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平素關注,以備急用。江湖險惡,防病克邪。
採編:婁道長
一次偶然遭遇的生命奇緣,一隻被搶救回來的瀕死生靈,一場人鶴之間的12年恩義,一次驚天災難的突然降臨,共同演繹了生命的偉大與靈性的感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當年的各大媒體上都報導過,希望您看過之後能夠明白:生命雖然形體各異智慧不等,但是生命的靈性卻是無二無別的,人類對動物的屠殺與吞啖,都是違背生命倫理的錯誤行為。
奇緣
君山後湖地處東洞庭湖,上世紀70年代還是鳥類的天堂,由於亂捕濫殺,候鳥紛紛逃離,白鶴更是一去不復返,昔日熱鬧的湖區變得一片死寂。面對環境的變遷,曾經舉過獵槍的張厚義很痛心和愧疚,當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後,他成了一名鐵桿環保志願者。
張厚義老人
1992年11月21日,張厚義駕船駛到君山後面的褲襠灣時,猛地發現前方的蘆葦叢裡有兩個小青年端著獵槍瞄準一隻站在水邊的大白鳥。在偷獵者就要扣響扳機的瞬間,張厚義大聲喝道:「這是保護區,不能打鳥!」兩名偷獵者當即收起獵槍溜走了。張厚義將船划過去。在離大鳥30米遠時,他終於看清了大鳥的模樣,頓時驚呆了。「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
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隻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
張厚義老人
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到家後,他讓老伴捉住白鶴的腳,自己用消毒的刀片小心地劃開傷口,取出了一顆鐵彈珠……手術後的白鶴氣若遊絲,張厚義心痛極了。當天晚上,他把毛衣蓋在白鶴身上,一夜沒睡安穩。
那段時間,張厚義特地買來紅富士蘋果,細心地餵給白鶴吃。為了增強它的抵抗力。由於擔心白鶴久臥後雙腿僵硬,張厚義每天還給白鶴的雙腿按摩……
在張厚義的看護下,這隻成年雄性白鶴平安度過了危險期,半個月後就能蹣跚著站立。張厚義每天拉著白鶴來回走動,以增強它雙翅的臂力和腳趾的蹬力。
蟄伏了20多天,白鶴的心情特別好,嘴裡發出「咯咔咯咔」的歡叫聲,不停地拍打著雙翅。有時張厚義走累了,就讓兒子張橋新接替。訓練一周後,白鶴恢復了元氣,顯得神採飄逸,精神抖擻,可以重返藍天了。
1992年12月28日下午,張厚義帶著白鶴來到君山後湖放飛。入湖後的白鶴先是振動雙翅,然後前引長頸,後伸秀腿,在一聲聲「咯咔、咯咔」的歡叫聲中振翅飛翔,愈飛愈高。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白鶴卻又飛回了張厚義的家裡。此後,張厚義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又先後在保護區的大西湖、錢糧湖、採桑湖三次放飛白鶴。可是,每次放飛後,白鶴都在第二天早上飛回張厚義家。三番幾次之後,張厚義沒轍了。經請示保護區領導同意,他收養了這隻通人性重感情的白色精靈,並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飛飛」。
人鶴不了情
每天清晨,飛飛準時6點鐘起床,然後鼓羽亮翅,催主人起床。白天,張厚義在勞作,飛飛就在船兒前後翻飛,一會兒張開潔白的羽翼,低低盤旋在半空;一會兒又收起雙翅,落在船頭,安詳地看著主人勞作。到了晚上,飛飛就蜷縮在張厚義的腳下,把長喙伸到主人的膝下……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這個季節草長鶯飛,也是洞庭湖的候鳥開始飛回北方的時候。清明節那天,一群鶴飛經張家上空,見狀,飛飛一衝而起,躍過屋頂,飛向鶴群。但在天空盤旋了3圈以後,它又回到了地面。
3天後,當又一群鶴飛過張家上空時,飛飛發出了幾聲悽婉的鳴叫之後,再次向高空飛去。張厚義一家聽到鶴鳴聲,從屋裡跑出來怔怔地望著遠去的飛飛。可幾分鐘後,飛飛又一次返回到了地面,落到張厚義的肩上,伸出長長的脖子,在主人的臉上來回摩挲著。
看飛飛戀戀不捨的模樣,張厚義輕輕地撫摸著飛飛的頸脖,嗚咽著說:「去吧,你的同伴在等著你呢?」張厚義知道飛飛已到了求偶配對的時期,他憐愛地囑咐道:「別忘了冬天回來時帶個『媳婦』回來,讓我們也高興高興。」說完,他抱起飛飛拋向了天空。
飛飛北去後,張厚義心裡悵然若失。1993年11月的一天深夜,剛進入夢鄉的張厚義突然聽到屋頂的上空傳來幾聲清脆悅耳的鶴鳴聲。他連忙推醒老伴說:「飛飛肯定回來了。」老伴以為他想飛飛想壞了,又在說夢話,沒理會他,翻個身子又睡著了。可張厚義卻怎麼也睡不著……
洞庭湖白鶴
第二天清晨,張厚義早早起了床。當他打開房門,兩隻大白鳥嚯地從房前的蘆葦叢裡徑直朝他衝來。張厚義驚喜地發現走在前面的正是他日夜思念的飛飛。見到張厚義後,飛飛伸長脖子,拍打翅膀,嘴裡不停地「咯咔咯咔」鳴叫,張厚義不禁熱淚縱橫,不停地撫摸著飛飛的脖子,訴說著久別的思念。
親熱夠了後,張厚義注意到飛飛身後跟著的白鶴。這是一隻剛滿4歲的雌性白鶴。它通體雪白,喙和腳像火一樣紅亮,亭亭玉立,就像是一名青春美少女。張厚義對著飛飛連連誇獎道:「真有出息。」
張厚義在側房用木板和石棉瓦為它們搭了一個大鳥窩,並在上面鋪了厚實的稻草,還在門上貼了一個大「喜」字,作為它們的「洞房」。
末了,張厚義和家人商量著給飛飛媳婦取名「小雪」。在飛飛和小雪度蜜月的日子裡,張家人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均能看到它們歡樂的舞蹈表演。只見飛飛先輕舒兩翼,「咯咔」鳴叫幾聲後,便輕盈地踏著舞步走向小雪,圍著愛妻邊轉邊舞。
小雪也緩緩張開雙翅,細挪腳步,輕巧地迎著丈夫翩翩起舞。舞到高潮時,夫妻喙對喙,上下輪流翻飛跳躍,引頸長鳴,彼此配合默契,仿佛一對出色的芭蕾舞大師。
「鶴舞農家!」這個消息最後引起了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基波博士的關注。當時正在伊朗考察鶴類保護的阿基波博士接到報告後,立即偕同夫人專程趕到嶽陽。
當他和夫人在張厚義家欣賞到飛飛和小雪精彩絕倫的表演時,高興得手舞足蹈,阿基波博士緊緊地拉住張厚義的手說:「張先生,你太了不起了,我這次從美國到印度、伊朗,還沒有零距離觀看過一隻野生白鶴。而在你家,我卻欣賞到如此美妙的雙鶴舞蹈。這種野生白鶴的舞蹈表演在我致力於保護鶴類的20多年裡,還是第一次觀看到。」
當他從隨行的保護區管理局領導那裡得知張厚義槍下救鶴的事跡後,連忙伸出手,緊緊地擁抱著張厚義,說:「張先生,你是保護白鶴的英雄,我代表國際鶴類基金會和國際鶴類保護協會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謝!」當天,他鄭重地向張厚義頒發了國際鶴類保護協會的徽章,正式吸納張厚義為會員。
為了觀察白鶴的習性,阿基波博士和夫人在張厚義家留了下來,直到過了1994年元旦才回國。在短短的10多天裡,阿基波博士夫婦和張厚義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白鶴更是戀戀不捨。後來,阿基波博士還多次打電話、寫信詢問飛飛和小雪的情況,並邀請張厚義到美國威斯康星州國際鶴類基金會總部參觀訪問。
白鶴大義救主
消息很快在八百裡洞庭湖區傳開,一時間,人們紛紛趕來張厚義家觀看那對神奇的白鶴。
1994年元旦過後,心靈手巧的李霞平姑娘忍不住好奇心,多次前來張家觀看白鶴。每次,張厚義的兒子張橋新總是十分熱情地為她講解白鶴的舞蹈藝術和永不棄離的「婚姻」,他們因白鶴越談越投機,兩顆心也慢慢地靠近了。在候鳥返回洞庭湖的季節裡,張橋新和李霞平牽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李霞平生了個可愛的小天使「張結」。
轉眼兩年過去了。飛飛和小雪有了愛情結晶——一隻身帶黃點的雄性小白鶴。張厚義對這個「重孫子」格外疼愛,還給它取了個「東東」的乳名。在東東單獨放飛的季節裡,小結結也能滿地飛跑了,聰明活潑的她與東東成了好朋友。每次小結結外出玩耍時,東東就不緊不慢地撲扇著翅膀隨著小主人前後翻飛。
1998年11月17日下午,結結在河邊採摘一朵漂亮的小花時,失足掉進了河裡。東東嚇得轉來轉去,嘴裡發出驚慌的鳴叫聲。此時,正在附近覓食的飛飛和小雪趕忙飛過來。見小主人落入水中,飛飛用喙碰了碰小雪,示意它與東東留下來看護小主人,自己則急忙朝主人家飛去。
飛到家後,飛飛用嘴叼起張橋新和李霞平的褲管,狠勁地往外拉。見飛飛如此焦急的情形,張橋新夫婦頓感事情不妙,於是快步隨飛飛跑到河邊。一到河邊,見寶貝女兒已被河水卷著正衝往洞庭湖,李霞平嚇得臉色發白。
張橋新急忙縱身跳入河中救起女兒。由於搶救及時,結結沒什麼大礙。待到孩子甦醒過來,感動不已的李霞平一把抱住飛飛淚流滿面。
每到候鳥北飛的3月,張厚義的心情總是特別難受。他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飛飛一家美妙的鶴鳴聲;習慣了夕陽西下時,小雪和著晚風翩翩起舞的身影。候鳥返北時,他不得不狠心轟趕,才能讓飛飛一家戀戀不捨地離去。
2000年3月,飛飛一家返北後,張厚義家恢復了寧靜。可是,直到10月候鳥再次現身湖區的時候,飛飛一家也杳無蹤影。每到傍晚時分,張厚義就拿出錄放機,沉浸在那清脆悠揚的鶴聲裡和對飛飛一家的無限思念中……
2000年11月17日深夜,熟睡中的張厚義突然聽到寂靜的天空中傳來一陣陣歡快的鶴鳴聲,他以為自己又在夢中,翻過身又酣然睡去。誰知第二天一早,他推開門一看,只見自家屋邊的湖邊和蘆葦叢裏白茫茫的一片,在一陣「咯咔咯咔」聲中,數百隻白鶴紛紛起飛,劃破長空,頓時天空一片雪白。突然,3隻白鶴離群朝張厚義直飛過來。飛飛一家又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數不清的白鶴和各種候鳥。
東洞庭湖來了數百隻白鶴的消息立即在國際溼地保護界引起轟動。要知道,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宣布目前全世界只有320隻白鶴。
很快,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研究白鶴的專家和學者紛紛來東洞庭湖考察。喬治 阿基波博士也來了。經專家們近兩年的考察,發現東洞庭湖溼地棲息著900多隻白鶴,成為世界罕見的最大白鶴群。
2002年3月,飛飛沒有飛回北方,而是留在了張厚義家,這年,夏季多雨,一向溫馴可愛的飛飛一家突然顯得煩躁不安,食慾大大下降,有時連續數天不到張厚義家來栖息。
7月4日凌晨,正當人們進入夢鄉時,飛飛一家突然拉警報似的在張厚義家的屋頂上空不停地尖叫,並猛力啄著張家的大門。飛飛一家反常的叫聲驚醒了張厚義,他匆忙起床開門,發現屋外已是汪洋一片。
「發大水了。」張厚義連忙叫醒家人和鄰居。此時,村裡不少村民也被白鶴的尖叫聲驚醒了,大家紛紛收拾貴重物品乘船逃離。大夥剛上堤壩,張厚義回頭一看,整個村莊已淹沒在茫茫湖水之中……
白鶴挽救了300多人生命財產的消息傳出後,東洞庭湖區的人們開始視白鶴為幸運鳥。湖區規定,每年白鶴來東洞庭湖度冬時,人們不得掏鳥蛋、毀鳥窩,不得在白鶴棲居的湖面上捕魚打獵。
這之後,東洞庭湖的白鶴愈來愈多,成了白鶴生長棲息的樂園。看著今日的成果,張厚義再次幸福地流淚,他沒想到自己12年前的一次偶然善舉,竟引來如此多的白鶴翩舞洞庭,讓這片沉寂之地重現生機。
王小丫訪談2012年度法治人物候鳥守望者
這位曾經的獵鳥高手終於用自己12年的努力洗刷了當年的愧疚。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洞庭湖永久地成為白鶴的快樂家園,讓那曾經槍聲不斷的歲月成為永遠的過去……
參觀過道教宮觀的人們,大多數都曾駐足過殿堂內的壁畫前,這些以道教故事為主的壁畫中大多數都繪有仙鶴,鹿,蝙蝠這些動物,各有寓意的動物和道教、和仙人都有莫大淵源。拿鶴來說,鶴的原型是丹頂鶴,羽色素樸純潔,體態飄逸雅致,而它的鳴聲嘹亮脫俗,《詩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精彩描述。為什麼它受到道教和仙人喜愛呢?
仙鶴與仙人相伴,且是仙人的坐騎。《相鶴經》有云:「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故有「仙羽」、「仙客」、「仙驥」之謂,傳說中的「三喬乘鶴」、「丁令威化鶴」盡與此說相關,而《拾遺記》中「群仙常駕龍乘鶴」的刻畫則更為生動。唐代大詩人崔顥的名篇《黃鶴樓》引入了一個美麗的傳說:三國時的費文禕到辛氏的酒館飲酒,辛氏待他寬厚。為了回報辛氏,他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此後有客人來飲酒,這隻黃鶴就從牆上下來舞蹈。為了欣賞黃鶴,來飲酒的人便多了起來,十年後辛氏「家資巨萬矣」。一天,費文禕又來到酒館,吹笛把黃鶴從牆上召下來,乘坐黃鶴飄然而去。辛氏懷念費文禕,遂修建了黃鶴樓……
歷代諸多著名的文人,詩人與畫家創作了許多以鶴為題的作品。
常見鶴與祥雲、朝陽、青山、翠柏、宮殿、道士等同時出現,苦心造境的意圖就是「仙氣彌足」。唐朝詩人描寫丹頂鶴的句子尤其繁多,如薛能在《答賈支使寄鶴》中寫道:「瑞羽奇姿踉蹌形,稱為仙馭過青冥」。白居易在《池鶴》中說:「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張賁也有:「渥頂鮮毛品格馴,莎庭閒暇重難群。」的句子。一代「詩仙」李白終生熱衷於以「鶴仙」抒懷。他在求仙訪道中,寫下「緬彼鶴上仙」、「嬌女愛飛鶴」、「鶴舞來伊川」等名句,充溢著浪漫之義色彩,同時把仙與鶴自然而然地聯繫在一起。《西華山陳摶高臥》「驚的那下三山夢鶴翱翔」;《詠龍吟•洞天》「結丹成九彩,飄然駕鶴,卻遊三島」《鶴野為述律存道賦》「常為仙人駕,雲上乘剛風。」這些佳句更是描寫出鶴乃胎化之仙禽,鶴的行蹤若夢若幻,鶴常與神者形影相隨,鶴的出入環境都是仙境。
唐代的詩人杜甫在《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中說「王喬鶴不群」。而兩位詩人所提及這個王喬,其實就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傳說王喬是周靈王的太子晉,《列仙傳》說,太子晉喜歡吹笙作鳳凰鳴,仙人丘浮公接他上嵩山學道。30年後王喬見柏良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時,果然乘鶴駐山頭,揮手向眾人招示,數日乘鶴飛天而去。
丁令威也是道教中的仙人。傳說他在靈虛山學道,成仙后化為白鶴飛回故鄉,站立在華表上說:「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舊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八仙」中的呂洞賓在終南山鶴嶺修道成仙,是鶴的化身,藍採和成仙駕鶴升天。《雲笈七籤》說,許多道士成仙時,都會有許多群鶴在空中飛翔。鍾離權、呂洞賓、丘處機等仙人道士的詩集名為《鳴鶴餘音》。
道教主張修煉憑生,認為人生經過修行可達神仙境界,可升天和長生不死。即「與天地同休,與日月同壽」。
道教把鶴認作仙的化身,因而道士也稱為羽士,道士的服裝稱為「鶴氅」,連道士作法時行走的姿態也與鶴步十分相似,陳淏子(鶴)說「鶴雌雄相隨,如道步鬥」,「仙家召鶴,每焚真香即至。」稱道士行走為「雲行鶴遊」,人們稱讚道士為「仙風鶴骨」。在道觀中供奉神仙的帳子上都繡著飛翔的鶴,名為「雲龍鶴幡」。而道教的高功法師禮經拜時穿的法衣(懺衣)、道教的高功法師做法時穿的法衣(絳衣)都繡有丹頂鶴。道士得道成仙稱為「羽化」 「駕鶴西歸」。
(法衣繡有飛鶴)
憑藉鶴的長壽和高飛這兩個特性,並加以引申,認為鶴既是仙人的坐騎,又是仙人的化身,因而,稱之為仙禽、仙驥、仙客、仙子、仙羽、蓬萊羽士。在道教傳說中的一些神仙,也都與鶴密切相關,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道教的仙界是美麗而潔淨的世界,道教的神仙是自由而長生的生靈。這些描述的世界又何嘗不是俗世中人一生嚮往的美好世界?
(編輯整理甘棠,圖來源於網絡,文摘自今日頭條)