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昨晚11點,陪伴我們整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落幕了。決賽名單公布後,有意外,有遺憾。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和黃齡通過層層比拼,最終以極高的觀眾喜愛度順利成團。而復活成功的阿朵、一直被大眾愛恨交織的藍盈瑩、和孟佳同團出道的王菲菲、被大家看好的鄭希怡等人卻遺憾止步。
在順利成團的姐姐中,寧靜以324萬2082的超高票數拔得頭籌,同時她還獲得了X Leader稱號。可對於寧靜是否合適做女團,大眾仿佛持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覺得她個性太強,跟女團設定格格不入;有人則覺得她特立獨行,正是姐姐團需要的。
得知自己獲得成團資格時,寧靜即將登臺發表感言。她沒有隻身一個人,而是把自己組內的其他人一起叫到了臺上。
「我想說的是,儘管我獲得了第一名,但是我不想成團」,站在臺上的寧靜眼神堅定,「因為我是個服從度很低的人」。其實不光是大眾,寧靜本人對自己也有著十分深刻的認知。
記得在第一次拿到團服的時候,別的姐姐很坦然地接受並穿在了身上,只有寧靜拒絕了。按理說,只是件衣服,穿上也沒什麼,但是「不服管」的寧靜卻始終堅持不穿。即使後來穿了一下,那也只是情緒到了,短暫地「寵幸」了它一下。
姐姐們做背採時,面對採訪人的問題,姐姐們的回答周全而不失魅力。輪到寧靜時,採訪人讓她介紹下自己,結果寧靜直言不諱道:「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不是白幹了嗎?都不知道我是誰!」儘管話糙理不糙,但是寧靜的個性卻凸顯無餘。寧靜骨子裡仿佛有份叛逆,這份叛逆告訴大眾:不要試圖用一般人的想法看我。
寧靜之所以如此有個性,我想這跟她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響脫不開干係。
出生於貴州的寧靜,家境還算富裕,但是她的童年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輕鬆。在別的孩子還在認字階段時,她早早地就開始了舞蹈和畫畫,後來甚至還加入了籃球社。
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教育給寧靜帶來了異常深刻的回憶,尤其是來自他們的拳打腳踢。在寧靜早期的採訪中她曾透露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她出現了」暴力傾向「。
「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我在家裡被打,我出去就想打別人」。
或許正是因為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中,加上在娛樂圈裡看到的各種「潛規則」,讓本就內心壓抑的寧靜格外的「不服管」。一顆名為「反抗」的種子自小在她內心紮根,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寧靜特立獨行的表現也越來越明顯。
成長是一件需要不斷審視自我、糾正自我、拔高自我的過程。寧靜在過去的48年間,經歷了令她難以忘記的童年,兩段失敗的婚姻,給大眾貢獻了數不勝數的好作品。現在的她,再次走到了聚光燈下,未來還有可能走到更高更大的舞臺上。可這也要求她需要完成每個階段的「功課」。
做女團,「團魂」很重要。可是團魂到底是什麼?它長什麼樣?似乎並沒有人知道。寧靜的那句「我服從度很低」是不是就意味著女團就要像是一件任人擺放的商品?每個女團成員都必須要聽話?倒也未必。從《浪姐》出道的女團跟常規女團可不一樣,因為每個姐姐已經具備的能力和人氣是新鮮女團妹妹們無法做到的。
寧靜的功課並不是要收斂個性,也不是要繼續成王,而是認可自己,認可作為「女團成員」的自己。從她的自我評價可以看得出,她在做女團這件事上是缺乏自信的。其實在過去的不少公演上,我們能明確感受到她的壓力。因為不願意拖別人後腿,所以錄製節目的一個多月裡,她沒有離開過長沙。結果現在成團了,那種努力拼命的情況似乎要成為常態。而自己的個性仿佛和女團格格不入,因此她明確表示不想成團。
就像藍盈瑩說的那句:「我要幹一行,像一行」,這句話放在寧靜身上也同樣適用。既然一開始選擇參加這個節目,寧靜除了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個結果,更要讓自己學會認可擁有新身份的自己。
「努力和堅持始終是支撐我的最強大力量」。成團夜前寧靜給自己的鼓勵,現在看來她依舊需要。
我是小賊,這麼多姐姐成團,哪個是你最意外的?沒成團的姐姐們誰又是你的意難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