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式邁入5G時代後,教授發現,手機是越來越貴了。如果將2020年和2019年的手機售價進行對比,能發現旗艦機普遍漲價不少。就蘋果來說,相比前代iPhone 11,iPhone 12的起售價提高了800元。
與此同時,蘋果還推出了尺寸更小的iPhone 12 mini,售價為5499元起,進而與iPhone 11保持了相同的水平。然而根據調研報告顯示,iPhone 12單機成本其實增加了21%。
近日,國外調研機構Conterpoint Research對iPhone 12的物料成本(BoM)進行了分析。以128GB的iPhone 12為例,物料成本為415美元(約合人民幣2680元),對比同為128GB的iPhone 11,漲幅達到了21%。若僅計算毫米波版本,差異更是達到了26%。
物料成本的增長,主要歸因於處理器、5G基帶和屏幕等關鍵元件。
首先是處理器成本的增加。iPhone 12採用臺積電5nm製程的A14晶片,其擁有目前業界最強的效能,但代價是:蘋果需要付出比7nm高出近乎兩倍的成本。僅僅是處理器的成本,iPhone 12就增加了17美元(約合110元)以上。
iPhone 12另一項升級則是,全面使用OLED屏幕,從而支持高動態範圍和更高的峰值亮度。從成本角度來看,從LCD到OLED的轉變可以說是巨大的飛躍,整整貴上了23美元(約合149元)。
作為蘋果首款支持5G網絡的手機,iPhone 12的5G模組對於成本增加也做出了不小「貢獻」。來自高通的5G調製調節器、射頻模組、天線、接收器等等,合計比4G的iPhone 11成本增加了34美元(約合220元)。
一言以蔽之,搭載業界首款5nm製程的A14仿生晶片、啟用高通5G基帶、屏幕從LCD升級為OLED,這三大因素讓iPhone 12成本上漲成為必然。除了物料本身的成本,蘋果供應來源多樣化也是導致成本上漲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前提下,為了保證iPhone 12系列起售價和iPhone 11系列持平,蘋果也採取了措施來抵消這部分成本提升。其中最有力的措施便是「環保大法」——取消附贈的充電頭和Earpods有線耳機。
對於iPhone不再標配充電器,不少人認為,如蘋果所說,此前購買手機都會配送充電器,用戶手中的充電器已經不少,這樣做可以減少垃圾汙染,對環境有利。
確實,充電器的使用周期不短,用戶購買新機後也還可以繼續用原先的充電器。不過,除了iPhone 11 Pro用戶,大部分蘋果用戶手中的iPhone充電頭都是「祖傳」5W充電器。
在安卓陣營快充功率已經衝上100W的今天,5W充電器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目前的使用需求。何況iPhone 12系列縮減了電池容量,雖然通過A14處理器降低了功耗,續航能力依然是硬傷。
好在iPhone 12全系支持20W PD快充,充電速度相較於5W充電器,整整快上了三倍。蘋果這一舉措也掀起了充電配件的升級熱潮,第三方快充能讓用戶以更低的門檻,獲得和原裝相近的快充體驗,更安全耐用。
在京東聯合充電頭網發布的20W PD快充銷量排行榜上,綠聯20W PD快充頭僅次於蘋果原裝。
綠聯20W充電頭為iPhone 12系列定製,通過CQC+CCC雙重認證,在滿足基本使用場景的基礎上達到了更高的品質安全標準。結合不到蘋果原裝的四分之一的親民售價來看,確實很香。
回到成本增加的問題上,可能有小夥伴會提出:儘管iPhone成本不低,利潤同樣也不少。教授想把這個問題拋回給大家,為什麼在同樣的成本下,iPhone售價比安卓手機高出不少,卻從來不缺購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