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突然有了一種預感,覺得這一輩子都會輸給你。被人愛大的孩子,我根本無法動搖她們。」——金海英
昨天又打開了《又是吳海英》,跟著女主角吳海英又哭哭笑笑了一次,大概這是我看的第十遍了吧。
我看過不下一百部韓劇,吳海英是我最喜歡的女主角,沒有之一。我就像喜歡自己一樣喜歡她,用個最近很流行的矯情說法,那就是,如果世界上真有平行宇宙,那我覺得必定有一個我,像吳海英那樣又作又瘋然而又幸運地找到了愛情。
看過了很多遍《又是吳海英》,才發現她其實一開始就沒那麼喜歡男二。一個在感情中那麼直那麼勇甚至那麼賤的女生,在分手的時候,如果她在計較的是,誰甩的誰,那麼即使她哭得再傷心也是為自己的自尊心,不是為自己的愛情。所以她和男二最後的結局,在一開始就註定了,不用去管最初男二的離開是不是正確。在喜歡面前,錯誤可以被無視,正確也同樣可以被忽略。
所以很喜歡編劇在這裡的安排,當後面土海英一次又一次厚著臉皮跟男主說「我就是這麼隨便的一個女人」,別忘了,在最最一開始,她也是個這麼強調自尊心的女生啊。
同樣,當土海英一次又一次厚著臉皮跟男主說「我就是這麼隨便的一個女人」,我沒有聽出她的自卑,她的低下。她帶著小驕傲,驕傲自己將愛情至於自尊之前的純粹;她帶著小得意,得意自己可以把心思完全袒露,無需遮掩;她也帶著小失落,失落就算如此也無法將男主拿下。我覺得,土海英在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觀,這才是她最大的自尊心。
後來我竟發現,土海英每次的傷心和哭泣都帶著幸福的感覺。她忍不了電話響五次;她忍不了去海邊卻不過夜;她忍不了推拉的戰術,會瘋了一樣當街暴打男主;她忍不了難過,會打電話詛咒男主;她忍不了分別,會求著男主再交往一段時間再分開;她忍不了金海英,就會當著公司同事的面打她……她總是覺得自己忍不住快爆炸了,而我卻覺得她每次都沒有在忍。她總是最大程度宣洩自己的情緒,隨意過馬路,當著父母的面放肆大哭,穿紅色網襪在市中心鬧事,喝酒生病受傷。她不看別人的臉色,不用顧及別人的情緒,甚至不需擔心自己的飯碗。她完全遵照自己內心的指引,那麼難過傷心卻從不委屈自己。她做了那麼多我們想在傷心時候做卻沒做的出來的事。
這種傷心時候都擁有的幸福感是土海英家庭給予她最好的養分。有人說,土海英不為自己的父母考慮。但我覺得像土海英爸媽那樣的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假裝堅強,也不指望她出人頭地,就是只願她做真正的自己吧。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連傷心都可以肆無忌憚,所以又怎麼可能在遇見愛情的時候缺乏勇氣?所以又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勇氣而看輕自己?
有人說,好的感情,在有九分感性的同時需保有一份理性。我為什麼喜歡這部劇,就是因為劇中的主角可以沒有那一份理性也能收穫最美的感情。而在現實中,像土海英一樣義無反顧愛到十分的痴男怨女,在感情裡甘願拋棄浮木,擁抱浪花的人們,最終能有幾個倖存呢?
但就算無法倖存,我也慶幸自己如土海英那樣,為自己當初拋棄浮木而自我傲嬌,而非自我看輕。我也慶幸自己沒有浪費我的家庭給予我最好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