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實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三年為期目標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但收官不等於收兵。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掃黑除惡「第一槍」精神為引領,緊緊圍繞「深挖整治」「長效常治」目標任務,部署開展專案偵辦「百日攻堅」和「六清」行動,持續推進「10+N」重點行業整治,全力掃除一切黑惡勢力,堅決奪取專項鬥爭全面勝利。
辦結安徽掃黑除惡第一大案
「第一槍」精神樹立敢打必勝信心
「劉氏兄弟」案是我省歷史上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第一大案,先後被中央政法委、全國掃黑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及我省對口部門掛牌督辦。2018年1月23日晚,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電視電話會後,蚌埠市公安機關集中對劉氏兄弟等人涉黑組織1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展開抓捕,打響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一槍」。
在辦理「劉氏兄弟」案過程中,專案組打破常規,在全省首創以巡代偵、掛圖作戰、聯合辦案等打擊模式和技法戰法。全市紀委監委和政法機關將「打傘破網」與掃黑除惡一體推進,徹查「保護傘」以及履職不力、失職失責公職人員。在「打財斷血」方面實行「三個一律」,即:一律全數查扣涉黑資產;一律收集固定「黑財」證據;對「黑財」追繳不到位的,一律由公安機關掃黑辦進行重點督辦。檢法兩院同步成立起訴、審判專班,進行同步閱卷,建立常態化專案會商機制,以及辦案人取證、法制審核把關和專案組領導審批三級聯審制度,確保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
正義必能劃破重重黑幕,贏得朗朗乾坤風清氣正。2019年12月16日,「劉氏兄弟」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二審順利宣判,劉兆水、劉兆本、劉兆剛、劉兆安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非法採礦罪等,分別被判處二十五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30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十七年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或罰金。此案判處5年以上重刑人數27人,重刑率達79.4%。今年11月12日,我市「劉氏兄弟」案被推薦入圍安徽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以「第一槍精神」樹立必勝信心,用鬥爭精神、鬥爭智慧、鬥爭效能補短板、強弱項、解難題。「劉氏兄弟」黑社會性質組織覆滅後,市委組織部、市公安局聯合向新城口村派駐幫扶工作隊,全省首創,選派政法幹警任第一書記,著力做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後半篇」文章。目前,新城口村「兩委」班子凝聚力不斷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明顯提升,群眾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幹群關係更加和諧融洽。我市編制《2017-2021大洪山林長制發展規劃》,投入5000餘萬元,對因劉氏兄弟等人非法採礦而滿目瘡痍的大洪山進行生態修復,目前已植樹復綠近5500畝,生態修復6000畝,森林撫育16000畝,目前,大洪山林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私挖濫採活動已基本禁絕。
「百日會戰」再深挖一批蟄伏之徒
專項整治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今年三月,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就涉黑組織、涉惡犯罪集團專案偵辦進行部署。此後又聘任掃黑除惡特派督導專員對重點線索的核查、重點案件的辦理和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整治開展督導,要求再查實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線索,再突破一批難啃之案,再整治一批行業亂象,再深挖一批蟄伏之徒。
按照部署,今年我市集中開展涉黑組織、涉惡犯罪集團專案偵辦「百日會戰」,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加快線索核查、案件辦理等工作進度,在堅持案件質量不降的同時,辦案效率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同時,大力推進「10+N」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深挖黑惡案件中涉及行業領域突出問題,堅決做到治理全覆蓋、無死角、零遺漏。今年以來,已先後辦理長期壟斷農班線的喬某、王某利等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在市區瓶裝液化氣行業多次違法犯罪活動的肖某等人惡勢力案,以及以「巡湖隊」為名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王某等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等多起行業領域涉黑惡案件,全力推動實現「行業清源」目標。
在深挖徹查的同時,檢察機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暴露出的問題和管理漏洞發出檢察建議;公安機關建立辦案反饋機制,及時制發涉黑涉惡預警通報和公安提示函;自然資源部門對液化氣行業,市住建局物業管理行業等開展行業整治,摸排涉黑涉惡線索,並開展建築渣土運輸處置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重拳掃黑,除惡務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摧毀涉黑犯罪組織11個、剷除惡勢力犯罪集團39個、瓦解惡勢力犯罪團夥107個、抓獲九類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2372人,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18.25億餘元,居全省第一,目標逃犯到案率達100%。今年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發案數量同比下降6.2%,「黃賭毒」警情同比下降30.5%,九類涉黑涉惡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7%,採取強制措施人數同比下降54%。
「六清」行動助力黑惡勢力清倉歸零
贏得民心凝聚社會正氣群眾安居樂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隨著專項鬥爭的不斷深入,蚌埠市民深切地感受到,全市治安環境明顯改善,社會正氣空前凝聚。2019年度,我市掃黑除惡知曉度和滿意率分別位列全省第3和第4位。2020年8月26日至27日,蚌埠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測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對專項鬥爭工作滿意度100%。
圍繞掃黑除惡「六清」行動,我市按照「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傘網清除」「黑財清底」「行業清源」要求,積極拓寬暢通舉報渠道,加強涉黑涉惡線索摸排;運用大數據資源和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追逃實效,對追逃到案的犯罪分子,深挖「案中案」,確保追逃無漏網。梳理排查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線索,查處追責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關係網」,以及失職瀆職,廣大黨員幹部守法意識、廉潔意識顯著增強,政治生態明顯淨化。
嚴懲黑惡勢力,彰顯法治權威。在辦理涉黑涉惡案件中,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涉黑涉惡案件131件次,提起公訴黑惡案件76件530人;審判機關一審受理黑惡案件67件506人、二審受理黑惡案件50件444人,財產刑執行到位1.98億元,執行到位率87%,判決追繳沒收執行到位4.5億元,執行到位率88%,居全省首位。
掃黑除惡必須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才能讓老百姓安心。針對班子配備不齊、黨員隊伍管理混亂、黨組織服務功能弱化、宗族宗教和黑惡勢力幹擾滲透等問題,我市堅持每年對基層黨組織進行一次「全面體檢」,2018年以來共排查確定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79個。與此同時,統一安排符合條件的黨員民警擔任警務區內村(居)黨支部兼職副書記,進一步增強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目前全市394個警務區已進駐城鄉社區民警397名,實現了全覆蓋。
深挖徹查背後根源,掃黑除惡不留死角。如今,全市上下正以不停滯、不鬆勁的鬥爭決心和鬥爭意志,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六清」行動,進一步鞏固深化專項鬥爭成果,完善常治長效各項工作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決打好打贏案件偵辦、「打傘破網」、案件訴訟、源頭治理、宣傳發動「五大攻堅戰」,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蚌埠戰區」的全面勝利,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記者 吳媛媛 通訊員 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