頓」坦克選為了新型坦克的研發基礎,最主要原因就是M48的生產鏈和後勤保障系統都很完善,後期訓練也可以無縫連接,我們今天的主角M60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一、M60的研發背景

這款坦克的研發工作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中期,當時的美國裝甲部隊繼續一場變革——儘管二戰已經結束十年之久了,但美軍坦克還保留著輕型坦克、中型坦克以及重型坦克這樣的三種分類,這已經不適合當時美蘇爭霸的新格局了;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裝甲部隊的數量,美軍還大規模服役了M47中型坦克這樣在測評過程中故障頻出卻為了趕時間不得不投入使用的「殘次品」,而M103重型坦克這種在各方面表現優良的坦克也存在難以維護的問題,給後勤保障系統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美軍對坦克的大規模改建可謂是勢在必得,我們上文提到的匈牙利事件只是起到了促進這一進程發展的作用。

1957年,美國陸軍參謀長Maxwell·Davenport首次發布了新時代美軍主戰坦克發展戰略,該計劃重新劃分了坦克的類別和分工,即輕型坦克只用於偵察和空降,中/重型坦克則會被單一類型的主戰坦克所取代。面對蘇聯新型坦克與日俱增的威脅,美軍的新型坦克研發計劃必須儘快提上日程,當時的美軍有以下幾個方向可供選擇:以當時裝甲部隊中服役的坦克為基礎,研發一款可以很快服役的坦克;加大對當時正在進行的T95坦克的投入,儘管這一集大量不成熟新銳科技於一身的方案面臨著技術瓶頸難以突破和開發費用水漲船高的困難;最後一個也是風險最高的計劃就是靜下心來研發一種以反裝甲飛彈為主要武器的全新坦克。

軍方高層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第一種方案,他們在種類繁多的現役坦克中選中了M48「巴頓」坦克作為新型主戰坦克的研發基礎並交由著名的克萊斯勒集團全權負責。1959年春天,M60坦克的設計基本完成並最終定型,三個月之後就接到了軍方首批180輛的訂單;1960年年初,這些承載著美軍期望的新型主戰坦克開始從隸屬於克萊斯勒集團的底特律坦克工廠駛向軍隊服役。不過由於M48坦克的量產也在同時進行所以M60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生產率十分低下,直到中東戰爭結束之後為了滿足以色列方面的需求軍方才開始盡最大努力協調各種坦克的生產,M60的產量也得到了提升。截至1983年該型主戰坦克量產工作全部結束之時,M60的累計產量已經超過了15000輛,並被遠銷至包括土耳其、以色列、埃及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新型坦克的主要設計

在原本的計劃中,M60與其原型M48-A2相比應該有著較大的改動,不過由於時間、經費以及當時技術的局限性未能實現這一想法。因此在炮塔的設計上,克萊斯勒公司的設計人員仍然選擇採用M48的鑄造龜殼形炮塔設計(不過在武器方面作出了一些改變),在炮塔的頂端還安裝了一個可旋轉的M-19車長觀測塔,該觀測塔具備讓車長在嚴密的裝甲保護下操作機槍的能力。不過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在安裝了車長觀測塔之後整輛坦克的高度也因此增加,在戰場上很難尋找可藏匿的掩體,導致M60被發現的概率高於其他類型坦克;M19車長塔十分緩慢的旋轉速度也是缺陷之一,在面對移動速度較快的敵方目標時很容易陷入尷尬局面;除了這些之外,在密閉的車長塔內使用機槍會造成內部空間煙霧瀰漫,要知道保持良好的車內環境是保證裝甲部隊實戰狀態的條件之一。

在整個車體的設計上,M60和M48十分相似,兩者的主要結構都是鑄造而成,不過M60的車頭裝甲防護明顯比M48要厚重不少,車頭的形狀也從M48的圓弧狀改為平直外觀;在路輪方面,兩款坦克的兩側都有六對路輪,不過M60的路輪在製作材料方面採用了較為輕盈的鋁合金。在我看來,M48/60兩代坦克在設計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動力系統的選擇,前者為汽油引擎,而後者在改為了柴油引擎:克萊斯勒公司的設計人員為M60選用AVDS-1790-2A柴油引擎雖然在輸出馬力方面與汽油引擎相比下降了60匹(從810降至750),但是由於柴油的燃點比汽油高,M60引擎系統的安全性也較以往有了較大的保障,大幅度降低了燃料被引燃的機會;而在具體行駛性能方面,M60主戰坦克的最高時速為48km/h,即使是在野外戰場行駛時速度也可以保持在19km/h左右,這款坦克的行車距離與使用汽油引擎的M48相比也得到了大幅延長,從200多公裡增至500公裡,這可以降低後勤燃料補給的需求,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與此同時,設計人員還將AVDS-1790-2A柴油引擎與新型的CD-850-5變速箱連接器,並由車尾的驅動輪帶動T97E2履帶,這可以讓整個系統的運轉更加流暢,提高M60主戰坦克在實戰中的容錯率。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動力系統早在1963年就第一次出現在了美軍裝甲部隊之中,當年主要是被用於將M48坦克改為柴油版的M48A3。

三、M60坦克的武器系統

在以M48「巴頓」坦克為基礎的改良方案中,被美軍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火力的提升,M48坦克原有的M-41 90mm線膛炮也因此被更換。當時擺在軍方高層面前的有三個方案,分別是在M103重型坦克使用的M58 120毫米口徑線膛炮基礎上衍生的輕量版主炮T123E6、美軍武器研發機構最新開發的T208E9 90毫米口徑滑膛炮以及英國皇家兵工廠在二戰之後為了對抗蘇聯100mmT-54坦克主炮而研發的L7 105毫米口徑線膛炮。在綜合穿甲能力、精確度和射速等多方面的考慮後,美軍最後決定從英國引進L7坦克炮並對其進行進一步改良,後來量產版M60坦克的M-68 105mm口徑線膛炮就是在其基礎上開發的。這種主炮的備彈量可達57發,在它的幫助下新型主戰坦克的火力與M48的90mm主炮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

而在副武器方面,設計人員主要為M60準備了M85重機槍和M240同軸機槍,前者被安裝在車長觀測塔之上,而後者則裝備在炮塔的炮盾附近。這兩款機槍都是美國戰後武器發展的經典之作,M85機槍由AAI公司研發,其目的就是用於裝甲車輛的炮塔,而且十分適合裝備在坦克內部使用,其槍口初速可達880m/s,最大射程為6700m;M240機槍則是一種於1977年正式投入使用的通用機槍,這款由埃斯塔勒生產有限公司推出的採用可散式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中型機槍的槍口初速可達850m/s,最大射程為3700m,與此同時,雖然這款機槍並不是現役最先進的中型機槍,但是其堅實可靠的特點使得這款機槍成為了在北約成員國之中最流行的武器之一。除此之外,為了提升坦克的夜戰能力,設計人員於1962年為M60加裝與主炮聯動的AN/VSS-1(V)1紅外線探照燈,並配合供炮手使用的M32紅外線潛望鏡,及供車長使用的M19紅外線潛望鏡和M18紅外線望遠鏡,此舉對該型坦克的實戰性能大有裨益。

作為美軍的第一款主戰坦克,M60在1960至70年代之間是美國陸軍裝甲部隊最重要的一種坦克,在隨後幾年中也因為其較大的改進空間衍生出了數款改良版本;雖然隨著80年代M1坦克的服役M60逐漸開始退居二線,冷戰的結束更是讓這種坦克在美軍中的數量大幅度縮減,但這種坦克至今還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國軍隊中發光發熱。而如果僅從設計層面來講,M60的整體設計也能在現代美軍坦克研發史上排到一個較高的位置,畢竟作為一款小成本坦克,M60憑藉它的高性價比和可靠性成為了很多其他國家在裝甲戰場研發領域的標杆。

相關焦點

  • 公認最具有巴頓魂魄的坦克:獨霸美軍主力裝備20年,性能出眾
    M60剛在遊戲中出現時熱度很高,其實在現實中它也是美軍序列裡的常青樹。在當時美國陸軍主戰坦克青黃不接的時候,承擔起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重擔。一、車中巴頓美國一直有以著名將領命名武器裝備的習慣,其歷史上最具個性的巴頓將軍,他的名字一共命名過4款坦克,但是公認的最具有巴頓魂魄的就是M60了。
  • M60巴頓坦克,被小看的第二代主戰坦克,性能幾乎無敵
    2020-02-21 17:06:51 來源: 信息交互技術 舉報   美國M60巴頓主戰坦克
  • 曾對抗蘇聯鋼鐵洪流,中東戰場擊敗過T-72,美第二代M60強悍依舊
    但是西方坦克,特別是美國陸軍的坦克集群,雖然並沒有和蘇聯的坦克在歐洲平原上大開殺戒,但是卻在很多第三世界戰場上相互PK。而作為美軍的第二代坦克,卻能在戰場上擊潰蘇軍的第三代坦克,大概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吧。參考消息12月9日播發了一段美國FullMag的視頻。視頻是由資深美國軍迷錄製的一段有關M60坦克擊碎路虎車的延遲攝影直觀展示了坦克主炮的殺傷力有多強。
  • 被擊毀的「超級巴頓」——土耳其M60T1主戰坦克分析
    「老樹開新花」M60「巴頓」是美國於1956年開始研製的二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也是冷戰時期裝備最廣的一型坦克,該型坦克曾大量提供給美國盟友,其中包括以色列和土耳其。土耳其方面,上世紀90年代末,土軍的裝備主力是M60A1/A3主戰坦克,面對敘利亞軍隊的T-72主戰坦克毫無優勢可言,因此,土耳其聯合以色列對該型坦克進行升級。升級方案是在以軍「馬加奇」7C主戰坦克基礎上,通過增加裝甲組件和換裝火炮提高性能。2005年第一輛改進樣車下線,被命名為M60T主戰坦克。
  • 「終結者」施瓦辛格鍾愛的M47坦克 為何成了美軍的"短命戰車"
    就在前不久,施瓦辛格駕駛著一輛坦克將一輛加長型林肯豪車碾成了鐵餅。眾所周知,坦克把轎車碾碎就像碾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不過咱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州長的心愛"座駕"。這一次幫"州長"賺足人氣的這輛坦克正式名稱叫做M47坦克。M47坦克是美國戰後的第一代坦克。也是"巴頓"家族的第二位成員。二戰時期,美國憑藉強大的工業基礎很快成為了盟國的兵工廠。
  • 戰敗前的日本中型坦克,苦心研發的三式、四式中戰車性能如何?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日本的坦克發展到是進入了一個躍進階段,先後研發了三式中戰車和四式中戰車,屬於日本所謂的"決戰兵器",那麼這兩種坦克到底性能如何呢? 一、三式中戰車 1943年後的太平洋戰場對於日本而言就倆字——絕望。美軍在太平洋上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幾乎在每一次島嶼爭奪戰裡,都是以日軍伏屍滿地為告終。
  • 美國冷戰時期的主戰坦克,M60巴頓坦克
    M60巴頓坦克,是美國陸軍最後一代的巴頓系列坦克,在冷戰時期,M60坦克可是美國的主戰坦克,它是在1950年中期研製的坦克,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早期還能在美國陸軍看到它的身影。
  • 戰後西方坦克主力火炮,英國製造!從「巴頓」裝到「艾布拉姆斯」
    二戰結束後,尤其是受到柏林閱兵的蘇軍IS-3重型坦克刺激,美軍意識到自己現有的坦克技術已經幾乎全面落後,尤其是在火力上,即便是長身管75毫米炮配合鎢芯穿甲彈,恐怕也難以擊穿蘇聯重型坦克。從M26」潘興「坦克開始,一直到M48」巴頓「,美軍都為其裝備了90毫米坦克炮,改良自二戰美國陸軍的90毫米高射炮。實際上,二戰時候的大多數坦克炮都是改良自高射炮,高射炮本身就具備初速高、彈道平直的特點,從韓戰到中東戰爭,M3式90毫米坦克炮證明自己不僅能對抗T-34-85,也能夠對抗安裝有100毫米線膛炮的T-55主戰坦克。
  • 五星坦克傳奇巴頓 最後一炮美系M60系列解讀
    中國59式坦克憑藉多樣化的改進方案衍生出69式、79式等諸多性能提升設計。而在美國主戰坦克中,也有一款與59式齊名的多改裝坦克型號——「M60巴頓」系列。3D載具射擊革新之作《最後一炮》高精度還原現代戰爭諸多明星級陸戰裝甲,包括M60系列的五星坦克傳奇巴頓都將完整呈現,打造現代裝甲的世界級對抗舞臺。
  • 63年前的老物件,經過以色列的魔改,重換新生的M60TM坦克
    提到M60坦克,對軍事裝備了解的軍迷一定有所了解,這款1957年就研製成功的中型坦克,一直都是北約各國的主力裝甲武器之一,尤其在上世紀60到70年代,M60更是出現在各種地區戰爭中。進入21世紀後,由於技術和火力的限制,M60逐漸從美軍等主力國家中除役,但一些中小國家依然將其作為裝甲的主力。
  • 坦克世界 玩家重現少女與戰車紅色塗裝
    隨著《少女與隨戰車》最新OVA在7月5日上映,萌系戰車之風再度席捲而來。而戰爭網遊《坦克世界(微博)》也受到這股「激萌旋風」的影響,玩家中的動漫達人將《少女與戰車》人氣角色歷女組的主力戰車「三突炮」,製作成《坦克世界》的塗裝,將動畫中的紅色戰車,移居到二戰硝煙戰場之中。
  • 「傳奇五對輪」59D坦克,和臺灣地區最先進坦克M60A3相比如何?
    M60A3坦克作為我國臺灣地區裝備的最先進坦克,M60A3TTS是M1式主戰坦克入役前美國陸軍裝甲兵的主力,冷戰後美國逐步削減國防預算才將大量的M60主戰坦克拋入國際軍貿市場,其中就包括了性能最先進的M60A3TTS式主戰坦克,臺灣陸軍也正是利用這一時機才引進了460輛, 成為國民黨陸軍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 二戰裝備講堂之九七式中戰車,日本坦克部隊的支柱!
    軍方考慮的是,要是坦克太重,勢必會在後勤運輸上出現問題,包括橋梁承重、港埠轉運等各個方面。只不過,日本當時的技術可是沒有什麼爆炸發展,在這個的要求下,新款坦克在性能上,最多也就稍微比八九式強些罷了,那麼研發新式坦克還有什麼意義呢?
  • 日本陸軍的中型坦克終末,未能起到大用的三式中戰車和四式中戰車
    面對這種近乎絕望的戰局和美軍強大的裝甲優勢,日本陸軍只能繼續研發新的中型坦克,以便於在守島時可以儘可能的抵抗美軍的進攻。當然,這些新的中型戰車開發計劃,到底能有多少用處,那就只有看命了。 一、三式中戰車 對於1943年後的日軍而言,戰爭的前景是十分悲觀的。美軍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且在戰場上逐漸佔據全方位的優勢。
  • 日軍最著名的戰車聯隊之一,僅裝備23輛坦克,二戰中被美軍團滅
    日軍的戰車聯隊編制規模相當於歐美等國軍隊的坦克營,在太平洋戰爭後期,一個標準的戰車聯隊編有6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編制員額為1070人。然而在日軍的這些戰車部隊中,有一支僅編有23輛坦克的聯隊,卻擁有超高的名氣和知名度,那就是在硫磺島上駐守的第26戰車聯隊。
  • 美軍最新裝甲車亮相,增強防護是重點,中國早已佔據全面優勢
    ,現在地面重型裝備都在追求戰術機動性,畢竟良好的機動性能有效躲避敵軍的火力,除此之外,這款最新型號的戰車披掛的反應裝甲也是該戰車相對較為明顯的一個特徵,反應裝甲作為一種增強主戰坦克防禦而適用的裝置,由此可見美軍的"布雷德利"戰車未來也在朝著高防禦的方向而發展。
  • 利比亞坦克大戰即將爆發!埃及剛送去T-55,土耳其就馬上運來M60
    M60,又稱:巴頓坦克,因生產量達到15000輛以上,成為戰後西方產量最高的主戰坦克之一,也是土軍的主力坦克之一,擁有數量1000輛。土耳其曾經對現役的m60坦克進行過現代化升級,稱為:M60T,是援助給利比亞的,顯然是沒有經過升級的老款,從公開的照片看,利比亞地理玻璃的是土耳其擁有的美制M60A1坦克,為M60坦克的第一種改進車型,從1961年開始生產,其生產一直持續到1980年。
  • 為什麼M60大戰T-72,被專家稱為菜雞互啄,三點原因決定
    在過去的一年中,敘利亞內戰讓人們見識了,坦克的重要性,無論是敘利亞政府軍還是土耳其軍隊,無不用坦克作為突擊力量,佔據戰場主動權。和發達國家普遍已經使用第三代主戰坦克作為裝甲力量主角不同,敘利亞戰場交戰雙方,還在大量使用第二代主戰坦克作戰。
  • 美軍新兩棲戰車登場,火力嚴重不足,美媒:還是不如中國05式
    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兩棲戰車AAV系列一用就是40多年,其防護性薄弱、速度慢、穩定性差的缺點一直被美軍吐槽不已。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月23日報導,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後,AAV終於迎來了接班人,它就是由BAE系統公司研製的ACV兩棲戰車。然而,僅僅是在測試期間,ACV兩棲戰車就暴露出速度奇慢、火力不足等缺點。美國媒體也直言不諱地指出,它比解放軍配備的05式兩棲戰車差遠了!
  • M1艾布拉姆斯已服役40年,美軍研發新坦克,更小更輕性能更強
    這一計劃被命名為「新一代坦克—未來殺傷力」(NGCV-FDL),將根據「未來戰場環境與致命威脅」進行評估與分析新一代主戰坦克所必需的性能。美國陸軍希望這個坦克有著高火力、輕量化和信息化,即:既具有足夠用的火力,還擁有超越此前的主戰坦克的高機動性能。同時,美國陸軍要求這款坦克具有高度的信息化,是一款信息化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