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性感,在於有一顆智慧的大腦。
倪妮最近圈粉的事情,不要太多。
在紅毯上幫劉詩詩整理裙子,兩氣質相當的黑白天鵝站一起,讓人感嘆人間有真情,女明星之間有真愛。
金雞獎頒獎典禮後臺被記者追問採訪,她說自己「等我有作品了,再來給你們做。」
這句話讓倪妮再一次上了熱搜。
畢竟,娛樂圈的大部分女明星在面對自己演技這件事上,總顯得有點「迷茫」。
像倪妮這樣自爆其短的女明星,很容易成為一股清流。
01
翻開倪妮以前的採訪,她的坦誠莫名可愛。
吐槽起自己的長相毫不嘴軟,她說自己眼距開、鼻子塌、嘴巴大、下巴方。
被問到如何保持少女感,她說少女感全靠化妝。
談到出道即巔峰的時候,她說那就是個「空架子」。
實誠到這麼扒皮動骨的份上,觀眾們自然會心一笑,對她多了些許欣賞。
這份直爽,在和塑料姐妹Baby一起參加《嚮往的生活》時,兩相對比,就更明顯了。
在話題性上,倪妮的表現力就遜色的多。
在節目裡,倪妮的造型清湯寡水,幹活時一個人大包大攬,說話做事少了些明星濾鏡。
一個劈木頭架勢做的足,營造「怪力少女」人設,一個悶不吭聲戴著手套真的在鋸木頭。
畢竟,一旁的Baby可是坐個鞦韆都要追求劉海齊整的小公主。
這種「見拙」,是很多女孩子更吃的那一套。大方自然不做作,沒有機心的倪妮,一直都很有觀眾緣。
在這之前,倪妮並沒這麼放得開。
才出道時,有愛秀網的記者回憶:「倪妮自宣傳《金陵十三釵》開始,接受採訪屢次被攝影者提醒看鏡頭。
她屢次說:「對不起,我不知道。」或是「我還是個新人,不要為難我好嗎?」
說到敏感問題,她需要不停看經紀人,謹慎到如履薄冰。
曾經在楊瀾的《天下女人》裡,每當楊瀾談到敏感話題,倪妮就三緘其口,讓氣氛很是尷尬。
被問到會帶什麼東西探班男友,倪妮低頭笑而不語。
楊瀾詢問:「你想拒絕回答,是吧?可以,沒問題,拒絕回答。」
為了緩解尷尬,楊瀾只好說:「我都是這麼一直幫助我們嘉賓的。」
和現在的隨性相比,倪妮那時候顯得青澀拘謹。
那幾年,人們對倪妮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街拍女神」「最佳著裝」等印象上。
02
再者,倪妮是中國唯一幾個以風韻制勝的女星。
在國內同年紀小花還在「幼齡」感上前僕後繼的時候,倪妮已經懂得如何讓女性特質發揮最大的威力。
性感分很多種,有的靠後天加持,而倪妮的性感是渾然天成。
她的五官恬淡,卻不失英氣,眼尾上挑,像包著半汪清水,做起各種姿態都煙視媚行。
在《金陵十三釵》裡她飾演的秦淮河頭牌玉墨,體態搖曳生姿,眼神嫵媚果決,把戲裡戲外的人都勾的五迷三道。
從走路、體態、再到演技,張藝謀調教了足足三年,這才有了外媚內剛的玉墨。
張藝謀說倪妮是最特別的,當年選她也是看重了她的氣質。
她的特別,在娛樂圈註定無法被複製,按說,起點這麼高,事業扶搖直上才對。
但倪妮因為當年出道就碰上「二張事件」,她力挺自己的恩師張藝謀,和張偉平鬧掰,在演戲上高開低走。
電影資源不是很好,她的時尚道路一直都風生水起,剛出道時,就成為各大時尚雜誌的寵兒,把《ELLE》《時尚COSMO》、《時尚芭莎》、《嘉人》等雜誌拍了個遍。
可塑性很強,濃妝時風情萬種,淡妝時眼神裡偶爾流露的倔強,也有點褪盡鉛華的少女氣息。
她美商也足夠好,隨便一套私服都能成為女孩們的穿搭指南。
那幾年她的熱搜大都離不開街拍女神等字眼。
最有名的還是坎城電影節,她穿著亮片裙撐著傘大步流星的樣子,真正詮釋出了什麼叫衣香麗影。
但,這些人設經營久了,會讓觀眾誤認為,倪妮是個高級網紅。
這對身為演員的她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在娛樂圈,有一種女明星是不需要刻意經營人設的,她們站在那裡就是活字招牌。比如謀女郎鞏俐、章子怡、周冬雨。還有一類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撲在角色上的,比如袁泉、詠梅這種。
真正需要經營人設的女星,一定是在正職上面有虧,為了hold流量時代的福利,不得不把自己的私人生活也揉碎重塑,時時刻刻精緻到發光的小花們。
流量明星終歸花期太短,只有做女演員,才是正經。
03
說了這麼多,倪妮的作品卻又太容易讓人忽視。
自從《金陵十三釵》之後,倪妮一直在高開低走。
這裡也和前面倪妮的那份自知很有關係。
倪妮曾經在採訪裡一再強調,自己不是科班出身,還無法駕馭很複雜深刻的角色。
「必須是適合我的角色,我不是學表演出身,太複雜的角色不能勝任,會給對方和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
「找我的戲是很多,但我有信心演好的不多,我不是科班出身,希望能多演些自己有把握的角色,如果實力一時不允許,那就等儲備夠了能量再去接戲。」
但娛樂圈更新迭代太快,整個行業沒有時間去等一個小花在演技上發育成熟。
越是藏著掖著,也越容易固步自封,真正的成長都需要傷筋動骨,決不允許自己待在舒適區。
比如鞏俐,就從來是缺什麼補什麼,章子怡對自己也下得去狠手,當年被推薦給李安演《臥虎藏龍》,為了獲得對方認可,也害怕被替換,每天都下了狠功夫。
而倪妮雖然自知,但缺乏一股狠勁兒。
所以,她的戲路一度很是狹隘,常常在小妞電影裡打轉。
口碑見仁見智,評分偏低。
去年好不容易搭上大卡司,陳坤、倪大紅等前輩,拍了一部《天盛長歌》,口碑不錯,但遇到了《延禧攻略》《如懿傳》,收視撲街。
不過,能夠得到陳坤的欽點,倪妮亦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
今年和張震主演的《宸汐緣》,男神好久不營業,一開張就劍走偏鋒,飾演古裝男神。
雖然套路模仿了不少《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前期海報辣眼,但兩個主演的完成度很高。
倪妮在這劇裡的演技忽然有了靈氣,雖然扮相上一個不小心就和女二持平。
長相清淡的女演員,在某些時候需要克服外形上帶來的「呆板」,用演技去努力喚醒角色的生命力。
倪妮並不是沒有靈氣的演員,翻開她最早的微博,裡面經常會分享一些電影觀後感。
只要不沉溺於皮相帶來的便利,真的肯下功夫琢磨,倪妮是非常有可塑性的。
人生的天平總會失衡,選擇利用美貌,不停消耗自己,就要承受在專業上的平庸。
選擇沉下心打磨演技,是一條冷清的路,這條路一開始沒有太多人簇擁,也不會收穫太多掌聲,但它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希望倪妮下一度的金雞獎,能夠名正言順的成為真正的大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