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那位上世紀70年代初向《華盛頓郵報》記者告發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森總統下臺的傳奇「深喉」?這曾是美國現代史上的重大謎團之一,無數文章、書籍、電影和電視節目都對此津津樂道,「深喉」這個詞甚至被收入韋氏大詞典。直到2005年5月31日,美國媒體才戲劇般地破解了這個困擾人們30多年的謎團。
女兒說服他告白天下
費爾特的朋友奧康納說,費爾特當天在加利福尼亞州聖羅莎死於充血性心力衰竭。他的健康狀況在過去數月間一直欠佳。
奧康納2005年在《名利場》雜誌上撰文披露,費爾特正是水門事件中的「深喉」,是把前總統尼克森拉下馬的線人。
作為水門事件中最後一個謎團,「深喉」的真實身份瞞過30年時間。當年首先揭露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一直拒絕公布告密線人身份,時任總編西蒙斯引用一部色情電影片名《深喉》,作為線人的化名。從此,「深喉」成為秘密線人的代名詞。
時隔多年後,費爾特與子女討論,究竟是亮出自己的「深喉」身份,還是把這一秘密帶進墳墓。最終,女兒瓊說服他告白天下。
「我們至少能賺到足夠的錢支付帳單,比如我已為孩子學費背上的債務,」她說,「就算為了這個家吧。」
有人贊他英雄有人罵他叛徒
「深喉」現身在美國引起一片譁然。為水門事件入獄者稱他叛徒,支持者則讚賞他為英雄。
費爾特的一名鄰居貝克表示:「他是一個展現出勇氣的人,我希望他成為其他人的榜樣,支持民主程序,令政府公開透明。」
而一些前尼克森政府官員就給「深喉」貼上了「背叛」的標籤,認為他「違反了執法部門的職業道德」。曾擔任尼克森總統國內政策顧問的加門特表示:「我認為『深喉』不是英雄……那些做了傷害總統事情的人,不能算一個英雄。」
尼克森與「深喉」積怨頗深
「深喉之謎」雖然困擾了美國30多年,但其實早在1973年2月,正值「深喉」告密期間,尼克森總統就曾懷疑費爾特是「一名告密者」。
白宮談話錄音顯示,時任白宮辦公廳主任霍爾德曼曾告訴尼克森總統,「水門事件」大部分內幕是費爾特捅出去的,但因費爾特的聯邦調查局背景而投鼠忌器,無法「使陰招」。
電話錄音顯示,尼克森詢問霍爾德曼,告密的「是聯邦調查局的人嗎」?
霍爾德曼說:「是的,先生。馬克·費爾特……如果我們動他,他會站出來揭穿一切。他什麼都知道,聯邦調查局是幹什麼吃的?」
至於費爾特「出賣」尼克森的個人原因,美國媒體曾披露,水門事件發生時,正值費爾特的上司、FBI局長埃德加·胡佛逝世。費爾特本來指望自己接替胡佛成為新的FBI局長。但不料尼克森任命了他的一名親信、助理司法部長派屈克·格雷為FBI部長,令費爾特大失所望。另外,費爾特對尼克森政府干涉FBI調查「水門事件」的不滿,是導致他向《華盛頓郵報》告密的「明顯」原因。1973年,水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費爾特離開了FBI。
CNN披露,由於費爾特掌握著許多情報,對尼克森政府心存怨恨,又有一種使命沒有完成的感覺,因此確有向《華盛頓郵報》洩密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